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十五篇)

2023-08-04 15:01:50 高考在线

读傅雷家书有感1

  漫画《父与子》所描绘的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趣事,流露出的是父亲与儿子之间深厚的父子情。有一本书也是如此,它虽然没有像《父与子》那样精彩的故事情节,但是,它所包含的父子情却不亚于《父与子》。这本书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汇而成的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书中父母的耐心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字字句句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和对祖国的崇敬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恩。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先生在儿子消沉时给予的劝慰与在儿子成功是给予的告诫。

  一九五四年一月,儿子傅聪去波兰求学,离开家的日子是煎熬的,思念、孤独、迷惘集于一身,度日如年,但他却安然度过。“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话,人生的道路会有坎坷,情绪也就会跌宕,坦然面对,泰然处之,才是妙计。

  一九五五年,傅聪在钢琴比赛中,取得了成功。在信中,无处不张显着父亲的喜悦和对儿子的鼓励。儿子的成功源于父亲,儿子带着父亲的理解与支持,在艺术路上前行,不畏艰难。成功之时,他告诉儿子要坚强,面对胜利坚强,面对困难也要坚强,坚强是一把利剑,要时刻佩在身上。

  傅聪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关爱和谆谆教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少之又少。少年暴力已不是稀罕物,离家出走、打架斗殴,在青少年的世界里无处不在。然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父母。如果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或许他们就不会交上不良朋友;如果父母很多花点时间听孩子倾诉,或许他们就不会用极端手段发泄;如果父母多留在家里一会儿,或许他们就不会离家出走……但这都是如果,不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亲人,一份爱可以拯救一个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换呢?就像傅雷先生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护,教导,鼓励,告诫……也正是这样,他造就了一个钢琴大师,一个特级教师。

  父与子的情意是伟大的,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的父亲与孩子都是一对“父与子”,都有一片“父与子”的天地。

读傅雷家书有感2

  一封封家书是连接起游子与父母的桥梁。一句问候,一句关心,看到了他熟悉的字迹,心里的那块石头就缓缓落下了。

  曾几何时,是那样的盼望着信箱里的新的信件,包裹渴望、担忧,思虑,带着几分期许,想收到他的回信,哪怕只是一句“我很好”。

  哪一位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她的身旁,走到异国他乡,独自一人奔波呢?就像园丁以血泪浇灌的花果,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那割舍不得的情绪呢?傅雷夫妇的心中也有同样的不舍,彻夜的不眠,哭肿的双眼,无尽的思念正如涓涓的溪流,幽深的潭水一样,一样长,一样深。也许他们会怀念傅聪的孩提时代吧。呀呀学语到姗姗学步,小手拨开了他们心中的那扇大门。爱便从此一股脑地倾泻在聪的身上。

  “努力加餐饭!”“注意身体!”“别累着!”这大概是朱梅馥家书里最多的话吧。母亲日常的碎碎念总也总是萦绕在耳畔。即便接下来要忙于学习了,当看到旁边的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总会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然后一口,“咕咚咕咚”的喝下去。“嘭”的一声,敲一下桌子再放好。好让门外的母亲甜了眼湾。

  父亲的角色向来都是很严肃,学业上,做人上,都是孩子的引路人。每一次提笔写家书时,内心就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滔滔不绝的江河,但落在了纸上,一江春水缓缓流出。讨论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欣赏悠扬唯美的西方音乐。洽谈深邃复杂的人生哲理,父亲就如花园里的大树,修剪旁枝,施加肥料的园丁。他从不小气,也不吝啬于赞扬自己的孩子,但他更期盼孩子变得更棒,更好。

  一遍遍传送泛黄的纸信,想让墨香仍留的纸张回报他们的爱,让他们知晓,我也很爱他们。

读傅雷家书有感3

  风,轻摇着柳枝;天,洒下一抹残霞的殷红;云,领着余温悄悄离去,只剩下一片朦胧的夜幕。

  月光洒在《傅雷家书》的蔚蓝色封皮上,傅雷用他那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一张张信纸,传递出一份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当我从书中感受着父爱的力量,即使身陷痛苦之中,因虚无的名利而苦不堪言之时,我也能感受得到那多么温暖,多么神圣,我逐渐明白了,“那是爱的力量。”

  羡慕着傅聪得到的爱,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人。

  四年前,妈妈的离开并未带走我一滴眼泪。是绝情?不,是幼稚。懵懂的只被我弃之于野。渐渐的,外婆逐渐占据了妈妈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关心、疼爱、信任只是冰山一角,我曾无比幸运地度过我的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也曾一度认为,我是多么重要。我渐渐地明白了“被爱的感觉像棉花糖,柔软而又甜蜜。”噢,这不是《傅雷家书》中傅聪被爱的感觉吗?

