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观后感

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范文参考五篇

2023-08-09 01:10:02 高考在线

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1

*,共享未来。“进博会已经成为我们携手中国伙伴合作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第一届不知道进博会是什么,第二届抢着报名参展,第三届挖箱底也要把最好最新的产品送到进博会”“这是非洲企业扩大出口、拓展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即将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受到来自海内外参展企业的热切期待,吸引着全球关注目光。

人们对第三届进博会的期待,不仅因为这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更是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这场特殊的“东方之约”将为各国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新设公共卫生防疫、节能环保、智慧出行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4个专区;展品留购税收优惠力度更大,不仅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也予以免征;首次实施展览品进境“无纸化通关”,允许展后将展品转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从今年进博会筹备情况来看,展览面积更大、展区设置更优、展商质量更高将为国内外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遇,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进博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点,相信不少参会者都会深有感触。从针对参展人员进出境推出“智慧旅检”,推广进境人员健康申报电子化,到在场馆各验证出入口提供疫情防控一体化服务,实现人员证件信息与体温检测等健康信息自动、精准匹配,再到全面提升证件服务水平,首次实现微信自助查询和证件复用两大功能,为了确保举办一届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进博会,中国采取了有力举措、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这些努力中,更能够读懂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看到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的中国担当。

借助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让更多企业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这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举措,必将为提振全球经济和促进贸易复苏注入新动力。就拿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的阿根廷一家牛肉加工厂来说,该厂每天的牛肉产量约为330吨,向中国出口约占七成,正是得益于中国市场强劲需求,疫情防控期间产量和出口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无论是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老朋友”,还是带来优质产品服务的“新伙伴”,越来越多企业借助进博会这个平台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了实打实的发展红利。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4%。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中国如期举办进博会,目的就是要同大家携手努力、共克时艰,共同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繁荣。

主动扩大进口、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是因为我们深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懂得“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从首届进博会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云集上海,到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金额711.3亿美元,如今,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今年1至8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38.8亿美元,同比增长5.9%。与此同时,成立仅三年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也借进博会“东风”乘势而上,吸引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160余家客商入驻,引进进口商品8万余件,国际贸易年进口额超百亿元。可以说,进博会搭建的对外开放平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有助于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这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战略抉择。当前,上海“四叶草”已经张开了拥抱世界的双臂,“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必将助力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助力世界经济走出阴霾、走向复苏。

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2

从当前情况看,本届进博会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达到了“不一般的效果”。当前,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进博会的重要性,将每一年度的进博会持续做好做强。

从五个方面体会进博会重要意义

一是“一大创举”。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古往今来,各个国家都是举办出口博览会、主动推销自己的商品,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主动举办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进博会是中国的首创、是中国的“专利”,更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胸襟的体现。

二是“两个重大”。举办进博会是我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主要国家政策内顾倾向抬头,贸易摩擦和投资保护不断加剧,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严峻考验。在此形势下,中国举办进博会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际行动。

三是“三个判断”。进博会是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发展成就、开展国际贸易搭建的开放型合作平台;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产品;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进博会不仅有商品展,还有国家展。通过进博会,参与国可以系统地展示本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进博会是中国继“一带一路”之后为世界提供的又一个全球性的公共产品。通过这些公共产品,相关国家可以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与中国一道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是“四大主场外交”。今年,我国共有四大主场外交活动: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其主旋律是改革开放;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其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其主旋律是“一带一路”;11月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进博会是今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最后一场,备受世界瞩目,是我们宣示市场开放的重大举措。

五是“五个一流”。在筹办过程中,进博会秉承“五个一流”的特色:招一流企业,展一流产品,营造一流环境,做到一流服务,达成一流成效,最终通过“五个一流”让参展国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与利益。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3

上海进博会意义重大。

一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借用上海进博会的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为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时机。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有发源于汉代,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芝麻(古称胡麻)做成的周村烧饼;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中国名曲的演奏;有海派插花艺术品、中式盘扣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上海剪纸等,为全球展客商增添了一份对中华文化的美好记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开放视野和宝贵精神遗产,给世界各地的展客商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迪,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是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经贸交易的盛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在进博会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们不仅谈生意、聊合作,更用心体验和感悟对方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从斯里兰卡的民族舞蹈,到古希腊哲人的经典名言;从匈牙利特色体育项目桌式足球,到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从法国的钢琴演奏,到拉脱维亚的摇滚乐队……进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不断加深彼此了解和互信,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共同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台,同时也是一个点亮世界文化交融的展台,在为全球展客商提供一份珍贵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记忆的同时,其所彰显的互利共赢、共享未来的合作理念,也获得了广泛认同。

