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变形记读后感600字范文五篇
2023-08-07 21:50:53一二三四季度思想汇报8篇
2023-08-05 17:39:16中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3-08-11 11:53:41诺曼底号遇难记读书笔记个人书评最新六篇
2023-08-17 23:25:45大学读后感600字五篇
2023-08-06 22:59:06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2023-08-18 00:37:47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2023-08-09 09:36:35有关晚安的唯美语录
2023-08-02 13:06:44课外文学名著的读后感
2023-08-05 10:47:52变形记读后感600字范文五篇
2023-08-07 21:50:53夫妻情感语录短句子
2023-08-11 01:02:10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范文五篇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
这本书是在回家的路上,堵车的时候听完的,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帮助就是,今天虽然堵了1个半小时,但是开车过程中没有爆发“路怒症”,而且没有很辛苦的感觉,越发想完整的看一遍了。
听过之后,我对知行合一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我隐约知道了我焦虑、急躁的源头,它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而是每一个当下。
樊登老师举的2个案例我都印象深刻,因为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工作和家庭,我就经常会在工作的时候想孩子,而在家陪孩子的时候又会不断地在操心工作的事情,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经常会抱怨,在单位忙到很迟,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甚至连孩子都会嫌弃我的心不在焉。虽然我感觉很无辜,我竟无言以对,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我没办法跟家人解释我在上班的时候都在想着孩子,我更没办法解释我在陪孩子的时候却在操心工作。
另外一个案例关于工作和修行,我经常会觉得现在每天的工作比较多,导致我压根没有时间修行来提高我自己。这跟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矛盾与纠结经常伴随着我,这让我一度很痛苦。案例中提到: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工作也是一种修行!听完这个瞬间感觉如释重负,对啊,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我一直在修行,只是我自己不曾察觉。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让身心紧相随,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用心感受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
这本书是在回家的路上,堵车的时候听完的,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帮助就是,今天虽然堵了1个半小时,但是开车过程中没有爆发 “路怒症”,而且没有很辛苦的感觉,越发想完整的看一遍了。
听过之后,我对知行合一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我隐约知道了我焦虑、急躁的源头,它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而是每一个当下。
樊登老师举的2个案例我都印象深刻,因为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工作和家庭,我就经常会在工作的时候想孩子,而在家陪孩子的时候又会不断地在操心工作的事情,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经常会抱怨,在单位忙到很迟,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甚至连孩子都会嫌弃我的心不在焉。虽然我感觉很无辜,我竟无言以对,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我没办法跟家人解释我在上班的时候都在想着孩子,我更没办法解释我在陪孩子的时候却在操心工作。
另外一个案例关于工作和修行,我经常会觉得现在每天的工作比较多,导致我压根没有时间修行来提高我自己。这跟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矛盾与纠结经常伴随着我,这让我一度很痛苦。案例中提到: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工作也是一种修行!听完这个瞬间感觉如释重负,对啊,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我一直在修行,只是我自己不曾察觉。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让身心紧相随,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用心感受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
这次我坚持连续15天完成了一行禅师著作《正念的奇迹》的阅读,获得了一次充满平静、祥和、喜悦和慈悲的心灵修行的体验,感恩善知识!一行禅师是一位越南人,长期在法国传法,被称为“当世第一大德的禅宗僧人”,一行禅师温暖、细腻、亲切、和蔼的文字,如清澈、明净、甘美的涓涓细流,向我的内心传递了“正念”和“坐禅”的精髓与方法。我想从三个方面总结一下我这次心灵旅程的心得与感悟:
(一)改变
