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报告

乡镇社会实践报告

2023-08-17 19:43:05 高考在线

乡镇社会实践报告1

  为了更清晰地贴近生活,了解社会,减轻家庭负担,锻炼自身能力,同时考虑到涉世未深,于今冬寒假,我来到*****************。一个20xx年三月挂牌营业的*****。

  在那里我的任务是在有生意的时候跟着只有我一个临时工的老板一起送货并组装。在店里忙不过来的情况下则是老板找熟人帮忙送货我跟着去组装并代收货款。

  在那里一般早晨七点到店里开门并打扫卫生。在送货的情况下就跟着老板去送货。一般是农村婚嫁用家具如床,衣柜,电视柜,梳妆台,沙发,茶几。也有好多则是条几,中堂这些农村年前货。剩下的就是民工们辛苦了一年回来了,家里添置些家具。

  工作很简单,机械。就是抬家具,搬家具,组装家具,摆放。

  到开学前几天,在磕磕碰碰中,我的寒假个人社会实践总算结束了。中间不少错误,也结识了不少当地的各种各样的小商家,当然也学到好多这些年在学校里没学到的东西。

  首先,就是在学校里听说但没有深刻体会的吃苦、吃亏、吃气。

  既然是打工赚钱,吃苦是少不了的。别人的寒假时没有上午的,我的不仅有上午,还有早晨。一大早就得起来去开门然后才能吃饭。送货时也经常是要上楼的。家具不像别的东西那样,好搬,体积校尤其是床垫儿和沙发,最怕上楼。床垫儿一般都是一米八乘两米那种规格的,厚度有二十公分。而好多楼梯的宽度也就七八十,转向台的宽度也差不多。床垫儿又怕磨。所以只能一直抬着,从二楼到六楼不等。至于沙发,其中单人的和贵妃式的还好说。碰到连体三人的就重了。经常把东西都弄楼上去之后浑身都汗透了。

  本想去打工应该应该没啥亏的吧。可是有时店里忙不过来老板又不愿再请人。有些活儿总不能让老板去干,只能自己多做些分外的事。虽说没有额外的工资,但还是得干。

  社会上什么人都有,在社会上混吃气是少不了的。最伤人自尊的就是去有些富但不贵却觉得自己很富贵的家庭送货。穿自己的鞋吧,人家说踩脏了地板。只能穿他们的拖鞋,穿拖鞋走路很不方便,这时他们又怕磕坏他买的家具。买的时候的时候说自己不在乎,星星点点的千把块钱多点少点儿无所谓。付钱的时候又说东西这不好那不好。其实心里都明白,少要点儿钱就没事了。当时想揍他的心都有了,但是还只能忍气吞声。不能砸了老板的生意。

  接着开始对自己的目标感到怀疑。一直都没想去带有硬性目地做什么,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什么多一点儿少一点,好一点儿差一点儿。大家在一起好好的,就够了。可是今冬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仰望星空固然重要,但还是要脚踏实地。只有双脚稳稳当当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才能静下心来仰望浩瀚的星空。

  然后,也学到些处事的方法。一直以来,觉得什么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事情,回复也很干脆,不给人回旋的余地。现在想想,没什么绝对的,一切都可以商量。

  最后,在将近开学的一次意外任务中,我见识到了另一种家具经营模式。一直以来都觉得做家具零售就只能在地方,用自己的工人做全部的工作。然而就在开学前几天老板接了个帮别的老板组装家具的活。原来县里的新医院买的办公家具是从**买的。**的老板把货物用物流送到医院后就近找工人帮忙组装。当然,酬劳也“合理”。就拿储物柜来说。按柜门算。一个小门25块。当然,他自己仍然留有足够丰厚的利润,像一个他卖4600的办公椅,在顺德远远低于这个价位就能买到。也许,好多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不如别人,不是缺少各种条件,走入思维定势,少转了一个圈。

  社会这本大书,我们要读的东西还有很多。

  期间在年终的时间也是商家们资金回笼重整的时候。据说老板当年刚开始做的时候拿的是亲戚的积蓄。后来随着营业面积扩大的需要和乡下部分赊账情况的存在,资金出现紧张。但由于银行贷款程序的麻烦和过程缓慢只能不断的拿“热钱”。当然,用别人的热钱也不是白用。同时也与关系较好的朋友圈结成一种默契:当某人出现短期资金紧张时其他人则会抽出手里的闲置资金救急。这样,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小型资金周转脉络就连结并撑起一个个的乡镇个体户。

乡镇社会实践报告2

  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乡镇已经有超过80%的乡镇中学及中心小学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和网络教室。目前中小学的学生/计算机比例为24∶1,乡镇中小学师机比为3∶1。

