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神奇动物在哪里读后感范文
2023-08-08 09:36:19手绢上的花田读后感(通用10篇)
2023-08-08 22:03:48马提与祖父读后感范文
2023-08-05 17:47:33六年级呼兰河传读后感六百字左右
2023-08-06 06:31:19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18 02:42:22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2023-08-05 01:32:37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2023-08-14 01:53:34醉翁亭记教案模板集锦10篇
2023-08-05 09:53:25醉翁亭记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2023-08-06 14:50:42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2023-08-08 21:40:01醉翁亭记优质课教案(苏教版)
2023-08-06 07:23:08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1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然后就有了撒哈拉。”
这是听过最美得情话之一,还有就是许巍的《故乡》“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故乡”,这是有多么大的勇气才把爱的人比喻成永远的故乡。
初读时还是一个羞涩的小男孩,在每一个文字中渴望异域的风光和故事,由此深深的吸引。
再读时已是即将大学毕业,经历了远方异域的馈赠,初来砸到的社会是那样的艰难与无奈。
再一次拿起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体会到的是三毛笔下那种对远方的渴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永远的期盼和希望。
关于爱情
内心期盼的爱情,往往与现实的社会格格不入。现实就是这样,一切都需要物质的支撑,一切都不那么纯粹。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令人羡慕和善意的嫉妒,就像一种无声的爱情纽带,把他们深深的连接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伴相随。
关于生活
关于人生
总是不自觉的就变得伤感,不想再写下去……
再过不久我就要出发了,去追寻那永远明媚的阳光!!!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2
当我放开《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品味着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别有一番风味涌上心头。
这本书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让读者犹如走进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画卷。
三毛是个眷恋沙漠生活的女子,她勇敢地抛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来到大沙漠,但是迎接她的不是万紫千红,不是天高云淡,而是黄沙滚滚,水源奇缺,物质匮乏……
然而这一切难不倒三毛和荷西,他们动手设计房子,卖石灰水泥糊墙,补窗户,用装棺材的外箱改作家具,到垃圾场拾汽车外胎做鸟巢式的坐垫,巧用铁皮和玻璃制作风灯,用沙漠麻布缝制彩色窗帘……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起建设沙地城堡。
三毛在交通不便,物质贫乏的沙漠里过着艰难的生活,她始终在努力着,给沙漠的人治病,教他们读书写字,当然,在这些过程中她也结交了许多朋友。
她每天都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地生活状态,在她的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她爱每一个人每一根小草每一棵小树……爱总是可以让人体会到温暖,爱可以消融一切,爱一切事物,爱一切风景……
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与抱负。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平淡的生活注入爱的情愫,让爱滋润生命的心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面对一切挫折与失败,才能像三毛那样活出精彩人生,虽然短暂但却永恒。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3
看到这本书封面对三毛的简介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称她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我也对“流浪文字”一无所知。读完后我想说以我的能力只能渗透到一点,不过这“一点”足以令我震撼不已。
三毛的形象是完美的,她善良孝顺,敢作敢为,知足常乐,大胆机智,爱憎分明……仿佛每一个褒义词描述她都很贴切。语言风格也是变化不定,时而白话,时而柔美,时而沧桑,时而悲壮。整体书中的一篇篇仿佛一部部微型的“高清”的电影,使人身临其境。
《结婚记》中她追求形式简单的婚礼,却情真意切。她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样的妻子想必也只有善良稳重、负责孝顺的荷西才配得上。
《悬壶济世》中她慷慨地贡献出药物来帮助当地人,语言幽默,也许这就是她们会有那么多朋友的原因吧。
《荒山之夜》中荷西被困泥潭,危急之下又来几个流氓真是雪上加上霜。但三毛充分利用她的智慧摆脱流氓后成功救起荷西,令人佩服。
《哑奴》中三毛一家与奴隶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友谊,一方知恩图报,而后者更值得肯定,因为他是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他让我看到真正的人生光辉。
以上都是我对一些片段的体会,但最最让我为之一颤的要属《沙巴军曹》。这位冷酷的军曹彻底颠覆我对故事发展的猜想!曾经,撒哈拉威人因冲突而杀光了他的兄弟,上天垂帘,醉酒的他逃过一劫。但当他醒来看到身边的兄弟时,当他亲手一个一个将他的兄弟埋葬时,我想这是比死了更痛苦的绞心的感受,所以他之后对撒哈拉威人的冷酷情有可原,不对,这应该是忍耐的最大限度。正是这样一个被仇恨折磨的人,却在最危急的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几个他一向视为仇人的撒哈拉威孩子的性命。何其壮烈!何其发人深省!他的生命竟是这样结束的,他的死重于泰山!这是我头一次这么清晰地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温存!
