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日本史》读后感

2023-08-14 13:01:01 高考在线

《日本史》读后感

  日本,一个“一直在模仿,也一直在超越”的国度。

  小时候特别喜欢学历史,觉得泱泱大国处处威风,代有明君而使八方称臣。这种享受有多深的同时,我对日本的憎恶就有多重。小小年纪的我大约已经能够脑补想象着如同现代抗日神剧的剧情——手撕可能不至于,但是当兵扛枪,冲锋陷阵是有的。

  长大了,也就不再那么幼稚。相信很多人在逐渐成熟之后,遇到问题的首要解决办法并不是武力——武力是最有力的手段,或许也是最后的手段,但绝对不应该是最先使出的手段。祖宗的做法,则是知己知彼。对于一个不爱的国家,这样的“知彼”其实是不容易的。但是因为一个人,我却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就是,东野圭吾。

  读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笑,东野圭吾太低端了。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东野的作品如同神灵一样俯视着我,我内心充满了崇拜。《烦忧杂货铺》的结构巧妙,温情的对答,充满爱的逻辑,依旧能够感动我的那一首在火焰中重生的歌……《嫌疑人X的献身》,尽管已经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多处拍摄了电影,但是我依旧认同原作,我的'脑海中有独属于我所认知的石神形象,用强大的逻辑包裹的爱情……《湖畔》中关注的社会教育问题;《沉睡的人鱼之家》关注的医疗制度问题;《麒麟之翼》揭示的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教育……

  很多很多,每一本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直至现在,我依旧认为东野圭吾值得众人的喜爱。我对日本这个国度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些不一般的感悟,我开始并不止步于东野圭吾。逐渐的,我接触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太宰治《人间失格》、川端康成《雪国》、夏目漱石《我是猫》、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等等作品。也开始知道他们之间所属的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的樋口一叶,反自然主义的夏目漱石,新现实主义的芥川龙之介,新感觉派的川端康成,战后无赖派的太宰治,直到现在的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当我看的越多,我越来越迷惑于,一个小小的国家,其实在这么些年里面已经集聚了极大的能量。欧洲之所以能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冲刺,不仅仅是科技发展,更大的难道不是当时思想所带来的新的风潮?不是为欧洲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吗?

  意识的解放,是行动上的有力支持。而日本人在这一方面,他们密密麻麻的思想,让我不寒而栗。我开始联想到他们的动漫、联想到他们的电器、他们的整洁,我从来没有去过日本,所以向来并不认同所谓的崇洋一说。我们国家有我们的极大优势,只是,在夜郎自大之前,我希望自己能够尽我所能的明晰一件事,为什么日本这个所谓的弹丸之地,在世界上竟然被称为强国。

  我翻开了坂本太郎所著的《日本史》。从开始的绳文时代、平安时代,到战国、江户时代,直至近代的明治维新,昭和时代,我分明能够清清楚楚的看着在书本上看到两个大字——模仿。不同的是,他们前期在模仿我们中国,后期模仿的是欧洲。

  对的,我也曾经嗤之以鼻。看了《日本史》,我翻了翻在平安时代所写的《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中国的红楼梦等等称号的两本书,即使以我这样的读者看来,其中差距不知几何。正当其时的日本国,与唐朝所隔的,不仅仅只是一片海而已。

  但是曾经嗤之以鼻的一个小家伙,在一战、二战期间,却轻而易举的征服这片大海的差距,把他们的思想,企图散播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不仅仅在模仿,读后感.他们也不仅仅是原地踏步,他们在尝试超越,他们在一直努力超越。我认为武力上的征服从来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也是最可悲的,却是在思想上,被逐渐的蚕食,被逐渐的同化,被逐渐的变成行尸走肉。

  由此我很赞赏美国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她所撰写的《菊与刀》,帮助我剖析了关于日本人性格当中的、文化当中的众多谜题,我开始静下来。因为了解,所以我对日本人开始有了崇拜、喜欢、害怕等等的情绪,也同样因为更深入的了解,我重新变得更理智的看待他们,他们也有优点,同样也有缺点,只是跟我们不太一样而已罢了。

  我庆幸我热爱读书,我庆幸自己有一颗自由不束缚的灵魂,我更庆幸抗日战争、二战时期的中国,有着一大群思想独立,宁死不屈的精神斗士。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一批斗士,他们带领我们看的更清楚,看的更仔细。

  二战过去也不过只有短短的七十多年,对于世界格局,我们可能都抱有乐观的心态,或者说,这从来不是一个普通人可能关注的方向。我只是认为,作为一个读书者,作为一个思想保持独立、保持自由的人,我们读书不仅仅是明智,不仅仅是娱乐,更多的是放眼世界,保持一颗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