改变源于对“正念”的正确认识。“正念”是什么呢?一行禅师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或精妙的比喻来阐释“正念”的概念,文章一开始,禅师描述了他的弟子艾伦带着自己的小儿子来看望禅师,禅师与艾伦就 ”家庭生活轻松吗“的话题进行了对话。艾伦没有直接回答,他谈了时间的分配:以前他把时间分割成好几个部分,陪妻子的、陪孩子的、做家务的和自己读书、写作、研究或散步的;现在他试着不再去分割时间,他把陪妻子、陪孩子做功课和玩、做家务都看作是自己的时间,在与妻子和孩子在一起时,感受他们的存在并想办法让自己对那段时间里做的事感兴趣,结果不可思议的是,艾伦发现自己拥有了无限的自己的时间。读完他们的对话,我豁然开朗、恍然开悟,明白了”正念“是什么,还有”正念“源于哪里。正念就是”专注“、”用心“、“至心”或”定“,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它源于当下或此刻。
(二)领悟
领悟源于对“正念”的正确理解。《洗碗就是洗碗》、《吃橘子》两则故事能让人澄明地理解何为”正念“。《洗碗就是洗碗》这则故事讲的是禅师与他美国的一个名叫吉姆的密友,就洗碗的事展开的对话和思考。吉姆看见每次晚饭后都是禅师洗碗,就提出让他洗碗的请求。禅师说,好呀,但是你得知道洗碗的方法。吉姆不以为然,但是禅师仍然告诉他洗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为了把碗洗干净而洗碗,第二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吉姆选择第二种方法,吉姆从此学会了洗碗。思考:如果我们洗碗时,只想接下来要喝的茶,接下来要看的电视节目或接下来要见的人,那么我们一定会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也即是我们洗碗时没有活在当下,我们在洗碗池边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那么我们也很可能不会懂得喝茶和生活。我们喝茶或生活时,就总会想着其他事情,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地生活,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吃橘子》是禅师与吉姆之间的另一则故事。一次禅师和吉姆一起在一棵树下分吃一个橘子,吉姆在思考他们的计划,以致忘了他正在吃橘子,他掰了一瓣放进嘴里,还没吃完就又掰了另一瓣橘子准备放入口中,禅师只好对他说,他应该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这才惊觉自己正在做什么。当时的情况是,吉姆根本似乎没有在吃橘子,如果说他吃了什么,那是”吃“他的计划。思考:一个橘子有许多瓣,如果你不懂得好好吃一瓣,那么你也不可能好好吃完整的一个橘子。后来吉姆因为反战运动入狱,禅师担心他能否忍受监狱的四面高墙,就写了一封短信给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分享的那个橘子吗?你的生活就像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为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的。
接着禅师讲述了唤醒自心正念的心法:清晨醒来,生出的第一个心念就是: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禅师还介绍了《正念经》:”行走时,应当觉知行走;坐下时,应当觉知坐下,躺下时,应当觉知躺下,无论身体是何种姿态,都应对此有所觉知,如此才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思考:仅仅对我们的身体保持觉知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觉知我们每一次的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和感受,觉知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艾伦把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当成自己的时间,他就有了“无限”的时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当我们走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时,就可以修习“正念”,如果我们修习“正念”就能真正地体验正念:我正走在这条通往乡间的小路上。当漫步在小路上时,我们如果能真正安住在正念中,那么就会了知自己正行走在这美妙的大地上,就会觉得每一步都是无上的奇迹,欢喜将如花儿般绽放在心间,使我们就此步入实相的世界,在这样的时刻,存在本身就是奇迹,是不可思议的实相。
(三)正念的修习
(1)工作中的修习。人们每天必须筹备各种计划,总有层出不穷的棘手事情要做,那么人们该如何修习“正念”呢?禅师的回答是: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在工作中修习正念的方法。正念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让我们可以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2)有觉知的呼吸。呼吸时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我们身心合一。有觉知的呼吸可以防止心念的散乱。不论何时,只要心念游离不定,我们都可以使用呼吸来重新看好我们的心。我们的呼吸应该是轻柔的、和缓的、顺畅的,像流过沙土的小溪一般。我们的呼吸应该是非常宁静的,静得坐在你身边的人都听不到,我们的呼吸应该是温和地流动,一如河流,而不是马儿的疾驰。对我们呼吸的运用自如,就是对我们身心的掌控自如。每一次发现我们心神散乱时,都可以运用观照呼吸法来加以调制和控制。呼吸是工具,呼吸本身亦是正念。
