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实用的见习报告(精选六篇)
2023-08-10 21:15:08员工福利申请报告
2023-08-16 01:31:04大二第一学期期末总结报告
2023-08-18 19:26:29药店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自查报告(通用五篇)
2023-08-05 17:28:46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2023-07-31 23:40:08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2023-08-13 22:33:10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2023-08-17 01:30:33圆柱体积评课稿
2023-08-16 02:10:02安全生产约谈企业讲话稿(精选8篇)
2023-08-16 13:39:45企业生产部长的述职报告(通用六篇)
2023-08-15 22:16:15护士通讯稿范文
2023-08-02 16:47:09
民间文学课题实验报告
一、教学背景
我园于20xx年10月30日立设了“三峡民间艺术”课题研究,将课题分成三大部分: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
在宜昌境内,秀美山水,清江两岸,长江边上出生的孩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刘德培爷爷。刘德培爷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被省群艺馆和省民间文艺研究会授予“民间故事家”称号,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价为“国宝”。有如此强大的文化底蕴的前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幼儿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课题研究意义
《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基础,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宜昌境内含有少数民族-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正好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理念开发符合幼儿特点且具有中国民间文学特色的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培养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是本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课题研究意义如下:
1、幼儿学习民间文学,继承民间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烂多彩的优秀文化。古往今来,智愚憨朴,抑扬褒贬,深入浅出。既能表达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又能揭露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既能颂扬劳动者的高尚情操,又能嘲弄达官显贵的不学无术等等。形式的多样化,作品的丰富性,以及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是幼儿文学之瑰宝。如果我们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教材,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语言艺术的美,领略历史文学的魅力,感受中华美德的熏陶,更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根据当地民间文学作品、时代,以及个人特点的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作品,既蕴涵着构成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幼儿通过直接体验,例如:《V亭》这个地名的来历,不仅了解三国的战争,还能借助于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而且能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自然的萌发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情感。
2、幼儿学习民间文学,丰富园本课程。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它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激发、培养幼儿民族自尊性、自豪感、自信心、及我国所特有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我们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学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丰富幼儿园原本课程的内容。“
为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有趣的中华民间传统生活方式,在与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互动中,我们通过童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古诗词、成语故事,谚语等多种体裁的作品来充实园本化课程。
3、幼儿学习民间文学,促进其发展。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农耕时代,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村庄农耕文化。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经验、智慧,更沉淀了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发展历史,展现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因此,从民族文化中选择幼儿喜欢的民间故事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也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民间故事具有游戏性、幻想性、幽默性等特点,其内容、情节、语言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给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幼儿语言训练,不仅符合幼儿的语言兴趣特点,而且符合幼儿的语言认知特点,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内容。
幼儿民间文学作品,如古诗、童谣、民间故事、神话、成语等形式的作品,有许多是取材于儿童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下马槽》、等民间故事,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道理;又如《懒媳妇的饼子》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逐渐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寓意。再如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童谣《六眼冲》等作品,语言朴实、情节简单,非常适合作为低龄幼儿学说完整句的教材。故事的主人翁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而寓言、成语以一种短小精悍、易懂的故事,向幼儿娓娓讲述了一些深奥的道理,让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让幼儿感知不同类型的民间语言文学作品,让植根于祖国大地的民间文学陶冶现代的幼儿,丰富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语言,培养美德,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懂礼貌、重情义,增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要求。
三、理论依据
1、《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还有“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的交流的乐趣”,以及“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3-6岁幼儿学习指南与发展》中提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3、早期开发理论。科学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高峰期,是智能敏感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年龄,而5-6岁儿童处于形象思维持续发展的时期,头脑储存了许多实物、符号与表象,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各种式样、节奏、声音、押韵形式。与以往大家的认识不同,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而且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坚实基础;优美的文学作品,富有艺术的美感,经典的弦歌,其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这种记忆已不止于短期的背诵效果,而能透入心灵的深处,真正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相应环境,使幼儿情感与文学作品交融共鸣,在欣赏美的同时把良好的思想无形渗透在人格行为发展中。因此,在幼儿期凡是幼儿能够理解的文学作品必然可以早些让幼儿接触。
四、课程目标
“三峡民间艺术”的课题目标分为三部分: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热爱三峡民间艺术
2、艺术教育目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三峡艺术民间特点,能初步感受三峡艺术美,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3、创新学习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三峡民间艺术活动中大胆创新,充分发展幼儿的潜能。
“民间文学”课题研究是根据《幼儿园纲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早期开发理论》等有关理念指导下,通过对幼儿民间文学原本课程的实践和研究,分年段将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中班年段
(1)能结合情境感受到民间文学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基本完整地复述自己所学的民间文学。
