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春节员工福利发放方案
2023-08-18 01:36:44英语书写比赛活动方案
2023-08-11 19:35:27广播站圣诞活动方案
2023-08-18 06:02:19工会迎新春活动策划方案
2023-08-13 07:08:25服装类促销活动方案五篇
2023-08-11 09:08:04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通用十五篇))
2023-08-13 21:13:44公司员工趣味游戏活动方案
2023-08-17 18:10:17事业单位婚假请假条(十五篇)
2023-08-13 04:31:53电算会计实习报告汇总六篇
2023-08-06 11:20:25春节员工福利发放方案
2023-08-18 01:36:44跳高评课稿
2023-08-09 15:07:45
人才培训方案范文(精选8篇)
人才培训方案 篇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幼儿园食品卫生的安全是关系到每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加强食堂工作管理,对于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也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业务知识要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好卫生工作、安全工作,应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为创造高质量、高水平一流服务的目标而共同努力。通过培训,要提高我园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食堂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高质量地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服务。在日常操作中更加严谨、规范,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每一位师幼吃的放心、舒心、开心,为我园的后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三、培训安排
每学期安排两次培训和学习(根据我园食堂的具体情况,从2月份开始学习,具体安排附后)
1、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防卫生事故的发生。
2、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
3、每学期至少定期组织一次食堂人员岗位练兵或技能竞赛活动,以保证从业人员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
4、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对业务骨干和进步明显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其学业务、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人才培训方案 篇2
一、培训目标
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目标,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普及深化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和人才,提高电子商务覆盖率和渗透力,逐步形成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支撑体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新格局。到年底,培育具备电子商务技能,适应电子商务就业和创业需求的实用技术人才1000人;实现本地电商从业率不低于90%。
二、培训对象
部门、镇乡、村(居)社干部,镇村(居)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店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单位、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电商从业人员,有志电商创业的高中、职高、技校、高校毕业生、社会青年和镇乡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方式
遴选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有志电商创业的本县或在本县从业的培训对象,选用统一推荐教材,按照“因人制宜、按需培训、分类指导”的思路,采取集中培训、一对一培训、现场培训、实践操作和跟踪服务等方式进行培训。理论培训不少于30学时,实践操作不少于50学时,跟踪服务不少于20学时,并抓好后续跟踪调查。
四、培训内容
1、电子商务相关政策解析(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背景、重大意义及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电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法规;
3、电子商务模式(B2B、B2C、C2C、O2O、G2B、G2C、G2G模式介绍);
4、电子商务在线支付与安全;
5、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以及店铺工具软件的使用;
6、网上建店的基本操作;
7、网店的营销推广。
培训重点:
①开店之前的准备工作、货源寻找与甄选、发布商品、设置店铺以及卖家中心后台的使用;
②网店的装饰装修、商品拍摄、商品图片美化、店铺海报图片的制作、设计装修素材等内容;
③淘宝平台站内站外的宣传与推广、网店的促销策略等内容;
④手机淘宝的基本概况、手机淘宝店铺的设置、推广及引流等内容。
五、培训措施
各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好培训对象,制定好培训教学计划,落实好培训场地和安全保卫措施,建立健全后期跟踪服务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特色,切实抓好培训。
六、评估方式
建立由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参训学员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估机制,以百分制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兑现补助的依据。考核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含80分)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不合格。
七、培训档案
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学员档案管理制度,按班次真实、完整、规范的建立好培训档案并装订成册。
八、培训机构
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商务局组织对申报企业进行了评审,择优确定了县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县奔腾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县电脑科技学校、县前程职业培训学校和县劲辉职业培训学校等5个培训机构。
九、补助资金
根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方案》,安排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相关培训学校、中心或机构开展电商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一)补助范围及标准
补助范围:组织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宣传动员、生源组织、教材讲义、教师工资、技术专家指导、学员食宿、场地租赁、设备使用维护、实践操作、参观交流、教学管理和公务费等。原则上按800元/人标准补助。
(二)兑现方式
每批培训结束,按考核办法计算并兑现培训补助。
十、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遴选培训机构
(二)遴选培训对象。按照主管部门负责,镇乡政府协助,培训机构配合的方式遴选确定培训对象(遴选方式另行确定)。
(三)组织培训。按照培训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培训。
(四)总结提升、健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对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探索建立电商创业人才培训长效机制,为全面、纵深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新型创业人才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电商企业和人才培训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解任务,齐抓共管,整体推动。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实地查访、电话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考核,监督其按计划开展培训。对不按计划开展培训、管理不力的培训机构,要核减其培训任务,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其承担培训工作的资格,并向社会公示。主动邀请审计或纪检监察部门参与项目检查验收,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形成监管合力。同时接受省商务厅对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的抽查检查。县商务局将根据各基地培训任务完成进度、项目监管、资金使用、信息报送、培训效果、跟踪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兑现培训补助费用和下年度任务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规范报账手续。各培训机构在报账过程中应填写《县电子商务企业和人才培训补助资金申报表》,出具《电商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验收报告单》,《电商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台账》和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建专账搞好核算。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典型经验总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电商创业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
人才培训方案 篇3
为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XX]16号)、省劳动保障厅《江苏省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培训方案》(苏劳社培[20XX]1号)以及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人才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适应我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出发,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培训力量,大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确保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的七项工作措施,确保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需要,在继续抓紧落实业已开展的机械、电子二个高级技工培训项目外,在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冶金、轻工、建筑、服务业、农业等支柱产业有选择地启动专项培训项目,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递增20%,培养新技师3600名,带动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力争使我市初、中、高技能人员构成的比例提升到2:6:2。
