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大全五篇
2023-08-10 09:31:42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2023-08-06 13:34:23观看榜样5视频观后感五篇
2023-08-15 10:19:14电影后天观后感范文
2023-08-17 11:00:59大学读后感600字五篇
2023-08-06 22:59:06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2023-08-18 00:37:47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2023-08-09 09:36:35再见的文案说说句子100句
2023-08-08 14:47:43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
2023-08-12 01:15:51基层奄工作条例个人心得体会
2023-08-04 21:23:51适合感恩节发朋友圈的走心文案
2023-08-03 19:27:48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五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1
知道这本书是源于一个共同爱好心灵成长的好友推荐的,那天我咨询她事情,她很激动的推荐我这本书说一定要好好读读,我抵挡不了她的热情立马在京东上下单了。京东很快,第二天就把书送到我手里。然而,那本书大概就在我的书架上静静的躺着超过了三个月,塑封都没有开启。
第二次,我再次遇到我的好友时,我发现跟她沟通似乎感觉更好了,很明显的感到我的事情她都在认真的倾听和感同身受。她依然强烈推荐这本书,而且告诉我说自己花了好多精力在学习,这一次我动心了。
这本书为什么没有立刻吸引我的原因,大概吃亏在书名上。看书名以为在讲沟通技巧,然而我对于写“术”一类的书并不太感冒,我喜欢看“道”。我个人认为脱离了正确的道的基础去研究术,似乎根基不牢,有走偏的风险,而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我还是高估了自己,这本书其实是术和道的结合,既有指点迷津的理念,也有立竿见影的实操,很值得反复看,反复练。
那么何为非暴力沟通呢?在我们的表达里面含有四个要素:
1)观察,这种观察不带任何评价,只是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
2)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确认对方的感受。
3)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或鼓励别人说出需求。
4)请求,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希望对方做什么,或确认对方需要自己做什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练起来还是需要刻意的。
在生活当中,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是评判,甚至会上升到道德评价。比如,你太不负责任了;我的孩子很懒。比如有同事对某件事提出我们认为不好的的疑虑时,我们通常会说,你太负面了。有没有觉得这些对话里面,对方听到了批评,不走心,甚至粗暴。有时候我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欣赏,通常简洁的一句:你好棒!你好优秀!虽然是表扬别人的话,但是,对方听到了空洞的应付,一样没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描述详细的事情先,再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这和表扬要具体到事情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还有时候,我们也喜欢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价。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太习惯比较了,我们家长为了教育孩子通常会拿邻居家的好孩子来比较,学校会排名成绩,这也是一种比较,团队会排业绩表,这也是一种比较。但是比较蒙蔽了我们对别人或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认可。在比较的环境中,只有在比得过别人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是好的。如果哪一天落后了,或者换到一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当中,我们没有能走在前茅,整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好了,开始焦虑,开始否定自己。虽然适当的焦虑能引发人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我认为深切的认可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更加能给人于成长的力量。
再来看一下感受。本书是老外写的,他说很多人都忽略感受,说不出感受来。而貌似我们中国人更含蓄,即使有感受也未必愿意大方的表达出来,大家都怕尴尬。可见我们的语言能表达内心是太有限了。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作者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不该这么大声。作者说这是看法,不是感受,让他再表达一次感受,他说声音太大了会打扰到别人,作者解释说依然是看法而不是感受。大学生想了想,斩钉截铁的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有几次,我看了这本书后,我问儿子,妈妈答应陪你一起去外面玩,你有什么感受?他想都没想直接回答我,没什么感受。后来多启发几次,他会回答,我感觉很好啊。好是个很笼统的字,我继续问,除了好呢?很开心啊,还有呢?没有了。
为什么要关注感受,作者强调要倾听自己和倾听别人。倾听是个技术活,我原幼稚的认为,倾听就是人家在那说,我有能力不插话,现在看来,还需要注入情感的关注和感同身受。“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那多美好……”的确,我们一听到别人的痛苦或难题时,大都急于给予评判,建议,说教,安慰,或者同情,询问等等,作者说这些都是倾听的障碍,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自己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对方觉得我们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或许就会停止了谈话。这个的前提是首先我们得先了解自己的感受有倾听自己的能力,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有力量照顾好别人。
