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凡卡名著读后感范文
2023-08-04 15:29:19珍惜工作不抱怨读后感
2023-08-16 16:28:12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8篇)
2023-08-05 00:11:58斑羚飞渡读后感500字
2023-08-13 01:03:41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18 02:42:22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2023-08-05 01:32:37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2023-08-14 01:53:34新生儿专科护士面试的自我介绍(精选五篇)
2023-08-12 11:06:51个人自我介绍集合7篇
2023-08-17 20:36:10大一新生自我介绍英语
2023-08-01 06:51:19如何做好一分钟的自我介绍范文
2023-08-13 20:46:48
教师1500字读后感
教师1500字读后感
教师1500字读后感1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教师1500字读后感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就快读完了,边读大脑不时闪现着我的一个个学生们,也像过电影一样闪现着我对他们的不良态度和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及我给家长们出的那些个馊主意。有些后悔,又有些自责。有一段时间以来,每读过一本书总会觉得自己的头脑里充盈着很多东西,它们杂乱无章地散布在头脑中,渐渐地似乎又都化为乌有,好像得到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我想可能是因为只有时间在一本本地读书,却没有静下心来整理的原因吧,所以,读过这本书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进行一下整理,让凌乱的大脑整齐一些,清醒一些。
一、阅读最重要。
不只一本书到了阅读了重要,不论是我读过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全集》,再回想小时候常常听老师讲,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了一个好朋友,古人又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便是现在参加了工作,学校的领导也会常常鼓励我们去多读书、看报。可见,所有人对阅读的重要性都有着很坚定的认识。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呢?可能是因为家长们都会觉得孩子还小,让那么小的孩子去阅读是件太难的事,他们需要先学习了拼音,认识了一些字后才能去进行独立的阅读活动。但是当我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全集》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一个父亲谈到,只有让孩子越早识字,越早进行阅读,才越有利于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才能。那时候就想,将来我也一定要早早地就让我的孩子提早认字,提早进行阅读。但当时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做法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当我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这位妈妈在写道她是如何让孩子识字时写了一篇题为《让孩子识字不难》的文章,她很具体地把自己教女儿识字和阅读的经验告诉给大家。这时,我的头脑便真正呈现出了一幅如何教导孩子去阅读的画面。
二、对孩子要谨言慎行。
成年人面对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时,难免会以发火、批评、惩罚等方式来对待孩子。然而,却没有人意识到,我们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于他们改正错误也许有一些帮助,但是可能离让孩子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却走得更远了。
在这本书中,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那么用心,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对女儿的理解和尊重,更是懂得用一个个巧妙的方法来促进女儿的成长。当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便开始反思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犯下的一个个错误。开始为自己那么急躁的情绪而感到愧对孩子,而自责。同时更觉得自己知识与能力的贫乏和不足。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责自己为什么当孩子没有专心听讲的时候要去那么严厉地批评孩子的不用心,总是做小动作,却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没有能够把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对你所组织的活动感兴趣,那么他们又怎么不专心地听着你的讲解,跟着你思考呢?孩子不听讲,不能去怪罪孩子,首先应该怪罪的应该是老师自己,应该改进的应该是老师,而不是孩子。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让学校里的老师都去用兴趣来吸引学生,竞争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可是,想到这里,又会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吸引来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感到自己在本学科的知识及教学能力上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自觉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四、学习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应该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五、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以上是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书还没有读完,已经收获很多。我觉得这收获不仅仅是具体方法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
教师1500字读后感3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研究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质要求就是:
1、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放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2、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创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同时,从自身全部的教学实践和言论中,可以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3、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源”,并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4、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教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5、教师要有可贵的创新精神。首先观念上应创新,变“少数学生撑门面”为面向全体发展,变“单向培养”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传播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教师1500字读后感4
自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培养、教育孩子成了自己生活的重心。可连自己都是稀里糊涂长大的我对教育孩子,有时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有很多好的育儿书籍如同好朋友、好老师,可以随时帮我解决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指导我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疑是育儿经典书籍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这本书我在孩子2岁的时候曾经读过,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又重拾拜读,书中把我们生活中的情景一一再现,用最朴实的方法提炼出了最科学的教育理念,让人感觉受益匪浅!
