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观后感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800字

2023-08-06 01:02:01 高考在线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1

《战长沙》基本上原生态再现了历史上长沙大会战的原貌,无论大轰炸还是火烧长沙城,都刻画的极尽详细、鲜活。硝烟弥漫,战火风云,长沙儿女饱经磨难却坚韧不屈,从而成为战长沙、保长沙、卫长沙的最强大动力军。诚然,国难之下,并非人人都是勇士,都是英雄。《战长沙》以胡家为主轴,细腻记录了他们从草根平民到勇士英雄的变化过程。相比枪炮火药制造的大场面大震撼,小人物的成长史却有着另一番的气壮山河般的豪迈与悲烈,而这,恰恰也是《战长沙》最吸引人,最不同于同类影视剧的地方。

战争常常是以人为主,反应战争的影视剧往往也多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战长沙》中,胡家上下老少几十口恰如当时中国草根百姓的缩影,饱受战争摧残,却始终坚毅不拔,纵使赴汤蹈火、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胡家女婿薛君山原本是国民党部队中的小小保安队长,欺行霸市,为所欲为,敛财、横征,各种坏事没少做。但他却是一个顾家的男人,对妻子温柔体贴,对丈奶奶敬畏三分,尽管看不起吃软饭、常抱怨的老丈人,但对家人,总体上做到了情义双全。对家事热心,四处为小姨子张罗婚事...尽显其作为小人物的多样性与生活化。火烧长沙城之际,他顾不得家人,时时以身试险,救出于自己有恩有情之人,尽管最后被诬为“放火贼”(因为他是国民党保安,而火烧长沙城系国民党所谓)当长沙大决战来临之时),但他不气馁,清白之后,果决加入抗战队伍,驰骋在前线。长沙大决战之时,他完全表现出了一个作为长沙人本该拥有义务与责任,对亲人的牵挂,对敌人的绞杀,热血之中,激情之上,尽显湘乡大地草根好男儿的火烈与辣到,成为《战长沙》中最具魅力的角色之一。实力派男星任程伟一改形象,出演有些坏有些混甚至有些恶的草根勇士,鲜活立体丰润真实,不禁让人击掌叫绝。

胡家长子胡长宁是一介书生,学校老师,懦弱、抱怨、纠结、清高...战事到来时,他还顶不上家里主事的女人,“窝囊废”形象跃然屏中。但在经历过一次次劫难的洗礼之后,他也慢慢成长起来,最终

倒在了日本鬼子的枪口之下。胡长宁是一个小角色,杨新鸣也算不上演艺界大腕,但他的出色诠释,却让这个小角色熠熠生辉,成为《战长沙》中最夺人眼目的形象之一。那眼尖不经意的一瞥,嘴角随意性的一动,欲言又止、时而流利时而结巴的言说,都将胡长宁的羸弱、委屈、愤懑、哀怨拿捏得淋漓尽致。当然,《战长沙》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让人打心底里感佩、感动的小角色、小人物,比如胡家奶奶等等等等...

对小人物的细腻刻画,细致描写,是《战长沙》取胜收视热动观众的主要原因。与以往同类型影视剧更注重场面、特效,并以此掀起高潮推动剧情发展相比,《战长沙》则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从而令这部颇具年代感的剧集更显代入感、存在感。人物矛盾的生发与终止,角色冲突的抑扬与拓延,则成了助推《战长沙》剧情延展,直至高潮的关键因子。这也让普通观众在观剧赏剧的同时,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会怎么做;如果我是胡长宁、薛君山我会怎么做。也难怪同看该剧的长沙朋友会感慨——看《战长沙》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真实、真情、真感动、真温暖。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2

上学时最不喜欢学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对于那一次又一次战争,都要记住时间,地点,领导人物,口号,历史意义……感觉一翻开书全是民族大义,合上书全是枯燥乏味。但是这部剧让不喜欢历史的我感受到了课本以外的历史。