三是打造了“文化+”的特色品牌。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在品牌中注入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品牌的美誉度,进而产生溢价效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届进博会上出现了不少“文化+科创”跨界融合的文化产品,打造了蕴含中国元素独特魅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德国家电科技品牌福维克展厅,有一款智能茶艺机,只用45秒便冲制一杯功夫茶,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便捷享受的同时,将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一并传播给了全世界。丹麦乐高集团首次发布的带有中国元素的玩具——舞狮,让全世界的孩子通过这款玩具了解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商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也为越来越多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可以预见,蕴含中国元素的文化品牌必将会日益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四是拓展了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经贸交流,需要有良好的平台作支撑。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有国际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两条主线,二者相互交汇,互为补充,拓展了文化和经贸交流的平台。就二者的本质而言,经贸和文化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各国间的经贸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各国间的文化也各具特色,因为差异的存在,就有了交换、交流的基础,商品通过交换实现了互通有无,文化通过交流实现了融合共生。因此,文化一直是活跃在经贸领域中的重要因素,而经贸领域中的文化商品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被运往地中海国家,同时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搭建进博会这样一个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和经贸领域的合作,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既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本届进博会上,各参展国在充分展示本国轻工业、重工业、化工业等传统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同时,还着力推介了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精美的世界文化遗产等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有待提升。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很好产业发展前景这个有利条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我国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领域,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4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苏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国受疫情困扰,经济普遍负增长背景下,进博会为各国经济发展与商品及要素的流动提供了市场,也为各国‘抗疫’提供经济支撑,这是某种程度上的特殊‘公共品’。”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后疫情”时期,能够在线下举办进博会反映出中国在“抗疫”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成效。“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一些问题,包括医疗产品的安全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进博会能更进一步地把各个制造商聚合在一起,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如期高质量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深度融合互动,也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王炳南日前表示。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孙立行认为,第三届进博会将成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载体。“需求升级方面,它(进博会)是以内促外的‘发动机’;供给方面,它是以内促外的‘推进器’;金融开放方面,它是以内促外的‘加速器’。”

孙立行强调,第三届进博会的举办将继续扩大进口,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实践突破和力度创新。“中国是贸易大国,要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扩大进口是必由之路。”

王健也表示,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政策的“宣誓平台”,是凝聚、推动全球化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思想交流平台,是一个“大聚会”。“对于全球化发展,中国一直说要有更大的包容和共享,我们不光是进口很多先进国家的技术,同时也是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国家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实现共享。”

进博会是世界级的“会客厅”。“外商投资需要了解东道国的情况,通过进博会的召开,让外商投资者‘眼见为实’,现在我们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会让外商投资者感觉在上海、在中国做贸易更加便捷了。进博会不是独唱而是‘合唱’,是和世界的‘大合唱’。”孙立行指出。

上海进博会的感悟和体会5

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多国肆虐的当下,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依然在上海应约到来。本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11月4日在上海举行。路透社11月2日报道称,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将利用这一机会展示其经济韧性。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的如期举办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中国已经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恢复过来,也表明中国以开放和共赢的精神在推动全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心。

进博会成为“首发”舞台

本届进博会的主题为“共天地、同风雨、聚进博、享机遇”,官方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14%,参展企业质量更高,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意愿更强,“回头率”超过70%,更有数十家企业已连续签约未来三届。本届进博会共设置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汽车展区、技术装备展区、消费品展区、医疗器材及医药保健展区和服务贸易展区等六大展区。韩国《每日经济》11月3日报道称,今年进博会的展示面积比去年明显增加,但目前基本被抢占一空,很多企业产品的口号都是“世界首发”或“中国首发”。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截至10月26日,上海海关已累计受理完成284批次、逾2397万美元的第三届进博会进境展览品通关放行。在今年特殊形势下,本届进博会主重点邀请有明确采购意向的专业观众到会,即便如此,各地采购商报名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注册单位11.2万家,注册人数达到40万人。本届进博会专业采购商实力雄厚,报名注册的采购商中,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达到2238家,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近1400家。

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设置展台的日本企业兄弟公司将展出打印机、扫描仪、激光喷码机等一系列“拳头产品”,兄弟(中国)董事长尹炳新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前两届的磨合,主办方和参展方都进入了状态,“我们要展示还未在中国销售的激光喷码机,从以往的经验来说,如果要进口这样的产品,耗费时间长,牵扯的部门多,企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但进博会采用了进口一站式的服务,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尹炳新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催生了很大的商机,进博会上有很多的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采购团会来,这为企业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帮助各国企业抓住“中国机遇”。

认可中国防疫成果与经济活力

参加本届进博会的国际企业既有福特汽车、路易达孚、高通、罗氏等连续3年参展的企业,也有耐克公司(如图)、历峰集团和迅销集团这样的新参展商。有不少分析提到,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很多大型国际展会都按下暂停键,进博会却能够继续吸引“新朋老友”的到来,离不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

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已经连续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在本届进博会前夕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欧莱雅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对中国经济表达乐观期待,“中国消费市场比全球其他地区的复苏更稳健,展现出极强韧性。”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全球销售额下滑,但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却逆势上扬,前9个月同比增长达20.8%。安巩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不会动摇”。

“今年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博会意义也更为特殊”,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它切实传递着中国推动进一步开放,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期待继续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更具韧性和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未来。”

“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3日报道称,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表示,今年大约有10家俄企参加进博会,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气泡酒生产商Abrau-Durso,和生产软饮料的公司切尔诺戈洛夫卡。《哈萨克斯坦实业报》11月2日报道称,35家哈萨克斯坦公司将在食品领域展示产品,一批真空包装的牛排已经运到展会现场,参展公司负责人安达尔金表示:“美国和澳大利亚牛排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作为中国的邻居,我们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同时哈国葡萄酒也首次亮相。

在新冠疫情冲击国际贸易之际,上半年韩国对华出口依存度由去年的25.1%略增至25.5%。本届进博会上韩国除大企业参展,特色食品饮料、时尚美妆和医疗保健品也将登陆上海。“在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后,中国反而开始举行大规模的进口商品采购活动,以促进更多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红利。”韩国《朝鲜日报》11月3日报道称,第三届上海进博会和随后的双11网购节将展现中国强力内需市场和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