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后感

《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范文

2023-08-01 13:05:40 高考在线

《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范文1

  在参加这次阅读会之前,我曾经阅读了这本书的《夜晚的潜水艇》和《竹峰寺》两章,可能是因为第二章给我的感觉太过于平淡和深邃,在嘈杂的环境中。我无法进入到书中的世界中。这次活动,让我从《传彩笔》开始跟大家一起阅读。这一章的开头就让我想到了江淹的江郎才尽的典故。故事的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所讲的故事是关于叶叔这个人的神奇经历。作者并没有证实过这个故事的真假,所以文笔成风如梦似幻,在尽力保持现实逻辑的同时,又一心相信了叶叔的经历。作为一名写作爱好者,发现梦境不对的时间点是很简单的——梦境与现实的交汇处可能只是一句话。只是在这篇中缺少了这样一句话。假如这个故事是真的,隐秘而伟大的写作和他人的认同,你更想要哪一个?我想作者的想法已经解借由叶叔这个任务说了出来。为了佐证我的想法和我对文段的理解,我补充了随机波动播客对陈春成的采访,他说他更想饕餮过诸神的盛宴之后,更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我想从这一篇开始,就可以看到陈春成对自己很是诚实,对于自己的内心从未放弃过探索和挖掘。

  《裁云记》中“我”钟情于偏僻地点单调枯燥的工作,只因为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可以多看看周围的世界。从这篇文章里我感受到了陈春成文笔间的黏度,或者说他的风格前后统一,伏笔众多顺应情理。在人生选择的岔路口,很可能孤注一掷放弃世俗的荣誉和温暖,在世界的某个点上钻了牛角尖,无暇他顾,从而抛掷了一生。对于创作者来说,沉浸于“藤萝月”对“草木风”的对联中,就是他所选择的一往无前、死心塌地的陷阱,这里也契合了之前的伏笔“牛角尖”。不过,与其站在洞口吹阴风,亦或是听到洞口中他人的一举一动,选择自己的道路更是重要。

  《酿酒师》是我觉得最为完整,应该也是作者框架构思最长的故事。主人公叫作陈春醪,一个想要把酿酒过程从时间的手里夺去的酿酒师。这一篇有种野史的意味,壶中君酿酒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完善着人生的追求。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这坛中原本只是清水,我对着它日思冥想,设想制酒的种种步骤,放入虚无之曲,投入乌有之米,静候了不可计量的时辰,直到它真正变成了酒。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参透了人生,将一切遗忘至虚无,无论这一生的经历是否配得上生来的智慧,饮完这碗五方酒,忘却凡俗的经历。

  《<红楼梦>弥撒》是一场大胆的虚幻想象,运用反讽的手法暗示了封建时代重新席卷而来,我推测这一背景是在公元2100-2200年。“我在博物馆的二十一世纪展厅醒来时,发现旁边的展柜里是一只皮卡丘的手办。”红楼梦在世间的存在慢慢被抹去,暗中进行了几个世纪。结局中提到“盛筵必散”,死亡若是成为了自己喜欢的历史的一部分,便也不再可怕。一本小说里可以了解到创作者的生死价值观,又能有所共鸣,实在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李茵的湖》表面上看是我和李茵谈恋爱的经历,事实上是我对李茵的回忆感兴趣并伴她寻找的过程。在耽园发现闪闪发光的材料,有时会觉得受到了宇宙的眷顾,愣是相信了脑子里无端的牵连。这很像是我曾经一做三年的一场梦,在现实中见到梦里的事物,心灵会感到相似的战栗和神秘的安宁。这种赋予生活宇宙玄妙的人的记忆,是我对李茵感情的起源,却也是结束的伏笔。当得知李茵死讯的时候,作者的心理反应仿佛是之前的李茵。就是简单的淡漠——我感到一种近乎抽象的悲哀;悲哀没有想象中的持久,我有点惭愧,惭愧也转瞬即逝。比起情侣而言,李茵更像是走在我前面的领路人,但我和她已经走向了不同的探索之路。

  在《尺波》中,作者又借由巫师之口对自己的梦进行了解释:如果人清晰地梦见一样陌生的事物,而这样的梦不止一次,那么他就是真实存在的。梦中之物应向梦中找寻,用未知的空间和物质的流转来解释梦,就是在用未知解释未知。文学不就是造梦的好东西吗?

