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书画之乡高唐社会实践报告
2023-08-17 03:21:23互联网用户外卖使用调查报告
2023-08-05 17:09:09财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2023-08-10 15:40:31社区体育设施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3-08-09 12:37:49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2023-07-31 23:40:08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2023-08-13 22:33:10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2023-08-17 01:30:33书画之乡高唐社会实践报告
2023-08-17 03:21:23医院保密工作计划
2023-08-09 21:16:44妇女节妇女主任讲话稿(精选六篇)
2023-08-10 10:34:05师恩难忘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7篇)
2023-08-13 18:44:34
青海省十年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青海省十年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从2011年开始,省环保厅根据环保部部署,组织完成我省野外核查、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国家下发遥感调查数据的检验复核和社会经济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建立我省生态十年土地覆被、生态参数等遥感监测数据调查数据库。调查评估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我省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这是6月15日记者从省环保厅组织召开的青海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年至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价项目评估会上了解到的。
草地:增加面积主要源于退耕还草
草地是我省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截至2010年,草地面积达377580.67平方千米。
十年间,我省草地面积净增910.2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积的比例提高0.14%,主要以草原面积增加为主。草地增加主要来源于农田退耕还草,其中海东市、西宁市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草地面积增加较为明显。
我省草地植被覆盖度高和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光热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和青南高原南部。数据显示,十年间,我省草地退化总体呈缓解态势,27.3%的退化草地向好转化,主要分布在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和柴达木盆地,这与近十年的气候暖湿化过程及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有关。
湿地:增加面积主要源于荒漠、草地
2010年,我省湿地面积为48598.09平方千米,呈现相间分布。其中,沼泽湿地28157.63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积的4.04%,湖泊和河流湿地分别占2.17%和0.75%。
十年间,我省湿地面积净增加1529.8平方千米,呈现扩大趋势。主要是湖泊面积增加,占到增加量的9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荒漠和草地,主要发生在柴达木盆地、长江源头区和黄河源头区。与此同时,长江源头区和黄河源头区的河谷、滩地有34.18平方千米沼泽湿地转化为草地,初步分析原因为气候变暖、冻土消融所致。十年来,我省湿地面积变化率为3.25%,总体保持稳定。
森林:增加面积主要源于退耕还林
2010年,我省森林面积为2950.19平方千米,以常绿针叶林为主。森林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和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东段,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昆仑山支脉及其他山地有零散孑遗森林分布。
十年间,我省森林面积增加3.46平方千米,面积增幅为0.12%,总体保持稳定。增加的森林面积主要来源于农地退耕还林。值得一提的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分别增加了2.2平方千米和1.2平方千米,海南州增加0.1平方千米,其余地区未显变化。十年间,我省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荒漠:减少面积主要转变为湿地
2010年,我省荒漠面积为200615.58平方千米,裸地面积为24921.66平方千米。荒漠和裸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阿尔金山地区,其次是可可西里、羌塘等高原半荒漠、荒漠生态区,青南高原北缘和茶卡-沙珠玉盆地也有零散分布。
十年间,我省荒漠面积减少1683.28平方千米,以荒漠转变为湿地为主,占荒漠减少面积的88.79%。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柴达木盆地,达1171.4平方千米,表现为荒漠转为湿地和在格尔木市转为城镇用地;其次,以可可西里为主,荒漠面积减少450平方千米,主要为荒漠转为湿地。十年间省域裸地面积净减少132.88平方千米。
三江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我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极重要和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三江源、祁连山和青海湖区域。十年间,我省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持续增强,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略有增强,水文调节总量保持稳定。
对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结果显示,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随着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人工增雨、鼠害防治、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以及2004年以来的气候暖湿化影响,水体与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改善,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生存和栖息环境逐渐恢复,同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减少,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境有了明显改善。
此次调查评估以2000年为基准年,2005年为参照年,2010年为现状年,范围以省域为主(总面积69.66万平方千米),对典型区域开展重点评估。评估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30米分辨率为主的全色和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地面核查/调查数据、监测和统计数据以及专题调查数据等。其中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包括一级类9个(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地、城镇、荒漠、冰川/永久积雪和裸地)、二级类19个、三级类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