(3)正念日。每秒、美分、每刻、每时,每天都应当修习正念。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禅师建议: 我们每周留出一天作为正念日,来全身心地修习正念。正念日可以提醒我们今天是我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觉知中,我们可以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丝毫时间上的逼迫,我们享受我们的工作,并与它合二为一。我们无论做什么,举手投足,都不慌不忙,非常沉稳,没有丝毫勉强。我们学会不做未来的俘虏,不烦恼未来要做的那些事情,不想着要开始什么或摆脱什么,也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4)静坐。为什么要静坐?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彻底的休息,静坐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彻底的休息,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扰乱并堵塞我们意识的忧愁和烦恼。静坐时,可以随顺呼吸,放松身体,像佛一样微笑,放下所有的事情,心保持如如不动,除了呼吸和微笑别无牵挂。如果我们能这样的话,15分钟就可以达到沉静的状态,内心充满祥和和喜悦,一直保持这种安静和平和。静坐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吗?事实上,静坐的目的远不止于此,然而放松是静坐的必经的起点,如果我们懂得放松,就能有颗宁静的心和清澈的头脑。
(5)以心观心。禅师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有两扇门,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而我们的心就是门口的守卫。不论什么时候念头进来或出去,我们的心都觉知,但是这个意象有缺点,它让我们觉得进入的人和守卫的人是分开的,事实上,我们的念头和觉知都是我们自己。比如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的本身,我们快乐时,我们就是快乐的本身,我们产生这些念头时,我们本身就是这些念头。我们既是守卫也是访客,我们即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学会以心观心,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本心。
(6)正念的利益。正念让我们明白“现在”就是最重要的时刻,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让和我一起生活的人快乐。家里有一个人具有正念分明,就会全家都会正念分明些,全家都变得和平喜悦。就像一座花园,由一个具有正念的人照管,那里的花儿总是清新翠绿,那是因为看护人从正念中涌出的和平和喜悦滋养着它们。所以古人云:圣人出,河水清,草木绿。
所谓“学以致用”,我想通过对一行禅师著作《正念的奇迹》的学习,达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书中的观念和方法,来影响和转变自己的心念,让自己“心存正念”并体会无所不在的生命奇迹,让我的生活更具有智慧、更自在和更明白,从而影响并辐射到我的家庭、工作和学习中,让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刻,每一时、每一天、每一年、乃至整个生命的旅程变得更祥和、喜悦、美好!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
当时在选书的时候我之所以选《正念的奇迹》,是因为从题目和简介来看,我相信这本书能教会我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能够不那么烦躁,可以心平气和的去处理。很多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提到这本书帮他们度过了很多难关,我希望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可以云淡风轻之笑看人生。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迹?不是能够腾云驾雾、踩风火轮,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专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状态。《正念经》说:行走时,修行者应该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该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躺下……无论身体是何种姿势,修行者都应当对此有所觉知。如此修习,修行者才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读这本书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故事:一天,有个皇帝想到,只要他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行事就不会再有差错了。
做每件事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
无论何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皇帝下令全国上下遍贴告示:如果有人能回答以上问题,将获重赏。不少人看到告示便赶往皇宫。每个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
有人对第一个问题的建议是,皇帝制定一个详尽的时间表,将每年、每月、每天、每个小时该做的事情都规划好,然后依表行事。只有这样,皇帝才能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另有人认为,不能事先计划好所有的事,皇帝应该把无谓的玩乐放在一边,保持对每一件事的关注,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还有人坚持说,皇帝只靠自己,不可能有足够必要的先见和能力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皇帝真正需要做的是设立一个智囊团,依照智囊团的忠告行事。有人则说,有些事必须立即决定,没有时间等大家商量,但是如果想预知会发生什么事,应该询问术士和预言师。
众人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共识。有人说皇帝应该完全信任臣子,有人认为应该信赖神父和法,还有人向皇帝推荐医生,也有人对武士充满信心。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有些人说科学是最重要的事业,其他人则坚持说是宗教,还有人主张最重要的是军事技术。皇帝对所有答案都不满意,一分赏赐都没有给。
沉思好几个晚上后,皇帝决定去拜访一位住在山上的隐士,据说他是一名智者。皇帝希望能找到隐士,问他那三个问题,虽然他知道隐士从不下山,而且出了名的只见穷人,不与权贵有任何来往。于是,皇帝装扮成普通农夫,命令他的随从在山下等候,他独自上山寻找隐士。
