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广西景点导游词
2023-08-17 01:25:45江苏著名的景点导游词
2023-08-05 13:35:38山东泰山景区导游词
2023-08-10 13:57:24海宾城市秦皇岛导游词
2023-08-15 16:18:15景点导游词(十五篇)
2023-08-10 21:17:06四川九寨沟导游词(精选十五篇)
2023-08-02 12:51:18湖北省有名景点导游词
2023-08-17 15:31:35广西景点导游词
2023-08-17 01:25:45大学生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评语
2023-08-10 08:08:58医药类学生求职的自我评价
2023-08-17 05:19:42油画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范文
2023-08-06 22:23:11
侗乡通道旅游导游词
侗乡通道旅游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侗乡——通道旅游观光!
通道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处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聚居侗、汉、苗、瑶等13个民族,人口22.5万,其中侗族人口占74%,是湖南省主要的侗族聚居地之一。
通道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通道会议,决定了向贵州进军的伟大战略转移,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史称“通道转兵”,已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通道是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最具特色的还是它那古朴淳厚的侗家风情。侗族人民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沧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以建筑、织绣、服饰等最为突出!通道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这里流传着数十种民族乐器、歌曲和舞蹈,其中琵琶、芦笙、侗戏和哆也舞最受欢迎。在接下来的游览过程中,大家可以一一欣赏到。
各位游客,今天参观的皇都侗文化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土乡,距离县城10千米,由头寨、尾寨、盘寨和新寨组成。关于“皇都”的由来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传古代夜郎国王路过此地,被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所吸引,乐不思归,许诺在此地建都,“皇都”之名就由此流传下来了。皇都侗文化村的历史悠久,其民俗风情在湘、桂、黔三省侗族居住的广大地域中保存最为完整。当地人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等一下大家就可以欣赏到他们表演的哆也舞、酒歌、闹茶等节目。这些歌舞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尽情体验侗家人的生活乐趣!皇都侗文化村社会秩序良好,被誉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先进村寨。每家每户都非常干净、整洁,大家可以随便走进农户参观。每当夜幕降临,鼓楼里婉转的琵琶声与吊脚楼里优美的侗歌遥相呼应,更有那重阳楼里的白胡子老爷爷们在述说着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相信这一切一定可以使各位流连忘返!
侗族人民在悠久的岁月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饮食风味,到侗乡人民的吊脚楼上做客别有一番情趣。一进家门,首先喝一口侗家浓郁香醇的油酒茶,可以拂去你一路的疲惫;席间,热情好客的主人会捧上一大碗被喻为“侗乡茅台”的苦酒,体验一下甜中带苦、苦尽甘来的滋味。侗族款待贵宾或庆祝节日时经常举办“合拢宴”,一般是在堂屋摆上长长的木桌,各家各户都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以示庆贺。在合拢宴上,各式各样的菜肴摆满了长长的桌子,其中用三五年甚至几十年腌制出来的酸虾子、酸鸭肉、酸猪肉、酸草鱼等菜肴更是别有风味。
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路边上不时闪现的凉亭。侗族建筑以凉亭、鼓楼和风雨桥为代表,并称为“侗族建筑三宝”。在通道侗乡,有山路的地方就必定有凉亭,这是侗乡山寨的一大特点。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久病不起的老汉作了一个梦,说近期内有位仙人要路经此地,要老汉用草鞋去换仙药。孝顺的儿子知道后,连夜织了十余双草鞋到路边等候。但一连几天,什么过路人也没有看见。这天儿子感到很累,不知不觉在路边睡着了。等他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时,草鞋不见了,但又没有见到什么药,只是头顶多了一个遮雨的草棚。当他失望地回到家时,老父亲的病已经不治而愈。为了感谢神仙,第二天父子俩便到原处建了一个亭子,并在柱上挂了几双草鞋。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各地有病有灾的人家纷纷仿效,流传至今。现在随着侗乡经济的发展,穿草鞋的人不多了,但凉亭挂草鞋的习俗依然如故。
