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九型人格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2023-08-15 05:22:02安徒生童话500字读后感
2023-08-17 17:12:5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读后感450字
2023-08-06 03:07:27卡尔弥德读后感范文
2023-08-03 23:41:27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18 02:42:22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2023-08-05 01:32:37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2023-08-14 01:53:34大学生大学生活的自我鉴定
2023-08-03 23:51:33九型人格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2023-08-15 05:22:02安徒生童话500字读后感
2023-08-17 17:12:5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读后感450字
2023-08-06 03:07:27
《看见》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看见》读后感1
用时18个多小时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只因柴静两个字!
这本书中柴静写了发生在我国一些城市不同地方的很多事件,有些我听说过,有些不知道。
通过《看见》的人和事,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这本书里,看到了我生活范围之外的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让我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上,了解和理解着现在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并让我更清楚的明白每一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你眼前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不是他(她),就无权去猜测和臆想别人,更无权去批判和指责别人!只因你不是他(她)。
“这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谢谢!
《看见》读后感2
对于柴静最早的结识不是《看见》,而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演讲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其实这本书在我的书架已经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闲来无事,无意间在饭后翻了几页,便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这本书。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那些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如今此书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书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保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最后,我想说柴静是一位有良心,敢说真话的新闻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锐双眼、坚定与坚持精神。她冷静客观,有着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险,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这样的新闻工作者。
《看见》读后感3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见》读后感4
好久之前就已经买了《看见》这本书了,但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好好翻阅过。假期这么长,总算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比如说,花一个下午去看一本书。
柴静的《看见》是多个章节构成的,可以说,每一章都讲述一件故事,还有一些没有在镜头前展示给大家的现实,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感受。于是乎,自己也仿佛亲临每一个现场,不再是一个倾听者,而是见证者。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内心不禁感到酸楚,我们会觉得社会不够宽容,她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即便我们的经济一直在增长,可不公平,腐败等现象依旧还有太多太多。什么时候,才能让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他们应有的一切,但愿这一天能早些到来。
对柴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说的,“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过后,她确实做到了。成长的过程不就需要不忘初衷么?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路上能始终牢记初衷,愿一切安好!
《看见》读后感5
以前只知道柴静是一个很出名的记者。并没有太多关注她。开始看她写的《看见》这本书,才对她慢慢有了解。看完柴静的《看见》,思绪万千。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从刚开始的不谙世事到说出:“我知道我所能做到的事。”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里历程。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没有做过她那么多值得世人关注的事。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害怕长大,害怕离开校园,害怕走进社会,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就像我想的那样,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艰难,但在最后我看到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在这物质繁华的社会,能让内心平静实在是难得,哪怕是片刻的平静。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困难和挫折。
在网上看到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看《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网上搜索了她的资料,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复杂,这种感情不深却很沉重;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不时回响在耳边;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流满面,但内心却在沸腾。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强忍“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6
“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双城事件,是整本《看见》里最能引起我共鸣的章节。不为什么,只因为我在那些接受采访的孩子和父母身上,看见了我自己,和我家庭的影子。不不不,不是说我也因为失去朋友而服下老鼠药,我没这么干过。是我的内心世界也曾经是不被人所了解的,无人能说清楚它是什么样子,甚至我自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拒绝向其他人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不知道找谁说,觉得没人能理解我。正如文中的小蔡陈述的一样,“听别人说话的人”才是我认为能理解我的人。那时候,我父母的观念就像苗苗父亲,“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啥?”只在乎我的温饱,不在乎我的感觉。而同学们对我又都是像小陈一样,“班上的人多了,哪个都是朋友。”不甚关心。老师?他们就是一群板着脸的陌生人。简单地说,我的想法就是“没有人会认真听我讲,他们听了只会笑我。”于是,怀着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感,我把自己的心锁起来,门焊死,窗用砖块堵上,认为“这样就没人会笑我了”。这样一来,也确实没人因为我说出心里话而笑我了——因为我成了一个喜、怒、哀、乐都在心里“解决”的人。心里“解决”不了怎么办?我就主动远离自己的内心,玩游戏玩一整天,在成就感中忘记内心的想法。这样过了很久,也就有了今天我的“严肃”表情。
