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春夜喜雨》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五篇)

2023-08-01 06:11:07 高考在线

  《春夜喜雨》读后感1000字1

  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作品一开篇,诗人便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那绵绵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悦之情溢之于笔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又一次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在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十分传神,把“好雨”动作情态和雨夜里人的欣喜心态都写得形象、含蓄、鲜活、生动。这两句诗重在一个“潜”。诗人不用“洒”,也不用“落”,而用这个“潜”字,如果用了“洒”或“落”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如此恰切形象,都不回如此准确地传递出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在这一联,诗人不是继续从听觉描写,而是转为从视觉感受描写眼前的春雨的情状,以开阔的夜景去描绘那听不见的细密春雨。前一句以乌云说明天阴雨长,正好满足了自然万物的需求。后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在无边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调,色彩鲜明,富有画的意境。同时也见出春天的雨势,虽然黑云密布,但并没有风雨飘摇之势,所以船上人才会那般平和,给人一种安详、静谧、平和的喜悦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联是诗人虚掷的一笔,由眼前的雨展开的想象。诗人由雨夜想象雨过天晴,花儿含苞带雨的喜人景象,饱含着雨水的花儿如在眼前,那不堪重压的花枝仿佛就在眼前不停地摇晃不着。说明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经下透了。诗人的想象,极大地拓展了诗的情感与思维空间,使得诗意更深一层,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

  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可见诗人手笔之高超。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

  《春夜喜雨》读后感1000字2

  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了。在春天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春雨了。春雨好像懂得季节的需要,正值春天万物萌发生长需要之时,在夜间随着春风悄悄来到,细细滋润着万物不发出一点声响。野外小路上空都是黑茫茫的乌云,江中渔船上的灯火显得格外通明。清晨再看那春雨滋润的地方,饱含春雨的鲜花开遍了锦官城。

  春雨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滋润万物,使万物有了生的希望,给万物带来无穷无尽的变化,所以杜甫对于她有着特殊的情感。在雨林中,延伸至极目之处覆盖大地的嫩绿小草,哪怕最细小的一株,都在尽情展示着柔而不燥的活力。闲适的青山绿水,也在告知细小草儿的生命的意义,伟大的意义。生命本无意义,但是我们活着就是要去创造出这个意义。

  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因为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使我们的后人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生命犹可贵,千金亦难买"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其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名车毫宅都将人去楼空、毫无意义。人在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并非仅仅为了生存,"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仅仅为了吃饭",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

  人的价值的实现即是自我的实现,通俗的讲就是事业的归宿,对社会贡应有之力。这是我们所渴望的。为了这个理想,许许多多的人不顾艰辛困难,奋勇前进,不惜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甚至于抛头卢、洒热血亦在所不惜,只要有这个理想的支撑,生命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不竭!

  人,就是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斗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永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一切的酸、甜、苦、辣,一切的艰难痛苦,一切的风风雨雨,一切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来讲,从来就不是痛苦和失败,而是失败中的成功,是快乐的享受。不错,我们应该把一切艰辛和失败的痛苦当作一种享受,独一无二的享受!我们的生命将上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就没有所谓的"苦"和"痛","得失"和"成败"。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心境吧!

  生命就是活出一种境界,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一种奋斗努力的境界,一种成功的超脱。

  《春夜喜雨》读后感1000字3

  品读杜甫的《春夜喜雨》,仿佛觉得作者推窗看雨,随口吟出,不做任何雕琢,那么自然,那么悠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开篇一个“好”字,照应了标题的“喜”字,把作者喜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为什么如此喜雨,因为这是春旱当头的雨,是干渴的禾苗“嗷嗷待哺”的雨,是贵如油的雨。而春雨仿佛有灵性,知道应时而落,滋润万物。此时作者正在成都市郊的花溪与农夫一样地耕种着,怎能不惊喜这及时雨的到来呢,当然会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呼“好雨!”诗句自然流畅,随口而出,我们仿佛觉得像一位农夫在雨中高喊:“好雨啊,太及时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开宗直接写好雨,那么这颔联就是从侧面进一步写好雨,这侧面就是作者的感受。“风在雨前头。”虽然作者用了一个“潜”字仿佛春雨是夜里悄悄而来,但作者是事先感受到的,因为有风来袭,于是作者无法入睡,激动地等待,直到春雨簌簌落落地下起来。雨来了,那如酥的春雨用它那温存的手抚摸着万物,万物都在无声地享受着,感激着。此联虽没着一字写“喜”,但处处在写“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有雨的夜晚,云厚天黑,白天推窗就能见到的小路也难见踪影,但江边渔船上的灯火在亮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是那样的显眼,那样的耀眼。“黑”与“明”相互映衬,更增加了强烈的美感。这美感不仅是见得到的,也是想得到的,因为春雨带来了耕耘的希望,怎能不让作者“喜”出望外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前三联作者是在实写的话,那么这尾联就是在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情景。作者一向是以“推己及人”而被称道。此时的诗人由乡间想到了城市,想到了繁花似锦的锦官城。一夜春雨过后,那将是百花盛开,重重叠叠,姹紫嫣红,别样灿烂。这一切都是春雨的杰作,作者岂能对此雨不“喜”呢?

