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我们时代的英雄读后感范文

2023-08-05 19:30:45 高考在线

  我们时代的英雄读后感1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写的的长篇小说。作者莱蒙托夫是19世纪的俄国诗人,诗人写小说的还真不多见。他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中学时开始写诗,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引起文坛注意。1837年普希金在决斗中重伤后去世,莱蒙托夫愤然写下《诗人之死》一诗,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他因此被当局流放到高加索地区。1839~1841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这部小说由5个相对独立的中短篇小说组成,作品通过描述精力充沛、才智过人的贵族青年毕巧林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无法施展才能,结果成了只好在一些无聊小事上消耗自己生命的“多余人”的经历,强烈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态度。小说的大部分篇幅是用主人公日记的形式,重在自我心理剖析,兼有现实主义的客观具体描写和浪漫主义直抒主观情思的特色。

  主人公毕巧林,青年贵族,空虚无聊,冷酷自私。然而他内心深处似乎埋藏着有所作为的渴望,莱蒙托夫选取了毕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断,从不同角度予以再现。《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说,也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莱蒙托夫运用口头语言,极力避免使用过时的外来语和法语。人物语言富于鲜明的个性。《当代英雄》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作者试图通过毕巧林对社会的态度来揭示他的个性。毕巧林既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不能融入社会。他是当时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进入了“多余人”行列。

  不愧是诗人写的小说,我看了两遍才有一点体会:像毕巧林这样的人怎么会成当代英雄呢?读到最后,我有些明白,毕巧林其实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青年群体,因为社会的原因,他们无所事事,内心空虚,只有到处惹事生非了。主人公毕巧林是个玩世不恭的人,有钱且任性,对于追求女人他很有一套,欲擒故纵,先后玩弄了多个女人的情感。他喜欢冒险,有激情,爱自由,对任何东西都是一旦追到手就厌烦。他不想过着平庸闲静的生活,不断寻找刺激,甚至连生命也不在乎。似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迷茫的时代,19世纪初的俄国,年轻人没有理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成了“多余人”。美国20世纪60年代也有过类似的现象,越战阴影、动荡喧嚣,催生各种运动风起云涌,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冲击,导致年轻一代迷茫,看不到未来,出现了“嬉皮士”现象。他们着奇装异服,玩摇滚,群居。性格反叛,对现实不满。相同的是我们的文革时代也存在此类现象,文化运动大破大立,中国传统文化被割裂,形成断代层,信仰遗失,道德观念遗失,传统国学精华遗失,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迷失了,没有生活目标,同样也看不到未来。

  改革开放,中国富起来了。而现在,中国正在走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之路、依法治国之路。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有实现现代化的期望,有中国梦的梦想,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让年轻一代朝气蓬勃。他们有梦想、有期望、有未来,还有一个可以让他们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去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他们不会也不可能成为莱蒙托夫笔下的“多余人。”

  我们时代的英雄读后感2

  记得听说这本书是在一次选修课上,于是便想借来看一看,还有在中外文化比较课上,李元老师告诉我的,张景超老师在上网时所用的名字是毕巧林。是《当代英雄》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于是我决定借来看一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用这个名字。

  起初,有些懵懵懂懂的。后来才渐渐的进入书中的语境。慢慢地我喜欢上毕巧林这个形象了,诚然,在这个形象上。我多少找到了一些我个人的影子。

  毕巧林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但又会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积累很快的退去,他曾经沉醉于用金钱换来的卑劣情欲,但很快这又会使他感到厌倦。他却能热衷于冒险行动和游戏爱情当中,给别人带来无限的伤痛和悲哀。或许这曾使他感到过丝丝的温暖,但最终自己还是陷入了痛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的.脾气不好,是我所受的教育把我变成这样,还是上帝把我创就成这个样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我造成了别人的不幸,我自己也不会比别人幸福多少;自然,别人不会因此得到什么安慰,但是事情既然这样,也只好随他去了。在我想青春年少的时候,自从离开了亲人的保护,我就疯狂的沉溺于金钱可以买到的享乐里面。这样的享乐自然使我感到厌倦。后来我进入了社交界,社交活动也很快使我厌烦;我恋上了社交界的美人儿,也有人钟情于我,但是他们的爱情只能使我想入非非,激起我的虚荣心,而我的内心却很空虚……我开始读书学习——学习同样使我感到厌倦;我发现荣誉也好,幸福也好,都和学问毫无关系,因为最走运的人都是一些胸无点墨的人,而荣誉则来自成功,要取得成功,只要善于钻营。”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虽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到处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因而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于是便将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游戏恋爱和冒险活动中,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在我们看来,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无助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觉得活着或许是无意义的,生在世界上,有目标又无法达到这很悲观,这些问题使他很苦闷。正如毕巧林自己所说的:“啊,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肯定负有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心灵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但我不知道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虚而卑劣的情欲,我在这情欲的熔炉中锻炼的像铁一样冷酷和坚硬,却丧失了追求崇高目的的热情,丧失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从那个时候起,我多少次扮演过命运之斧的角色!我像一副刑具,常常无冤无仇,毫无怜悯之心,落到注定要牺牲的人的头上……”其实我们知道无目标并不是他的本意,是社会不让他有目标。

  如果我们不看此作品的相关分析,我们也几乎能看出他精神世界的空虚,现实生活的无目标性,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似乎是多余的。如果我们看了此小说的创作背景便可以知道,造成他这种“多余人”形象,是有社会的原因,当然,个人性格,经历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余的,就算到今天,他也很可能无法与人相处,被视为另类或者是多余的。不过我们只要稍加思考,便可以知道他不仅是个典型形象,而且是个时代的典型。用莱蒙托夫自己的话说毕巧林“这幅肖像是由我们整整一代人身上发展到极点的恶习构成的。”因此可以说毕巧林的形象虽是典型但却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