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报告

贫困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3-08-11 02:19:48 高考在线

  贫困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X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过上了基本小康的生活,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还有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农村的全面小康进程,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也是引发社会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农村贫困户的增收问题,对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摸清农民贫困产生的原因,我们对XX镇辖区20户贫困农户进行了调查,在分析低收入农民的现状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具体措施。

  一、贫困原因分析

  10%

  对贫困原因调查主要采取对贫困户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根据整体调查情况,贫困原因有:

  1、缺文化致贫

  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统计结果,

  20户贫困户中有5户是因缺文化致贫。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小部分农民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打工谋生;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劳作方法和生活方式,不愿接受新的技术,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甘愿受穷。

  2、病、残致贫。

  因病、残导致贫困的有4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发展不断健全,但仍然有部分地方没有覆盖到,而且由农民自身承担的部分,对贫困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3、自然灾害致贫。

  因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的,有2户。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贫困农民收入来源基本来自农业种植,碰上自然灾害的时候,没有很好的防范措施,影响到整年的农业收成,导致整年来的心血白费。

  4、缺耕地致贫。

  因缺耕地致贫的有2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要是没有耕地,也就无法生存。随着XX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因

  项目建设的需要涉及到征用农村土地,部分村民没有了耕地或耕地减少。特别是贫困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虽然靠着优厚的征地补偿款,可是却没有另外的谋生手段,此消彼涨的情况下,农民再次走向贫困是必然结果。

  5、缺劳动力致贫

  因缺劳动力致贫的有3户。3户贫困农民家庭中缺少青壮年劳动力,造成家中没人种田,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政府低保救济。

  6、其他方面致贫。

  因其他方面致贫的原因,共有4户。如因发放征地补偿款后,农民无事可做,对未来没有规划,只会吃喝玩乐,参与;失依孤寡老人等。

  二、调查结论

  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因缺文化、因灾、因病残、缺耕地、缺劳力是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其中缺乏文化、自然灾害是致贫的最首要的原因;其次是因病、残致贫。缺劳力和缺耕地致贫是新时期下出现的两种原因。随着XX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这两种贫困原因还会更加突出。

  三、促进贫困农户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户增加收入的长远基础。一

  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儿童的上学率,解决部分少年儿童不上学和中途辍学的问题,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产生。二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对一些上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农民子女进行职业培训,传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适当给予一定的补贴;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中级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2、加大扶持力度,转变扶贫方式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二、三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农户由于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要想扩大再生产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对于贫困户,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同时,改变面面俱到的救济式的扶贫形式,“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3、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失地农户快速增加收入来源的首要措施。失地农民家庭一般有较多剩余劳动力,但劳动力的个人素质能力等满足不了社会的生产需求,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迫在眉睫。

  4、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基本生产权益的

  迫切需要。低收入群体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救助和有力扶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体系,保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贫困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在上级领导和村内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5个月以来我对我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也接触了村内80%村民,特别是对村内的困难户进行了挨户走访,以下是我走访的现实情况、贫困分析和几点建议:

  一、走访两户困难户的现实情况。

  在欢喜庄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走访了欢喜庄村的低保户高艳玲。高艳玲,女,45岁,其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每年的收入就靠几亩稻地,每年还要为她上大学和高中的的孩子交纳大笔学习费用(每年8000余元),使本已十分拮据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以为继。离开高艳玲家后,我们又到了低保户马宝凤的家中,这个三口之家主要以务农维持生计。马宝凤,女,59岁,身体不好,不能干重体力活。两个孩子都已出嫁到外地,身边无人照顾,在其家里我们看到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屋子特别小。

  二、困难户的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我同本镇的同志进行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我区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我区农民享受到了“新农村”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区农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贫困户家庭仍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维持生计。

  三、目前困难户家庭存在的几大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

  4、智力障碍、残疾困难户的生活如何改善。

  四、我区帮扶困难户、低保户的政策落实情况及几点建议。

  宝坻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及市委的有关要求,在近几年把我区农村的惠民政策、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农业税费的减免,到“新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从为贫困家庭新建住房,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制度等,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我区部分困难户的家庭住房、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实际生活困难。

  但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细致的、艰苦的、长远的工作,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 为此提出如何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新农村” 医疗保障制度的力量,争取区卫生部门的支持。

  2、日常生活用品的捐助。动员全区各个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帮扶困难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春节前,我将再次组织和发动全局同志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春联等节日用品,让他们温暖过冬,高兴过年。

  3、建立动态帮扶档案,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保障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和换季时,我将组织全局为帮扶的贫困对象进行捐款,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4、借助文化下乡对困难户家庭给予救助。发挥本局优势,不定期组织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深入到乡村特别是帮扶对象中间,开展文化下乡,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让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5、为困难户提供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困难户家庭就业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没有经济来源的问题,就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优惠政策,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使他们逐步脱离贫困。

  6、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拓展经营渠道,提高困难户农业产品的经营效益。

  五、走访困难户体会

  通过这次走访困难户工作,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这些困难家庭的帮助要具有经常性、制度性。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决不能一阵风刮过,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体现*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群体真真切切地得到帮助,使全区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满地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的扶

  贫帮困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扶贫帮困的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区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贫困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根据衡阳县微公益志愿者胡兴伟提供的信息,受志愿者协会刘静副会长的委托,9月6日下午,我和胡兴伟驱车来到了石市镇马骑村团町组特困户刘友良家,现将走访了解到的一些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 家庭成员:

