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通用十五篇))

2023-08-10 20:33:12 高考在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儿子已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作为妈妈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有着诸多对于教育的困惑和烦恼。前段时间智老师为家长们推荐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读后受益匪浅。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有着一颗深爱孩子的心,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去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正面管教》这本书倡导的是“和善而坚定”,并且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给孩子的教育理念。回想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会因为孩子的一些或好或坏的行为而导致自己的情绪如大海的潮汐般跌宕起伏,时高时低。当孩子好的行为让我高兴时我只有和善而忘却了对于孩子行为约束应有的坚定;而孩子的不良行为让我生气时我已毫无和善可言,只想着让孩子听自己的话,立刻改正不良行为,此时的情绪已控制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已不去探究孩子不良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根本起不到真正引导的作用,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仅仅是暂时的改正,无法起到长久有效的作用。当我生气时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表面上是我“赢了”孩子,实际上却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

  而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给我们做出了具体的指导,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

  ①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

  ②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③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④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我会将书中提出的指导方法认真掌握并积极运用到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去,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理性且温和的好妈妈。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在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积极的暂停”,当父母和孩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暂停”,给彼此一个冷静的空间,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感觉好起来后,我们再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例如“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让孩子从你决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中学习,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出现的可能性就被消除了;例如“情绪的撤出”,从当时的情形中撤出来,等到情绪上的冲突平息下来,而不是进入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我们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诸如此类的方法在该书中还有很多,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在面对冲突时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会学着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诸多之前不知该如何解决的难题。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焦点就是“鼓励”,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而想要运用好“鼓励”这个工具并非易事,我们往往习惯与“赞扬”而非“鼓励",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并运用“掌握好时机”、“为了改善而努力”、“作出弥补”、“避开社会压力"、“安排特别时光”、“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日常惯例表”、“试试抱一抱”等各种方法来实行“鼓励”。对孩子进行“鼓励”也是我在与孩子相处中所欠缺的方面,我往往将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缺点上并进行指责和强行纠正,而不懂得运用“鼓励”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学习运用“鼓励”将是我在今后与孩子相处中需要不断强化学习的内容。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庆幸孩子身处在这样一个和谐社会,进入了一个友爱的大集体,并遇到了各位有责任感且和善的老师,作为家长,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2

  自从我接手这级新初一以来,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动不动就爱对着学生大吼大叫,他们一天不让我生气,感觉就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一直很苦恼,怎么和这帮“不听话”的孩子处好呢?刚好假期里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正面管教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互相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的场所。”这一点我感触最深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教室,如果他们在教室里每天听到的都是老师的吼叫,那让他们积极快乐地去学习是不可能的。我一直想让我的学生能在我的带领下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必须想办法来改变我对他们的态度,不能简单粗暴地来处理问题,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令人惊讶的是,相互尊重的教师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竟然是什么也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我上课容不得半点干扰,一有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没有学习资料、不做笔记……我一下子就来气了,非得训斥一番,这样课堂上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灭火”,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师生的心情也不好,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可记得有几次,我因为生气,竟然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静静地看着,结果说话的学生慢慢停了下来,有的学生还抱怨说话的学生,我有一种找到同盟军的感觉。看来,一件事有很多处理办法,并且肯定有很棒的法子在等着你,所以我要努力去探索,争取把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爱和欢乐,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地方。

  “如果你用大量的时间说、命令、要求和告诉,但却不用行动执行,你的话就会从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学生就会变得对老师充耳不闻。”“另一方面,如果你把事情只说一遍,并且执行,学生们就知道你说话时算数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一直坚持说到就要做到,我对学生说的事,就一定去做,不会去许诺一些做不到的事。这样不但能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而且还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现在我有几个学生最特别甜,也特别快,许诺个事情张嘴就是:“老师,我明天保证完成作业。”“老师,我下次肯定能默写好。”……当时把老师哄个开心,下次作业还是没完成,默写还是写得很差。我说过他们很多次,说话要负责任。希望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他们能成为讲信用的人。

  “很多老师确实关爱自己的学生,但孩子们却得不到这种讯息。”“每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她就冲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当着同学们的面羞辱他们。”“当我批评我的学生们时我的声音大得足以让其他人都听到。当我说学生做的好事时,声音轻得其他人通常都听不到。”感觉这就像在说我自己。我确实很关爱我的学生,可以说全身心都投在他们和我女儿身上,但是我总是冲着他们吼叫,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吗?肯定不会。另外,我是不是太吝啬对他们的赞美了?教了他们一个学期了,是不是受到我表扬的学生太少了?我女儿就说我总是教训她,从不表扬她。我是不是要学着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能适时地大声地表扬他们?