  这些数据说明,乡镇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长足进展。但基础建设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大量的经费投入之后,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中应用情况究竟如何?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如何?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了何种水平?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实施了一次乡镇性的教育信息化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普通中小学和中心小学,调查对象分布10个乡镇,问卷回收数量近1千份,其中有效问卷890份。

  调查统计结果为我们大致描绘出一个乡镇教育信息化目前的模样。先来看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学校从管理人员、教师到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普遍呈积极态度。人们已不再质疑是否应该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更高的目标,这说明校园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成为乡镇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数据显示,70%的学校有专门的学校领导负责信息化建设; 86%的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习很有帮助的学生超过了67%。上述数据说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都对信息化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从信息化中获益。

  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费短缺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政府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乡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

  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从统计数据看,绝大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本校的硬件配置、网络建设等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多数学校的信息化经费预算都占到了年度总经费的10%左右。但与此同时,经费短缺和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跟不上教师的需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调查发现,认为经费短缺的学校占总数的67 %。另外,“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70%)也被认为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之一。生机比(学生/计算机)依然不理想,每20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的百分比仅为37%。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整合和资源建设仍然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每周使用计算机在2小时以上的占85%,而每周使用6小时以上的占50%。从使用的方式看,前三项分别是“在网上检索各种电子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演示文档”和“自己制作课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能够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支持教学。但是目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主要的方式仍然是检索资源、制作课件(主要是演示类),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性利用仍然比较少。

  另外,教学资源的建设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个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光盘出版物。教师们普遍认为,缺乏资源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障碍。

  4.教师的培训需求高,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学校和教师都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对培训的需求依然很强烈,因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问卷开放题中,许多教师谈到了培训问题,例如,“需上级部门组织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人员水平”,“希望有关部门多举行有关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培训”,“上级部门定期培训信息技术人员”。

  同样,大部分学校也要求上级部门加强培训。许多学校认为,在完成了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后,需要进行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更先进的技术需要掌握;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而这种高层次的培训,学校自身往往是无法提供的。

  5.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需要更多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学校之间的校园信息化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城市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最高,达到86. %,而农村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仅城市学校的九分之一(10%);77%的城市学校已建成了网站,而农村学校只有20%;在拥有光盘数量方面,城乡学校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大差别,农村学校没有或仅有10套光盘的百分比为50%,远高于城市学校13%的百分比;从教师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时间看,城市教师使用计算机时间长的比率略高于农村教师,城市教师每周平均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大约在10小时左右,农村教师则低于7小时。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城乡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距。一般来说,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较高。

  其次看看乡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第一,在被调查乡镇学校中,校园信息化发展都比较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乡镇学校中,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20%,安装有固定投影设备教室的比例80%。

  第二,校园管理信息化发展速度快于教学信息化。

  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乡镇学校目前已开始使用网络教学系统,但同时平均已有10%的被调查乡镇学校已使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另外,从被调查乡镇学校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校务、行政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而教学、科研类的信息服务项目相对较少。只有20%的学校制订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计划,40%的乡镇学校建立了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库。上述这种情况说明,乡镇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师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PPT的比例最高(18%),其次为计算机课件(12%),电子邮件(23%)和使用网络资源(24%)。这说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而调查同时显示,目前2%的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各种学习资料。

  第四,校园信息化经费预算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硬件投资比例仍然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乡镇学校信息化经费预算中,硬件经费预算是3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10%)。这种情况说明,“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70%的乡镇学校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60%的乡镇学校认为,技术支持和服务人员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第五,学校在校园信息化相关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乡镇学校设置了专人或部门来负责解决师生在使用电子资源时所遇到的问题,只有10%的乡镇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乡镇社会实践报告3

  对于即将升入大二的我们来说,社会实践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集体活动。平时在学校,除了上课,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缺乏生活上的专业上的必要交流,通过这次实践首先加强了我们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同学有更深互相了解的机会。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辈还是第五代电影艺术家们的作品,都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观众的认同和赞同,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良传统,而且目前也急需我们继承。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首先要体验生活。中国的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生活实质上就是中国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本身就是提高我们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观察能力最好的途径。我想学校和系里组织这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以为我们将来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也为我们将来立足社会、发展自身积累一笔重要的资本。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在北京郊区的农村本身也具有实在意义,我校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我们都需要一次考验自己意志和生活能力的机会,这段不算短的农村生活的确考验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也磨练了我们,使我们更坚强,更成熟了。即使将来再遇到什么生活中的磨难,相信从黑山寨回来的我们也能自信的面对它。

  下面是我的几点具体的体会:

