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余华的作品兄弟读书心得五篇
2023-08-18 12:11:18活着个人读后感800字左右7篇
2023-08-17 12:03:05初中读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文
2023-08-02 12:24:46财务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3-08-18 17:32:40大学读后感600字五篇
2023-08-06 22:59:06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2023-08-18 00:37:47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2023-08-09 09:36:35唐突西子成语故事寓意和意思解读
2023-08-12 12:37:03金玉良缘成语故事寓意和意思解读
2023-08-04 12:35:07若隐若显成语故事寓意和意思解读
2023-08-03 00:59:30顺手牵羊成语故事寓意和意思解读
2023-08-15 05:40:48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本书以主角让·瓦尔让,以及众多形象鲜明的配角为索引,以19世纪初期动荡不安,革命浪潮一浪接一浪的法国为背景,以虚实结合的一系列故事,并加以雨果先生的分析和评价,表达了雨果先生对民权、人道主义、人的神性追求。雨果先生的文字组织能力,故事的叙述能力,体现在全书之中。本书的学术高度很多取决于本书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的分析评价,但限于本人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法国文化的理解少的可怜,本文将不对这部分发表评论。
让·瓦尔让从一个苦刑犯,经历重重的人格升华,最终成为了荣耀的圣人。书中对于让·瓦尔让的内心描写,复杂而立体的思想斗争描述,他克服困难时的心理感受让我感同深受。对他心理历程层层深入的剖析,让他最后所做的牺牲壮举显得合情合理。此书驱人向善!
绝望的人儿,哪怕是火星般的亮光,就能给他带来光明。一个善举能如一盏明灯照亮一个人的一生;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最终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全书开篇就塑造了近乎圣人的福来主教,他以一视同仁的爱关注着社会上的贫苦大众,他一上任就把前任主教豪华的大房子让给了医院,自己一家住进了破旧的小屋,把自己大部分的年金以及各种收入都用在了慈善事业,只留下极少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角让·瓦尔让是个勤劳的人,但在极度的贫苦和饥饿的折磨下,在他最好的年华,因为打破橱窗玻璃偷盗了一个面包,为此他满手鲜血,并坐了二十多年的苦牢。
牢狱制造囚犯,他本性善良,入狱前他很笨,入狱后他很凶,二十年的牢狱让他存在各种极端的发展方向。在他出狱后,行人刻意远离他,小孩追着他扔石头,旅馆在他愿意给钱的情况下连马房都不让他睡,各种人对他的歧视要把他从悬崖边上渐渐推入报复社会的仇恨漩涡之时,他准备自暴自弃,任由黑暗吞噬他的灵魂,但福来主教的善举拯救了他的心灵,并从此照亮了他一辈子前行的道路。主教大人主动邀请睡在路边挨冻的让·瓦尔让进入自己的房子留宿,盛情的招待他共进晚餐,尽其所能将他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不去触动他过去的伤疤。让·瓦尔让被主教的善举触动,但是却阻止不了他报复社会的计划,当晚他偷盗了主教家里的仅有的部分银器,并逃走,期间他甚至还动过杀死主教的念头。当他人赃俱获被警察抓住,抵在主教眼前,指认偷盗事实时,他心如死寂的等待宣判,主教一句确认的话,就能判他一辈子的牢狱。但主教的善举拯救了他,他不但没有指认他偷盗,反而说银器是他送给让·瓦尔让的,并额外的赠送了一对银烛台给让·瓦尔让。一句耳语影响了让·瓦尔让一辈子“我的兄弟,您不再是恶的一方,而是善的一方了。我救赎了您的灵魂;我已经将您的灵魂由黑暗的想法和多了的精神中赎出来,交还给上帝了。”
抉择往往不能在一瞬之间做出,尤其是关于下半辈子的决定。这是在大脑的战争,犹豫的人表面寂静,脑海枪炮轰鸣。这是心灵的判决,控方和辩方都是同一人,是此起彼伏的轮番变化。最终,它陷入胶着,似乎陷入无限持久的困局,但在抉择时刻,人心灵上的神性竟能瞬间做出让本人都颤抖不已的牺牲。让·瓦尔让倚靠自己的智慧,挣了大钱,帮助整个城市致富,他乐善好施,当上了市长。
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他成为了上等人,唯一可以威胁到他美好生活的就是他的过往苦刑犯的身份被揭露。天赐良机,一个小偷,被指认是让·瓦尔让,他过往的狱友、狱卒都指认小偷是他。小偷并不是一个无辜的人,让·瓦尔让甚至不用说谎,他只需要沉默就能永远摆脱污黑的过往,但小偷却会因为他的身份被加重刑罚。他犹豫了,痛苦的在思绪里挣扎,彻夜无眠,无法做出决定。带着犹豫和脑子里的强烈震荡,怀着仅仅一看的目的,他前往了庭审的城市,一路上克服了时间短、马车破损、马匹劳累的各种困难。在法庭上,他看到了法官、狱警、律师、陪审团和惶惑的被告,更让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小偷即将被宣判有罪的一刻,他的心灵,让他做出了奉献的决定,他供认自己苦刑犯的身份,并劝服法庭众人相信。以自己下辈子的生活为代价,还小偷一个公平的审批。
失去什么是最痛苦的呢?答案是失去唯一的幸福之源!让·瓦尔让从小就失去的父亲,年纪轻轻就进入了苦牢,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生活。他收养了珂赛特,与珂赛特相依为命,她成为了他生命中唯一的快乐源泉。优秀的年轻人马吕于斯赢得了珂赛特的爱情,他要将珂赛特从让·瓦尔让的身边带走。让·瓦尔让又一次面临的命运的折磨,物质上的折磨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上的折磨是无限的,在你以为已经是极限的时候,它可以无限的上升,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个人灵魂上的高度极限。让·瓦尔让做了许多伟大的壮举,他已经牺牲了许多,难道他不能有拥有一丝的幸福吗?他在脑海中质问、抗议、挣扎,他怨恨马吕于斯,渴望留住珂赛特。