  让我们顺着作者的喜雨的诗情把此诗用现代语言吟唱出来:

  多么美好的春雨呀!在急需她的春日到来了。她伴着和煦的春风走来,她在夜深人静中悄然走来。云厚天黑的夜晚,平日的小路都看不到了,但江边渔船的灯火还在闪耀着,多么迷人的雨夜啊!春雨滋润万物。明天早晨,请到城里去看吧,那重重叠叠,姹紫嫣红的百花,将让锦官城更加漂亮!

  纵观杜甫全诗,作者不着一句华丽的辞藻,几乎近似于白话和口语,却把春雨之夜和喜雨之情表现得这么淋漓这么畅快。作者是位用词严谨的诗人,自诩“语不惊人誓不休”。由此说来在作者眼里,所谓的“惊人之笔”就是最自然最恰当的表达而已。这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春夜喜雨》读后感1000字4

  诗人杜甫虽然是现实主义大师,却时常在自己的诗作中包孕道家的智慧。比如这首《春夜喜雨》,在我看来,就精妙地传递了老子“道法自然”、“道常无为”的哲学理念。而这种“无为”的精神境界,是很多中国人毕生追求的品格,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终极途径。

  为什么说“春夜喜雨”讲得是道?从开篇第一句就可体味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所谓好的雨水并不是不期而至的,而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降临人间。第二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继续颂扬着“好雨”的品格,它伴随着夜风而来,默无声息地滋润万物,不张扬,不做作,一切都在自然状态中,没有丝毫强求。这就是雨的品格,也就是杜甫心目中中国人应当具有的品格。

  为什么说“春夜喜雨”讲得是无为呢?这里面有一个观念需要更正。很多人认为道家所谓“清净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平静地等待死亡,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老子阐述“无为”的时候,特意解释道:所谓无为,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解释起来,是说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大张旗鼓地去改变事物本来的状态,要随世间万物的本性而因势利导。而《春夜喜雨》为我们讲述得就是这样的道理。杜甫大师以雨喻人,暗示着我们应当效法清静自然的状态,在一种和谐之中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或者,用季羡林先生常说的话来总结:天人合一。

  《春夜喜雨》中所包孕的老子的智慧,直至今天仍对我们的社会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由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增正,中国近年来逐渐成为全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在腾飞的经济辉煌之下,是一片片越来越灰暗的天空,一条条越来越肮脏的江河。这种为满足自身欲念而不惜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已经让中华民族品尝到了苦果。

  幸运的是,国家的领导者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要我们回归自然状态,“辅万物之自然”,不去违逆世界发展的规律,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成就。

  老子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杜甫也已离世千余年,但古人的智慧仍旧对我们今日的生活富有指导意义。在我看来,“春夜喜雨”应当成为当下无数中国人励志和效仿的榜样。在全社会都一股脑去模仿西方、追随西方思潮的时候,老子的智慧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本民族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春夜喜雨》读后感1000字5

  著名的唐朝诗圣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非常体谅百姓的疾苦。所以,他的诗风格“沉郁浑厚”,总是较全面地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被后世誉为“诗史”。但是,有一首诗,却表现了杜甫喜悦心情的思想,那就是《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的一开始,就用一个“好”字来赞美“雨”。接下来,杜甫就把“雨”当作人来写,说它知道什么时候下最好,懂得万物的需求。不是吗?春天刚到来的时候,不正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它们正需要雨水的滋润,雨就应时而下。你看,它多么“好”!

  接下来,杜甫就进一步地描写“雨”的“好”。“随风潜入夜,万物细无声。”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不像那些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全句用了拟人的手法,表明了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不然的话,它一定会在白天就下,而且“轰轰烈烈”,声势很大,电闪雷鸣,让人们看见、听见,好像在诉说着自己滋润万物有多么伟大!就因为它那么无私,才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打扰、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到,在人们进入梦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你看,它多么“无私”!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杜甫描写他在屋外看到的情景。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下个“够”。因为好雨是无声地润物,杜甫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杜甫终于放心了: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你看,它多么“尽职”!

  最后,杜甫开始联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好雨”下一整夜的话,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茂起来。春色的“代言人”——花,也就带雨开放,百花争艳、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城市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支支,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想而之。你看,它的功劳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