  有一天,巴克利先生正在处理一个正在上课想入非非的学生。他将手轻轻放在这个男孩的肩上,说:“想象一下。你 8岁了。你起了床,打开音乐电视频道。你知道里面的每一个歌手和每首歌曲的所有歌词。但是,会有人给你一份工作吗?没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我的课堂上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凝视天空了。”这个学生抬起头来,咧着嘴笑了,然后打开了书。这种幽默的方法比大声叫学生的名字,提醒他注意听讲好多了。

  书读完了,我还在深思,我是有能力改变现在我和学生这种僵持的局面的,这需要我用心去发现那些美妙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对待这些有头脑的、有思想的孩子们!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3

  《正面管教》是我最近在阅读的书籍,它也是排名第一的教育类书籍。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读了《正面管教》后,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再大的问题,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第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第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和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对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大启发。

  第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第五,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教育学生的指导性书目,还是指引我个人成长的书籍。今后我会反复读它,相信它能引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走得更远。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4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一名老师,那你更应该读本书;我既是一名两个孩子的家长,又是多名孩子的老师,我更更应该读这本书。

  说实在的,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时,让我感觉到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我不愿读下去,临近开学,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读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运用鼓励。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优点等,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第一: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德雷克斯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显而易见的就是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我们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回答问题表现得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你回答的真完整”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记得我们班王子轩刚到教室来上学时,让他回答问题,简直声音比蚊子还小,每次都这样,当时我真的想发火,到底问问他还能说话吧。可是理智告诉我,不能发火,越发火,可能他越害怕,越不敢说了,以后会产生心理影响。我就克制住心里的怒火,抓住时机转而进行对他鼓励,:“孩子,今天老师感觉你有了小小的进步,你回答问题考虑的更全面了,声音特别好听,如果你的声音能够再大点,把你说的能够让每个同学能够听见,那将更完美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更棒的,加油!”每次回答问题,我都会找出优点对他进行鼓励,慢慢的孩子自信了,声音变大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

  第二:改善,而不是完美

  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孩子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他们总是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我们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很多家长把以前自己不足的方面或者没实现的目标,都寄希望于孩子,一旦孩子做不到,家长们就会很生气,指责孩子,结果双方都很痛苦。

  今年暑假大儿子考试,道法考的不好,生物考的不错,按照以前,我会很不开心,会责问孩子那一门为什么没考好?现在则会想,儿子有一门考得好,为什么不开心呢?而且儿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这次找到原因,下次努力改进,这也是另外一种提高的机会,我应该感到开心才对啊!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对改善的关注要重于结果的关注,对孩子优点的关注多于缺点的关注,这样我们眼中就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孩子也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我们眼中的样子。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你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心中有朝阳,到处是阳光。

  作为一名家长,我会把鼓励有效地用到孩子的身上,作为一名老师,我会把鼓励有效地用到我的学生身上。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5

  《正面管教》这本书,以前我听说过,但却一直没有看过,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讲些什么。今天有幸听樊登老师讲到这本书,感到很是受益。说实在,这本书的信息量真的是太大,包含内容也非常的多。早晨,我边做饭边看了一遍视频,感到里面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于是到了中午,我又看了一遍视频,这次我还专门做了笔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点都一一地记录下来,方便自己以后再慢慢地消化。

  这本书,让我首先记住的一句话是:和善而坚定,也可以说是温柔而坚定。书中谈到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有三种:

  1、严厉;

  2、骄纵;

  3、正面管教的道路。

  严厉的管教方式,易使孩子形成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的行为。在这方面,樊登老师还谈到了孩子的自律性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自尊水平低的孩子往往自律性就较差。

  而骄纵的管教方式则会导致孩子操纵、依赖、缺乏责任感与价值感。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行为看似非常地狂妄自大,其实却非常的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父母对其行为的必要引导,所以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也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在这里还谈到了孩子与大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孩子的感知能力比成人强,而解读能力却比成人差。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被夺走后,为了引起成人的关注,行为上往往会出现退行如:尿裤、拉裤、闹人、生病等。成人只有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

  而正面管教的核心便是:和善而坚定。“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书中讲到判断教育行为是否有效要看:

  1、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既让孩子感觉到无条件的爱,但是又有确定的边界,让孩子感受到了安全感。

