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三年级读后感
2023-08-09 09:07:24经典将相和读后感三篇
2023-08-06 04:02:13家名著读后感范文
2023-08-12 19:54:33史蒂芬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05 09:09:50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18 02:42:22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2023-08-05 01:32:37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2023-08-14 01:53:34新开学自我介绍
2023-08-09 10:10:20开学第一课小学生三年级读后感
2023-08-09 09:07:24经典将相和读后感三篇
2023-08-06 04:02:13家名著读后感范文
2023-08-12 19:54:33
《山地回忆》读后感
《山地回忆》读后感 篇1
《山地回忆》作为孙犁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并不是最具代表性的,但在当代文学的作品中,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作品。它并没有像其他小说一样来直接描写革命,却通过主人公“我”最朴实的经历表现了军民之间关系的亲密。
这是一部回忆性的小说,整篇小说结构完整,思维缜密。回忆性小说往往分三个阶段来写:现在,过去,现在。其中第一个现在指的是引起回忆的事,“过去”指回忆的事,而第二个现在指回忆结束后的总结。孙犁的这部《山地回忆》便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小说开篇便写到“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又因为“我们是老交情”,所以“我”决定在他“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而我想送的便是几尺布。由此便引出了后文我的回忆。
回忆的内容是我当年与农民一家和睦相处的事。从我与女孩在河边相识,通过谈话而成为朋友,然后到女孩家与他的家人认识,相处到我的离开。
小说的最后则是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
这一切发生的都很自然,让读者看不出一点的虚构成分,可见作者的功底深厚。
小说以布为线索贯穿全文,紧紧围绕布来写故事的发生发展。
小说开头写我想买几尺布,而我为什么偏偏想起买布来,便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下文。
小说虽是以阜平来的农民为开头与结尾的,但他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他的女儿。
主人公我与女孩认识是在1941年的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在河边洗脸时,遇到了正在河边洗菜的女孩,一开始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而引起女孩的不满,后来他们便开始讨论起卫生问题。二人很谈得来,对对方都产生了好感。当女孩看到我没有穿袜子时,便问了原因,而当我说到“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去做呀”时,女孩说了“我给你做”,“你要是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而这也使我认识了女孩一家。
在部队在这里驻扎的日子里,我与农民一家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而小说的结尾又用我陪大伯买布作为结尾,首尾呼应,使得小说脉络清晰,结构严整。
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女孩很热心、善良,心眼也很好,从她为主人公做袜子这件事中便可以看出。女孩还很会说话,和主人公很合得来。同时,她还很勤劳、能干,愿意接触新事物,文中说主人公的袜子所用的布是女孩“纺了半年线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孩的勤劳的品质;而最后那句“还像小时候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则写出了女孩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喜爱。
小说并没有写太多回忆的事情,但仅仅是几件小事,却也足够让我们去体会其中的韵味。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战士与群众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和睦场景,这体现了当时的写作特点,符合当时的写作要求。
整部小说笔调细腻柔和,语言简洁朴素,给人一种甜蜜、温馨、幸福的感觉,很符合回忆美好过往时的感觉。
通过这部小说,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当代小说都是充满革命味道的,而这种接近人得心灵感受的小说是很受人欢迎的。
《山地回忆》读后感 篇2
初识孙犁,是从初中时的课文《荷花淀》开始的。记忆里是茂盛的芦苇荡,善良勤劳的水生嫂。全文韵律充满着时代背景下的诗情画意,是一部典型的“诗体小说”。同样,他写于建国初期的《山地回忆》也是这样一部散发着茉莉清香的短篇小说。
1941年的中国,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和持续着的抗日战争,撕扯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肺。风云变幻的年代,人们的眼睛里充斥着的是枪林弹雨,炮火硝烟,鲜血与尸体。他们为保家卫国的好男儿唱起赞歌,将满腔的怒气喷向残暴的敌人。战争的记忆,残酷、血腥而悲痛。
然而,有这样一片领地,它独辟蹊径,写战争却不沉重,轻松却不轻浮。就像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一样,他的小说风格清新明丽,如荷花少女般自然淡雅,他选取了战争大背景下的一个截面,将笔墨集中在冀中平原普通抗战军民在残酷的战争过程中的日常生活故事的描写上,展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他把人们习惯称之为“重大题材”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合二为一,既描摹北方农村所经历的革命风云变幻,又抒写社会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这一独特风格无疑使他在文学上的艺术造诣得到了提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孙犁的小说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的超脱,让人们的思想不局促于生活的阴暗面,而是注意到黑暗背面的光亮。孙犁把笔触主要地放在了对真、善、美事物的表现和歌颂上面,把内心的对美的追逐以一种质朴真实的形态展现出来。宛如一抹冬日的阳光,在严寒下却让人们感受到温暖。