剧中一开始经常看到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不时拌嘴,那么温馨。一个个人那么鲜活,就像是身边普普通通的大爷大妈。可是看着看着一个个都死了。最地痞流氓坏事做尽的薛君山,打尽了生命的子弹,壮烈死在战场;最怕事懦弱的父亲,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的戏曲走向生命尽头;最刚烈坚强的奶奶,为了不连累子孙,自缢于屋中;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挣扎着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了那位日本的高级军官。。。最后一家人的墓碑竖立在一起,感觉就像一场聚会,只是这聚会不是在饭桌旁,而是在墓地。而这只是无数家庭中的一家。

他们并不完美,有各种缺点,而最后都选择了相同的结局。他们不懂民族大义,临死前都没喊一句口号“打倒。。。”他们日夜盼望着胜利的消息,可以不再过炮火连天,时刻准备逃亡的日子,可是等来的却是一个个战争惨败,日军逼近的消息,等来的是家人一个个的惨死。

曾经读过《芦花荡》等抗日文章,文中那唯美的月光,芦荡没有让我感觉到战争的残酷,曾经看过抗日神剧,我感受到的是我军英勇无敌,日军惨不忍睹。可是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日军力量如此强大,力量如此悬殊,一次次惨败,而胜利是那么艰难,艰难到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了,人们都没有庆祝的心情。感受到的只是战争哪里有胜利者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战争对每一个家庭都已经是灭顶之灾。原来历史课本上那简单的文字背后都是一次次机枪扫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还有更多的战争,更多的牺牲连记录都没有。

一个记者问士兵:“你想象中胜利后生活是什么样?”他说没想过,也不敢想,因为还没等到胜利,自己就会死。正是因为胜利如此艰难,所以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是如此可贵,我们今天安安定定的生活正是无数人在梦中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3

假期我观看了影片《战长沙》,令我感触很多。

影片中的主人公湘湘无忧无虑满心想着嫁人时,战争已经悄然降临了。而刚从南京大屠杀逃亡过来的金凤对湘湘说当父母兄弟的血浸过面庞,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的确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湘湘认识了顾清明,一个有着深厚的家世背景,虽倍受阻挠却依然勇闯前线,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两人从一见面的争执,到后来的生死相依,都是因为无情的战争。

没有几个人一出生就是英雄,很多人都想像影片中的湘湘一家一样,害怕死亡,只想安宁平淡地度过一生。但战争的无情,逼迫他们不断成长,只有成长了,拥有了面对生死离别不会冲动的心态,经历了种种磨难而不会屈服的意志,才能够打败敌人。

薛君山和顾清明,一个是长沙的地头蛇,一个是顾家的大少爷,两人都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可是他们却同样地换上了军装,冲向了战场。薛君山是最眷恋生命的男人,可他却在保家和保命之间,做出了无悔的`选择;顾清明,他说过,换上军装,遇上敌人,就只能死战,不能后退,因为身后是家人!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每一个人物都在成长,都在变化,可悲的是,每一次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一次次死亡。最怕事懦弱的父亲,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歌曲走向生命的尽头;最刚烈坚强的奶奶,不想连累子孙而自缢在屋中;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挣扎着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了日本军官

也许这些人并不完美,但在战争面前,只有一个选择。或许这对日本人杀死的人中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一个家来说却是一切。顾清明说过,什么是战争,战争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这也许给我们诠释了一种成长的方式。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4

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带着弟弟和我坐着动车,来到了湘妹子的世界——湖南,长沙。

这时,那个住在长沙的叔叔过来接我们了,由于已经比较晚了,来不及找旅馆,所以,我们决定这次长沙之旅就安置在他家里。安顿好行李之后,我们就“洗洗睡”了。

毛主席的家里十分朴素:房屋的主材料是最普通的原木,一圈圈的年轮流露出岁月的痕迹;被子和蚊帐上打着几块大大小小的补丁,厨房的餐具和锅上生满了铁锈。整个房屋根本没有多余的家具,甚至是一把椅子!可见毛主席的勤俭节约啊!