皇都侗文化村的寨门,是侗族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与鼓楼、花桥、凉亭一样,不用一钉一铁,全是铆榫嵌合,显示了十分高超的建筑技艺。侗乡山寨,有寨必有门,它是侗族人民迎来送往、交亲结友的必经通道,也是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相见离别的窗口。进入侗寨,首先必须喝拦门酒。侗寨拦门酒有个习惯,姑娘们敬上拦门酒后,客人必须以歌对答,才能顺利进门,对不上或不会唱就必须喝酒,喝了这拦门酒就表示成了侗家的朋友。为了表示友谊,客人得留一件心爱的物品给姑娘们作纪念,这只是一种风俗情趣。姑娘们并不会在意是什么东西。
侗寨建筑类型依地势分为山脊型、山麓型和平坝型。皇都侗文化村的四个寨子,都是山麓型,也称“依山傍水型”。寨子规模不大,由寨门进寨,然后就是高耸的鼓楼,在它的四周修建了许多杆栏式的吊脚楼。
大家请看,前面横卧在河面上的就是风雨桥。皇都的这座风雨桥叫普修桥,是一种集桥、亭、廓为一体的桥梁建筑。它既是侗乡主要的交通设施,又是侗家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关于风雨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侗乡有一对年轻恋人,分住河的两岸。以往都是小伙子撑船“走寨”与姑娘相会,但是这一年的六月初六,姑娘划船去赶歌会,船至河中,突然黑浪翻滚,一条巨大的黑龙把姑娘席卷而去。听到消息后的小伙子万分着急,划着船不分昼夜地在河里寻找、呼喊。他的真情感动了白龙,白龙与黑龙大战了三昼夜,终于救出了姑娘,然而白龙也因为伤势过重而死去。为了纪念白龙,这对恋人历经千辛万苦,依照龙的形状,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既方便了过往行人,又使更多的恋人免受了灾难。
据历史记载,普修桥始建于嘉庆年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墩为两孔石拱,桥面建木廊,上砌三座宝塔。桥顶的四龙护宝,就是周围四山护寨的意思。三座宝塔下面设的三个神殿,第一个是侗族始祖神祠,供奉侗族先祖姜良和姜妹。在侗族传说中,远古时期洪水肆虐,姜良兄妹得到雷公相助,躲进葫芦才避过大劫。为了繁衍后代,他们兄妹俩便依上天之意结了婚,其后代就是今天的侗族。另外两个神殿居中的是关圣殿,右边的是文昌阁。
大家请看右边的这座重阳楼,这是专为老年人修建的休息场所。“夕阳无限好,侗寨多寿星。”在这里周边的四个侗寨里,60岁以上的寿星有300余人。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漫漫长夜,侗族老人都会结伴到重阳楼,无忧无虑地唱侗歌,侃故事,话家常。重阳楼体现了侗族人民尊老敬老的美德,也是每村每寨的必修之楼。
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头寨鼓楼,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多次维修保留至今。鼓楼,侗语叫做“堂瓦”,是公共场所的意思。大家看到的这两座鼓楼属于歇山宝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扩大了底层的空间,还大大增强了鼓楼框架的强度,使它数百年不朽不斜。鼓楼是重要活动场所,如全寨议事、排解纠纷、判断是非、集体休息和娱乐都在这里进行。那面大鼓叫“齐心鼓″,寨中如遇急事就擂鼓召集众人前往。为保证信号的传递,鼓楼的修建少则三五层,多则十几层。侗寨鼓楼一般每座楼都有“齐心鼓’’,而皇都侗文化村有四座鼓楼,却仅仅在这座鼓楼设有“齐心鼓”,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皇都侗文化村的四个山寨为了和睦互助,统一政事,便推头寨为盟主,所以“齐心鼓”就放在头寨鼓楼。
侗乡人民的祖先为了防御猛兽和爬行动物的袭击,创造了这种别具一格的楼房。吊脚楼除屋顶盖瓦外,上下全用杉木建筑,不用一颗铁钉,都是铆榫嵌合。它既安全又结实,百年不倒。吊脚楼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供堆放杂物、饲养家禽和舂米之用。二楼是重要活动的场所,中间为堂屋,是平时做家务、姑娘纺织和热天乘凉的地方;右间是火堂,平时吃饭,冬天取暖,姑娘与小伙子对歌谈恋爱都在这里进行;左间为老人或一家之主的`年轻夫妇的睡房。三楼是年轻人的睡房及粮仓。吊脚楼通常一家一栋,也有的几栋连在一起,走廊直通,不必下楼就可以游遍各家。
在美丽的侗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求神一世,不如修桥一座,铺路一条”。大家请看这条石板路,它全是用青板石铺砌而成。像这样的石板路,在侗乡随处可见。关于这石板路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一带侗乡,历来就有“走寨坐夜”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年轻小伙子或独来独往或三五结伴,吹着悠悠的侗笛,到寨子里找姑娘对歌找情侣。但是这寨子只有一个进出口,老人们又常喜欢在这里谈天说地。小伙子进进出出,既干扰了老人们的情趣,又给小伙子们带来许多不方便。于是,善良的老人们就到一里以外的山冲里采来青石板,为年轻人修了这条石板路,并在寨背开了一个小后门,给小伙们进出寨子提供了方便。经常来走寨的小伙子非常感动,便决定为老人们修一个漂亮的寨门。于是,凡是走寨的小伙子,人人都带来了木料、瓦片,并于六月六这天请来木匠,下料建寨门。从此,老人们有了一个舒适的消遣场所,小伙子们则有了一条方便的进出通道。侗族人民这种尊老爱幼、互敬互助的风俗实在令人钦佩!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走在风景如画的侗乡,三三两两的侗家姑娘迎面走来,个个清纯秀丽,天生丽质。偶尔送来几缕清柔的山风,姑娘们飘逸在风中的秀发与裙子,会把你的思绪带得很远很远。传说三千年前,王母娘娘从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带着三位美丽的仙女游玩至此。不知仙女们是因为厌倦枯燥的神仙日子,还是迷恋这里秀美旖旎的山水风景和憨厚俊俏的侗家汉子,竟然触犯天规,眷恋红尘。从此,皇都便有了仙气和灵气,不仅姑娘们心灵手巧,貌若天仙,而且这块风水宝地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