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读书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十三篇)

2023-08-03 09:09:35 高考在线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现在我给讲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吧。

首先我讲一下曹操这个人吧,曹操我喜欢他智勇双全、乐观、理想远大、慧眼识人、大方豪爽、胆大、敢作敢当、性格稳重、一视同仁、知人善用.但是我讨厌他残忍、多疑、为人处事的观念不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再讲刘备这个人,字玄德,号称“仁义之君”,他是我喜欢的一个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知人善用、宽厚待人、志向远大、心胸宽广、但最后的失败是他不分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最后为兄弟义气而不顾国家大义。

我最喜欢和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识天文地理、知阴晴、能呼风唤雨,饱读诗书、多谋善断、神机妙算。他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中帮周瑜巧借东风,还有他的空城计令我太佩服了,我特别喜欢他.

在三国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喜欢的人物,如忠勇无双,义薄云天的赵子龙,忠义关羽等等,《三国演义》是一部很好看的书。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当中的《三国演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回“三顾茅庐”,我想和大家一起谈一谈刘备。

蜀帝刘备是仁义,仁爱,礼贤下士的人。他三次去请诸葛亮,可是第一次去,只有小牧童在家里,小牧童对刘备说:“诸葛先生今天不在家里,估计要等三四天,十来天才能回来。”第二次刘备又去诸葛亮家,结果刘备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当成了诸葛亮,刘备赶紧行礼。诸葛均连忙说:“我不是诸葛亮,我是诸葛均。”刘备再次失望而归。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小牧童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昨天夜里回来了,但是还在睡觉,请三位先生再等一会儿吧!”刘备、关羽、张飞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依然在睡觉。后来,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恒心所打动了,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向他请教安邦定国之道,诸葛亮给出三分天下的策略,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了这一回,我被刘备的毅力深深感动,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恒,对人要有诚意。今后我也要真诚待人,向别人学习,只要有毅力,有目标就可以成功。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3

我怀着激动的情绪,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战”。这篇文章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孙,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蒋干去送诈降书。之后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曹操呀,你为什么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的八十万大军还敌但是孙权的三万人马吗?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再是信了蒋干的诈降书。曹操阿,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但是周瑜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前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必须会获胜;也许是你们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孔明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也许……

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4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我帮助非常大,使我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增长见识,提高修养。

《三国演义》名著成书于明清时期,语言古雅,篇幅较长,作者是罗贯中。其中两回章节对我印象最深刻,是第十六回和第二十五回。

第十六回主要是讲周瑜叫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只说要三天。退堂后,诸葛亮问鲁肃借了一些稻草和一些小船。到了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突然请鲁肃一起上船,这时,天气雾蒙蒙的,它们开往曹营。曹营的士兵看见有船,就射船上的稻草人,两面射完,雾也散了,船就开走了。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妙算,这样才会有进步。

第二十五回是讲关羽有一次在战场上打仗,曹操见关羽只穿了护心甲,就叫两百名弓箭手一起放箭,射中了关羽的右臂。回到营里,关平把那皮箭拔下来,一看竟然是支毒箭。过了一天,他碰见了神医华佗,华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跟关平一起去营里。他们到了营外也跟关羽说明了来意,进了去。他看了看关羽的右臂,说:“这只手必须刮掉骨头上的毒,要帮自己的身体好起来。”关羽却说自己不怕痛,华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切开关羽的肉,轻轻地刮着骨头,关羽却还笑眯眯的,还跟马良下棋。毒刮掉了,再把伤口缝好。关羽立刻下令给华佗一百两黄金,华佗却不肯要,关羽只好把金子收了回去。我们要学习关羽那坚强、不怕痛的精神,还要学习华佗那治病不收钱的品格。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这样才会越来越棒。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分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家罗贯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笔,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性格直爽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刘备......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成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历史总是在不断改变。

书里的人物多种多样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我最佩服的当然还是诸葛亮。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却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三国演义》有兄弟,有敌人,有谋略,有忠心,有奸诈,有阴险,演绎了历史的变迁,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感情、比星闪得还美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值得人民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6

“此生有限而事业不能实现,这是多么悲哀啊!”孔明在临死前长叹。这句话启发了我,诸葛亮都觉得一生是很遗憾,没有达成事业,那我们更应该努力。书里的人物个个斗智斗勇。英勇乃吕布,他设计使袁术和刘备不再打仗。智慧乃诸葛孔明,他帮助刘备一统天下。使一空城计,让司马懿逃去。狡猾乃曹操,他计谋多的数不胜数,求贤若渴的他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想要留住关羽。

故事中的十六回中的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大概讲述了吕布邀请了纪灵和刘备前来参会,酒会刚一半吕布让他两家各自会营不再打仗。纪念和张飞的“舌斗”,使吕布决定帮助刘备。他说:“只要我一百五十步外射中小枝,你俩家各自退兵。”刘备心中暗暗希望吕布射中。便见吕布慢慢踱步到庭院中,一手拿起箭,一手拉满弓,嘴里叫一声声“着!”,之间箭就飞出弓外,眨眼间射中150步远的小枝。

