-
相关文章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2023-08-02 14:51:45小寒节气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2023-08-11 23:23:57老年人保健知识大全
2023-08-04 08:15:37中国礼仪文化知识有哪些
2023-08-16 13:54:49恐龙那些知识最新
2023-08-01 07:01:13怎样养狗知识大全
2023-08-06 01:44:57中华鲟鱼知识最新大全
2023-08-12 12:34:58牛年家长会主持词流程英文五篇
2023-08-03 13:51:41五四精神传承有我心得体会五篇
2023-08-14 17:43:19端午节的激动小学生作文五篇
2023-08-17 01:08:17初中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指导五篇
2023-08-05 04:12:43
2023年春节团圆饭餐桌礼仪
春节团圆饭餐桌礼仪
1.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动筷子。
2.辈分最高或年龄最长者,要坐在最里面面向门口的显要位置,接下来可按辈分或年龄依次一左一右地排列。
3.吃饭时手要扶碗,决不许一只手在桌下,也不能将两肘都放在桌上撑着。
4.盛汤时一定要把筷子放下,不然很不礼貌。
5.夹菜时,不能在菜里翻来拣去,碗里的饭必须吃得一粒不剩。
6.暂时不用筷子时,应将筷子放在筷架上,或放在自己用的碗或碟子边缘。不能将筷子插在碗里,也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面上。
7.尽量不夹离自己很远的菜,而且夹菜不过盘中线。
8.吃饭不要吧唧嘴,喝汤不要咕噜出声,如果出现打喷嚏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记得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
9.问别人是否要添饭时,不能说“要饭”。
10.如果主宾没有离席就尽量不要提前离席,实在要提前离席,须和在座的人打招呼,解释原因,然后请他们“慢用”。
11.吃饭若是旋转餐桌,夹菜时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子。
春节团圆饭敬酒的礼仪
1.在一桌吃饭,应先给长辈倒酒,在左边用右手倒酒,在右边用左手倒酒。
2.喝的过程中要照顾到左右,两边尤其是长辈的酒杯,空了要立即斟上,但给别人斟酒时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白酒八分满,红酒一般是杯子的1/3处。
3.敬酒有序:一般是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
4.敬酒动作:站起来,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要低于别人。
5.敬酒时最好要有敬词,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视对方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的态度,但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6.不能一人敬多人,但可几人敬一人。
7.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顺时针顺序,不能厚此薄彼。
春节团圆饭吃什么
1.吃汤圆
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2.吃火锅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过年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一来无论荤素,各种美味都可以在火锅中吃到;二来过年吃火锅寓意红红火火,讨了个好彩头。很多火锅餐厅特意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套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特色火锅,暖意融融,气氛也不错。
3.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国人过春节,或称过农历新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调味品中,喜欢放一点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4.吃鱼
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