此外,这篇小说的一大语言特色是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看似简单的对话,却于嬉笑怒骂中表现出了抗战背景、人物个性与对抗战必胜的信心。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朴素自然但却秀美如兰。正是这平易单纯的文字底下所流淌出的的人性美、灵魂美和人情美,让我们倍感亲切,读来意味深长。
孙犁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他把和战争形成鲜明对比的劳动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体,用一句“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句看似强硬的话语引出妞儿这一在小说全篇都摇曳着缤纷色彩的女孩儿形象。
从“我”去河边洗脸,和妞儿拌嘴,妞儿给做袜子,跟妞儿一家熟络起来,到帮着妞儿的父亲长途贩运红枣,挣的钱又由妞儿做主买回一架纺车,她开始兴致勃勃地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没有气势磅礴的黄钟大吕,却能让读者不觉中爱上妞儿的热情、乐观、坚忍和执着,感受到无比真实的生活画面,体味到中国底层百姓小人物身上坚韧的生命力量。也正是他们,支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让捧读后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山地回忆》结尾时,大伯要“我”多买点红色的布,回去妞儿可以做红旗。那代表家国的旗帜,是信仰!
《山地回忆》读后感 篇3
原本以为跟战争有关的词汇只会是“残酷”、“艰难”、“困苦”,可是战争下地、的军民情却如此淳朴真挚,温暖人心。在孙犁的小说《山地回忆》中,我看到了冀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更看到了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的`品德。小说的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在开头写到“我”碰到老故人,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起了“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第二部分写“我”与女孩子在河边相遇、相识。第三部分写“我”与女孩子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最后是写“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女孩子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清晰的脉络和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逐渐把我带入了一个民风淳朴的农村,我仿佛就是小说中的一个旁观者,见证着所有事情的发生,也深切感受到农村生活的闲适、悠然,农村人身上那种单纯、善良的品格。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个女孩子,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称呼,几乎可以用在所有女孩子身上。对于这个女孩子,小说中的一些描写吸引了我的眼球。她在河边洗菜,“我”在她的上水洗脸,她就不高兴了。于是朝我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当听到我的辩解:“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她更加恼火了,“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不仅毫不让步,反而有些“得理不让人”了。这就是我和她初次见面的情景。初看起来,这个女孩子简直太过厉害,很不友好,甚至还透露着点泼辣。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她爽快率直性格的自然外露。作者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刻意的,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接着“我”和这一家人逐渐熟了,和女孩子的感情也渐渐加深了。女孩子的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多次写到她的笑,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无遮无拦,就像开在深崖山上的山花,灿烂、自然,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小说主要写了她给“我”做袜子和给“我”做好吃的这两件事。通过与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以及父亲告诉“我”有好吃的还是借了“我”的光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她的质朴善良,以及蕴藏在其中的浓浓的军民情。即使生活条件再辛苦,也要拿出家里仅有的物资支援抗战士兵。勤劳能干是她的另一大特点,她不仅会干一般的家务活计,任劳任怨,而且要强好胜,什么都想学会。她四天的工夫就用手缝制出“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的袜子,有了织布机,她就学习了纺织的全套手艺,如此踏实肯干的品格让人为之动容。在那样的年代里,像她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来自农村,身上带着农村人特有的品质。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与革命战士建立了鱼水深情,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读完整篇小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朴素、自然、清新。正是因为小说语言的这种特点,使得文章的军民情谊蕴含其中,感动人心。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用最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上的内在美,并通过对话的方式从侧面来反映大的斗争,把残酷的战争写的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人间最温暖的莫过于如此的真挚的军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