三、项目内容
1、重点领域: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建设的需要,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我市主要在机械制造、加工、机电工程、汽车运输、冶金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训。
2、重点职业(工种):机电类着重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人员、模具量具制造人员、特种焊接人员、机电一体化维修人员(机械设备)、机械加工、装配生产线岗位、工种中多技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电子信息类以电子电路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无线电整机装配调试、电子设备维修、电子产品模具制造、计算机(含外设)服务器装配调试、维修、计算机系统集成等职业的智能型技能人才,以及软件开发、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以及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
3、实施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有“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家,即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常州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宝钢集团常州冶金机械厂、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我市决定首批确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家(见附件2),在全市建立培训网络,形成培训能力,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一些领导重视、条件较好、管理规范和知名度较高的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也可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后备基地,填报《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审批登记表》(见附件3)申请加入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审批登记表请于20XX年5月10日以前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经评估审批后,统一向社会公示、公布。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常州技师学院、常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常州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的资源优势,尤其要突出技师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示范、辐射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在符合条件的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增挂技师学院牌子,承担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学制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任务。
(二)充分发挥有关行业部门的管理协调和技术指导作用,加强企业集团与技师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促进职业培训与生产岗位、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开展企业名师带徒和在一些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试点,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成长,强化高级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其中职工工资总额的1。5%留在企业,专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的规定,大力开展职工培训,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务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指导企业提高高级工、技师的工资水平、岗位津贴和福利待遇。凡具有高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并被聘用的,按市劳动保障局下发的《关于做好常州市高级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工作的指导意见》(常劳社薪[20XX]152号)精神享受相关待遇。
(四)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凡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92个职业(工种)的人员,就业、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机构进行职业介绍和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就业准入控制的规定执行。严格依法对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技术职业(工种)人员应从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的管理。对已经从事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但没有相应资格者,要组织培训和鉴定,在20XX年以前达到上岗要求。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除了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外,力争每年集中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并给予处罚。
(五)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改革,探索并实行与企业生产和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模式。进一步做好技师和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工作,在20XX年全市对12个职业(工种)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在国家规定的技术条件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实行由市级具体实施、省厅核准发证的工作机制,逐步扩大技师、高级技师的鉴定职业(工种)和覆盖面,使经过培训的高级技工,通过社会化考评方式,取得技师职业资格,促进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鼓励青年人脱颖而出。
(六)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宣传表彰奖励优秀高技能人才。继续实行每三年举办一次多个职业(工种)的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每年在1~2个行业中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切实做好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我市原则上确定每年表彰一批“常州市技术能手”,每三年组织评审一次“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并对这些优秀技能人才进行奖励,同时积极向省、国家推荐高质量、公信度高的技能表彰候选人。
(七)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培养具备高级职业资格的专业理论和生产实习指导“一体化”教师。加强对中青年后备教师的培养。加快新技术、新技能在职业培训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创新培训形式,开展远程职业培训,推动多媒体音像、仿真模拟教学技术的应用。
(八)加强常州市技师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常州市技工教育与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把全市高技能人才有机组织起来,建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库,定期举办全市性的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材料等职业技能推广和交流活动,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
(九)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措施,宣传各行业的技术能手和标兵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标兵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
五、组织领导
1、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总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各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基地的组织实施、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2、成立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劳动保障局局长任组长,市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技师学院和职业院校的有关领导参加,负责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等工作(见附件4)。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处,负责日常联络工作。联系电话:xxx,传真:xxx。
3、市各有关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项目协调小组,确定联络员,并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并请各辖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报市劳动保障局备案。
六、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①市各部门、各行业、各辖市、区落实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组织领导与实施机构。
