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2023-08-03 10:37:39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防溺水安全教育优秀教案
2023-08-11 11:24:05团建登山策划方案四篇
2023-08-15 00:16:49团建出游策划方案四篇
2023-08-01 10:56:37高中父与子读后感作文800字五篇
2023-08-11 22:42:30高三基督山伯爵满分作文1000字左右五篇
2023-08-09 14:49:06专题片疫情大考中国答卷观后感范文五篇
2023-08-17 17:21:00一年级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分享
2023-08-18 03:18:16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2023-08-03 10:37:39职校军训心得体会1500字五篇
2023-08-11 08:49:59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防溺水安全教育优秀教案
2023-08-11 11:24:05
团建策划方案范文四篇
团建方案1
盲人方阵
项目概述:这个项目的名称叫盲人方阵,也叫黑夜协作,这是一个以团队挑战为主的项目。
人数时间:团队挑战人数:14人左右
项目完成时间:90分钟
项目布课时间:10分钟
项目挑战时间:40分钟
回顾总结时间:40分钟
学习目的:
1、培养团队成员的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和决策能力;
2、感受特殊情境下完成任务的合作方式;
3、了解团队领导人的领导风格对完成任务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4、培养学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5、使学员理解角色定位及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6、理解“失与得”的辨正关系。
盲人方阵拓展训练项目
游戏规则:
1、为了真实的表现情境,所有的人现在戴上一个眼罩,为了使我们的活动有价值,所以必须确认完全不能看到亮光;
2、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你们的任务,在你们附近不超过5米的范围内有一堆(捆)绳子,在我宣布开始后把它找到,并在40分钟内,把它围成一个的正方形,组好后,所有人相对均匀地分布在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上;
3、你们所做的这个正方形是一件价格极高的产品,其他许多队伍也做了同样的正方形,你们要和他们一起竞标,并以足够的理由证明产品的优势;
4、整个活动中任何人不得摘去眼罩,戴上眼罩后应将双手放置身前,不得背手行走,严禁蹲坐在地上;
5、当你们确认提前完成后,将绳踩在脚下,并通知拓展教师,得到准许后才可以按照拓展教师的要求摘下眼罩。
安全监控:
1、要求地面平整,周围没有障碍物,以保证学员的安全;
2、学员戴上眼罩后应将双手放置胸前,不得背手行走,严禁学员蹲坐在地上;
3、不要让绳子绊倒学员,不要猛烈甩动绳子以免打到学员面部;
4、及时阻止学员向不安全地带移动;
5、提醒学员摘下眼罩时背对阳光,先闭一会再慢慢睁开眼眼睛;
6、暑天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或其他恶劣天气下完成任务。
回顾总结:
1、对学员顺利完成任务给予肯定或鼓励(慎用赞美之词);学员回顾完成情况,由于比较激动,拓展教师要帮助协调发言顺序,争取让每个学员有机会发言;
2、学员回顾完成正方形的方法,怎样确认正方形:四边形相等、四角为直角、对角线相等,他们是怎样操作的,模糊的变量来量边长是不可取方法,比如拉成四边形用脚步量。对于3段式、6段式和12段式的结合确定直角的运用。只有用定量来衡量是相对精确的方法,如对折,联系生活比如评优评奖,用业绩判断还是用“感觉”判断更有说服力。
3、学员在摘去眼罩后会觉得眼前的“方阵”没有之前感觉得那么大,这与心理学中人在相对不安的情况下更希望靠近一样,这可以和生活中许多情况相联系。
4、怎样用不善长的沟通方式表达或接收信息,如有些人在活动中提出正确的方法却没人注意,自己也就不再表达了;
5、民主讨论与决策,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可以简单介绍群体决策所做的实验方法;
6、合理分工,四个人梳理绳子、组方阵足矣,其他人想办法制定方案、确定检测方法;
7、领导(队长)合理授权给“专家”,并维护“专家的领导”,确保任务完成;
8、暂时的放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为了长久的收益,可以引入“缺勤理论”,有把握者可以联系到“下岗政策”。
9、拥有了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转化成有用的能力,如确认四边形得方法,简单的知识但在完成任务中有时就想不到;
10、可以让学员复述拓展教师布置的任务,并让大家介绍自己的产品优势,在现有的条件下自己做的是的;
11、对当时出现的其他情况进行应变分析与联系,如在四角的人是否能够始终握住绳角位置不松手,坚守自己的岗位等。
重点细节:
1、布课时强调“一堆绳”“”“正方形”“人均匀地分布”。
2、回顾时不要总是围绕组图形的问题纠缠不清,尽快引导学员联系理论与生活进行回顾总结。
3、很多拓展教练喜欢让学员带上眼罩走很长的路后再开始项目,经过对10多个队伍的跟踪调查分析,结果不好,容易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之事。
团建方案2
一、活动主题
强学风,促教改,构建班、团一体化建设新模式
二、活动时间
20_年10月20日至20_年11月20日
三、主体活动
1优秀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主体:20_级团活动小组
20_级团支部
活动流程:悬挂条幅,号召开展基层团建活动
团支部上交活动策划书,根据活动策划书团建部进行有重点的跟进
团支部积极开展团活动并做好团活动的宣传工作
做好活动总结,并开始着手准备优秀团日活动的申请
2新老班级、团支部换届工作
活动主体:学生会团建部
活动流程:收集大一至大四班级、团支部信息
做好班团干部信息统计表并写好学院班级团支部换届工作报告
上交校团委组织部及学生工作处
3科学规划团支部建设
活动主体:20_级团支部
活动流程:根据“五有”优秀团支部和“四好”红旗团支部的标准各团支部制定团支部发展规划
开展团支部交流会,由各团支部的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进行交流探讨及时总结交流信息与宣传工作
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活动主体:学生会团建部。