假如我是刘备。第一,我兵力不足。第二,敌方入兵杀来,我不情愿,也只能硬战。第三,我希望吕布射中,这样就避免了双方的厮杀,老百姓的无畏牺牲。

假如我是纪灵。第一,我觉得吕布射不中。第二,就算他射不中,我方军力也很十足,这样很容易就灭了刘备。

假如我是吕布。第一,我希望各自两方不要战争。第二,我不想得罪两家中的任何一家。第三,我要帮助刘备且我有这个本事。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儿时的我只会画出那吕布,觉得帅气。而且我只能用画笔让自己感到他的英勇。而此时的我,读了那么多真实的故事,真正地从作者文字中了解了吕布的形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7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英雄传》,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笔法变化波澜多姿;语言生动优美,把百年左右头绪续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诉述得前呼后应,层层递进;这本书特别擅长描写战争,它把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得生动形象;描写战斗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斗的前奏、余波;把紧张的、惊心动魂的战斗场景表现得有节奏和诗情画意。

《三国演义》中,有足智多谋、善于谋划的诸葛亮;有善良勇敢的关羽;又心直口快的张飞;还有曹操、周瑜、董卓、刘备等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英雄硬汉的形象,它对中国历史、文学史都有很大的影响。

留给我印像最深的故事是《草船借箭》,它主要讲的是:周瑜不服气,他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用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晚上,二十只船靠近曹操水寨,曹操的水军放了一大堆的箭,结果,二十只船上所有的稻草人参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看!诸葛亮不费江东半点财力就得到了十万多只箭,而且那天才是第三天呢!读完故事后,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真的好聪明。我们要学习诸葛亮,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向他那样虚心、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

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足够享用一生,《三国演义》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有人说:“每一本书,都像一盏灯,可以照亮前方前进的道路。”是哦,这盏灯不仅能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更照亮我的人生。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8

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得的古代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打仗的故事。有三英战吕布呀,有桃园三结义呀,夜走麦城等等等,精彩的内容数不胜数。如果想了解更多就去看看《三国演义》吧

生动的人物个性;精彩的故事情节,让读者读后不以啧啧赞叹。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最喜欢的的物就是诸葛亮了,他神机妙算,智力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蜀国的军师。我为什么喜欢他呢?举个例子吧,他曾用了一天时间,向曹操的大军“借”了一万多枝箭,很厉害吧?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也可以说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的智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平时的学习帮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灵感是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勤奋努力,这也许就是“一分辛苦一分才吧”。只有努力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9

我利用寒假时间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其中,关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身高九尺,面若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他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

勇:关羽从一个小小的马弓手时就非常勇猛,能在酒还没有凉时,就把华雄这位勇猛无比的大将军的首级取了回来。这为以后关羽五关斩六将做了铺垫。

忠:《关羽五关斩六将》可以看出关羽对刘备是忠心耿耿,曹操的花言巧语和重金引诱都没有使关羽动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仁:从《关云长大战黄忠》可以看出关云长非常惜才,在黄忠的马失前蹄,被掀在地上时,关羽完全可以把他杀了,但他却让黄忠换马来厮杀。第二天,黄忠在射箭时第一、二次不射,第三次只射盔缨,来报关云长昨日不杀之恩。就这样关云长帮刘备收降了良将黄忠。

智:从《关云长单刀赴会》中我发现关羽不光勇猛,而且机智。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0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部小说,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非常精彩。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绘图版的故事有的还看了好几遍。

这本书讲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的故事。魏国最强大,一心想吞并蜀国和吴国,统一中原,所以经常出兵攻打他们。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对抗魏国。但是,因为蜀国、吴国之间不团结,魏国先灭了蜀国,晋国取代魏国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英雄人物,除了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有一代奸雄曹操、少年英雄孙权,还有谋略过人的诸葛亮,也有气量狭小的周瑜……我最喜欢的是蜀国大将赵云,因为他有勇有谋,战功卓著,而且一心忠于刘备。长板坡一战,他和张飞一起杀退了上万的曹军,保护刘备退到江陵。后来,在南征北战时,赵云立下了许多战功。可这位猛将却在229年去世,成为蜀国的重大损失。

读了《三国演义》,我觉得,团结最重要,如果蜀国和吴国一直联合抗曹,也许中国的历史又不一样了。我还知道了,打仗能不能赢,不在兵将多少,关键在于使用谋略,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我也能感受到战乱时老百姓最苦,经常为了躲避战火而逃离家乡,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平。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1

假期里我读完了原版《三国演义》,这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黄巾起义一直讲到三国归晋,历史再现,精彩纷呈。