这些故事不仅仅带给我了震撼,更多的是对人性的领悟。她的文字简单直接,平白如话,她的为人自然高尚,我发自内心地崇拜她。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4
看完这本书,我就产生了很强烈的要去旅游的欲望。当然,也想去沙漠,撒哈拉是不太可能了,我想去西-藏,因为它神秘;我想去内蒙,因为有大草原,因为有高超在;我想去北京,因为去内蒙要路过的嘛,因为表弟在那里读书,有导游了额;我想去厦门,因为都说鼓浪岛很美;我想去云南,因为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看来我真的很想去很多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是现在能去得成的。
三毛和丈夫荷西就这样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条件艰苦,萨哈拉威邻居们也不尽如人意,但她却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她也能和邻居们相处融洽,她能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她能从沙漠中,从萨哈拉威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不禁让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能决定很多事情。要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能经意或不经意地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希望。我向往的不仅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我向往的还是三毛对生活的那种态度,还有她生活的状态,我觉得她很幸福。
这样更加让我觉得有必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大学这剩下来的两年,我不能到两年后的今天发现自己一事无成,不想自己错过看看这个大千世界最好的机会。我是真的想去旅游了,和朋友一起,可以是伟春,可以是晓群,可以是妞,可以是宁姐,可以是还有很多人,我希望我们能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记得我们曾经走过一样的路,分享过最美丽的风景。我想象着我们背着旅行包站在广袤的大地,镜头拉得很高很远,这样的我们就显得很渺小,我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我想象着我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间,感受着真实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想象着我们登长城那种痛苦却也畅快淋漓的样子,我继续想象,想象异域风情,想象海阔天高。
记起来要把自己拉回现实。为了这些梦啊想的,我还是奋斗去吧!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5
逃到墓地里读书的三毛,总是一次又一次带来无与伦比的作品。
即使她过着流浪般的生活。
我有幸读到了一本三毛写的小说——《撒哈拉的故事》。深情演绎了三毛与挚爱荷西在沙漠旅行中的各种奇闻趣事,沙漠的狂野激情与三毛生活的幸福活泼巧妙融合在一起。捧起这本书,最最简单质朴的文字展现在我的眼前,语言的流利清爽让我陶醉其中。每一行如诗句般的叙述让我为之惊叹,她的作品平淡但不失独特。
其实这本书完全是在写实。
可我读出了童话的味道,赞美诗的味道。沙漠里的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种生活最简单的享受是由三毛带来的。
三毛跑到沙漠,在那里和荷西结婚。她当撒哈拉威的医生,她用相机给人们收魂。她不在乎金钱,花一千块买了五个石像、她欣赏一切,去木材店拿来五口棺材来做桌子、她痛恨富人,把所有钱存进银行,只靠荷西微薄的工资奖金来生活。三毛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着平常的女人情结,也会为生活绞尽脑汁。她的笔下,却总能让我们乐观生活,让我们怀着欢悦的心情来看待一切。
烛光前,我仍在读她的书。
不太亮的灯光照射着书中感人至深的平凡道理,即使雨下了,也浇不灭我对三毛的爱意。
即使生活再苦、再累,也要生活。就算我们是只木偶,也要在幕布下傻笑。因为我们要生活。
“咔嗒”一声,三毛收走了我的魂。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6
以前还小的时候,初次听见三毛的名字,还以为是儿时喜爱看的《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只有三根头发的流浪三毛。直到后来年纪渐长,才对这个作家三毛的故事了解得越来越多。也许三毛听到我这番话会跳起来大叫:“我就是流浪的三毛!”我倒也无法反驳,这的确是个自由不羁,浪迹天涯的三毛。
身边有位喜爱三毛的朋友,曾买来三毛作品全集,厚厚的一本,收到时眼里全是欣喜。我当时还没读过三毛的作品,自然无法产生共鸣,不过倒也加深了好奇。直至后来从书店捧了本《撒哈拉的故事》回家,才结识了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三毛。