(4)感受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对民间文学风格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5)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3、大班年段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3)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4)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民间文学有关的内容。
(5)能初步感受民间文学语言的美。
(6)激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7)初步尝试创编相应的适合的民间文学。
五、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
集思广益,以多平台多手段教育为基础,以潜移默化的引导或直接表达的情感为媒介,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构建以幼儿民间文学为主体的幼儿园文化环境,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古诗教育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幼儿民间文学的教育活动。
1、营造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氛围根据办园理念和培养目标,整体设计环境,精心营造浓厚的民间文学文化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向幼儿展现了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
2、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结合民间文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幼儿之间开展许多来源于民间文学的创造性主题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演绎自己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与认识,用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
3、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体手段,通过音乐、电影、动画片、图片、歌曲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4、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开放性,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间文学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既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又有生成新内容的空间;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又要重视隐性课程;既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又重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网络的编制、活动时间的编排、活动资源的利用等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六、实验教学方法
1、幼儿民间文学的基本教育方法,我们运用了几下几点:
(1)情感渲染法:教师应以饱满的情绪和对幼儿民间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感染孩子,强调幼儿的感受。
(2)直观法: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正确的感性认识对象,创造良好的语境,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3)提问法:教师除顺教材思路进行提问外,还设计大量的“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为其理解作品中的语音结构提供机会。
(4)其它方法:与其它活动一样,幼儿民间文学教育还经常采用示范讲解法、游戏法、讲述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
2、大胆探索多样化活动形式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时,我们注意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即探索以活动为基本的教育形式,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形式,重视幼儿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学习活动,重视幼儿与周围环境中人、物的对话与互动,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积累、思考、提炼、归纳民间文学信息,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认同和喜爱中国民间文学,激发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与能力,进而促进幼儿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探讨借助于区域活动、混龄活动和社区、半日开放、亲子活动等来渗透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的方式。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收集资料,撰写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①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三峡民间童谣、传说、故事。
②教学重难点:幼儿能吟诵、讲述三峡民间童谣、传说、故事,并能理解其内容。
③教学准备:教材、相关课件
④教学课时安排:
20xx年9月——10月,初步了解三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及名人、习俗。
20xx年11月——20xx年6月,实施三峡民间童谣、传说、故事的教学。
(3)、结题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收集案例、整理资料,分析活动效果,撰写结题报告。
八、主要过程
1、教师培训学习。
①选择能力突出,素质较高的老师参加课题研究。研究幼儿民间艺术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身份、作用、地位。教师是朋友,是主持人、是导演,是教练,而不是宗师、教师爷和判官。教师不民主,民间艺术活动开展不好,幼儿健全人格形成发展更不用说。
②科研老师集体收集资料,共同研究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研究开展民间艺术活动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民间文学形式特点实施方法,研究民间文学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各个表现和深层影响因素,研究各项民间文学对幼儿人格某方面的影响的对应性
③让科研老师明确教研对象及方向,使教研老师自身对民间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幼儿学习及活动的开展
①、民间文学教育课程纳入科研班的常规课,每周必须有一节民间文学活动。
②亲子活动、半日开放活动日时,将列入到民间文学活动中。例如:邀请家长讲民间故事或者教幼儿民间童谣等。
③幼儿可以回家自己向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童谣等。入园后可以讲给小伙伴听。
3、教研活动开展
①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会,共同研讨教学活动、计划、反思及幼儿的兴趣度。如一旦发现幼儿兴趣度不高,教研组将及时的调整方向。
②师徒结队,互帮互补。有经验的老师带年轻的老师,使课堂活跃,不呆板不刻板。年经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可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有经验的老师也可想年轻老师学习她们的创新。
③同班老师,互评互助。每次民间文学活动课时,同班老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指出对方的不足及优点。
4、展示活动
①幼儿向家人展示。每次民间文学活动课后,鼓励幼儿放学回家后讲给家人听。
②开展活动展示。在每次的亲子活动或者半日开放活动,都可以将幼儿所学展现给家长。
③展板展示。将幼儿所学的民间文学可以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④向社会展示。例如“六一儿童节”“走进千万家,进社区”等,都可以让幼儿展示出他们所学了解的民间文学。
九、主要成果与分析
(一)对课程的内容、方式进行分析:
(1)、对幼儿的情感体验分析:民间文学活动中幼儿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情感态度,即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知识经验:幼儿关于客观世界浅显而基本的知识经验。如:关于周围环境和民间文学的经验等。行为体验:幼儿在民间文学活动中的一些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经验(即做的经验)。如:如何有计划的设计自己的活动、如何与他人合作活动、如何借助必要的道具丰富自己的表演等。能力发展:幼儿在民间文学活动中的各种智力和基本能力。如:观察发现能力、审美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大胆表演能力等。 评价方式:观察调查、成长档案、作品展示、现场表演、才艺展示、家长参与等。
(2)、对教师的分析:民间艺术教育能力:主要指教师实施幼儿民间文学教育必备的知识素养、教育设计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教育评价与教育反思能力等。民间文学教育情意:主要指教师在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活动中对民间文学活动的情感、态度等。 评价方式:教师自评:教育案例、教育后感、教育反思等他人评价:问卷调查、业务考核、成果考核等
(3)、对课程的分析: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地方性、经典性和适宜性。课程目标和计划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课程评价:说课研讨、教学展示、现场观摩、专家指导、活动反思、方案评比
(二)具体成果如下:
1、深化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具体目标与内容。
2、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目标评价体系。
3、各类民间文学活动的方案设计。
4、幼儿民间文学园本课程。
5、课题实施工作报告。
6、课题研究报告。
总之,将幼儿民间文学融入到幼儿园本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他不是一种将课程内容继续扩充的课程,而是有序、多元、灵活的课程,这种全新的课程必将是我们下一代健康成长,使我们的优秀文化永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