翻开书本,首先展现给我的是一幅三国时期的'手绘地图,全是繁体字的地图上清楚地标志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的地区,把我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故事讲了黄巾起义后宦官执政,何进等人为灭宦官将董卓引入京城,造成了董卓乱政,董卓用一匹赤兔宝马换来了当世勇将——吕布,势力也越来越大,董卓的暴政引来了官僚豪强的不满。曹操刺董卓失败后,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会盟。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也来会盟,意诛董卓,因而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传说。然而十八路诸侯人心不齐,他们以讨董卓为名义,先后割据一方,并不能共赴大业。王允设连环计杀死董卓。后来曹操渐渐独霸中原,孙权独霸江东。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足智多谋的孔明后“如鱼得水”,后来又得到了庞统,占据益州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之势。但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自作主张的彝陵之战大败,使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完成大业。后来昏庸无能的刘禅导致蜀国渐渐变弱,司马家族篡魏后创立了晋王朝灭蜀国、吴国,最终统一了全国。

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三国演义》读完后再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何为英雄?词典中,英雄指才能过人,不怕困难,有超乎常人的坚定意志的人。英雄,或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或是面对敌人镇定自若。英雄中,有统领千军万马的领袖,也有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士兵;有口诛笔伐直面敌人的文人,也有贡献己力勇敢坚定的匹夫 ……

倚青梅,傍东风。月光下彻,举杯独酌。酒入愁肠,千回百转,化作忧国泪。 英雄,收尽眼底;天下,一览无余。青梅煮酒,为论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也。”翻开尘封许久的《三国演义》,泛黄的书页道尽千古沧桑,老旧的封面氤氲古风残韵。《三国演义》是一部庞大的历史巨作,群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兄弟之间的肝胆相照,将士的铮铮铁骨,谋士的足智多谋,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然而,《三国演义》最精彩的莫过于作者对书中不同英雄形象的描写。英雄的经历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情怀却何其相似。

心怀天下者,为英雄也。诸葛亮出山前于茅庐中日修兵法,关心天下大势;刘备忧国忧民,曾立志一统国家江山。英雄胸怀大志,视国事为己任。“蛟龙得云雨,绝非池中物”,英雄亦是如此。若英雄得到机遇,势必力挽狂澜,翻云覆雨,救人民于水火,挽国家于弹涂。

英雄,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关云长单刀赴会,明知此行是赴鸿门之宴,却无所畏惧,大有披荆斩棘之势。“平沙莽莽, 绝域苍茫,仰天长啸归去来,金戈铁马空一场”,英雄气宇轩昂,龙骧虎步,不畏风雨,亦不惧骄阳。

英雄也有柔情。英雄的柔情,恰似一汪水,纯净而平淡。静水深流,肩头上的责任早已让英雄将柔情隐藏,变得不甚直白,十分含蓄。永远忘不了,曹操酒至半酣时赋的那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永远忘不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不舍与无奈;永远忘不了,刘备与夫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永远忘不了,司马懿对儿子真挚的父爱……英雄,侠骨柔肠,英雄的感情,细腻而扣人心弦。

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是曹操的足智多谋;无论是关羽的忠诚与勇气,还是刘备的仁义与虚心,这些英雄,都令我们无法忘却。

岁月,斑驳了英雄的青丝;岁月,吹皱了英雄的脸颊——一代英雄无可避免地老去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金戈铁马历经时间的淘洗,当铮铮热血经过光阴的冲刷,英雄又是怎样的凄凉与感伤!于是,英雄铸剑为犁,步入梦中桃源,不留恋尘世的一片落红,归隐于恬淡之中。静观世事变迁,笑看春花秋月。

“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3

《三国演义》一书我也看了很多遍。一听到曹操,我就怒发冲冠,认为他是一个老奸巨滑的乱臣贼子。当听完易中天的品三国的电视讲座后,我对曹操的印象重新有了认识,认为他是一个生性随和、奖惩分明、用兵如神、待人真诚的人。请听我一一讲解。

先前我以为曹操定是个严肃不易被人接近的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其实历史上的他是一位既随和爱笑的人,为什么说他随和呢?除了要事正事之外,他对下属与朋友是很随和的,吃喝住穿都不讲究,和朋友一起聚餐时,喜欢讲笑话,听到好笑的,他会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扑倒在菜盘上,满脸满胡子都是菜汤也不在意。他还是一个爱笑的人,

打了胜仗他笑,打了败仗他笑,战败华容道他还大笑三声呢,写诗他也笑,这么爱笑的人难道你会不喜欢他么?

曹操还是一个奖罚分明的人。《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对百姓非常残暴,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把老百姓视为平等对待,当运粮工人受伤了,他会问寒问暖,自已也亲身上阵。对有功过的人奖惩分明,对需要奖励的人他奖的比手下人想的还要多,惩的话也会宽容对之。这真是一个好领导啊!

曹操还是一个以诚对人的人,《三国演义》中说他不讲信用,虚伪。历史上的他是为人守信,对人真诚宽容,当袁绍的谋士陈琳大骂曹操后来又降曹之后,曹操对他还是很好,忘记当初的不快,十分宽容和重用他,因此陈琳更加的忠心耿耿。

原来我所喜欢的《三国演义》里所说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虽然我也很喜欢《三国演义》里精彩的故事和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是我还是提意一下大家可以看看真实历史的《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