到达圣人的住所后,皇帝发现他正在小屋前的菜园翻土。隐士看到陌生人,点头致意,然后继续翻土。体力劳动对他来说显然很吃力。他年岁很大了,每次把铲子戳进地里翻起土来,都很不容易。皇帝走近他,说道:我来这儿是想请教您三个问题:做每件事情的最佳时机为何时?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不论何时都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隐士仔细地听着,但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便接着翻土。皇帝说:您一定是累了。来吧,让我帮帮您。隐士谢过他,把铲子递给皇帝,然后坐在地上休息。翻过两行土之后,皇帝停下来向隐士重复他的三个问题。隐士仍然没有回答,但是这次站起来指着铲子说;你休息一下吧?我可以接着翻。可是皇帝没有停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最后,太阳开始下山了。皇帝终于放下铲子,对隐士说:我来这是要问您,看看能不能回答我的三个问题,如果您不能做任何回答,请明白告诉我,我也好踏上回家的路。隐士抬起头,问皇帝:你有没有听到那边有人在跑?皇帝转过头。他们看到一个留着白色长胡须的男人从树林里出来,手按着肚子上流血的伤口狂奔。那个男人还没有跑到皇帝面前便神志不清地跌倒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皇帝和隐士掀开男人的衣服,看到一个被砍得很深的伤口。皇帝很仔细地清洗男子的伤口,然后用自己的衣服包扎。可是不到几分钟,血就浸透了衣服。皇帝把衣服洗干净,再次包扎伤口,而且这样反复了好几次,直到血不再往外冒。这名受伤的男子终于恢复了意识,向他们要水喝。皇帝跑到下面的河边,带回一壶干净的水。那时,太阳已经完全下山,夜晚的空气开始变冷。隐士帮皇帝把人抬进小屋,放到他的床上。那个男人闭上眼睛,安静地躺着。经过爬山、翻土,漫长的一天后,皇帝累坏了,倚着门就睡着了。
当他醒来,太阳已经爬上山头。他往床那边看去,看到那个受伤的男子也正慌乱地看着他。当那个人与皇帝四目交接,他定下神来看着皇帝,轻声低语速地说道:请原谅我。你做了什么,要我原谅你?皇帝问。您不认识我,陛下!但是我认识你。我是你的死敌,我立誓要复仇,因为在上次那场战役中,你杀了我的兄弟,抢走我的财产。当我知道你独自上山找隐士,我决定在你回程的路上突袭你,把你杀死。但我等了很久也没有看到你出现,于是离开埋伏的地方想找到你。可是我没找到你,反而先撞见你的侍从,他们认出了我,砍了我一刀。幸运的是我逃脱了,一路跑到这儿来。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现在必死无疑。我本想杀你,你却反过来救了我一命!我真是说不出的羞愧和感激。如果我活下来,我余生都做你的仆人,我也会嘱咐子子孙孙同样侍奉您。请宽恕我吧!看到自己与夙敌这么轻易就和解了,皇帝欣喜若狂。他不但原谅这名男子,还许诺归还他所有财产,派御医和仆人服侍他,直到完全康复。命令侍从护送男子回家后,皇帝回去见隐士。他想在回宫前,最后一次问隐士那三个问题。他发现隐士正在昨天翻过的土地上撒种子。隐士站起来看着皇帝;你的问题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么?怎么说?皇帝困惑地问。昨天,如果你没有同情我年老,帮我翻土的话,你会在回去的路上被那个人攻击,然后你会深深懊悔怎么没有留下来和我在一起。所以,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你翻土的时候,最重要的人就是我,最重要的事就是帮我翻土。后来,当那个受伤的男人跑来这里时,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你照料他伤口的时候,因为要是你不照料他,他就会死去,你也会失去与他和解的机会。同样地,他是当时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照料他的伤口。记住,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主导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永远就是那个当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你是否会与他人共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你身旁的人快乐,因为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
读完这本书也让我对生活中一些事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现在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我时常会不专心,让孩子自己写,然后自己刷刷手机新闻,看看电视之类的,觉得陪孩子写作业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但是这样下来,孩子写作业的质量也不高,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体验,常常跟孩子生气。最近我把陪孩子写作业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认真对待,孩子写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了,而且我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因为要教孩子学拼音,所以每个字的发音都会查一遍字典,这样对于自己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提升。
还有就是工作中我们只要把工作的时刻当做最重要的时刻,正在工作的客户当做最重要的人,正在工作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比如山西省儿童医院有一台我们的酶标仪,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还挺难说话的,明明自己在出差,但是老师就要求他们立马要用,等不及。后来只要他们有问题,我也是当做很重要的事情对待,期间加过项目,电脑坏过重新装过软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突然发现老师不再是以前我印象中的那个老师了,变的很随和。我去他们那回访的时候,老师会说我这没有问题,你还专门跑一趟,多辛苦,有问题会给你打电话的。跟老师聊天聊起孩子,我说起孩子说话晚,语言沟通不如其他孩子,老师主动说让我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找她,她带我去找发育科的医生。