作者尹建莉在书中比喻到,每个孩子都一块玉石,家长便是琢玉的工匠,最后能否得到一块精美的作品,要求工匠不仅仅要付出劳动,还要运用智慧和耐心。由此我想到,幼儿园常常提到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好种子,细想起来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也常常把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形容成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赋予孩子线条、色彩,把握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帮孩子一起描绘他们美好的未来。但如何帮、怎么帮才能帮的好、帮到点子上?是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常常遇到的困难。本书中提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心,但无痕,我个人觉得真的是总结的非常到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用平等的眼光去处理问题。我们用心观察孩子,但家长不是权威,一定要避免责备、呵斥、埋怨,任何事力求和孩子平心静气的沟通、讨论,在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要试图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判断什么是更好的处理方法。或许会跌倒,或许会犯错,可这不都是成长的中的必然吗?相信孩子会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逐渐成长为有主见、有判断力、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社会人!
书中用很大的篇幅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我想尹老师一定是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深刻体会到了早期阅读启蒙在未来学习道路上的关键作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便开始让他接触些童书绘本,大师们五彩斑斓的童书开启了他绚烂的阅读生涯,把孩子领入了神秘而又深邃的书籍海洋,孩子在童书中吸收知识,寻找乐趣,快乐成长。书籍,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每天晚上的亲子阅读时间,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增加了,语言流畅了,很多成语居然可以恰到好处的正确运用了,作为母亲的我心中无比的欣慰。但是我也想对他说:孩子,成长的路很长,你刚刚蹒跚的迈出了一小步,以后的路想要走的坚实、稳健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但妈妈会一直在你左右,不断的学习,争取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孩子一出生电脑电视就常伴左右。我儿子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到了上瘾的阶段,但只要一有时间就想玩儿一会小游戏,经常是到了睡觉时间还不想上床休息,为此我们也一直很困扰。看了书中作者对待孩子玩电脑游戏的态度,我的心里也释然了很多。作者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电脑游戏也只是游戏,不是毒品,只是比我们小时候玩儿的游戏更高科技更复杂些,孩子喜欢玩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我们要做的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让孩子自己慢慢意识到时间要合理利用,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游戏不是不能玩儿,是要在合适的时间玩儿,不要沉迷于游戏荒废了学业。决不可急躁的粗暴的干涉,那样的后果只能是让孩子对游戏更加欲罢不能,往往起不到预想的效果。由此我又联想到了作者提倡的教育最高境界:有心,但无痕。不否认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心的,可无痕的教育却不是每个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并耐心去执行。
孩子6岁了,身上有很多令人欣慰的闪光点,也有好多需要改进的不足。我这个妈妈,很多时候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离好妈妈的标准还差的很多,当然更称不上一个好的老师。但我和全天下的妈妈一样,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我相信有这样一份爱心再加上耐心、细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孩子必定会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教师1500字读后感5
踏上工作岗位两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我依然是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师?一直在寻觅答案。
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两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
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师1500字读后感6
作为一名新教师,读完此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感受也颇多。比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讨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后进生,学生常规管理;有时还要接待家长,布置班级环境,完成大队部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我想,作为教师,每天还是应该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当我读到“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一章节中,似乎找到学生学业落后的根源——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很多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些作业中的错误,甚至纠正的四、五遍,还是不能理解或者正确改正。我总认为是他们上课不听讲或者做作业粗心导致的结果。其实,读罢这一章节,我有所钝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的过程。所以,不管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重视“第一次”,在“第一次”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真正理解教材内容。
再比如“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建议”。和许多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一样,我也困惑,要做的事情很多,该如何着手?在这一章节中,我找到了答案:首先必须点滴的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教书育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使得他们获得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自己。我们不妨按照书中的建议尝试一下,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读书:怎样生活?怎样成为学生的楷模?怎样把人类积累、获取的道德财富,从年长的一代的心灵和智慧中传授到年轻一代的心灵和智慧中?怎样才能使理想的光辉照进学生的心田?将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改进,让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提升至对学生思维和思想的关注。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打牢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教师1500字读后感7
做教师这么多年,可能性格所致,一直以一种淡然对待这份工作,不为利益、荣誉所动,但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让我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的人生成长中没有遗憾。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读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感触很多,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但爱需要通过教育艺术、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来实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总是跟家长或老师对着干。在抱怨之后,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对他付出的爱打折扣了吗?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爱永远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但孩子理解了你的爱吗?懂的了你的爱吗?接受了你爱的方式了吗?