  ⒈深入农民家庭,享受田园快乐的同时切身体验真实的农民生活。短短的天,使我对田园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鸡鸣犬吠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早起在院中看书,享受一天中不可多得的寂静,或到屋后的山上远眺,四周美景尽收眼底。白天除了集体活动外,大家还常坐在凉棚下喝茶读书,聊遍天南地北,开阔了眼界。此外,爬山,打羽毛球和台球是铁的娱乐健身活动,院子里成天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其实真正身体力行地接触百姓,还是在劳作中。挑水推水,打核桃,对于在城里长大的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新鲜活动。在简单沉重的劳动中我却找到了乐趣。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乐趣和知识,只是平时忽略了它们,当人真正发现它们的时候,就会体会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于是颓废,痛苦,忧虑……都远离了我,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成为我的目标。

  通过入户调查,我们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他们朴实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从他们的答话中我认识到他们敏捷的思维,对世事的透彻理解和达观的精神,他们虽有些安于现状,却也努力地改变境遇。在与以前的苦日子做比较后,他们由衷地感激XXXXXX给他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生活并且非常满足。“知足常乐”,我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总感受到这四个字。当然这种快乐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当代社会中毕竟还是存着城乡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要想解决这个长期困扰社会的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

  ⒉在远离城市的生活寻找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冷静思考,使自己成长。

  都说都市纷繁的生活会让人迷失自己,我到农村后才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在那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远离电视,这样就有时间和空间来反思以前做过的事,琢磨看过的电影和书。通过这种思考往往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不知不觉之中,思想成熟了许多。在那里,少了城市中唯物质论的味道,身心都回归到质朴的自然中,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找回了些童年的影子。有时甚至还会做些看似幼稚的事情,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变幼稚了,因为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创作者有一颗年轻的心。这样作品才会充满新鲜的血液。因此,找回自己对我们来说很有益处。

  ⒊这天的农村生活对我所学专业也有帮助。说到声音,我们还是较熟悉喧嚣城市中的各种声音,那是些物质化的,缺乏个性的声音。我们对自然中的声音了解很少,对农村朴实真实的声音了解也很少。可在这里,满耳都是自然的呼吸和话语,非城市化的声音让我十分激动。早起卖油饼人的叫卖声,木车轮压过石板地的声音,水桶掉进井里的声音,打核桃的声音等,都是我以前在城市生活中从未听到的,一切都是那样新鲜,我对声音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寂静也是一种声音。如果把它用到录音效果中去则可配合画面使观众产生通常声音不能达到的感觉,无声也是一种表现语言。虽然以前听老师讲到电影中声音的丰富不止于物理声音,但总不能深刻理解,现在我终于恍然大悟了。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农村社会现状的同时也让我们切身的对中国电影市场作了一次调查,而且这次调查是针对目前中国最不受重视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村电影市场的。通过入户调查,发现老乡们几乎不看电影。我认为原因有三:一,电影题材适合他们的有限;二,地处偏僻农民不易进城,农村自身又缺乏电影基础设施,农民们即使想看电影也没有必要的硬件支持;三,农民收入不足,难以支付票价。这样看来,下乡轮放电影比较符合“国情”。总之,黑山寨之行对我来讲是人生的一次转折。在一年的学习之后进行下乡社会实践我认为有益无害。与军训不同,进行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学习,因而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这种活动中为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而做相应有效的工作。

  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我会更好地把握!

乡镇社会实践报告4

  一、调查背景

  我的家乡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青场镇。镇内资源较为丰富,林业、养殖业和畜牧种植业是家乡的支柱产业,家乡人民比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于家乡我们镇上的支柱产业发展产业:煤矿厂、红砖厂等并开始蓬勃发展,曾经一度引来广东等地的人购买和投资。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家乡企业落后的现实。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对应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20xx年冬,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进行了一些调查及在企业的学习。从中我在我的角度谈谈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一系列问题及不成熟的见解。

  二、调查过程

  因个人原因及时间的安排不当,有些企业建厂的时间较早,所以倒闭的也早。而且厂里的主要负责人也举家搬迁了,所以调查的大多是一些原在厂职工人和我自己所见所闻的事,我想通过在他们的嘴里和自己的学习应该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一)煤矿厂

  工厂概况:煤矿产业具体是那一年开始起用的我就不得而知,因家乡人世世代代都是用那里的煤了,通过对老一代的人的打听在他的口中得知建厂是在1996年开始。基于家乡的煤矿产业颇为丰厚,建厂时有工人20多人。曾经因煤一度紧张引来了不少的外来人的疯狂收购。(外来人指:不是本地镇上的人)特别是有一年全国的煤价上长,一下子就子厂就火起来了,没多久就形成了企业。