他们医院有个一体机的意向,主任比较倾向于艾德康的仪器,主任交代下来让老师找两个厂家的在自己仪器上做他们的项目,看看两家做的结果怎么样。科里另一个老师直接说咱们这么熟悉了,做实验你不用紧张,即使结果不太好,我们这边也会帮你的,作为我们干活的能帮你的尽量帮你,给你们仪器说点好话之类的。但是你们主要还是得做上层关系,决定权在主任。说实话看到老师这样对我,我还挺感动的,毕竟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做自己份内的事情而已。所以我觉得无论准备以后干什么,一定要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最好,未来是无法预料的,但是现在是可以把握的。与其担心未来发展,不如趁现在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充实自己,这样才会在不久的将来有机会的时候你能把握住。
正念的奇迹是一本入世修行的禅学著作,其所述的正念是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只是自己看完这本书,好多地方其实也还是没有悟到,有些是比较深奥的。生活即是修行,行禅坐卧立、亦是如此。工作亦是修行正念:时时刻刻都专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惕且一切就绪,掌握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
读《正念的奇迹》有感500字
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这本书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状况和内心焦虑情绪的问题。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觉得自己内心淡定许多,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控制了自己情绪化的问题。
当你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呢?本书能够给我们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舒缓各种负面情绪呢~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迹?不是能够腾云驾雾、踩风火轮,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专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状态。
佛说:“万物皆空”,“空”不是没有,其核心是法无自性。每一个东西都没有确定的本性,状态都会变。一个桌子,此刻因缘和合,它是一个桌子,而几年后,因缘消散,变成了一堆木材,当柴火烧成了灰烬,作为肥料,又作为另外一种状态存在。而一个人,此时因缘和合是一个人,但是若干年后可能成灰烬、成鬼成仙都有可能。所以我们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空的,能关注的只有此刻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观察它,它自然会逐渐消散。
那我们开始跟着这本书的脉络学习。
本书作者是一行禅师,越南人,在yuezhan期间游走法国、美国,号召和平、停战,并在法国创建“梅村”。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想修炼正念的访客。
这本书是一行禅师写给朋友的一封长信,没有阐述详尽的佛理,但单从这封信中,我们已经学会什么叫做正念,和正念为什么是奇迹。
本书开篇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曾和禅师修行的年轻人结婚后发现自己要工作、要照顾妻子情绪、要给小孩儿换尿布、、、自己修炼的时间变少了,然后他试着把修炼正念运用在生活中,意识到配妻子、小孩儿也是自己的时间。没有所谓的你的时间、我的时间。陪孩子的时候老想着工作还没做完,并不能帮你解决孩子和工作的问题,反而更痛苦和焦虑,所以陪孩子的时候就专注于陪孩子,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时刻保持正念,让自己的念头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话锋一转,又说到洗碗的例子。
很多人觉得洗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那边朋友等你一起打麻将的、喝茶时候。老想着快点洗完去做其他事情,
如何才是正确的洗碗?
所谓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们在洗碗的时候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在洗碗是,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在洗碗的当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随顺自己的呼吸,觉照到我的心念与动作。这就是正念,这就是正念的奇迹。
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 者游戏,或者看一部喜欢的电视剧,如果你就会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赶紧洗完,好像洗碗是一件令人厌恶的事情,可是洗碗这个过程也是你人生的一个部分,你自己给人生创造了一件令人厌恶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不是为洗碗而洗碗。换句话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上时,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者也,鲜能知味者。”我们每天吃饭却很少有人感受它的味道,饭一上来我们想的是什么,想的是:“吃完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快点吃,别耽误事儿” 或者先拍个照片发微博发朋友圈,没有去真正体会到食物的味道。修炼正念甚至要求我们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而修炼正念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帮助呢?
