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洛阳关林导游词最新范文
2023-08-01 14:42:05故宫太和殿导游词
2023-08-17 23:32:13天台山导游词精选十五篇)
2023-08-02 12:50:52泰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十三篇))
2023-08-10 07:45:54景点导游词(十五篇)
2023-08-10 21:17:06四川九寨沟导游词(精选十五篇)
2023-08-02 12:51:18湖北省有名景点导游词
2023-08-17 15:31:35洛阳关林导游词最新范文
2023-08-01 14:42:05微商正能量的个性签名集锦
2023-08-09 17:05:28文艺唯美个性签名
2023-08-09 07:48:25故宫太和殿导游词
2023-08-17 23:32:13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范文三篇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范文3篇1
今天是庐山之旅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坐车前往有“四大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之称的白鹿洞书院。
路上,我问导游:“为什么白鹿洞书院叫这个名字呢?”导游说:“那是因为白鹿洞书院是唐代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李渤养了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李渤兄弟要买什么,就把要买的东西用纸写下来,然后把纸条和钱系在白鹿的脖子上,让白鹿跑到集市上去买。而白鹿也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日子久了,人们就称白鹿为‘神鹿’,把李渤称为‘白鹿先生’。白鹿洞书院也由此得名。”
当导游讲完时,我们正好到了白鹿洞书院。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古老的建筑,让人仿佛回到了古时候人们读书的景象。我急忙下了车,跟随着园区的讲解员走进了白鹿洞书院。参观了里面的亭台楼阁,后来,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书院里面还有从国外进口的'白鹿,大家可以进去摸摸白鹿,沾沾白鹿的仙气。于是我们又去看了白鹿,白鹿有两只,一公一母,好看极了。最后,我们又和讲解员阿姨来了棱星门,透过棱星门中间的门洞可以看见一座小桥——状元桥,讲解员阿姨说:“棱星门的正门过去只有状元才能走,状元桥要七步走过去,步步高升。七步走回来,代代相传。大家也去走一走吧!”于是我和妈妈按导游的说法从桥上走了个来回。
白鹿洞书院,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的庐山之行让我见识了过去的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范文3篇2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现在,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范文3篇3
白鹿洞座落在庐山五老峰南10多千米处,山峰至此汇成环状,别具一种格局。靠北的称后屏山,向西的称左翼山,朝南的称卓尔山。山上苍松翠竹,郁郁葱葱。一股清泉从凌云峰来,经左翼山与卓尔山交会处流出,这就是 著名的贯逍溪。溪水由西向东,迂回流至白鹿洞前,穿过东面的峡口,注入鄱阳湖中。白鹿洞本无洞,因山石环天然气似洞形,故名之为洞。
白鹿洞原是唐代洛阳人李渤年青时隐居求学之地。李渤养有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处“建学置田”,正式称之为“庐山国学”,任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这就是白鹿洞开办学校之始,比濂溪书院约早30余年,成为庐山的第一所学校。
北宋初年,各地设置书院,庐山国学乃改称为白鹿洞书院,从此规模逐步扩大,逐渐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书院殿阁巍峨,亭榭错落,师生云集,俨如学城。今日白鹿洞书院形成了以礼对殿为中心,有明伦堂、文会堂、御书阁、朱子阁、思贤台、状元桥、门楼、牌坊、碑郡等众多殿堂组成的古建筑群,与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