然而在马吕于斯在街垒战中受伤,奄奄一息,命悬一线时,让·瓦尔让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劳极限,救出了他。再一次的,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他崇高的心灵赢得了内心冲突的胜利。他将自己绝大部分的财产给了珂赛特,拒绝了珂赛特一起生活的邀请,并将自己苦刑犯的身份告诉了马吕于斯,在马吕于斯介意他身份的情况下,他忍受着自己内心痛苦的尖叫,主动的远离了珂赛特的生活。远离珂赛特让他的生活宛如一滩死水,他的生命力被抽离,迅速的老去,但即使是在他油尽灯枯,即将逝去的时候,他仍然只想着珂赛特的幸福。
我非常喜欢本书对于逃犯心灵无法得到安宁的描写,无论是一个在有人还是无人的情况下,逃犯都无法得到安全感。“空无一人的沉寂让他困于幻想的恐惧,熙攘的人群又让他陷入现实的恐惧,啊!可怜的人啊!”。严遵法律条文的警探沙威,进步的革命青年马吕于斯,自私自利的泰纳艾迪,都塑造的个性鲜明,发人深思。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读罢法国文豪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心中千思万绪……
文中的主人公——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地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最终,有一位慈悲为怀的主教向冉阿让伸出了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用自己的善心,用自己内心的温暖,引导着冉阿让走出泥沼,一点一点的感化了那颗冰冷自私的心。
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但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主教用生命换来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善良可亲,渐渐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就如文中的德纳第,为了钱财不惜一切的奸诈商人,一会儿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无法掩盖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
又如文中的那个可怜的女人芳汀,为了自己的女儿而变成了一根蜡烛,慢慢耗尽生命与青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为女儿想继续燃点的母亲,纯朴得相信了太多那些当时世界上的黑暗阴暗的人,直至死前都没有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至爱女儿的神圣灵魂。
其实作者雨果想告诉我们的是: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任何刻意的伪装最终都会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做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写到这里,我不禁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光明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没有人情温暖,丑恶,黑暗的“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天气灰蒙,凉风习习。抓紧大衣的衣扣,凝望天空,些许白发在额间飞舞。老人宁静的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年轻时的大起大落让他拥有的常人无法媲比的淡然心境。闭上双眼,体会着空气的余温,任时光从指间划过,回味着和曾今和爱女柯赛特在一起的美好回忆。然而,当他离开柯赛特独自住在空荡的第三层小房间时,这位老人忍受着孤独与寂寞,在长期的抑郁中病重,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不忘将当初的发家之技留下来。在最后柯赛特和马吕斯幡然悔悟时,老人已病重多时,回天无力,最后含笑而终。这位老人正是《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这位命运坎坷的老人,在年少时因不公的审判在狱中多年。在出狱后所幸遇到了仁慈的米里埃主教,在心灵获得救赎后就一直行善,将主教的仁慈之心融入世人心中。他一直践行普爱行健精神。
合上这本名著,一股淡淡的忧伤透过书皮渗入肌肤,蔓延在血液里,视线渐渐模糊。恍惚之间,我仿佛看见老人慈祥的笑容,龟裂的皮肤上流动着闪耀的圣芒。拭干泪水,拖着腮,默默的叹了口气。人们总说,好人有好报,但冉阿让的经历着实令人痛心。随着全文的终毕,老人形象在脑中渐行渐远,伸出右手向前抓去,似要攥住老人离去的背影。然而这一切只是徒劳,手指没有触及除了空气以外的实质物体,幻晃的光影脑海转瞬即逝。
作者雨果借冉阿让的经历来警醒当时蒙昧的法国人,将人性的真善美的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于此对比的虚伪丑陋和人心的黑暗一面暴露无遗。他呼吁人们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代替性格的偏激。雨果借米里埃主教之口说出的,正义呼唤的不仅仅是报复,而且还有适当情况的理解和宽容。同样,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献,要以帮助人为乐趣,要热情待人,正因此冉阿让才从一个底层市民作上了市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町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为了实现芳町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虽然最后芳町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却始终坚持不渝地完成他对芳町——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试问茫茫人海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
而今,社会中种种惨绝人寰的暴力的事件,角落中充斥的各种不安的因素,人人自危。遇到恶行无人上前制止,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落水儿童无人施救。悲惨世界,真正悲惨的是人心。现在流行的嫁人就嫁“高帅富”之风,已形成了整个社会的主风向。人们忽视了人格的塑造,片面的追求金钱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