禅师有次和他一个学生吉姆一起吃橘子,吉姆没吃完嘴里的那块就去掰下一块,一行禅师说:“你应该先把嘴里的橘子先吃了”。吉姆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在正念的状态。专注于吃橘子的每一瓣,才是真正的会吃橘子。
后来吉姆因为反战入狱,禅师写了一封信给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吃的那个橘子吗?你在那里的生活就像那个橘子,吃了它,与它合为一体。明天一切都会过去。”在监狱的坐和家里的坐有区别吗?有,因为监狱里坐着没有自由对吗?不能去想去的地方,觉得被束缚,所以内心觉得很痛苦。可是坐的这个动作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在监狱里坐着时正念跑了,向往外面的世界,才会内心痛苦。感受当下的感觉,明白此刻的状态,这就是正念的奇迹。
《正念的奇迹》带给我们最简单的做法,是遇到任何问题,对会让自己身心收敛到体内,明白此刻的状态。
不管是洗碗、吃橘子、还是生活中其他情况,当我们知道“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时,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就都成为你修行的机会。而不是只有在禅修时。当你走在路上,甚至烈日当头,都可以对旁边的绿树和阳光保持觉知,知道自己此刻正在念念分明地走路。而不是身体在走路,心却念着其他事情。等车、开会、航班延误,这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过程,保持正念,专注内心的感觉,这就是正念。
好吧,我认为个人难以做到,走路的时候心里想着其他事情,情绪难过的时候还是很难控制自己、修炼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樊登老师曾飞机上偶遇偶像柳传志,柳传志正在看《杜拉拉升职记》,而樊登老师正在看《金刚经》,柳传志好奇问樊登老师年轻人为什么看这本书,樊登老师问:“你觉得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柳传志说:“一个人永远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最痛苦的。”这就是佛教中的“求不得苦”。而樊登老师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你认为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假设有人花500万买彩票只剩下200万,你不会痛苦可能还会觉得好逗;别人失恋你痛苦吗?而自己失恋就很痛苦,别人痛苦你不痛苦,因为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如何让这种痛苦尽快控制然后熄灭掉呢,最好的方法是保持正念,当你保持正念,就会明白这只是一段经历而已,能够感受此刻我的存在,在其他地方感受的我是一回事。
当你知道正念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有知觉,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修行,而不只是禅宗时。
王守仁的《传习录》中的“知行合一”,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言行一致或者先知?还是后行?樊登老师解读这个词的核心是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念头没有跑。你的心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
如我们有时边走边玩手机,玩微信,会感觉很累,因为分心了,没有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一位学生做行政高官,向王守仁抱怨自己没有时间修炼,俗事繁杂,经常要处理工作。王守仁回复他说,“我什么时候告诉你修炼要专门找个时间的?无时无刻都可以修炼,当有人想赢官司给你钱时,你不要,修炼自己的不要贪心,当一个人说来说去说话不清楚,你能不烦躁,这就是在修炼你的耐心,当案情复杂而你能够找出头绪时,你可以修炼自己的明辨之心。所以无时无刻都可以修炼。
我们读书只是方法,修炼还需要看自己的造化和精进程度。一行禅师给我们如何修炼正念的方法、答案首先是专注于工作。
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老想着去吃东西,心里想:“怎么还不下班啊,急死我了”一旦有这种想法,我们就会感觉焦虑和痛苦。所以所有的痛苦从分别心而来。我们微信朋友圈有时会看到有人说“今天又周一了,好痛苦”、“还要加持3天就放假了”,其实放假也不一定会开心,放假和对象吵架,好好的一个假期被吹了、、、每一个东西都没有自性的,是痛苦或快乐,而是源自于自己的分别心给其的定义。体会上课、上班的感受,因为这是我们生命中注定的一天,无论快乐或痛苦都要在这儿,所以好好享受上班,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上班就好好上班,回家、放假就好好休息。
说回一行禅师给我们修行方法的第一招:专注工作。时刻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然后随机应变。这就是保持正念。
修行最难的地方是在家里,其次是在工作中,再其次是在寺庙。因为家里打破正念的东西太多了。