撒哈拉大沙漠,印象中应该是大片沙漠连结,广阔无垠,显得荒芜而又有些落后,没有任何想去的欲望。然而三毛出发了,引她的话,为了那“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翻开书的第一页,三毛在一开始选择叙述自己和丈夫荷西的沙漠饮食。就在我被三毛那自带的风趣迷惑,以为沙漠生活也是富有情趣的时候,后文让我明白了现实一开始并非如此浪漫。“白手成家”,这是三毛自己的概括。到垃圾场拾破烂做改造,讨来棺材外箱做家具,自己买来石灰水泥糊墙,把寄来的杂志放在书架上,这个小屋在坟场区鹤立鸡群。我敢说,沙漠因为三毛会有了一点点的不同。三毛仍然潇洒地浪漫,放上一卷录音带,“慢慢地坐下去,好似一个君王。”
当然,三毛是不会满足于待在家中的。她果断地跑到沙漠里寻找化石,九死一生,捡回条命来,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继续寻找;她跑去海边捉鱼,做个“素人渔夫”,即使最后没有挣到钱,倒也乐在其中。她跑去观浴,跑去经历沙漠奇特的驾照考试,跑着跑那,永不疲倦。
其实更加鲜明难忘的是三毛笔下一个个沙漠人的形象。哑奴因为三毛的好心,真诚回报,因为家庭快乐,而在三毛为他打抱不平时,他表达出的“我的身体虽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让人惊叹。沙巴军曹因为全营的人被屠杀而因此记恨撒哈拉威人,却在危险时刻献身救下撒哈拉威的小孩,他守着的兄弟们的尸体都被运走了,自己却最终孤独埋葬在这片土地上。牵着羊的老头,服兵役的年轻人,爽朗的艺女等一位位的搭车客,这一路上见到的人,虽然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就如三毛所说,如何能轻易忘却。
我一开始不明白没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被《撒哈拉的故事》所吸引。后来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情感,即使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快乐与悲伤却是相同的。对生活追求的态度,处事的信仰,隔着纸张,淡淡触动心弦。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像三毛那样浪漫,勇敢又潇洒。我们的生活或许一成不变,平淡无奇,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转。但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对远方的向往,想打破成规,想要去流浪,去探寻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他们身后的故事。虽然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但我们能读一读《撒哈拉的故事》,娓娓道来,情感不突出却又浓烈。三毛的潇洒看起来或许是异于常人的,但这却引发无数共鸣与感叹。其实我们都一样心怀远方,远方就不再孤独。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7
她,犹如一杯淡淡的茶,喝时直觉得苦涩,可喝完了,她的幽香却是一直萦绕舌尖,不得消去。
一本书,一个人,一片沙漠,一记记清晰又模糊的脚印,一串串轻松平淡却又不轻松不平淡的故事。
《沙漠中的饭店》让我读到了做饭的乐趣;《结婚记》让我读到了别样的勇气;《悬壶济世》让我读到了人心的善良;《娃娃新娘》让我感受到了沙漠的风情万种。
《荒山之夜》不平等的对待让我气愤;《沙漠观浴记》我体会到了好奇心的滋味;《爱的寻求》爱情的力量让我不解;《芳邻》让我看到了一群可爱的邻居。
《素人邻居》第一次让我感到了人际交往的无奈;《死果》宛如现实生活中的灵异片;《天梯》教我如何平等待人;《白手成家》把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魂记》展现出的撒哈拉威人是那么迂腐;《沙巴军曹》舍己为人的品质让人尊敬;《搭车客》让我感受到了人的可爱因为人心的柔软;《哑奴》因为人们的旧观而受尽苦难;《哭泣的骆驼》让我体会到了和平的.可贵。
在这么多篇中,我对每一篇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但,三毛,在我每次阅读后,都会慢慢添补,慢慢成形,成为一个让我钦佩让我无比欣赏的人。她善良,她追求自由。《爱的寻求》中“我只有这么说,不伤害他,也不昧着自己的良心”。她很有主见的人,不会因为让别人开心就放弃自己的立场,不会因为有阻力就放弃自己所爱,追得潇洒,追得疯狂。她敏感,她纯真如水。《荒山之夜》的冷,“像几百只小刀子一样地刺着我,应该还不到零度,我却被冻得快要倒下去了。”我们能从中读出作者对荷西深深的爱,不只是身的冷,还有爱的痛。读了让我心痛,心碎,也心醉。让我怎能不喜欢您的文字,您这人呢?
《撒哈拉的故事》还给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她冲击着我这个小小的世界。其中,《哑奴》让我最难忘。撒哈拉威人真的是太迂腐了,竟以一个人的肤色来决定他的身份地位,这不是典型的以貌取人吗?肤色能表示什么呢?哑奴是个有教养的人,他比那些攀权附势的人要好得多了。他懂得知恩图报,还很珍惜身边的亲人。哑奴的每一次拘谨都让我的心里好一阵抽痛,这是人性的扭曲啊!