  户主:刘友良 男 1968年9月生,文盲,四级肢体残疾。

  妻: 郭春花 女 1984年6月生,文盲,智障,一级多重残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女: 刘 艳 女 2011年3月生,脑瘫,以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详细地址:衡阳县石市镇马骑村团町组0105号。

  联系电话:15973481565

  3、 家庭现状:

  (1)住房:无(寄居堂哥家)

  (2)耕地面积:0.8亩

  林地面积:5亩

  (3)已通电

  (4)饮用水:深井水(矿物质含量280,不能直接饮用) (5)距离最近集市:5Km

  4、家庭年收入:

  (1)低保:150元∕月·人×12月×3人=5400元。

  (2)买蔬菜收入:600元∕年。

  5、社会关系:

  (1)自幼父母双亡

  (2)兄:已故

  (3)姐:自家条件不好

  (4)岳父母:年迈

  (5)小舅子:游手好闲

  二、贫困原因及帮扶情况:

  1、贫困原因:因残

  2、帮扶情况:帮扶单位:无

  帮扶人:无

  三、 贫困户需求情况:

  1、 建两瓦房

  2、 让女儿去福利院

  3、 搞小型养殖或种植

  以上情况经胡兴伟、唐毅走访本人、邻里及村负责人(刘主任15874748946),情况属实。恳请协会关注该贫困户并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刘友良一家。

  贫困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

  一、大来林场自建场以来始终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由于职工要吃饭,林场要生存,生产经营上发生转型,开始无限额的进行采伐用材林和防护林,造成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注重采伐,放松营造,出现退林还耕现象,一度形成农庄、农场状况,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失去平衡,干旱、水灾、风沙连年发生,造成恶性循环,进入2000年后,由于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退耕换林,恢复植被,但还解决不了林场资金不足,贫困的现象发生。

  二、 林场现状

  (一) 资源状况

  现有森林面积3801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为1958公顷,天然次生林面积1843公顷,森林蓄积量223171立方米,其中人工林159067立方米,天然次生林64104立方米。

  林场建于1970年,人工造林工作是从1967年正式开始的,现有的人工林都是67-85年前的,而且林分质量较差,森林抚育采伐下来的多是一些干形弯曲的被压木,经济价值很低,落叶松人工林皆伐是林场森林采伐工作中主要采伐方式,占每年采伐量的70%以上。

  1、 主要经济来源

  (1)木材生产

  经济来源主要为木材的产值,全年产值75万元。

  (2)农田承包

  农田是林场又一项经济收入,全年农田承包收入10万元。

  (3)其它收入

  营业外收入3万元。

  2、主要支出

  (1)工资支出

  林场职工现行工资共分两个档次开资,在职职工执行2001年工资标准,退休职工2006年工资标准,平均工资额按档案工资的50%执行,现每年需80万元。

  (2)营林生产

  林场每年有大量的生产作业项目,包括人工造林每年2000多亩,其中苗木费、人工费,管护费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伐作业是营林生产中主要项目,两项共需要资金60多万元。木材成本45万元,育林费25万元,

  (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每年需要120多万元。营业外支出3万元。

  3、盈余

  按现在的经济收入和支出计算,基本持平。

  (二) 职工状况

  林场职工总数为85人,林场总人口为210人。

  1、 职工现状与工资

  ⑴工薪人员:林场职工现在执行工资为2007年档案工资的50%,年工资总额为12000元左右,每户有人口3人,均月收入1100元,人均月收入为390元左右。

  ⑵待岗人员:

  待岗人员每户1公顷土地,如果每年种植农作物,丰收年每公顷收入3000元计算,每年收入为3000元左右,如果遇上灾年3000元都收入不上,如果遇上象2011年的情况,本钱都收入不上来。

  (3)、现在有上学的家庭,小学的还能维持,如果有上高中的每年一个学生大约在15000元左右,上大学的每年20000元左右,这个数字还是保守数字。

  三、林场经营伐取消后经济形式变化

  1、经济效益减少数额

  经营皆伐的减少,林场每年将减少600立方米的木材产量和50万元的经济收入,将直接影响到林场职工的工资问题。

  四、林场摆脱困难的措施和建议

  (一)必须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深化国有林场的改革,加快林场的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现存产权制度的弊端和林场发展的方向,加快国有林场的股份制和私有化的改造。盘活国有资产,实行森林资源的有偿转让。

  (二)积极引进资金,做好清欠工作。为了缓解资金紧的问题,一方面要利用林业资源优势,采取承包、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引进资金。宋坪国有林场今年以来实行“企业放水,职工养鱼”的办法,采取承包、租赁的形式,在技术、信息等方面为职工搞好服务,让他们有路可寻,从而达到了职工增收,林场增效的“双赢”。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管理,做好促销和清理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工作。今后杜决赊销,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三)要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国有林场要全面转向以生态效益为中心,要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建立健全森林管护机制,落实好森林管护责任。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立足林业资料优势,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建电站、森林旅游业,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强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项目,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力度。宋坪国有林场将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升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八面山旅游,兴建股份电站等就是这方面偿试。

  (四)理顺林业管理体制,减轻林场负担。政府要理顺林业管理体制,积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将由政府负担的林业行政事业支出,逐步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应当划为生态型管理体国有林场应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能划回地方政府管理的职能应划回当地政府管理,减轻企业办社会,林场办社会的沉重负担。目前桂东县政府把宋坪林小划归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并改为宋坪小学,正在逐步为宋坪国有林场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为林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五)管好用好林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质为先、慎用钱”的资金管理原则。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核算水平,管好用好资金。有关部门要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稽查,把争取来的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