工作和修行很难分开。
具体方法有:
1、有觉知的呼吸。深呼、深吸,知道自己入息,知道自己出息和数息法,当后期能够自如做的可以不用数息而是专注于呼吸了。
2、行住坐卧都是禅,工作、吃饭、洗碗,和朋友聊天,时刻保持正念。
eg:有个人悟道,过一段时间后,徒儿问他,“师父,你悟道之后干嘛呢?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吗?”,师父回:“饥来吃饭困来眠。”,徒儿说我也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啊,那悟不悟道有什么区别呢?师父说,我是该吃吃该睡睡,有啥吃啥,有地儿就睡,而你对吃和住是百般挑剔万般拣择。这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我们很多人会说“这工作好,还是那工作好?”、‘这顿饭好,还是那顿饭好’、、、学道没有别的,就是别挑挑拣拣。因为太挑剔,有大量的分别心,痛苦也就油然而生。
有人会问那修炼成这样了,生活会不会很无趣,很没劲、无聊?就像我们说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无聊、凑合事儿、差不多,而是指合适的极致。孔子一生都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也没有见谁达到过那个境界。当我们修炼到无分别心,人生有大把可以追求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觉得我们应该追求金钱、权利、这都是因为社会惯性,我们被社会惯性操纵,老觉得“别人有车子、有大房子、、”、我也要有车子房子,没有就会很痛苦,这都是我们着了社会惯性的道。只因为社会惯性牵引着你跑,所以你没法儿面对自在的内心。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一个人为所欲为是最不自由的。我们有没有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之后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懊恼当时真不应该说那种话,真不应该打人。因为那是我们被自己的情绪控制,是情绪的奴隶。而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就需要调动我们的正念。
修炼正念,是佛教的入门,放下一切,会发现一切都是空的,都是表象,没有自性,一件坏事在若干年后再看可能就是一件好事,而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我们内心无比痛苦。
所以试着修炼我们的正念,给自己一个“正念日”,每周用一天时间修炼正念,这天每时每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正念,早上起床、刷牙、吃饭、生气——告诉自己,“我此刻在生气”,如何快速的不生气,就是知道让自己生气的那个人,对着镜子,盯着镜子里生气的人,说“这个人在生气”,生气的人就不生气了~若没有这个观察者,任由生气情绪带动生气,这个情绪就永远停不下来。
面对我们的痛苦,并照顾他们。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需要我们照顾,因为他们都说我们人生的一部分,这些情绪就会越来越懂事。不能憋着,会憋出病来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别人能承受的痛苦,我也能。
苏格拉底在判处了死刑时说:“我现在去死而你们将活着,究竟谁更不幸只有天知道。”在他看来,死和活没有太大区别。
作者是一个得到高僧,所以本书的后半段描述的是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樊登老师说里面一段话特别好(但是我可能是境界不高,不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深意Orz):如果一个人以佛教的角度看实相,你会变得悲观,悲观或乐观都太简化了真理,重点是实相真正呈现出来的样子,悲观的态度永远不会让安详的微笑绽放,那是浮现在菩萨和其他正道者脸上的微笑,这才是真正安详的微笑。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念的状态,无分别心,就没所谓的悲观和乐观。
而如何控制我们负面情绪呢?无论何时,当一个善念升起时,认知我心中升起了一个善念,当一个恶念升起时,认知我心里升起了一个恶念,无论你多么不喜欢,都不要执着其中,试图消除它,去认知它就足够了,如果你已经离开了正念,也必须知道离开了,保持着也要认知正念还在。
正如西方心理学对“我”的定义:“我是我的观察者”。找到我的观察者时,就是在修炼自己的正念,而我们通常吧自己的观察者去掉了。所以禅宗会有时给你当头棒喝:“主人翁何在?” 你的体内做主的是你吗?
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先把能做的的做到,把内心放平缓,其他各种事情也就做好了。
当分别心升起时,知道自己有分别心,分别心就减弱了~
最后,我们可能很难保持正念的奇迹,但是修炼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趣也是因为它不容易,境界太高,达不到才好玩,如果一个东西随便就得到了,就不值什么钱了,太简单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