  时至今日,妈妈抛弃了事业,没有一句怨言。当我叫出“妈妈”两个庄严而神圣的字时,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当她用那黝黄粗糙、苟匀无力的双手整理行装时,我分明看见了几件穿来穿去,洗了快发白的T-恤衫和外套。我在心底呐喊:“妈妈!”长大了,也明白了:“爱,其实无须证明,真情其实就在我的身边,经过时间的沉淀,早已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

  爱的感觉,是一种享受,享受浴火涅槃的重生愉悦;

  爱的感觉,是一种诫勉,鞭策灵魂深处的懒散傲慢;

  爱的感觉,是一种震撼,震撼精神境界的酣畅淋漓。

读傅雷家书有感4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他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弗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的苦心孤诣。更百分之百的体现了弗傅雷的思想。书中父母的敦敦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看过这本书后,我对傅雷进行了一些了解:傅雷,字怒安,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

  傅雷1980年4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江县。18岁时考入上海持志大学。1972年去法国留学。

  傅雷曾说过:“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像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高傲、愤慨、遗世独立。”我们读过《傅雷家书》后就能感到,傅雷先生其实更像是一位充满深厚纯真之情的博爱者,用它艺术的心灵、理想的境界、自严自尊的人格和他睿智的思想家的内涵去执着追求播撒爱的种子。

  《傅雷家书》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因为他是一部超越了一般性亲眷之间传递消息和问候的局限,他给予全社会的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读傅雷家书有感5

  看完了傅雷家书之后,总觉得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间,这就是傅雷对他的儿子的爱吧。

  事无巨细,心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以自身的经历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见困境不气馁,得到成功不骄傲,要有国家和名族的荣辱感,要热爱祖国。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他还对傅聪的生活进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如何处理婚姻恋爱等问题他都给傅聪提出了建议。傅雷作为一名文化底蕴深厚,在艺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的人,也给傅聪在音乐方面指了明路,还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汲取营养,给他寄去书籍。

  在我看来,傅雷是傅聪人生中的一盏指明灯,他既是一位慈父,又是给傅聪提出建议,给予关怀的良师益友。书信中无不透露出他那浓浓的父爱,洋溢着父子之间的深情。

  傅雷家书中的种种人生道理也使我受益匪浅,家属传递的不仅是父子之间的爱,也是人生哲理的传承。

读傅雷家书有感6

  傅雷老年常常回忆小时候教子的情形:他在书房工作,儿子在外练琴,小孩子的天性总是喜欢一群人在外面疯跑,但是傅雷剥夺了儿子的这种天性,而且练琴的过程中,用了很多暴力的手段,曾经一巴掌把儿子的耳朵打坏!

  好在儿子傅聪成功了,成为音乐家。但是父亲的负罪感并没有因为儿子的成功而有所减轻,相反因为年龄的增

  长而有所加重。终于在一次通信中,他和儿子提起这个问题,使他稍微感到轻松的是,儿子原谅了父亲。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了。但是傅雷留给他自己和我一个问题:假如可重新来一回,父亲还会用一种近乎残暴的方式剥夺儿子普通的童趣而强迫他学习钢琴吗?

  或许他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儿子在被迫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可以体会到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快乐。

  真的吗?我不敢学习他,再说咱跟人家的也不是一个级别的,现在的孩子脾气都大,万一小子哪天火气上来,拿把刀跟我比划一下,我可就亏大了。如今这样的事情可不少,估计那些家长只看了傅雷家书的前半部,看到了儿子被教育的过程,但是没看到父亲的内疚!

