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工程毕业实习报告锦集8篇
2023-08-05 05:20:14物业保洁主管述职报告
2023-08-11 12:53:04鞋蒲小学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2023-08-06 07:25:23信用社监事长述职报告
2023-08-10 14:04:44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2023-07-31 23:40:08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2023-08-13 22:33:10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2023-08-17 01:30:33工程毕业实习报告锦集8篇
2023-08-05 05:20:14寒假生活建议书11篇
2023-08-04 03:28:20沟通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范文
2023-08-10 20:13:49治理雾霾建议书
2023-08-04 08:46:55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1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2
聆听李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专题讲座,使我对信息技术教学从理论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特殊性,同样也有优势,我们应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期末总结是每个学期末必做的一个作业,总结不仅让学生梳理了信息技术课上的收获与不足,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具有挑战性,需要灵感与创意,可以尽情发挥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反馈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就感,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关键要素。
老师每次都非常认真地讲解,而且让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也没有给我们很大的限制,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真正体会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三个关键因素。
二、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信息技术课
●我感觉信息课十分有趣;
●在创新创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更让我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体验到了收获的乐趣;
●我的作业上榜的时候,觉得尤其高兴;
●上信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
●看到老师对自己的或肯定或建议,看到同学们精彩的作品,实在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期末时打开我的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的17次作业让我很有成就感。
三、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好奇心、快乐体验等所引发时,就是出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表扬、成绩、奖励、社会压力等所引发时,则是出于外部动机。
2、强化学习理论
强调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是外部事件。
(1)正强化:通过奖赏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好成绩、赞扬和一些特权等来刺激、奖励学生,激发学生养成教师期望的习惯与行为方式。
(2)负强化:通过迁移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如:利用不好的成绩、惩罚、剥夺权利等来阻止学生的某些行为,如一些小学生做作业是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责骂。
3、需求学习理论
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固有的需求和内在压力,而不是由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那么,人有哪些需求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理论:
一个人,只有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爱、自尊、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去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
需求学习理论:
当学生投入精力到学习中,主要是想满足三方面的需求:成就、归属、影响力。
四、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此外,玩计算机游戏是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此,我因势利导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
(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1、即学即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即学即用是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使信息技术学科在即学即用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文字处理之后,拿到自己用计算机打印出的第一篇文章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都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即间接学习兴趣。即学即用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创新的环境,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学生能力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吸引学生去创新,通过思考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即学即用,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任务,当然要确保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此外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学习告一段落时,加入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集中体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善于把所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要设计一些环节来显示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经常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2、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50名学生。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差异愈加明显。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门学科课堂教学都要重视的问题,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个问题又具有特殊性,从教学内容上有其难点,从上机教学的方法上又有其优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3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对西安市莲湖区行知小学的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动机作调查研究,试图摸索出一些共同性的规律,以便为本次小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是行知小学的五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共111人,其中六年级一班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8份;六年级四班54人,男生29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3份。
(2)材料参照小学生动机发展水平的特点,自制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共13个题,为选择题与主观作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3)①大多数答案便于作量化统计处理。②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语言浅显易懂。③反映儿童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一般态度,又能反映情景性动机以及任务动机。④选编注重对小学生的教育性。
(4)资料处理。学生无需填写个人信息,只写明班级,性别。按照男、女统计人次并算出百分比;同时了解被试平时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作为分析参考。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动机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上网,搜集漫画图片,查找资料,看新闻,玩游戏。
(2)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
(3)学会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完成作品,收获快乐和知识。
按调查整体人员来分的话,这四个类型分别占的比例为:第一种:51.2%;第二种:9.3%;第三种:34.9%;第四种:4.6%。
其中按男生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男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5.2%;第二种:4.8%;第三种:45.3%;第四种:14.7%。
按女生的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女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8.3%;第二种:40.8%;第三种:11.3%;第四种:9.6%。
四、问题讨论
通过统计问卷结果,发现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水平较低,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即教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没有思考能力,不会对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2)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教师讲书本知识。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上网,希望教师不要控制电脑,最好是可以让学生自由上网。(3)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程就是玩,放松一下。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学生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这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难得的放松。而且信息技术课不会考试,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更加觉得这是一门可以自由玩乐的课程。(4)男生多喜欢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网玩游戏。女生多为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上网查资料,用小软件画画等。
五、启发及建议
5.1借鉴教材,更新内容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课本上的内容往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而且,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又非常抽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灵活地改编教材,把新的内容补充进去,使学生容易接受。
5.2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低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使学生也学得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小组竞赛,给予奖励。目前很多教师喜欢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但小组协作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不动脑,只有一两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完成任务。通常来说,每个人都有争取第一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经过恰当的引导会转化为学习动机。
(2)利用游戏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所谓游戏化学习,就是用游戏化的思维来设计整堂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习得相关知识,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靠简单的记忆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利用游戏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3)创造机会,学生讲课。心理学研究表明,亲身参与的事情,往往会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自我表现的学习动机,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涉及某些内容时,教师会请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当“老师”,跟全班同学讲解操作步骤。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注重校本课程,融合本地文化。学生生活在当地,对地方文化比较熟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机地结合本地文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同时还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灵活运用有关策略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切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认同的教育理念。当今中小学基础教育科研与实践的主题应当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上。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切入口,则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蓝云博士在《教育科学研究》20xx年第三期发表的文章中说:“每个教师都会同意这一看法,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不是学生智力方面而是动机方面。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此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课题研究。
二、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校初中三个年级共计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2、调查内容(详见《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
3、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座谈会与个案访谈
在调查阶段,我们召开了教师座谈会以及学生个案访谈。这些座谈会与访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动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力求严密的控制各种无关变量的干扰,尊重实验的客观结果。在收集和解释实验数据时,以定量技术极其基础上的定性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取得真实反映实验结果的资料,并进行科学的综合性评判。
1、如果你考试考了100分,你最希望__、
a、爸爸妈妈夸奖我(占51.7%)b、老师夸奖我(占13.8%)c、同学们羡慕我(占3.4%)d、爸爸妈妈,老师夸奖我,同学也羡慕我(占27.7%)
e、其他(占3.4%)
2、______,你会很认真听讲?