  2、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

  3、是否长期有效。

  4、是否能传递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生活品格等。

  怎么做到和善而坚定呢?当孩子生气时,父母先转身离开。离开的原因是:我不能够要求你一定要学会尊重我,但我最起码可以要求我要尊重我自己。这其实是父母冷静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时处理问题,是无法做到和善而坚定的。只有在调整好心态后,再重新和孩子进行沟通:我很抱歉你刚才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会儿。先给孩子确定一个规矩,然后再说我爱你,继而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是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虽是一字之差,但对于教育效果来说,却是相差万里。你要赢,孩子便会输。试想,孩子若经常生活在一个输的环境中,又怎能滋生出自信、自尊和自爱。生活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就看家长如何去引导,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是否能将每次犯错都变成一种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从中得到成长。而不是当孩子犯错后,只是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批评与谴责。其实,这是一种自己不成熟的表现,是自己不想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所以,便把自己对承担错误的恐惧心理,转变成了愤怒发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才能更好地解读自己的行为!

  真正的不良行为有四类:

  1、寻求过度保护;

  2、寻求权力;

  3、报复;

  4、自暴自弃。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核心的解决方法是: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更多地关注他的优点,表扬他,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无条件的爱。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行为,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书中提到了几个非常独特的工具:“积极的暂停”、“鼓励和赞扬”、“肯定动机和过程,而不是肯定简单的结果”、“家庭会议”等,这些理论和事例都让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相信这是一本对于教师,对于家长都非常有帮助的图书。希望大家有时间了,都能真正地去拜读一下,一定会让自己终身受益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6

  阅读了《正面管教》三四章后,发现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骄纵的方法。正面管教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既不用像严厉控制那样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从头到尾都是大人在承担责任,当大人不在场的时候,孩子们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用像骄纵型那样在教导孩子时不负责,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放弃了责任。正面管教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四个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长期有效果,教给孩子各种技能,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和善的语言和孩子沟通,不惩罚不说教,而是问一些启发性语言,使孩子积极地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文章中提到了大人与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严厉型—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骄纵型—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正面管教—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自己确实走过很多弯路。曾经觉得批评和指责可以帮助儿子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对孩子严厉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表面听话了实际心里很不服气,而我们事后也很内疚。对比了下书上说的三种互动方式,我们是严厉型的,常常是我们对他唠唠叨叨,他茫然地被动接受,但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时,错误依旧发生。而我们只能是对他惩罚,收效甚微。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使用过骄纵的方法,认为这是培养他自信的一种方法。我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不说教,让他自己解决,甚至不指出他的错误,怕伤到他的自尊和自信,但是这种教育方法似乎也不行,因为这样以后小孩子意识不到很多错误,甚至认为我们家长就不应该管教她了,或者在事情上他总认为他有道理,家长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我行我素。

  我认为,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可总结为以下四步:第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第二、表达出对于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再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第四、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这只是本书中成人与孩子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在成人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下完全是能够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值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其选择只有“战”(争夺权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无法沟通)。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有时候,“决定你要做什么”(这是你将在第5章里学到的一个好工具)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较劲之前是如此。所以,要记住:和善等于尊重。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7

  时光在书香中飘逝,《正面管教》这本书也伴着夏日的缓缓炎热慢慢展开。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看到这句话,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班的X同学,他是个特别不合群的孩子,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在桌上,并把椅子360度旋转。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按时交,订正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我跟他讲了无数次的道理,也经常在下课后把他单独留下来进行教育批评,可是大半学期下来,我的批评教育对他似乎不起什么作用,每次在我教育他时都是低着头,但常常是我在唱独角戏,后来还是老样子。因为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笨孩子,所以我决定要在他身上花费更多的心思,争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

  我决定用爱“收服”他。于是我在每一次的作业中都加一张用可爱的便签纸写的小短语,信中着重表现了其实我内心有多喜欢他,字写得越来越有进步,今天又比昨天好了一些,告诉他他是我在班里第一个注意到的孩子,我觉得他优秀又阳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一点从未变过!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至少上语文课时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后来,我对他更加关心,有一次,他感冒了,但是带的却还是凉水,于是我就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还一天多次询问他有没有感觉好一些;而当我发现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在课堂上玩愤怒的小鸟橡皮,有时还打扰到别的同学。思考良久,我让他带着所有的橡皮来我办公室,在他疑惑时把我准备的两块崭新的学习橡皮和他作交换,并在送他的橡皮上刻下提醒的话……终于,我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收获,他跟最初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当然成绩也突飞猛进,期末考试考了“优”。