我认为,相比起事件中的孩子们,我比较幸运。因为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不断积累,我再度接受了这个世界,心灵又再次“对外开放”了,没有因为自己的封闭而造成严重后果。而双城事件中的孩子们,他们的不幸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没人懂”这一状态,只能抱团取暖,一旦团体中心的热源消失,所有人都会受冻。事件中的苗苗,就是那个热源。其他孩子,是围着热源一起抱团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和成年人们的不理解,是寒风。正是寒风吹灭了热源,才让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倒下,最终成为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
双城事件的确已经过去很远,但是跟这起事件中的孩子一样的人,像曾经的我一样也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还有很多。怎么样去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怎么样去引导孩子们相信自己是“听人说话的人”。这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每个人都面对了,寒风才不把孩子们逼上绝路。
《看见》读后感7
翻到最后一页才感叹终于看完了。
本书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时候内心极其痛苦,于是决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欢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聪明,但是题材是想要了解的类型,所以纠结着也就看下来了。看完其他的书再回来,发现后十章的感觉完全变了,不知是否也因为我的心情转换了。我觉得作者变了,或者说在记者这个职业上成长了。她会反思自己,会认识到以前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努力改正。她从一个冰冷的记者变成了现在有感知有温度的记录者。
因为赞同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而标记分享了格外多的段落。对于书的内容有些想法已经边看边写了,说说柴静吧。有天看着她的一句感慨突然就想,在人的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分配果然都是均匀的,这一生你要明白的道理要经历的情感波动,该有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已经全部明明白白的安排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柴静其实真的挺幸运的,被良师益友包围,看到她的问题没人逼着她一定要变成怎么样而是宽容,包容着她给她时间,让她一步步自己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成长这件事一定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每一个人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也不该在没有了解她的时候就直接判定她就是如此不懂感恩不懂柔和的人。但其实每个人也都是她,谁会对听来的道理听来的劝解就直接乖乖遵从呢,谁不是撞了墙才知道找找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呢。时间还很长,成长慢慢来。
但真的挺难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这件事。希望在慢慢积累的经验中,能够学会温柔地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有些乱,想到哪里说哪里了。
《看见》读后感8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看见》读后感9
大概是年初的时候,我在优酷上闲逛,无意中点到了一个演讲视频,《看见》的新书发布会。那是第一次知道柴静。
现在回想起当时,几乎是一开始就被柴静吸引。她的演讲像是用安静的声音从你耳边娓娓道来。她安安静静的说,你安安静静的听,嬉笑怒骂,一切那么清晰自然。听完之后就发现彻底的认可了一个人。
后来看到穹顶之下,当时引起很大热议的一部纪录片。全篇看完只剩下对她的赞美。她的演讲还是那么清晰有力,情绪表达还是那么自然。看起来她演讲的一个停顿,一个情感表达都是那么舒服,好像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发生。我甚至特意看了三遍。可是除了赞美之外,心里始终有种隐隐约约约的别扭感。随着自己经历的增加那种影影约约的别扭感就愈加清晰。
前阵子刚刚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封面是柴静采访的一张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长者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孩子撑着凳子在大家面前玩耍。柴静似乎在和小孩打招呼。从看到这本书的章节名开始我就知道了一个事情,我喜欢这本书。柴静用她惯有的语言来讲诉她在央视工作十年看见的一些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她的文艺和理性都表达的恰到好处。柴静是有这样能力的人。这大概也是一直喜欢柴静的地方。我喜欢阳春白雪,我本质确是下里巴人。
但是我读完我就知道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那种感觉是什么了。就像书中史努比所说的:过分得体。
这本书仍然是柴静似的风格。她用她的语言将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个章节都写的好,有的能让你感动,有的能让你伤心,有的能让你愤怒,有的能让你开心。就像柴静希望的那样,她希望每个故事能引起你的共鸣,希望你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但是,抛开单章的内容,从整本书的结构上看显得太精致得体了,太过精心安排了。就像是一块石头,你把所有粗劣的东西全都去掉后仿佛每一个存在的地方都要有它应有的价值。
小时候我一直比较羡慕别人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我想如果把这本书拿来评分的话,我也会给很高的分。但是这种高分并不是我想要的。就像你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游乐园,但我也许只喜欢山川河流。就像一个过分精心装饰的花园总是容易让人对它的外表更加感兴趣,而容易忽略它散发的花香。我喜欢花香即将散发之前的那点遗憾,而不是外在表现出来的那点完美。
我喜欢这本书。也许是从第一眼开始甚至就带点崇拜的喜欢柴静的时候,也许是在书里那些文艺又理性的文字引起我共鸣的时候。但我总想找出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一本书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应该是内容,而不是修饰。因为内容自有千钧之力。
《看见》读后感10
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01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看这本书前,我没认真去探究过一件事背后到底包含了多少东西,在这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时代,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机会,没有去深层次的剖析,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对一件事的看法也永远停留在人云亦云,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变得机械化,生活中变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对非典时期的灾情采访时,我看到了在灾情面前人的脆弱,顽强,看到了那些不顾生死的医生、护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温暖,这种震撼远不是当时的新闻报道所能体现,也不是未经深入剖析的我们所能体会,未经剖析的背后是我们看不到的真相,显示的是我们的无知。想想看,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若我们不去反思,不去深层次剖析,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又靠什么去进步,当我们嘲笑他人无知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们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识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忘记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从《看见》中看,柴静一直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这或许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的没有点缀和修饰的描述,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些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她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客观事实,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们自己去涂色。
用《看见》书里的话来自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起。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