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

2023-08-07 14:13:41 高考在线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1

  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我是回味无穷,整部电影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贫穷、落后,教育更落后,第二就是山区也有人才,短短的一个赛跑,讲述了山沟里有多少有用的人才。第三,执着,为了一句承诺十三岁的魏敏芝为了一句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只身来到城里寻找辍学的张慧科,受尽了艰辛。

  我是含着眼泪把这部电影看完的,在这样的穷山沟里,贫穷和落后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没钱读书,没钱看病,贫穷使很多小学生很早的辍学,同时,贫穷、交通不便使很多的老师不愿意到这里教学;当张慧科被找回来时,孩子们看着好心人捐来的粉笔,是多么的惊喜,多么的兴奋,魏敏芝老师让孩子们一个人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我看到了这群孩子有着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兴趣;可是,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好老师,更没有教学资源;更可怕的是因为没钱而可能随时辍学。

  在这样的穷山沟里,有多少祖国的花朵,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人才,而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消失在蒙芽之中,电影用两个简单的段落来描述这个场景,一是挑选体育尖子,二是魏敏芝不让那个学生去城里读书而追车,表现了山里的体育人才。表现的越简单越让人深思,是有极个别的学生被送到好地方去读书了,可是更多的学生呢,还得留在这个穷山沟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办好穷山沟里的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山里的孩子有着不怕苦,不怕累而执着的精神,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了,魏敏芝去城里寻找他回来,三天三夜,想尽了各种办法,写广告,找电视台台长上广播,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艰辛,魏敏芝老师执着感动了广播员,感动了路旁的行人,更感动了电视台台长,从而找回了张慧科,更感动了所有的观看电影的人;我们这群可爱的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我突然感觉身上的担子好重,我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挑起这山区教育的重担,不辜负社会赋予我的这份使命,改变山区教育要从我做起。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2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应该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老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

  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应该。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校师生给失去双亲的六年级学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希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我认为影片主要表达了贫困小村的老师的最纯洁的责任心和关爱的情节!我在未来也可能会成为人民教师,我想我也应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感人至深的真实情节、让人忧虑的农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国人思维,令人感动的、真的每一个国人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3

  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虽然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可是差距为什么大呢?像有的孩子买一瓶可乐,没喝完就给扔了,但是,水泉乡水泉小学的孩子闷呢,买一瓶可乐,一人只能喝一口,还要留给老师,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而且成绩都很高。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学习更好!我想要是水泉乡水泉小学到城里来,也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好的环境的话,他们是否还能品学兼优呢?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4

  今天 ,老师给我们看《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看完这篇电影,我深有感受。

  内容是这样的:“高老师是水泉村水泉小学的小学老师,因为他妈有病,所以就请了一个月的假,昂给他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给学生上课,高老师走前和他说过,这教室里以前有四十位学生,溜了十多位,不可以再少一个了。”如果没少一个就奖励给他多十天,没有过多久,高老师就走了,过了几天,汽车来了,高老师的同事来了问魏老师明行光在什么地方,他说不知道,最后,让明行光被带走了,过了几天,张惠科又走了,老师走到张惠科家里,他妈说:“张惠科签了人多人前,他就和邻居的几位朋友走到城市里赚钱去了。”老师走了一天到了城市,在我张惠科……在台长楼下问:“你是台长么。”问了一天了,台长把人 叫上来说:“你有病啊,人家等了一半天还不让人家上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上学的权力,不管是人都是平等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好好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5

  XX小学的三年级老师高老师因为母亲生病要回家看望母亲,但XX小学只有他一个老师,所以村长找了一个13岁名为魏敏芝的女孩来代一个月的课。

  村长找她来时说过代课会给50元,于是高老师走之前说,班里一共28个学生,一个都不少他再给她加十元。她答应了。并且给了她26只粉笔,一天用一只,来写课文给学生抄。

  第一天上课时,有一名叫张惠科的学生因为调皮,把老师给的粉笔给摔断了。

  后来,张惠科家里没钱,父亲死得早,母亲又生病了,为了治病,欠了几千元,所以张惠科被带去城里打工。魏敏芝知道后就和孩子们筹钱去城里找张惠科,但钱没筹成,走了一天走到了城里。

  到城里后,魏敏芝找到了带张惠科来城里打工的女孩。她满心期待地问张惠科去哪了,但迎来的却是一句“他丢了。”

  魏敏芝听到后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拉着那女孩一起去找张惠科。她们找了一天无果,女孩走了,只剩她一人寻找。她看见街上都贴着寻人启事,就照着写了几天的寻人启事。花光了她身上所有的钱。后来一位叔叔看见了,建议她去电视台登报找人。于是她去了。

  不料电视台看门的阿姨和保安却不给进,她就在门口守了三天,见一个出来的人就问一句:”你是不是台长?“后来有人告诉台长这个消息,台长才知道。让魏敏芝吃饱了饭,帮助她上电视寻找张惠科,最终找到了张惠科,也改变了那所偏僻小学的命运。有很多好心人看了消息捐赠了许多文具。

  可能魏敏芝只是为了那60元而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的,但是就是她这份固执,成就了这所乡村小学。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6

  水泉小学是民办学校,一至四年级,一共28个学生,一个老师。高老师母亲病重,需要请一个月假,村长找了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魏敏芝来代课。