第三个是需要。发现自己的潜在需要也是一种能力。有一些话语,比如“我没办法”,“不得不”,作者认为这些语言表明我们在逃避责任,把自己推向一个弱者的地位。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面临的一切选择,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即使我们不选择,也是主动的选择保持现状。我们需要把语言换一种说法: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书中一位老师抱怨学校的评级说,“我讨厌评级,这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作者建议她换一种说法: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那位老师立刻发现对于评级这件事,她有主动的选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很生气,因为你饭吃到现在还没吃好,都凉了。”“我很失望,因为你昨晚没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多么熟悉的句子啊,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可惜这些都不是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方式。非暴力沟通提倡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受自己做主。也就是,我很生气,因为我…而不是因为你…。比如,“我很生气,因为我看到你饭还没吃好,我担心你吃凉的饭会拉肚子。”“你昨晚没来我的party,我很失望,因为我很想见你和你叙叙旧。”我想这和心灵成长领域里提倡的,“事情的发生和我们的情绪之间并无特别的关联,只是我们赋予事情它意义了,我们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种理念不谋而合。作者说,生气的产生,是源于我们内心没有被满足的需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别人生气是因为别人有需求,自己生气是因为自己有需要。觉不觉的这个和“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句话神似啊!当我们关注在什么需求没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倾听自己和他人了。
第四点请求。如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请求,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有个例子说,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出去买酱油,但先生很可能以为太太在指责她。类似这种误解应该是很常见的吧。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这么的简单粗暴,总以为别人都能明白我们的想法的疏于用心表达,其实都最后不仅自己失望,对方也有压力。
请求和命令也是需要区分的。书中说,如果我们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然后我们就开始责备或指责对方,那么对不起,这个不是请求,而是命令。真正的请求是能坦然接受和理解对方的拒绝的。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这种情况下,我们貌似目的达到了,但是我们收获了隔阂和疏远,对方在不情愿的情况下逼自己做了事,但是对方收获的是对自己的讨厌。看,两败俱伤,这实在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这本书写的很实用,推荐给感兴趣的朋友。作者总结,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而是在诚实的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交流。全书提倡爱自己爱他人,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这里,我只是写了一点点感悟,如果你有机会静下来亲自看几遍原书,一定会有更多心得和巨大的收获。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2
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是心中要有爱,对他人有爱,对自己有爱,非暴力是爱的外在形式。在沟通过程中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解读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体会各自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合理地表达出来,使得双方能够互相理解,最终实现和谐的、充满爱的沟通。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假设人感受的一致性以及同理心,即人的基本感受是相同的,正因为人类的感受相通,所以才能相互理解。
读这本书一方面能够学会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法,另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也是对心灵治愈的过程。书中对人心理需要和感受的剖析之精准,时常让人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早点知道这些该多好啊。在此,我非常感激本书作者和译者,让我们知道应当多注重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表达这些需求使沟通能够愉快地进行,下面列一些令我感触较深的点,谈不上感受,权当杂记吧。
1)外在的驱动力是压力,内在的驱动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总是以“应该”做什么来要求自己、命令自己,那他一定会偏离自己的内心,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就像恋人刚开始是出于对对方的喜欢,所以一切关系都很融洽。而当热恋期过了,出于让对方幸福这一责任方面的考虑,爱情往往变得沉重起来。
2)喜欢使用暴力的人,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是因为他内心的平静遭到了破坏,尤其是被暴力所破坏,所以他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内心的和平。但暴力从来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因为暴力不是人内心最终的需求。
3)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需要,故而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靠、更长久。
4)向别人倾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像有些东西在你你说出来的时候你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它。在痛苦的时候,合理的倾诉能够避免自己被充斥在头脑里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5)最后,这本书值得时常拿出来看看,当作一碗心灵鸡汤吧,需要的时候治愈一下自己的内心。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3
闲来无事把最近几年很火的畅销书《非暴力沟通》看完了,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在说话之前先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感受,并且在说话的时候语气温和且表达意思准确。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本书介绍的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在现实中的应用。
1、观察:勿与评论混淆
观察的语言表达的定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清晰的行为结果。观察是要有依据和事实证明的,比如具体的时间点、频率、某个具体的方面、数额等。
这章主要想表达的是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在无意的情况下表达出来,从而让听的人先入为主或者一开始就产生厌恶的情绪。就比如说你女朋友跟你说:你不爱我了,你第一反应就是:我哪里不爱你了?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如果你女朋友说你好久不陪我了,你就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很少花时间陪她忽视了她的存在,而不是在想:我怎么不爱你了?