②重点了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现状,并制定培训规划与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①做好基础与技术支持工作。
②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推广工作经验。
3、效果评估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9月)
①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总结。
②对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抽查复评。
人才培训方案 篇4
为加快电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电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关于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通知》(劳社部发[20XX]32号,以下简称“项目”),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推动工作领导与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会领导任主任、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14家企业主管领导或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主任参加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推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职责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并对本项目涉及的行业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
“委员会”下设项目工作小组和项目研究小组。
1、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培中心负责人兼任组长,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14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教育培训负责人参加。项目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针对企业推动本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和工作内容,开展协作性研究与交流;向“委员会”提出行业性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议案;推动、协调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鉴定的各项工作实施。
2、项目研究小组由部分电力企业、电力培训中心、高级技工学校的领导组成。项目研究小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的调查研究与咨询;针对电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本项目工作所涉及的行业标准规范、资格与质量认证等工作开展研究;在“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下,为工作小组提出的相关议案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并向委员会提出有关的议案。
(二)进入项目实施的企业,要成立企业有关负责人挂帅,人力资源部(或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人协力配合的项目实施领导组织。具体负责本项目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协调落实等工作;组织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研究制定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畅通的企业内部分级培养工作体系;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培训机构网络;拓宽培训经费的投入渠道;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各省电力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行协”)作为省内项目牵头单位,要成立由省行协有关会领导任主任,省内各有关单位参加的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领导机构或工作办公室,在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省行协的宣传、组织与协调作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工作规划、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协调建立省内有关政府、省行协、电力企业、电力培训机构之间开展本项目的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
二、实施范围和职业(工种)领域
(一)实施范围
1、首批进入项目实施的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粤电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新力能源开发公司等。
2、为使更多的电力企业进入到项目中来,逐步扩大项目的实施范围,各省行协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帮助省内其它电力企业了解本项目的工作目标、内容和任务,制定企业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向中电联报送新加入项目实施的企业名单,由中电联汇总,统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二)实施的职业(工种)
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结合电力生产技术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先主后辅,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目前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中,确定变电站值班员、变压器检修工、配电线路工、集控值班员、汽轮机本体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水工浇筑工、水工建筑测量工等为首批实施职业(工种)。争取用2年的时间,进行这些职业(工种)岗位能力(特别是复合性岗位的能力)和结构层次的分析,提出并实施这些职业(工种)的培训行业规范标准,该规范标准包括:岗位能力要求、培养方案、质量评价等;并提出这些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的结构层次比例指导性意见。在取得上述经验基础上,再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电力行业其它主干职业(工种)的行业规范标准等工作。
三、项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涉及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在职与后备人员的培养,近期工作内容的重点为高级工向技师、技师向高级技师的在职人员培养。
本项目内容的实施,是在“委员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组织下,以企业为主导,发挥省行协的地区性协作网络功能,调动各级优质培训资源,在各自的工作层面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通过近、远期工作内容的结合,形成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的行业环境,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的梯次发展。
(一)由“委员会”统筹规划并协调组织,整体推动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
1、组织开展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分期分批立项研究、开发涉及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有关方面的政策、评估机制,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大纲、教材、手段,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项目实施中去。
2、开展电力行业主干职业(工种或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分析。
3、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有效的培养机制和科学的薪酬制度。
4、推动电力培训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与优势互补,本着优化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电力行业现有的骨干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建立起能覆盖全行业地域和主要职业(工种或岗位)分布的三级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
5、面向培训机构,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规范工作,开展相应的评估、交流;组织进行两年一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促进行业培训水平的整体提高。
6、开展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师的培训认证工作。
7、促进仿真模拟技术和现代培训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和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全行业教育培训优势资源,逐步构建满足电力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多样化学习的行业教育培训信息与管理网络平台及其相应的行业政策机制。
8、在逐级选拔基础上,推动建立省、大区和全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9、在政府授权指导下,加快推进实施电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与之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10、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力度,构筑并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紧密行业培训和考评鉴定工作,积极探索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培训考核与现场鉴定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要通过行业政策导向,明确把取得行业高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的条件之一。推动全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大赛,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途径。