……读《做卓越的教师》,像这样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给人很多启迪、启示、引导、督促。
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
当轻轻扣上这本书时,突然有种感觉:文字是如此的奇妙,当有序的排列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产生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动力,催人努力、催人奋发!
《做卓越的教师》精句摘录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被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梦想与希望。
蛰伏在生命中的潜能不可想象的巨大,人的使命就是激发潜能,为自己的潜能找到喷涌的出口!
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我们明天存在的状态。既然选择了,干脆好好干!
通过奉献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生命状态。
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阅读叫与经典,就是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我们的心灵,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户;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翘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师1500字读后感8
古人云,“开卷有益”。经常读书和思考,会使我们勇于自省,善于自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能努力探究补救途径。尤其,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阔;可以使我们不断总结自己以及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
寒假里,学校组织全体教工阅读《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一书,使我获益匪浅。
书中共谈了69条建议,涉及到教师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如:认识自己、人生境界、教师的魅力、做一个有品味的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发现自己的潜能、个性教师的魅力之源、快乐、健康、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把小事做好、明锐的观察力、毅力、读书要学会品书、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等。读此书,就好像有一个个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诱,为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又好像有一个个和蔼可亲而又博学多闻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到底最需要什么?是金钱?是名利?是学生好的成绩?还是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其实、教师最需要的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会净化你的心境,使你越来越感受到活的价值、有意义、越来越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如“教师,认识你自己”,初看这个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平时工作、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同样是教师,为什么我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学生如此差劲难以调教?为什么学生成绩老是提不上来?为什么自己不被赏识、重用……究其根源,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教师需要要做的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教师需要有激情。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激情。
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用心、细心。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教师需要用其敏锐的观察力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牵着学生的手,用心去呵护去支撑;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到相互走进内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生机勃勃,其乐融融,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充满智慧、富有生命力的教师。
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教师一般都是喜欢比较听话的,积极要求上进,对老师和同学也比较尊重的孩子,不太喜欢个别的将自己表现的与众不同、总是显得自己那么桀骜不驯的孩子。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师生之间“水火不容”,学生上课没有兴趣,上课捣乱,教师费尽心思,疲于应付……所以,教师需要学会宽容与欣赏。
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
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你对他的欣赏,哪怕只是对他极细微处的一点点欣赏,也会给予学生莫大的安慰与鼓励。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恰当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得到表扬。如果人的情绪浮动时,总是要发泄的,有的会发展为破坏性行为。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一危险期的中学生,由于此时心理起伏大,感情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爱“逆流而上”,有的甚至与老师与家庭不可调和,再加上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有的又很差。当教师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教师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教师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悲观厌世等不良心里的基础之上的优秀品质。只要我们学会了欣赏,就学会了尊重。让教师多用赞美之声,克服逼迫之声,放下我们的架子,少一些居高临下。
教师需要会思考,会反思。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么,我们又如何对待我们自身的历史——每个人已走过的生命历程呢?学会反思和忘记,也许是对教师个人教学生涯的很好把握。教师要多回过头来看过去,看自己原先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让教师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与成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完成别人看来是艰巨或困难的事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