当然,我喜欢这本《撒哈拉的故事》,她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认识了喜欢上了追求浪漫追求自由的三毛,让我莫名其妙地向往着那艰苦的充满冒险的沙漠生活哦。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8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平(笔名:三毛),看完这本书,让我对沙漠的生活充满了好奇,里面的故事令我难以忘记。
书里面这样讲道,三毛跟她的丈夫——荷西一起去撒哈拉沙漠,三毛是一个外地人,所以很不熟悉在沙漠里的那种环境,但是,三毛非常有耐心地去熟悉沙漠里的环境,把自己原来那破旧的房子装扮的光鲜亮丽。沙漠里的人们很多都不怎么有文化、有见识,但是自从三毛来到撒哈拉沙漠了以后,沙漠里的人们都得到她的很多帮助。邻居的大叔大嫂们非常喜欢三毛:喜欢她的手艺、喜欢她的孝心和那乐于助人的性格。每一次只要谁家里的某一样东西坏了,三毛就立刻带上工具箱,往人家家里跑,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夏日炎炎,她每次都按时给人家修好,从来不会拖延时间。
我觉得三毛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别看她平时轻声细语的,其实她可懂事了,又懂得孝敬父母、又对自己的邻居这帮帮、那帮帮,这种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觉得如果我像三毛一样,懂事又乖巧的话,我一定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的。比如当同学们有不懂的题目的时候,我就要细心的帮他们解答、帮他们慢慢的分析这道题;当同学们在学校不小心摔伤的时候,我就要扶他去校医室,帮他上药;当同学们受到老师的责备而在哭泣的时候,我要去安慰她,而不能在一旁嘲笑她,这样反而遭到同学们的厌恶和排挤。我一定尽量做到十全十美,不能骄傲自大!我一定要向三毛学习,把自己的缺点改掉,而且也不能总是只想着自己哦!
这本《撒哈拉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一定要学习三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精通的的小女孩!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9
三毛,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自从我读了《撒哈拉的故事》后,我就迷上了三毛。
说实话,刚开始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并不大,因为我感觉这是一本写景,类似散文的那种。可自从我翻开书后,映入眼帘的,不是全描写景物多么多么好,随之发出感叹,而是三毛与荷西在沙漠生活的真实景象。每一个事件,都会给我不同的感受,而这样的书,正式我喜欢的。
《撒哈拉的故事》有太多令我震惊的地方,第一就是,三毛要求到沙漠里去生活!这令我很难相信,因为没有几个女人,会要求去沙漠中居住,所以我觉得,三毛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的作品豪迈,霸气的原因吧。
三毛,是个奇女子!而这本书,在我看来,也是一本奇书。看这本书,就好像在看一部电影。虽然连一幅插图也没有,但那一字一词一句,已经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已经看到了撒哈拉的壮观,凄凉,撒哈拉威人的友善与蛮横,一支支军队和那些无辜的人们,仿佛我就是三毛,我就是荷西。
奇女子,奇书,他们在撒哈拉的生活,更奇。打仗,荷西险入沼泽,三毛病发险些身亡……这一幕幕的景象,让我感觉,她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位探险家。撒哈拉里的日子,那么苦,可他们依旧能坚持。
三毛就是一个有着巨大勇气,毅力,智慧并且乐观的人,她好像沙漠里的一株花,一棵树,在沙漠里留下生动,离奇的故事。她和荷西,沙漠的爱,流淌在撒哈拉里……
《撒哈拉的故事》精选读后感10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有趣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三毛与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们多姿多彩的历程,从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毛的乐观、热情、快乐的心境。
这本书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犹如走进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画卷。浓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细腻而风致的文字里,一种情愫在萦绕,一种爱意在流淌,一种震撼心灵的人性美开始浸润。难以想象,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她与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乐趣横生。这段故事记叙着她与荷西的幸福,记录着琐碎的烦恼、忧愁、快乐。同时也带给我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久违的故乡。从她的小说中,我可以感受到一个遥远而又新奇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沙漠里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样,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不曾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在荒凉的沙漠里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在艰难的日子里,她和荷西动手设计房子,买石灰水泥糊墙、补窗户,用装棺材的外箱改做家具,到垃圾场拾汽车外胎自做“鸟巢”式的坐垫,巧用铁皮和玻璃自制风灯,用沙漠麻布缝制彩色条纹窗帘……,积极乐观地一步步建设着充满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还说“在一年以后,已成了一个真正艺术的宫殿”。人们常说,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来都是质朴,感人。阅读她的书,仿佛你是在跟她交谈,而不是在读她的书,就像别后的友人在向你诉说着她远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饰。看的时候舒服,放下时却是如此的感动。
三毛以极大勇气和灵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离奇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到处绽放美丽,将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那份浓浓的爱流淌在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