  调查过程:为调查企业的发展及最终倒闭的原因,我走访了煤厂的厂办主任吴先生和现煤厂工人周先生。两位先生说:“刚开始建厂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好,但干着干着就好起来了。刚开始最差的时候吧,职工基本隔三差五的不去工作。当时煤就只卖给家乡人烧,根本就要不了多少煤,而且每家都有用不完的煤,眼看煤不好出售就要关门了。 有好几个股东就退股了,一个个都没有心思做下去了。就当大半的人都退资了之后,老王(现在煤厂的懂事长)王先生就到外地去寻找外面的买家。几个月过后他回到煤厂找了朋友借了一笔钱买了一些先进的运输煤的工具,每天都能开采很多煤,,请了工人猛采煤,几个月不到就有很多买家上门买煤,刚刚开始是想买就有得买,后来变成了抢,连家乡的都开始抢购。开始没钱转的时候吧,大家都急着退资,后来厂里转钱了大伙又拿钱出来投资。后来因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不起眼小煤厂就成了一个煤业公司,越做越好直到今天还是一样红红火火”。

  调查结果:

  1、建厂的原因

  1) 企业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所用厂房均为原村支部,仅需廉价购些淘汰设备,投资较少,并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担。

  2) 当地有采煤经验基础,设备易购得且廉价。

  3) 农村人自和创建时期,政府和村支部对建厂大力支持,倾其全部。

  4) 建厂初农民心齐,热情高。

  2、退资的原因

  1) 当时农村文化水平普遍还很低,每家用煤量都不大,煤在当时没有一定的市场。

  2) 劳动力廉价,采煤过程幸苦,又采不出又多又好的煤。

  3) 煤厂职工绝大多数都是自家人,没有企业保障,企业没什么负担。

  3、兴厂的原因

  1) 有一个不怕失败的带头人带来了不少的买家。

  2) 有外人的资金支持和先进设备技术支持。

  3) 企业有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制。考虑到更长远的发展。

  5)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全将个人效益考虑在内,所以工人工作激进。

  (二)红砖厂

  工厂概况:工厂建于20xx年,建厂几个月就得到大量的人力支持以及投资和技术支持。工厂职工数百人,20xx年还引进高先进技术材料,砖厂的生意如火登天,后来,没过多久突然之间没有人去砖厂买砖了,没过多久砖厂就关门了。

  调查过程:在二月初,我坐车来到砖厂原地,下车我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我看了一下被荒弃的厂房和设备,厂房狼藉不堪,厂长办公室也成了老鼠窝,屋里还有一些剩下样板砖。还有建厂时的合影像和废气刊物尚在,桌椅上全是灰尘落了一片,可见自从砖厂关门之后就在也没人来管过。我走出砖厂大门正好遇到一个以前在这个砖厂工作的工人,我就上前问了些为何砖厂关门的原因。工人对我说:“那是在05年快到春节的时候发生的事了,一个厂里的工人为了给家里人办些过年货就提前找厂长预支点钱,可是不但没得到钱还被打了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月底所有的工人都没有结到工资,老板也不知所踪。工人眼看没有钱过年就想到把厂卖出去,可是像这个样子谁敢接手呢。工人眼没着落了就大伙把剩下红砖全卖了筹备点过年货。就这样砖厂就一直没有人来看过。”我走访了几家以前都在红砖厂工作的工人,他们给我答案都差不多,都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调查结果:

  1、 建厂原因

  1) 当时土地资源丰富,就在厂址处取得原料,且只须花一些钱买点简单设备即可。

  2) 家乡人都要修房盖屋,想到自买砖时方便又便宜就大胆的将钱拿来投资。

  3) 而且厂房不需要选地投资,只需简单装修改造就行。

  2、 兴厂原因

  1) 刚开始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2) 有乡民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3、亡厂原因

  1) 事故发生了却无人知晓,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什么因何原因。

  2) 根据走访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管理不当,因个人原因发不起工资最后逃之遥遥。

  三、调查思考乡镇企业兴衰的原因:

  经过调查,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均是依靠资源优势,在政府的一定量的投入兴建起来,加上农村劳动力低廉和文化水来底下及地域独特的市场优势,这些厂子开始兴盛。但是,由农民组成的企业群体缺乏知识、技术、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管理经营办法,导致“大锅饭”经营、失火、诚信、社会责任以及在企业发展上犯了致命的错误。我想这是乡镇企业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职工负担、领导观念以及文化水不不高管理方法不当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税收等也是企业没落的制约因素。

  虽然煤矿厂现在还是红红火火但是万一有那么一天也说不一定,我不是咒他而是天有不测风云。当然做家乡人的我肯定是想他们一直都这样火红下去。

  四、调查建议

  1、在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企业里,学习应该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其中基础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中。

  2、在管理经营上,乡镇企业更应该多学习、多借鉴。一方面切莫盲目自信,另一面一定要注意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产品的技术质量上,如果抓的紧,乡镇产品的低成本将是其在市场上制胜的法宝。

  3、乡镇企业福利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因富而多,因贫而无。

  4、建立较完善的责任制度及激励制度。

  5、乡镇企业多依靠当地资源建厂,所以更要注意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兼顾社会效益。

  6、一定要做到凡事有违反国家法律的一律都不充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