读傅雷家书有感7

  许许多多人都知道傅雷这个人。人们通过一部数十年畅销中外的傅雷家书。来打开了解傅雷的大门。我以为傅雷家书中所包含的并不是普普通通对子女的爱。而是一部充满着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 篇。

  读了傅雷家书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父爱。 每一封信,都不长,但是每一封信中显出的父爱和期盼 却和长江一般。

  看完这本书,我感悟到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他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后为钢琴家,的教育方法理念告诉傅聪做人。也告诉广大读者如何做人。他在 信中的诸多小事,礼节,尊重长辈。也包含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傅雷先生是我的榜样,他告诉我们。读书并不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唯一途径,但是读书了 ,也不能偏重某一学科。还有学习不能一味学习,也要学会适当放松。对祖国要报效,要回报社会……

  看完傅雷家书。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他也像傅雷一样对我十分关爱,对学习十分严格,。这是我感到父爱与母爱不同,父爱是深远广大的。是我心中最大的依靠,是我强劲的力量。

  人们都说,一本好书影响读者一生,使其获得许多人生的经验。而傅雷家书便是一部好书,是的大家去品读,去细细回味。

读傅雷家书有感8

  傅雷家书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对待艺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生活;家庭等。这三个方面贯穿了傅雷的人生准则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傅雷家书》的基本要点,还是强调“做人”这是家书的核心问题。整本家书围绕做人问题,层层展开。他教育儿子要把道德的约束放在第一位。傅雷的这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最高尚,热烈,真诚的爱。对待他人要以城相待,诚恳直白。

  要时刻爱国。在傅聪钢琴比赛获机奖后,他要傅聪首先把这种荣誉看作是新中国的荣誉。

  要淡泊名利,名利是个人利益。傅雷要求傅聪要胸襟开阔,不为名利所累,身外之物只是社会一般要求,与个人的渺小和伟大无关。

读傅雷家书有感9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寒冬腊月,整个世界都无比天寒地冻,可《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爱,使我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久久萦绕心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作为老师,家书中的大多数篇幅无不提到艺术的修养,杰出的人物,优秀的作品等,父子两人畅谈艺术,都把对方当成一个讨论艺术,音乐的对手。傅聪出国在外,傅雷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儿子的发展,将自己的毕生的音乐经验传授给儿子,给儿子提出建议,激发和训练了傅聪的思想,因材施教,成果显而易见,傅聪在音乐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作为父亲,书信中必不可缺的,便是傅雷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道理了。他告诫儿子要永怀赤子之心,不忘初心,专注于音乐的造诣,“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便是他对儿子的忠告;傅雷还告诫儿子要当爱国的赤子,书札中他经常与儿子探讨中华民族的文学与文化,总是给儿子寄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儿子写中文信,还常常提醒儿子学习外国音乐之所长,在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气质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之糟粕,从民族文化中吸氧,拥有真诚,高尚,忠实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时,傅雷先是祝贺儿子,后又提醒儿子应正确面对掌声与赞美,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胜不骄,败不馁,不能因成功冲昏了头脑,从此纸醉金迷;在儿子精神消沉时,鼓励他应该坚强,理解挫折,平衡心理,泰然处之,切不可一蹶不振……在傅聪成长之路上,傅雷言传身教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殷殷父子情,拳拳赤子心。”《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生活上的关心,音乐上的指导,文学上的造诣,还有对人生的思考,万“书”皆下品,唯有“此书”高!

读傅雷家书有感10

  记得上一次去书店买书刚进去没有几分钟就被一本橘黄色的书吸引了眼球坐在椅子上仔细翻阅才发现这本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傅雷家书》是傅雷为儿子傅聪的家乡,那是远在国外的儿子看到书信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看着看着,我便决然将它从书店买下。回到家长,我简直爱不释手,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全部读完了。

  这部由数百个家信组成的家书,仔细描述了傅聪出国留学到演奏成名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动并陶醉于父母亲对于儿子的教育,其中,傅雷将父爱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在痛爱孩子的同时,又不忘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标准且合格的家长,初读此书时,书中都是亲切的话语,使我十分感动。

  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想了很多,我懂得了傅雷对于儿子的期盼,也懂了异地他乡是多么的思乡!

  傅雷的教育,热烈又恬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也许这便是傅雷的魅力吧。

读傅雷家书有感11

  羡慕傅聪有一个好父亲。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个严肃而又幽默的人,小时候,记忆中的他总是喜欢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而现在,随着我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也外出赚钱,许久才回来一次。而他却没有像傅雷一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但是我知道,父亲仍是很爱我的。

  天下父亲,或许不会像母亲一样,天天守候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爱,一直很安静。

读傅雷家书有感12

  翻开泛黄的纸页,打开家书里的八音盒,聆听一曲父爱的旋律……

  一一题记

  父亲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于是,曾经一度以为生活中缺少了属于父爱的那一抹色彩。翻开《傅雷家书》,仔细品读雕琢,心中隐隐有一种冲动,精神的饥渴,思想的荒芜,常常会让回忆变得丰富,耐人咀嚼,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那无处不在的父爱。