2、感受:勿与想法混淆
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一,要区分哪些是感受。“我觉得”、“我以为”不是在表达感受,也不是在表达感受;第二,建立感受的词汇库。
这个第二点我认为是第四点的一个分支,第四点是提出具体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负向的请求。他主要想说的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使得沟通的顺畅。具体操作在第四点讲。
3、需要:是感受的来源。
感受和需要之间的关系:我们的需要、期待、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因而,不是追究别人的责任,而是体察感受背后的自我需要:我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
书中举的例子是A:惊了,居然有那么多未婚先孕的B:你担心他们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A:是啊,如果我这样做我爸会杀了我的B:看起来在过去未婚先孕的后果极其严重?……书中在回答别人的感受时通常用反问句来猜测别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说话方式有点像心理医生在不停的问问题,我建议少用用这种方式跟别人说话,一是很无聊二是会给一些人心里压力,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比如说你女朋友跟你说:哇!这个口红的色号好好看。你别反问她你是不是想买了?你应该直接跟她说我下单了。总的来说考虑别人说话的深层意思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应常常考虑别人在想什么,尤其是跟女生说话,她的每一句都有着她的深层意思,多一个心眼多一点脱单的概率,熟读《情商》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个好对象。
4、请求:提出具体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负向的请求。
请求的艺术:
提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提出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同时要伴随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对方的反馈,确保我们的意思与对方的理解相同;
明确谈话的目的。
跟第二点差不多,说话一定要说清楚把你想说的东西用精准的话说出来,不然就容易产生误会,就比如说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问老师能不能带我毕设,老师回复:你是一个人不?我还可以带一个人。我以为老师能带两个人谁知道老师的意思是她只能带一个了,害得我推荐的那个同学白高兴了。这四点要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只要做好第三点你就能做到非暴力沟通,其他的要素我认为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情商》,说话不要让别人太讨厌。
另外本书中有一个很新颖的观点我认为大家可以学习一下,就是在你不想做一件事或没毅力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应该去做这件事,因为这对我有好处而不是说我不得不去做这件事,这样有助于增加你的行动力。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4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第一次听到《非暴力沟通》这个书名,我就想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协作运动。暴力指不同的团体或个人之间,如不能用战争方法和谐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迫伎俩以抵达自己的目的,称为暴力。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没有犯罪记载的公民,我历来没有想过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每次在责骂小孩后,孩子妈都会建议我去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她说我的言语给小孩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这应该也算是暴力的一种。
当我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有两大方面的感受:
一、关注非暴力沟通方式的要素,深思“修身”
作者以为,非暴力沟通方式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以及央求。当发作一件事情,恳求我们不加任何个人感情颜色地中止复述,接着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分析自身的(或者他人的)哪些需求招致呈现那样的感受,最后表达自己的央求——细致的、细化的央求,当中必需明白是央求而非命令。
例如:一个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迟到了三次,教员对该生中止批判教育。
情境一:
教员:“怎样次次迟到都有你的份?以后按时到校,如若再迟到就把你移交学校处置!”
情境二:
教员:“你这个星期曾经迟到了三次了,我很不快乐。你的迟到行为违犯了学校的规则,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所以请你按时到校。”
我国古籍《大学》里有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明成大事者,必先正心修身。情境一违犯了非暴力沟通。但细想一下,绝大多数的人,对每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关于经常犯错的学生,教员就容易构成呆板印象,即使该学生本周迟到的次数比上周少,教员也觉得他是经常迟到,似乎没有任何矫正。想要做到不加任何个人感情颜色地中止复述,必需加强个人修养。
二、对待愤怒与多角度思索
作者以为,当人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指责自己;
2、指摘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当我们选择指摘他人时,我们以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这就是我们的愤怒的缘由。
例如:第二次月考过后,级长对我说:“你们班的总分平均分还是年级最差”。
选择一:指责自己。我说:“是的,都怪我平常没有好好管理班级”。
选择二:指摘他人。我说:“这班学生太懒散了,平常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后没有好好做作业和复习”。
选择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说:“总分平均分还是年级最差,但与上次考试对比,与年级总分平均分的差距在减少,说明有进步”。
选择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级长对我说这事情,主要是关心我班成果,希望我能制定有效的方法来进步班级成果。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指摘他人,只会使我们的心情变差,而从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动身,没有产生任何的不快乐。
生活中充溢着矛盾与误解,经过沟通,能促进彼此的感情,消弭误解。暴力不能处置问题,反而让问题复杂化。非暴力沟通可以进步人们沟通的质量,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与他人交流。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领悟5
这周我们读的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五章到第八章,感受的根源、请求帮助、用全身心的倾听以及倾听的力量。当我看到难以承受的痛苦,感觉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着,特别是针对于我们女性朋友们,往往把照顾他人当做最高职责,却会忽视个人的需要。
在讲解里面的案例时,不由的想到生活中的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想要的东西只要一开口便会遭到反对或者各种理由搪塞你,渐渐地就不再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包括现在结婚了,也是如此。看到情人节别人收到玫瑰花,回到家只会生闷气,没好气的针对老公,情绪就会波动。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心里想要的,也会莫名其妙的对孩子吼几声,所以让自己成为“情感的奴隶”。
老公喜欢打游戏,即便孩子写作业,他只会沉浸在游戏中,把游戏声音放大。每次下班回到家看到这个现象,就会有无名火涌上头,不管孩子,不做家务,越想越气之下,便是大发雷霆的对他说:“天天只会打游戏,打游戏。”
而他看到我这样,跟没看到一样,继续玩,所以这样的争吵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我看了《非暴力沟通》以后,说话的语气和情绪慢慢都会缓和一下,边试着表达内心的想法,让他知道我的需要。便会对他说:“我建议你把游戏声音关小点儿,这样宝宝注意力才会集中起来写作业,不容易跑神。”意想不到的是他真的会那样做,现在打游戏都会关掉声音,这真的让我感到意外,回到家后有种愉悦的心情!
这让我明白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是多么的痛苦!直接说出来,还会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