  虽然高老师对新来的代课老师不满意,但没其他办法,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要看好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要求每天在黑板上抄一篇课文,除去星期天一共是26天,而且每天只能用一支粉笔。在高老师眼里粉笔是非常金贵的,不能有一丁点浪费。张惠科是班里最爱捣乱的学生,上课在教室打闹推倒了桌子,粉笔撒了一地。魏敏芝让他捡起来,他不肯,就强拉他,相互推扭的时候,把粉笔都踩碎了,学习委员张明献小心翼翼地全部捡起来,她在日记中写到,高老师在的时候连粉笔头都舍不得扔,用手指甲掐住还要多写一个字,看着雪白的粉笔被踩得又短又黑,她非常伤心。是啊,要是高老师在,当时得多气愤,多伤心。

  小魏老师点名了。

  明行光,焦洁,张明献,张惠科……张惠科没来吗?

  老师,张惠科被家长叫回去了。

  魏敏芝来到张惠科家里,得知他妈有病卧床,父亲早年去世了,还欠了一些债,所以和邻村的几个同学一起去市里打工了。魏敏芝问了他在市里的地址,决定要把张惠科找回来,因为他答应过高老师,看好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去找村长,可村长不去找,所以下决心自己去,但去市里的车费可怎么办?

  谁知道去市里的车费是多少钱?

  一块钱……三块钱,老师我和妈妈去过一次。

  那我和张惠科两人来回车费加起来一共多少钱,谁会算?

  十二块钱……不对,应该是九块钱。

  那谁有钱,拿出来,就算我借你们的,没有车费怎么把张惠科找回来。

  老师,我们可以去搬砖,搬一块一分五,这样就能挣到车费。

  好,那搬一块砖一分五,搬1000块砖是多少钱,谁会算?

  老师,是150……不是,是15

  15,够了,那好我们现在就去搬吧。

  他们来到砖厂,厂长不在就自己动手搬了起来,整整搬了1500块,没成想帮了倒忙,但厂长看在高老师和帮助同学的份上,给了他们十五块钱,剩下的六块钱买了两罐可乐,二十多个人每人尝一口。到车站发现车票并不是三块钱,而是二十块。魏敏芝于是决定在同学们的掩护下混上车,但在半道发现了被赶下来,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她徒步走到了市里。找到纸条上的地址,才得知张惠科在火车站丢了,于是她满大街去找,还写了寻人启事。后面有人说去电视台最管用,可门卫不让进,说除非认识台长,她在门口等了一天一夜,终于见到了台长,被邀请做了一档电视节目播出。于是全市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很快便找到了张惠科,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对贫困山区教育的关注,捐助了文具和爱心款,电视台专门到水泉小学去采访。至此,张惠科才再次回到学校上课。

  年代不算太远,生活有些贫困,但老师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不能让一个同学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让一个孩子在求知的道路上掉队,教育的意义永远是最重要的。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功在后代。伟大的思想来自灵魂的高尚,信守承诺仍是千年美谈。感动与希望常在,一部影片可以催人泪下,更深度的是挖掘内在的意义和内涵精神。

  果然,贫困的悲哀和道路的艰辛,阻挡不了求知的欲望。甘守清贫而接受大山深处的洗礼,神圣而或高尚。内心深处的善良永远焕发着光芒,灰烬的余烟不可能永远是叹息的悲哀。时光的脚步匆匆,面对美好的'今天,是否更应该去珍惜眼前的明亮。

  夜深了,可是心还在荡漾,久久不能平息,看到山水的贫瘠和风雨中的光辉,不禁潸然泪下。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7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导演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个小女孩,才13岁就当起了代课老师。为了一个因为家里太穷而进城打工的小男孩,这个小女孩也进了城。她在电视台的帮助下,终于把那个小男孩找了回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中的小女孩很有毅力,也很坚强。看看影片中的山村学校,那么破旧的房子,那么破旧的桌椅,跟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真有天壤之别。我们处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读书。

  今天,我和妹妹去社区看了一部电影,影名是《一个都不能少》。内容是高老师要看望生病的妈妈,于是他请来了一位年仅12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高老师临走时嘱咐班里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可是没有多久,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就去城里打工了。代课老师知道后,走了很远的山路,十万火急地赶到城里,在电台台长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那位打工的学生。代课老师年龄虽小,但她却遵守若言、千辛万苦把辍学打工的学生找回来,真令人感动。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在贫穷面前总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片中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总是不能忘记。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而我们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应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自觉接受教育,长大后真正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后,唯一想表达的情感就是:感动。为了学生的努力学习而感动,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而感动!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水泉香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生病了,高老师要回家探望。可是,老师一走是给那些孩子上课呀,于是,便请了年仅十二岁的魏敏芝做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水泉乡的条件很差,连村长都半年没发工资了,而水泉小学的教学条件则更加糟糕了,连粉笔都屈指可数。开学后不久,班级里的张慧科就因为家里穷,父母有卧病在床,没办法逃学只好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和同学们好不容易凑足了9块钱使魏老师来到城里。为了找到自己的学生,魏老师向电视台的登记人员苦苦哀求,却受尽了辱骂,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几经辗转,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张慧科。

  我现在的环境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之差,我应该好好珍惜,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影片中的魏老师为了她的学生辛勤地操劳着,而现实中老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对老师一定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