  《傅雷家书》是傅雷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当时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信100多封。这些家信,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沉的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傅雷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字里行间,爱子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

  傅聪留学海外后,学外语对他来说是一个难题。傅雷则说学习语言这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它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在一天或一周之内把它全部解决掉,所以不能够心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学习时,就讲究细节,要细雕慢琢。这不仅对傅聪有很大帮助,对我们也有指导意义。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启蒙,一直学到现在,乃至高中、大学,甚至一辈子,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就能将英语全部学完,这样是囫囵吞枣,是记不牢的。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耐下性子,认真慢慢的去钻研,学习。

  傅雷是一个特别细腻的人,如同母亲般无微不至,特别认真而又仔细。他对于傅聪的教育可以说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他告诉傅聪,穿西装时一定要注意你的双手,不要插在上衣的口袋里,第一不符合西方礼仪,第二会让衣服变形;如果去别人家做客,记住不要只脱了大衣不摘围巾,这样也不符合规矩;吃饭时要注意盘子、刀叉放在桌面时,双手也应该放在桌面上,而不应该放在桌子底下……也许很多人都觉得父母很唠叨,管束很多,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谆谆教诲也好或者说是事无巨细也好,唠叨中无不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当我们现在能和别人体面地坐在一起,能够讲究礼节,礼数的时候,这都源于我们小时候从家长那里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些事无巨细的指导,才让我们成为今天一个讲礼貌,懂礼数,彬彬有礼的少年。

  当傅聪在艺术上遇到困难时,傅雷为他排忧解难;当傅聪获得成就时,傅雷为他感到无比的高兴与欣慰,并告诫他做人要谦虚;当傅聪遭受生活的打击时,傅雷教育他做人要坚强。一个又一个的筋斗过去,只要爬过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傅雷对傅聪来说是一位父亲,是一位知心的朋友,是一位心灵的导师。就是这样的良师益友,慈父、严父合为一体,对傅聪倾注了殷切的希望,谆谆的教诲。《傅雷家书》可以说是一封一封的家书,是亲人间的互相牵挂的惦念和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关心;这是一篇呕心沥血、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是家训与家言,是家风最好的承载者!

  傅雷对傅聪的深爱如同太阳光辉温暖着傅聪。其实,世上的每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也何尝不是如此。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雨中撑着一把黑色的大雨伞,等待我从教室里跑出来,大手拉小手一起回家,只是每次他的衣服都淋湿了一半,却从不让我察觉。

  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跌倒时,从不肯帮助我,只在一旁鼓励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坚强地站起来,相信你能行”。

  会有那么一个人,吃饭时总是往我碗里夹菜、夹肉,而他的碗里除了白米饭,则空空如也。

  会有那么一个人,心甘情愿在烈日下,在寒风里,以他的驼背,他的皱纹,他的白发,他的酸痛,他的坚持撑起一个家的和乐,给予他的子女一份美好的希望。

  如果说母爱温柔长绵似水,那么父爱则沉默坚毅如山。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傅雷家书》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父母者,可以从中寻找教育子女的方法;为人子女者,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那份温暖永恒的爱,可以指正自我的成长。

  无数个夜晚,傅雷一手执笔,一手执纸,在灯光下深情款款的给孩子写着家书,写着他的情,写着他的爱,写出了世上所有父亲的心声。

读傅雷家书有感13

  在一节应用文写作的课上,老师在讲“书信”这种文体的时候带我们赏析了《傅雷家书》中的一篇,傅雷对儿子地谆谆教诲打动了当时正处于迷茫状态的我,于是在假期,我选择了这本书来读,的确受益匪浅。

  或许是每个人成长的历程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处,所以《傅雷家书》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众所周知傅雷是位严父,可是从那一封封跨越千山万水的信中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父爱,是无尽的思念和牵挂,是父母对子女的包容和理解。从学术到生活,傅雷都在一点一滴指导孩子去学习和成长。

  当傅聪情绪消沉时,他们没有埋怨没有责备,有的只是一句句耐心地劝导与安慰,傅雷夫妇从不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去教育自己的子女,而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们平等的对话、交流,我觉得这是最难得的教育方式,他们用一颗包容的心得到了孩子的坦诚。很多人都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教育自己的子女,从不与他们平等坦诚地对话,这也不免让很多人关上了对父母敞开的大门。