  《音乐家》里这个角色人格分裂的铺垫十分到位,唯有第一节里引入的大学生角色仍然可以更加融入情节之中。小说偏创作者的心理活动,情节的'连贯性就会更强。

  陈春成的写作足够诚实,就可以吸引到足够的读者。愿意敞开内心的作者会拥有更多的读者。

《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范文2

  毫无疑问,短篇小说集拥有独特的魅力。我最喜欢的是他的一些遣词造句以及他用的比喻,真的是很美的文字。并且从第一篇夜晚的潜水艇一直到最后一篇音乐家,我都努力把细节和故事都读到了。

  其实起初我并没有去求证故事的真实性,有的地方我甚至还当真了或者是说我已经分不出虚实,我把它们当作故事,代入到情境中,跟着主人公走遍每篇故事。

  前两篇是我最能投入的两篇,后面有传彩笔、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李茵的湖、尺波、音乐家,一起是九篇。

  我注意到,这些短篇小说中的故事更像是假话混着真话说。不可思议的想象力,蛱蝶碑指向的藏身之处、孤独的伟大创作、云彩修剪站的洞穴探险家、酿酒绝艺的传承、《红楼梦》的过去现在未来必然与偶然的关联、梦和现实世界相对、椋鸟寻找灰烬之歌,都是这样。

  有的地方他是在写虚构的情节,而现实的东西又在其中有迹可循。下面我特别以裁云记为例谈谈这一点。

  裁云记,采用了倒叙、插叙,并行三条故事线。一是云彩管理局。说来有意思,大概是在暗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视察市容时领导随口的一句玩笑话,觉得天上的云不修边幅,就直接导致了全国云彩管理局的创立,并下设云彩修剪站,还规定了合法云彩的样子。我觉得这个设定有意思,不是正说明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吗。有的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惠民之事不关心,表面功夫却尽心尽力,最后导致了行政机构中的不良风气,影响糟糕。

  二是“我”关于洞穴的疑惑。“我”在修剪站的工作不忙,闲时便翻看运上山来的几千本书,试图找到一个领域作为毕生的事业钻研下去。“我”将各个领域视为不同的洞穴,但总是稍有投入便停住了,担心一旦深入其中一个洞穴便无法脱身,没了去其他洞穴的可能性了。后来想起老师的故友,便离开修剪站,去往对方的住处拜访并请求解惑。住在那栋楼的刚好是一群在各自领域投入毕生精力的老人们。老师的故友也向“我”分享了他在的洞穴——一副有待完成的千字对联。于是“我”得以释怀,打算顺其自然。而反观现实的我们,这不就是类似的情况吗。步入大学,对未来有迷茫和犹疑,我们也在洞口转来转去,有时踏足进入某个洞穴,没多久又退回。但其实总有一天我们会度过这个阶段,怀着坚定出发。只要我们是在前行着,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三是“我”与山中的狐狸的交往。比起“我”这个人类,他一个狐狸反而更表现得对世俗兴趣十足,他清楚县城内外的大小事。故事中间提过,“我”拒绝了狐狸上次打牌的邀请,没想到这也是为后面打牌的情节做铺垫。故事接近尾“我”没再拒绝第二次邀请。于是大龟、狐狸、“我”凑到三个来打斗地主,赌的是寿命。虽然没有明示斗地主结果如何,但看“我”计划往后如何探索感兴趣的几个洞穴的样子,也就能知道“我”打牌赢了不少寿命。一开始我觉得这个结局很奇幻,还并不太懂狐狸相关的情节的出现意义何在。现在反复去读结尾段落,倒是看出来一点自己的理解。我想起来,文学就是在探索一种可能性,所以关于洞穴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有第三种选择呢,人应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向着自己热爱的领域大胆的一往无前吧,说不定你就是有那个寿命漫长的可能,可以去探索多个领域,充分而圆满。

  所以最后一段里作者写道“我将通晓一切草木的名称,熟知所有星星的温度。如果掉进某个陷阱,那就死心塌地,一往无前。”

  我看到虚实在作者笔下结成的果,虚构是那么明显,现实是那么确切,这里没有什么好拆分的,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会混杂着真假。这九篇故事,独立又联系,主角是他,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人,是每个时刻,我们会陷入童年的想象,试图把回忆留住,我们追求远大的发展,对生活中逝去的一些事物感到惋惜,生活和人是多么复杂而矛盾。

  不用真实的情节,却胜似真实的情节。体味这虚实的果,探索我们人生的可能性,不去圈于暂时的无谓的困境,然后在现实中积极的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