11、探索建立起具有电力特色的行业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二)企业作为实施本项目的主体,在全行业统筹协调下,其实施的工作内容为:
1、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对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明确提出涉及本项目首批实施职业(工种)或扩展到本企业其它生产、建设、经营岗位的主干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年度需求计划。
2、围绕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任务;确立集团公司与子(分)公司以及基层企业之间的分级培养工作体系;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的落实。
3、坚持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注重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
4、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创新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快速培养与成才的通道,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拓宽经费投入的渠道,进入本项目实施的重点企业应根据国发[20XX]16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比例从原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2.5%,并从中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
6、要充分发挥下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技能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基地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支持鼓励这些培训基地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建立企业生产技能专家库,通过政策导向,使这些专家能够兼职培训机构的教学,充实技能培训教师队伍,使培训质量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一线生产技术的要求。要鼓励基层企业加大同当地优质电力培训机构的协作力度,充分利用行业三级培训基地网络资源,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三)作为各省实施本项目的牵头单位,省行协的主要工作内容为:
1、根据《通知》精神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转发的中电联《关于发挥省电力行业协会在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作用的意见》要求,大力开展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宣传、动员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行业环境。
2、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与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工作,争取得到政策支持;团结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依靠省内各级各类电力培训机构,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作和交流等工作。
3、开展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
4、根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标准,协商遴选本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备选名单,上报中电联;结合省内培训资源情况,提出培训基地网络布局结构,开展培训协作;配合中电联开展省内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工作。
5、依靠省内各电力培训机构,协调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面向企业需求,具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之间、校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
6、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起省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7、积极支持、协助、联合省电力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的本省企业,共同做好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尽快将地方电力企业纳入实施电力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轨道;组织开展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和先进表彰,促进企业技能练兵和培训活动,形成电力高技能人才逐级选拔的途径。
8、组织开展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相关的政策研究,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及中电联提出建议。
(四)积极推动电力行业三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网络的建设。
1、企业或者基层企业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根据本企业需求,按照行业培训规范标准,实施部分工种岗位的高级工、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相关的培训合格证书。
2、30所左右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行业培训基地”),将根据地区和职业(工种)优势资源分布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行业基地建设和遴选标准,在各省行业协会推荐基础上,由中电联组织专家分批、滚动遴选,经“委员会”审定后确认。“行业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要求,面向大区或全行业服务。
3、5~10个国家级(电力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级培训基地”),将在行业基地范围内,根据遴选标准和地区、职业(工种)资源优势分布情况,由中电联组织有关专家,并经“委员会”同意,提出备选名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公布。“国家级培训基地”,除面向本企业外,还要根据电力和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具体要求,面向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服务。
4、“国家级培训基地”和“行业培训基地”,面向电力行业实施特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执行行业培训规范标准,严格进行基地和教学质量等管理,接受“委员会”的质量监控与有关认证。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行业培训合格证书。“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要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国家有关培训合格证书。
5、加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师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力度。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全行业共享的主干工种或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及其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对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实施全行业培训、认证和动态管理。
人才培训方案 篇5
1、培养目标
卓越班以课程培训、项目训练和岗位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技能大赛”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服务“创新创业项目”为目标,以实际项目“设计+操作”为载体,学会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装饰设计理论、装饰设计软件操作、各类空间装饰设计、装饰工程施工与管理、企业及市场调研、企业顶岗体验等。
通过培训使学生整体掌握装饰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具备较强实战能力的装饰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装饰行业发展对技术人的根本需求。培养“技能卓越、素质优秀、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装饰设计人才。
2、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组织好本次卓越班,特成立领导小组,所有活动均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
领导小组组成情况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基本思路
1、以“拔尖、卓越,分层次”培养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等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课”与“岗”的零距离对接,将企业文化、技能操作、企业人员引入培训体系,使学生步入企业,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学习和工作,使培训模式与装饰企业深度融合。
2、聘请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资深设计师为卓越班校外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各类装饰设计大赛、服务社会、创业就业大赛等项目,开设“企业讲堂”,不定期聘请校外导师就行业规范、技能操作等相关内容来校宣讲。
3、创新教学模式,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卓越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设计+操作”的教学形式,在培训中充分利用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等实践资源,积极举办技能大赛、服务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的基础上,精选项目并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项目中,企业还可以提供卓越班实践场所及岗位。
4、卓越班与技能大赛、服务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相结合,对应项目培训内容。将技能大赛、服务社会、创新创业服务规定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开展持续训练。