  其实理解和包容是一种最为温柔的相处方式,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们会遇见友情,遇见爱情,或者遇见其他的感情,我们为爱而喜,为爱而忧;为友谊歌颂,为友谊落泪;我们遇见,转身告别,再遇见;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物,匪夷所思的事,我们不妨给这个世界多一点温柔,多一点包容,或许你就会发现,阳光格外灿烂,雨也下的温柔。

  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成长无经验可以模仿,无地图可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存在,所以成长的路上总会迷茫,总会无助,总会不知所措,很庆幸我遇见了这本书,能够在我不知所措时给我一个方向。我知道,一本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我也知道,一本书能为我过滤掉噪音,让我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

读傅雷家书有感14

  前几天在网上书城我发现了一本名叫《傅雷家书》的书,“家书”应该是作者写给家人的信,带着几分好奇,我把它列为了我的床头书,几日品读下来,让我感触颇深,很幸运自已可以在这个年纪,刚好在读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字——爱与孝。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爱,傅聪从小是在傅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的,因为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长大后成才,或许傅聪没有被傅雷宠爱的童年,但傅雷对他严厉的爱,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聪刚出国学习的日子里,相信他是很不适应的,毕竟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远,但傅雷给他写信,他以这种方式告诉傅聪,父母还是在你的身边的,这会给傅聪那孤独的心莫大的慰籍,会让傅聪有一种父母与他天涯若比邻之感吧。

  在傅聪小有成绩之时,傅雷如良师益友般,告诉傅聪不能骄傲,好让傅聪明白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提高自已,为他日后更大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指引。虽然傅聪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仍孜孜不倦地给傅聪写信,在其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的爱,只求为子女多付出一点,而不求子女有什么回报的爱。

  其次,我想说一说“孝”字,当我读完整本书后,觉得是令我特别感慨的地方,傅聪给父母的回信可能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他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傅聪时常是几个月都不回一次信的。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又与父母离的如此之远,几个月不回信,这是在我看来傅聪做的不好的地方。

  傅雷和妻子走得是如此突然,没有给傅聪留下尽孝的机会,日后傅聪也是会有遗憾的吧。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也将一天天的老去,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父母仍然是关心我们的,或许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我觉得即使我们再忙,都应该时不时地抽出点时间陪一陪父母,,哪怕只是一句电话里嘘寒问暖的话,也会让父母感到欣慰吧。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去尽孝,才想去关心父母,不要像傅聪一样,留下遗憾。

  很庆幸读到这本书,让我从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对自已的爱,可以让我知道更多自已应该做的事。

读傅雷家书有感15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爱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刚开始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多有意思,看着没趣。可当我将我的这番感想告诉给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时,我姐很是恼火,她先狠狠地训我一顿,在语重心长地为我开导。当我的心灵雪峰被她的那轮暖暖太阳融化时,我再看这本书时,我骤然才发现我以前那缺少远离家乡的经历的精神麻木。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傅雷给大儿子傅聪的一封封信,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谚语的涵义。一封封书信传递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嘘寒问暖,还有作为父亲的职责。正如傅雷所说的那样,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并不把儿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聪看作成自己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可以说是位“知己”总是会与其讨论书籍、乐谱、学术、技巧、作家的品质等等问题及感想,所以常常会与傅聪产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会把自己作为“长者”,以自己的经验,时时刻刻教导着傅聪种种事情。傅聪在他的引导下,也成为一位成功的著名钢琴大师。

  傅雷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虽远远不如给傅聪的多,寥寥三四封却也给予着深沉的父爱。当傅敏这位“娇嫩”的初出茅庐的小生在刻苦的环境中工作时,父亲的开导与鼓励最终使他逐渐走出困扰。傅敏能够在北京第一女中这种名校成为一名英语特级教师。我想父亲傅雷的那几封书信的功劳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给媳妇弥拉的信里,包含了对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对傅聪的担忧,以及对弥拉的开导。傅雷在给弥拉的信里并没有过训词,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语重心长的讲话。傅雷给予弥拉足够的信心与支持,使弥拉能够平衡自己整个家庭。

  当看完这本书时,我感慨颇深,联想到了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也是这般慈爱的啊!我与父亲近些年来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过矛盾,但也可谈得来,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隔阂。作为“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其实也诠释了父爱的真理。父爱在此书中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纯真、质朴,真是令人动容啊!!

  父爱浓如血水,父爱高如俊山,父爱深如桑海,父爱大如宇宙,父爱隐如轻风——这就是父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