  《正面管教》一书中“安排特别时光”一节中讲到“放学后只要花几分钟作为给一个孩子的特别时光、就能帮助这个孩子感受到足够的鼓励停止其不良行为,尽管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提到不良行为。”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班里有一个Y小朋友,上课极易分神,学习上很不踏实,试卷常常做的一团糟,小测验的成绩也不行极差。因为家长做生意,接小孩经常晚点,她常常是一个人在教室里做自己的事的。有一次,我很偶然的发现不是值日生的他在很努力地去擦黑板并且整理讲桌,我很感动,大大地表扬了他,并且跟她约定以后一段时间如果妈妈又来晚了的话我可以在教室陪她,我和他之间将有十分钟的“特别时光”,孩子听了很兴奋,像和我共有了一个小秘密。事实上我也照做了,一开始他跟我聊天时很拘谨,后来在我的引导下越来越放得开了,她很愿意和我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把他前一段时间状态不好的原因是爸爸妈妈老是吵架的事都告诉了我……当然,在“特殊时光”的作用下,她进步非常大,不仅是成绩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此外,书中还告诉我们要常常鼓励孩子。说真的,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尤其是做一个班主任,通常由于心急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批评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很少有人深想过批评带来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批评,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正面管教》的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积累的效果。这一点对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受益非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去,真正让学生们受益。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8

  早听说这本书如何好,终于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合上这本书,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服从。用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控制学生,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 孩子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的行为负责。骄纵的道理也一样。”

  作为一名老师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自律,而不是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么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这都是外在的控制。这样管教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我也常思考:怎样不奖励也不惩罚能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一直困惑着,没有更好的方法。庆幸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刚看到这句话,还挺高兴,觉得学校也提倡让学生共同讨论规则,最起码还有这样的理念,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出的规则到底起什么作用,概念是模糊的。

  记得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爱讲话,尤其是在走廊,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疼。一天中午,准备让在走廊爱讲话的的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坐在一边,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七嘴八舌讨论着,他们热情挺高,也很重视,但提出的办法全是惩罚性的:不许出去完,给作业,坐十分钟等。最后我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但本能地觉得惩罚不妥。我打断了孩子们的讨论,问了他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这个讨论的过程也也起到了点作用。

  等我看到第六章《关于解决问题》还真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但显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并不了解孩子一旦被惩罚后会怎样,所以也不理解孩子,就做不到真正尊重孩子。出现问题每人都积极参与是对的,也是照葫芦画瓢而已。现在知道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找的全是伤人的方法,只能排斥爱讲话的孩子,而不是帮人,让孩子获得归属感。

  书中那个爱拿别人铅笔的小女孩体验了两种解决方法的感受,一个是当同学们想办法惩罚她时在班里渐渐“缩小”,一个是大家想办法帮助她时慢慢“涨大”,我仿佛亲眼看到这孩子在两中截然不同理念下的“暗淡无光”和“闪闪发光”的眼睛。

  当我们关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正我期待的教育。我一直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工作重点,现在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是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写到这时,儿子把我的包从凳子上蹭掉到了地上(可能还不知道):“没看见!捡起来呀。”哎呀,不对,应该这样说:“包碰掉了,该怎么办?”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9

  很惭愧,之前为了完成任务囫囵吞枣式阅读,加之对关于家庭教育的积累不够,所以理解得很肤浅。经过几轮的读书交流,不断加深了我对正面教育的理解。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时,原先无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有了新的认知。何谓经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我这次细嚼慢咽,再次走进了《正面管教》,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我会在一个页面反复停顿,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字句中蕴含的深意,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情况再上心头。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我们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的各项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这是因为“和善”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

  教育孩子知易行难。我们教育孩子切忌太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陷入权利之争。我们的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是激励孩子做的更好,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己;是启发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责备中招致孩子的戒备;是让孩子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教育伊始,沟通先行。

  7——9章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一、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以友善的方式,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

  二、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

  三、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

  四、肯定会愉悦沟通。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使用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五、尊重会深化沟通。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我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当然,正面管教不会一蹴而就,过程可能会有反复,这点作者在书中就曾说道:想把《正面管教》的书扔到窗外,不想让人知道写《正面管教》的作者也会反复犯错。

  正面管教重点在于创建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爱。知易行难,那就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吧!