4、培训模块
略
5、实施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系部成立卓越班领导小组,负责高端装饰设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总体策划、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按照方案要求研究建立教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2、精心组织实施
卓越人才培养内容的准备和安排上做到精心策划、精心安排,内容和形式与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深度融合。在内容上,融专业性、技能性和特色性,构建实践基地—项目—大赛为一体,使培训内容固化,以项目化推进。
3、抓好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装饰实训基地建设,推出系列特色项目,将企业文化、企业实践技术、企业人员引入卓越班教学中,使学生步入企业,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工作,使育人模式与装饰企业深度融合。
4、创新工作方式
探索与辽阳市瀚轩建筑装饰设计中心联合育人新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校企联合育人载体,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
人才培训方案 篇6
为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缓解服务外包人才短缺,支持大学生增加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推进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订单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促进就业”十六字方针,注重培训实效,努力培养一批经过服务外包专业技能培训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服务外包专业培训资质和运作规范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为杭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和市场化推进的原则,根据杭州市服务外包三年行动计划奋斗目标,20XX年全市离岸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规模约为5500人,20XX年约为9500人,20XX年约为15000人,三年合计为30000人。
三、培训对象
杭州市服务外包培训主要面向以下四类人:
1、IT相关专业补强。为高校或高职IT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待业者),提供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业务流程和人文背景的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
2、非IT专业转业训练。为高校或高职非IT专业学员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待/转业者),提供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转业上岗前的基础训练、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
3、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面向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员工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
4、派遣员工定制培训。面向国际发包商,提供特定技能员工经筛选,赴境外进行定制培训。
四、培训内容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包括:根据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需要或服务外包发包商提出的承接其发包业务的需求进行的人才定制培训;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从业人才资质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知识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人才培训、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急需的储备人才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大学生实习项目及勤工俭学培训;服务外包相关法律、行业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外包企业新入职人员岗前业务技能培训等。
五、培训模式
根据商务部要求和国家即将颁行的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建设标准,结合我市近几年来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实际,重点支持以下三种模式:
1、引进外国知名公司合作办培训。采取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分段支付、保证就业的形式,引进国际知名原厂商和发包商,运用其服务外包培训成熟经验,采取合作共建方式开展培训。
2、服务外包企业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以解决大学生就业为前提,面向社会招生,突出专业实训,加强培训运作规范,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3、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联合开展培训。推动在杭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改革教学内容,实行学分置换,尝试学费转移支付,调动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的积极性。
六、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1、协调机构。成立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协调管理机构。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协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行使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管理和协调职能,编制中长期培训规划,为研究制定鼓励、扶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优惠政策,认定、协调各培训机构提供依据。
2、培训质量评测机构。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协调管理机构下设服务外包培训评测机构,主要职能是:行使服务外包培训质量监管职能,建立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国际认证考试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实训评价中心、服务外包培训课件研制中心等服务组织,为资源共享、人才流动、提高培训质量和国际交流水平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3、培训实施联盟机构。将现在已开展服务外包培训的单位组织起来,成立杭州市服务外包培训联盟。其主要职能是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交流信息,提高质量,具体承办服务外包培训的实训工作。培训联盟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凡是开展服务外包培训的单位都可申请加入。
七、培训机构的认定
培训机构是指具备培训条件,从事服务外包人才业务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及有培训能力的企业等。培训机构由有关部门认定。
1、培训机构认定条件
(1)从业时间:具有2年以上培训从业时间。
(2)培训规模:累计培训服务外包人才不少于500人,且60%以上的生源来自在杭高校;就业率在85%以上且60%就业于服务外包企业(含经培训被境外企业录用)。
(3)培训师资: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外包企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有一定数量的正规院校的专业教师;有一定数量的海外背景或引进的外籍教师。
(4)培训场所: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有固定的培训场所,面积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
(5)考核能力:申请认定的培训机构须有完备的考核制度,能对学员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等进行严格规范的考核。
2、培训机构认定程序
(1)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经有关部门组织认定后在杭州市服务外包信息网予以公布。
(2)经认定的培训机构,年初和年终须向有关部门报送培训方案和培训完成情况。
(3)经认定的培训机构,每二年检查登记一次,符合标准的予以续登记,不符合标准的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在整改期结束仍未达到标准的,不再予以登记。
3、培训机构资助
凡被认定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凭有关材料并经审核批准,可获得服务外包专项资助。
八、课程设置
服务外包培训的实习、实训课时规定一般不低于教学总课时的50%;教学计划中的学习、实训课的开课率应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九、资助标准
对经认定的培训机构,按照其上年培训和学员就业率,每培训1人给予500元资助;对应届大学生参加培训,给予每人4000元资助;对于服务外包企业新录用员工技能培训,给予每人4500元资助,具体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办(20XX)32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局关于杭州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政办函(20XX)356号]执行。
十、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为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要从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上保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不断发展。要积极筹建杭州模式的“中国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取得国家商务部的资质认定,协调和组织在杭大专院校、企业的服务外包培训资源,积极引进国际战略合作者,坚持政府协调,校企结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力争把杭州建成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2、加大人才培训扶持力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政策,根据杭州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扶持政策。一是建立和落实市、区两级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扶持配套资金,在20XX年的基础上,根据培训计划和完成情况,每年有所增加。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对开展培训的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的,在提供培训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解决学费问题。