a、老师讲的知识是我很想知道的(占63%)
b、老师上课很有趣(占13.8%)
c、大家都很认真,那我也要认真(占18.5%)
d、其他(占3.7%)
3、你认为为什么小朋友们都想取得好成绩呢?
a、取得好成绩的小朋友会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占38%)b、取得好成绩的小朋友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占20.6%)
c、取得好成绩的小朋友会得到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占0%)d、不仅可以得到爸爸妈妈,老师的夸奖,还可以得到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占38%)
e、其他(占3.4%)
4、你有特别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什么吗?
a、有,(那是什么呢?)(占55.2%)b、没有(占6.9%)c、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占37、9%)
5、你认真为了理想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吗?
a、恩,非常有必要(占100%)b、离长大还好远,以后再说吧c、学习好不好和我的理想没有关系
6、你回家之后都是什么时候写作业的?
a、爸爸妈妈或者家教老师催我的时候(占3.7%)b、我自己主动写作业(占78.9%)c、爸爸妈妈催我的时候还是不想写(占10%)d、先玩了再写(占3.7%)e、其他(占3.7%)
7、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写作业,你认为那是为什么呢?
a、就是不想写(占7.1%)b、作业太难了(占64.3%)c、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占17.9%)d、其他(占10.7%)8、你有没有上课不认真的时候?
a、没有(占51.7%)
b、有(占48.3%)那是为什么呢?
a、我就是不想听(占7.1%)
b、老师讲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占71%)
c、老师讲的我都已经知道了(占28.6%)
d、我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占57.2%)
9、你认为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答:将来的理想(占8.7%);为国家而读书(占17.4%);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占39.2%);有更多的知识(占21.7%);成绩好(占4.3%);为了大学(占8.7%)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内部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内因,而存在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没有外因,更不能缺少内因。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比较复杂,从大的方面看,一般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从实践中可知,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50,同等智力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并非完全相等。智商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优秀,有的甚至是较差的。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原有知识基础差;其二,可能是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强,对所学的科目缺乏兴趣;其三,可能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责任感,懒惰散漫等等。可见学生的学业成绩除受智力因素影响外,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那学习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知道,人类的行动,常被各种复杂的动机所引起,饥和渴,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人的行为的动机,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学习得来的。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从社会上说,不进行教育和学习,不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物质和精神活动就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不能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学习就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发展和提高了。所以从根本上讲,学习动机是社会和个体的这种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或愿望,它对学习起推动的作用。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调查小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掌握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由调查结果可看出,小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而且可通过第五第六的调查结果看出,很大部分的小学生们的学习动机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由身边的人催着去学习、所以说,想要小学生有更好的成绩,不是说要发挥小学生们很大的主观性,而是要充分发挥客观性、由第八题的调查结果就可知,若小学生们没有很好的学习状态,有超过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听不懂上课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真的不想听、再加上第二题的调查结果,那么就是说在这个方面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总结上第一题的调查结果,可以说小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的主动性已经很高了,那么想要更好地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其中老师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父母也占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时候,老师和父母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5
培养学习动机,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是自发产生的,加之社会上各种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老师的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学生正确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事业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的,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联系儿童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有成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满足和愉快的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某科知识对*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比如:学习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如果教师从多方面启发和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就能产生学习兴趣,而正是这种兴趣,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生数学,另外,某一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学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是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无止境,才能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意向和兴趣,因此,教材过深获过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介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指导他们单击有关课外活动等。
还要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不断增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认识到学科内容的社会意义,还不一定能产生学习兴趣,如果把学生组织的到实践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的不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如: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对阅读课外书不感兴趣的为班级选购图书并要他们向同学介绍这些书籍,收集有关书评等,这些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或由于基础差,感到困难,活对学习的意义缺乏认识,或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而学习动力缺乏,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的活动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学生各有优点,各有爱好,比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习喜欢体育活动,有的学生爱看文艺书刊等,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业学习上来。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学校请科学家文学家和先进人物向学生做报告,或组织学生访问他们;或介绍学生阅读伟大学者的传记,组织学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电影,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对学生经常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创设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创设满足各种学习需要的条件,对于正在形成中想学习需要的巩固与发展极为重要,事实证
明,学生对某学科的否定态度,同他们缺乏满足学习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条件有关,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能在学习中取得成绩,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确立各种学习需要,同时还要尽量创设满足这些学习需要的条件。
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应用所学知道的成效等,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积极性要高,进步要快,从心里学生说,就是给予及时的强化,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多学生的课堂上的答题、作业、考卷等及时作出评价,使学生知道正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对他们能否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在教育活动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引导者,学生心里健康的指导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合格人才学习学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