活动流程:团建部联系各大二至大四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进行协商
开展关于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大学自身经历专题演讲,对大一新生进行创先争优的鼓励及指导
5扎实开展班团干部、团员的培养教育工作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联合对百名20_级新生团支部书记、班长进行培训)
6开展专职团干部“走进基层青年——团干部恳谈日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撰写高质量调查报告)
7开展好《青年思想引导大纲》转化工作
(撰写《学院大学生思想引导案例》,案例要包括引导内容、引导目的、核心观点、引导路径、活动案例等内容)
四、具体要求:
(一)突出主题、形成合力:
1、通过在活动中的紧密配合与协调工作,调动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团队意识。
2、在活动中挖掘团员的潜力、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后备力量,提高团支部的整体能力,使团支部具有更好的创新性和延续性
3、各团支部负责人要积极参与并配合好此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团建部配合宣传部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2、各团支部根据自己拟订的活动方案进行自我宣传,由宣传部配合。体现活动主题,显出我院特色,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3、将各项活动情况及时上传到我校网站,进行宣传,扩大我院的影响力
五、总结活动
做好活动总结,找出出彩点及不足,做好记录并及时准备好各类上报材料并上交
六、上交材料
1、活动月自评表
2、主题团日活动申报材料
3、专职团干部共青团工作调研报告
4、团员思想引导案例
5、学院第八届基层团支部建设暨班级规范化建设活动月总结材料(活动结束时间11月10日上交材料准备结束时间11月17日
团建方案3
活动时间:20_年12月-20_年1月
活动组及人数:国际展览部(19人)、会展服务部(18人)、综合职能部(12人)
活动目的:为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生活,完善公司福利,感谢各位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增强员工之间的友谊,加强部门之间的凝聚力,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爱。
费用预算:20_元/人(国际展览部:38000元,会展服务部:36000元,综合职能部:24000元。)合计:98000元。
活动方案一:家庭日,活动邀请员工家属参加,活动时间控制在一天,地点可以选择带有游乐项目的度假村,选择大巴车将人员集体送至度假村,游乐项目可选择适合各年龄层次均可以参加的,期间可以在午餐中间穿插一些游戏、才艺表演等,事先准备好奖品以感谢家属对员工工作长期的支持。
活动方案二:员工户外拓展,活动安排在户外拓展基地,活动时间控制在二天,地点选择可以提供住宿的拓展培训基地,可以缓解员工紧张的工作气氛,并且可以通过拓展活动中的各种项目,提升员工之间的配合度。
活动方案三:封闭会议培训,活动时间控制在2天,可以选择环境较好的温泉度假酒店,各部门可以针对本部门的工作内容,聘请外训老师给予授课,课程结束后安排度假休闲活动,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工作的专业度,提高工作能力。
活动方案四:短期旅行,活动时间控制在3天左右,活动可以安排在南京周边风景优美的景区,大巴车程控制在8小时之内,放松心情,接近自然。
以上方案各部门可以自由选择,确定好方案后,各部门将对方案的具体实施拿出细则,包括人员安排、费用预算、活动流程、注意事项。希望通过活动为公司营造团结、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团建方案4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增强我校的学术创新能力,提高我校的学术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我校教研人员团结协作,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努力创新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从事开拓性和原创性研究,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
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全市乃至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影响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力争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重大学术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队伍。
二、创新团队的申请条件
1.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组织协调能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
2.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一般可以现有的课题研究小组为依托来组建,也可自行组建。
3.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或在相关研究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能力和研究优势。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以3-5人为宜(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同等条件下,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4.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对简单拼凑的“团队”不予支持。
5.创新团队所在系、部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三、创新团队申报与审批
1.学校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