  读书,使大脑充实;思考,则会让智慧开花。教育绝非单方面的冥思苦想,更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中的总结和改进。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先充实自己,做好自己,与孩子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在爱与欢乐中相处,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地走下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0

  遇见《正面管教》,仿佛看到了一束光。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它,让我在梦想堂遇见问题时适时解决。

  梦想堂,六个小组正在激烈讨论,争分夺秒地完成自己小组的绘本制作。我在下面巡视,发现其中一名女生正无所事事地站在一台电脑跟前,摸索着什么。我气势汹汹地走到她的跟前,严肃批评了她,让她迅速回到小组。看得出她很不愿意,可是为了不耽误各小组的进度,我并没有关心她的心情如何。随即便接着巡视并指导各组的完成情况。下后,我按照惯例把他们从梦想教室送回普通教室。等我返回发现,那名女生拖着步子,极不情愿地走在回教室的途中。

  就在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个女孩,如果用这种心情进入下一堂,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必须正式跟她沟通这个问题。

  《正面管教》关于解决问题的R1H,给了我合适的解决方案。我应该遵循相关、尊重、合理及有帮助这几个要点。

  想到这里,我拦住了她,十分温和的询问她,为什么脱离小组,一个人玩耍。可能是看我态度温和,她开始向我解释,本组内的小成员都不同意她画插画或者写字,她没事干,就只能自己去找事干……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武断批评一个心灵已经受伤的孩子,实在是不应该。

  我告诉她,小组成员明显不信任她,既然语言表达很苍白,为什么不试着用行动去说服他们呢?她特别认同的点了点头,我终于看到了她的笑脸。随后我便让她回了教室。

  说实话,我当时的成就只是在于合理解决了一个问题,没有把这个学生推出梦想堂之外,可是第二周的梦想让我意识到,我当时做了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上安排好各小组之后,我马上发现,还是那个姑娘,其他都是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只有她,选择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在纸上画着什么。我有些生气,快步走到她跟前,正当我准备严肃地提醒她,应该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作品时,我发现,她在按照我的建议完成。自己做出作品:她设计的封面,不是简单的字,而是将字和插画结合在一起,一眼看过去便能读懂他们的绘本,我过去拿起她的作品,跟小组沟通,说明她作品的可行性,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自觉主动的让她配合加工完成一半的封面设计……

  看着他们和谐的配合,我在心里暗喜,幸亏我遇见了《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带给我的益处不仅仅体现在梦想堂管理。常态堂管理同样适用。那是庆六一比赛前夕,所有小朋友都已经准备好走台,就在这时,一名小朋友迟到,匆匆忙忙跑过,看见他明显不太好意思,我就微笑着问他:"是起晚了吗?"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随即我便让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愣了一下,显然他没有想到我会采取如此温和的方式解决。接下的排练,他比平时投入了很多,整个一天的学习生活特别积极。我不由得庆幸,一个简单的改变,竟会影响孩子整天的状态。

  过了两周,他妈妈才跟我谈起,问我,那天孩子迟到为什么没有批评孩子。她本想借我的手改变孩子赖床的毛病。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我又跟孩子进行了耐心的交流,并且通过我们所学的《一分钟》引导他,现在孩子迟到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

  以后的堂上,堂外,我还会面临很多的突发状况,我要时刻记得《正面管教》中的各种案例及应对方法。走近孩子,贴近孩子的心,你才会更加真切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你才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同时用更加合适的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会让《正面管教》陪伴我的整个教学生涯,我相信它会带给我更多的得心应手,更多的成就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1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

  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

  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2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3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好书。暑假里,读了简尼尔森的著名作品《正面管教》一书,深深被作者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之前,在我的思想里,正面管教就是赏识教育,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适当的惩罚更需要鼓励。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在实施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明白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方法坚持下去。在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冷静期,使自己冷静下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我们理智的看待问题,而不是问题的结果,就不会那么生气,孩子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担当引导和陪伴的作用,谁都会犯错,但这是一种成长的方法,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惩罚和骄纵是永远存在的。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也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惩罚有效的人,惩罚就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认为鼓励有效的人,往往演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作者的意思是让我们多鼓励,但作者所说的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赞扬。作者所说的鼓励是指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会引导孩子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孩子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方法,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育。今后,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们老师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正面管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自信而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4

  《正面管教》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父母应当对自己子女的很多行为问题承担责任,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为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而每个成年人都是以自己孩童时代所作出的决定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个性格正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正面管教》一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成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并指出生活态度取向不分好坏,父母应当关注自身的生活态度取向对教育子女的影响,并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并加以引导改善。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在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时候,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理念反复提到,就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父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要把每一次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的一个关于简·尼尔森自己的例子。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简·尼尔森的8岁的女儿玛丽,惹到简·尼尔森生气了,简·尼尔森生气的对玛丽说:“玛丽,你就是一个娇被宠坏了你的淘气鬼!”