3、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宣传推广
要凸显杭州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整体形象宣传,提高全社会关注度。要研究如何打响杭州服务外包品牌,策划国内和国外宣传联动方案。要制作杭州服务外包宣传片,白皮书,及时组织推介活动。在打响服务外包杭州品牌的同时,扩大人才培训的宣传,把政府的各项鼓励扶持政策及时传达给就业学生,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得信息,积极参加人才培训,共同促进杭州服务外包产业的加速发展。
人才培训方案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根据《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程项目。
一、主要目的
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程为载体,大力培训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增加实用人才数量,提高高素质、高水平实用人才比例,增强实用人才致富带富能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程,着力解决我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XX年,具体目标为:
1、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XX人左右,每个行政村实用人才数量不少于10人。
2、重点选拔培养100名大专以上学历,40岁以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3、农村实用人才中的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从事现代农业产业的人才比重达到10%。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乡镇、村组织力量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本地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类型、年龄和知识结构等,以及农村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培训、培养计划。
2、强化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根据乡情村情和实用人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一是坚持普遍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对摸底掌握的农村实用人才全部进行培训,重点对大专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农业龙头化企业负责人、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几类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二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相结合。组织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进村办班、下地指导,为农村相关人才提供技术辅导,答疑解惑;重点聘请草莓、葡萄、蔬菜、林果等领域专家教授,对相关产业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借脑生智,引才生财;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管理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或农村经纪人,组织到山东寿光等于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借鉴经验;组织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到河北农大等高校学习深造,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教育。
3、吸引各类人才服务“三农”。各乡镇认真筛选1-2个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项目,搭建合作平台,定期邀请省市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为产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培养管理骨干,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及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提供咨询服务和示范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实习、工作,有计划地选择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专家工作站或毕业生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工作岗位,积极培养和吸纳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4、帮助扶持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项目、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涉农职能部门,帮助联系好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工商部门,降低涉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开办门槛,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企业和合作等经济组织。财政部门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扶持及激励政策的落实。乡镇扶持或引进1-2个农业产业项目,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对于引进好项目的人员,予以重奖。
5、强化农村实用人才激励保障。一是组织开展优秀实用人才评选表彰。评选表彰1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授予“满城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5000元的物质奖励。二是提高实用人才政治待遇。在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掌握一定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热情和政治地位。三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推荐农村实用人才“进班子”,确保每个农村两委班子中有1-2名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发挥实用人才在服务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中的领头雁作用。
四、任务分工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组织实施。具体分工为:
县委组织部负责工程项目的研究谋划和牵头抓总,以及农村实用人才评选保障等激励保障工作;负责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督导检查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重要依据之一;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县报社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的宣传报道;负责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
县委农工委、县农业局负责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负责满城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参与实施。
县科技局、县科协负责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普及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保障工作。
各乡镇党委负责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创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负责示范基地、合作平台建设;负责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智力引进及激励工作。
为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程顺利实施,各乡镇和责任单位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人才培训方案 篇8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xx-20xx年)实施意见》,现就做好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备案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重点
1.经济重点领域: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律师公证及法律服务、社会工作。
3.现代服务业领域:现代物流、研发、旅游、养老、医疗、金融财会、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商务服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计划编报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结合本地本行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培训项目计划,明确高级研修项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已确定的20xx年培训项目应填写《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备案汇总表》和《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备案表》(见附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市行政中心745室)备案。
三、有关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的备案工作,认真填写备案项目表,以书面和电子版形式于20xx年3月20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备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应不少于72学时。各部门、单位自行组织的未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的培训项目均不得登记培训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