2.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由学校确定重大研究领域或重点研究方向,或由学术创新团队申报人自选研究方向。
3.由申报组建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向教务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具体内容包括:(1)创新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研究能力;(2)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3)创新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4.教务科研处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将其申报材料送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创新团队的申报人进行评审答辩。经评审或答辩后,由专家组提出候选创新团队名单。
5.学校审议并最终确定拟资助组建的创新团队名单。
四、创新团队运作与经费资助
1.创新团队是教研人员自愿组织的学术研究团队,不享有任何独立行政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创新团队依托某一系、部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可以由同一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不同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
2.对获准组建的属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校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对获准组建的属于理工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学校给予不少于4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
3.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分三期直接下发。第一期(启动期)下发40%,第二期(中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第三期(后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
对中期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二期资助经费。对后期考核为合格的创新团队,下发第三期资助经费,如有第二期资助经费停发情况,则予以补发。对期终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三期资助经费。
4.对于确实在所属领域具有重大学术突破、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创新团队,依据创新团队的原创性研究学术价值的高低,学校将对其加大资助力度。对属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5万元;对属于理工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10万元。
五、创新团队业绩考核与奖励
1.创新团队按申报方向和研究计划自主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队伍建设活动,学校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2.创新团队的建设周期为3年。
3.学校在创新团队组建1年半后,将对其进行中期考核。完成一般核心论文1篇或其它专业刊物或学报发表论文2篇、获准立项课题1项、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2人次(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在资助经费中列支),则中期考核评价为合格。
4.创新团队在3年内至少要完成以下科研任务,后期考核评价才为合格。
(1)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有较强研究能力,学术研究特色明显,达到或接近省内外该研究领域前沿水平,在省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队伍。
(2)论文要求。下列条件之一:①国际一类权威论文、国际二类权威论文或国内一类权威论文1篇;②国内一般核心论文3篇或国内二类权威论文2篇;③国内一般核心论文2篇或国内二类权威论文1篇,其它专业刊物或学报发表论文4篇。
(3)科研项目要求。获准立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或市级课题2项或校级课题2项(其中1项须为校级重点课题)。如获准立项国家级项目,则论文要求可免去。
(4)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至少4人次以上。
5.创新团队科研成果按以下规定确认:
(1)只有围绕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2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方可认定为创新团队取得的成果。同时,创新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必须是在团队成立之后完成,并且在考核周期内公开发表的,才计入创新团队考核周期内的成果。
(2)学术刊物级别和课题类型与级别的认定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办法》为准。
(3)若同一篇论文被多次检索,只计一次。
6.创新团队在后期考核合格后,可继续申报新一轮的创新团队资助。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创新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团队继续运行到后期一起考核或申请取消。中期考核不合格而后期考核也不合格的团队,将取消团队称号。中期考核合格而后期考核不合格的团队,可申请半年后再考核1次,再考核合格者,可补发后期建设经费的一半,如再考核不合格,将取消团队称号。
六、其他
1、本办法由教务科研处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