  玛丽已经很熟悉矫正错误的3个R了,她反驳道“哼,你待会儿可别来说对不起” 简·尼尔森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然后玛丽听了后,就气哄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简·尼尔森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并到玛丽的房间道歉。

  玛丽当时还在生气,她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着用一支大号的黑色记号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简·尼尔森从她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玛丽已经在书白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骗子!

  你看就连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我们呢。

  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使用矫正错误三个r去修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我们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们要做哦能给予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孩子便能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

  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

  《正面管教》读后感 篇15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今天读到第十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了解到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取向分为四种: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和力争优秀型。我喜欢边读边思边讨论的阅读形式,于是就会和老公一起分享。我们在讨论我们两个分别属于那种生活态度取向,我们分别都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改变的地方。我们在想,如果我们做出改变,在取长补短,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

  当看到取悦型的生活态度取向时,脑海里全是好朋友丽与孩子的画面。丽真的典型的属于取悦型的生活态度取向。丽总喜欢让孩子学会友善、体谅、互不侵犯。李总想让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开心,都满意,于是她总会任劳任怨,干什么事情都会妥协,非常喜欢帮助弱者,比如贫困的学生。遗憾的是,丽的取悦,丽的艰辛,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反而这样的过分取悦让孩子成了负担。而她自己也经常会在办公室抱怨:为什么我这样的付出,就是换不得人心呢。丽会认为,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他就是不懂感激呢?

  是呀,丽的课很多,每天都要完成永远完成不了的工作,可是为了孩子,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丽都会在中午下课回家给孩子做孩子喜欢的饭菜,晚自习结束后回家都快要十点了,可是丽仍然要回家检查孩子的作业,看看孩子是否喝奶了,被子是否盖好了。尽管如此辛苦的付出,结果儿子仍然不听话,尽管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是经常会让老师叫到学校去。这让丽很是困惑,都不知道怎么做了。今天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终于明白了丽的问题所在。

  丽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努力试图让孩子如何对待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老师等,她关心的是孩子如何对待别人,而不是帮助孩子处理自己的感受。他会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吃了一块冰激凌,大哭大闹还要吃时,丽就会心软,下楼跑很远的地方也要给孩子买回来孩子喜欢吃的冰激凌,可是孩子吃了一半,就随手扔掉了,丽就很难过,我取悦你了,为什么孩子就不会取悦自己呢。所以当孩子不顾及她的感受时,她就不理解。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丽需要改变自己了,不要只关注别人的需要,要照顾到自己的需要以使自己能够给与的更多。丽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让自己快乐,并且要教给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技巧。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感觉一样或者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受益无穷。学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包括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于培养相互尊重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给丽打了一个电话,给丽说了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给丽介绍了《正面管教》这本书里的好多有效的管教工具,丽听得很是入心,时不时还会提出问题,我们在电话里商讨着,不觉得竟然半个小时过去了。丽说自己一定要买一本,好好读读。

  丽最先使用的方法是召开了家庭会议,所有的问题都拿到家庭会议上进行讨论,然后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慢慢学会了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的孩子学会了相互倾听,相互表达。在家庭会议上,他们讨论了晚上作息的时间,家庭共同阅读的时间,还讨论了书包是否要自己整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是晚上就放在床边还是早晨再找,等等所有的问题忽然间都不是问题了。丽打来电话说:“真是要谢谢你呀,给我这样一本有价值的好书。”丽现在好享受自己为人母亲,快乐的享受孩子成长带给她的快乐和幸福感。

  孩子由于我们的改变而改变着,当我们取长补短,成长着自己时,我们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享受到阅读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给了我们思维的改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对孩子一生负有责任。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没有谁自信满满,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富有灵性和不断变化的孩子。孩子的成长教育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学习与成长,在成长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斯宾塞认为,即便是饲养一头牛、一匹马,人们都知道应该去获取相关的一些喂养知识,更何况养育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懂教育的父母,就如同一个做生意的人不会算帐、一个没有学过解剖学的人给人进行外科手术一样,一个对孩子身体、道德、心智方面了解甚少的父母如何去指导孩子,或许只剩下了各种武断的责骂、尖叫、惩罚和孩子无奈的哭声。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让我们学会学习,学会改变,就像丽一样,改变后的自己将会是春暖花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