在长沙的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望着长沙的土地,念念不舍的上了火车。这次“战长沙”之旅真令我受益匪浅呐!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走下了火车,一股热浪袭来。虽是冬季,但长沙仿佛仍是秋天,舒适又清爽。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他家吃了早餐,就开车去了毛主席毛泽东爷爷的故乡——韶山。毛主席曾在这儿立誓:“革命不成功,誓不回韶山冲。”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冲,距长沙市104公里,又名上屋场,坐落在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山冲中。房屋是一座泥砖青瓦、土木结构的普通农舍。故居现有房屋13间,为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所建。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于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第三天,我们又来到了雷锋纪念馆。纪念馆内主要有雷锋纪念碑、雷锋塑像、雷锋墓、雷锋事迹陈列馆等建筑及青少年教育活动设施。一层采用专题和编年体形式详实地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二层展出了40多年全国军民学雷锋活动和典型事迹。现有馆藏照片2万多张、文物3千多件,是一座现代化的一流展馆。大门的左右方各有一句雷锋叔叔的名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这短短的两句话,却包含了做人的道理。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5

终于看完了《战长沙》,没有一次快进,因为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镜头。看了很多的影评感觉自己才学匮乏实在是不敢再写什么影评,但是内心堆积的因该剧而起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情绪应该尽情抒发!

关于故事剧情如何紧凑,演员演技如何精湛,战争场面如何真实,细节处理如何到位,以至于该剧是如何三观正如何业界良心制作这些我都不赘述了。我只想说说自己最直接的观后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顾清明描述这场战争的,也是我从剧中真切感受到的!以往看抗日剧乃至战争剧我都觉得那只是一枪打破了个辣酱包而已,可是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一个个人倒在血泊中,哪怕是龙套甲乙丙丁我都觉得很难受,心口堵了什么一样难受。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部剧,我恶补了这段历史,认真查阅了抗日以来各个会战的全过程,乃至各个抗日将领的生平。看着几万几十万的牺牲数字仿佛看到一个个战士倒下,异常悲怆和压抑。

坦白说,我是因为霍建华才关注这部剧的。

可是看了几集之后深深的被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吸引,从奶奶到平安和毛毛,从方军长到小穆和小弟,正如一位观剧者说的,这部剧没有什么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人首先是为自己活的。

所以伤兵闹事时一个受伤军人说参军是为了军饷,湘平说参军是为了为死去的兄弟报仇,薛君山说保命要紧。民族大义者——有,但促使所有中国人全力抗战的更多是对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抗争,而不是天生的忧国忧民情怀!

战争的残酷在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包括日本军人和民众。

记得有一个情节是日本特务劫持了湘湘,刘明翰用日语劝那个日本人,日本特务听见刘明翰描述的家乡场景后低低啜泣。这让我想起了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虽然站住战争的角度我们立场不同,但战争带来的伤害是一样深刻的!

啰里啰嗦一大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部走心的好剧,电视剧可以是娱乐大众的,也可以是发人深省的,但能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发人深省就最好不过了,希望除了霍建华和杨紫的粉丝,能有更多人看到这部好剧!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6

千年缔造,毁于一旦。

一把火,一座古城,一个家族,一群向死而往的军人。

初见时,你面颊白皙,一腔热血,抱着爱国热忱,拼命想上前线,去杀敌抗战。只是无奈背景过硬,所有人都在拼命保全你的性命,只因你姓“顾”。突然感慨于大爷爷,胡家几代子孙,只剩湘平与小满。湘平偏又满腔热血,誓要参军,八十余岁,耄耋之年,含泪规劝,战乱年代,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着回来成为奢侈。

父亲说我为你感到骄傲,却用尽万般方法阻拦你上阵。老来得子,年逾古稀,自你上战,舞步担惊受怕。国未平,何以为家!可偏偏遇上了软肋,眼前的女子只道一句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本以为湖湘湘只会闯祸惹事,只是没察觉世道变化,姑娘早已成人。

我支持清明的一切决定,这样的女子才会让你有所牵挂,如何舍得死去。

有你在等我,我怎么舍得死,并非不怕成为遗孀,只怕没珍惜眼前的岁月。前一秒还活生生站在面前的人,下一秒就变成了冷冰冰的裹尸。你若真的不曾畏惧,又何须泣泪呜咽。能不能别打了!怕!谁不怕死去,谁不怕还没好好道别就合眼了。革命年代的平凡爱情,跟了你,就注定此生不再平凡。

你什么时候回来,

等我们胜利的时候,

我们真的会胜利吗?抗战八年,胡家的人全没了,唯留下湘湘。十奶奶、大爷爷、湘君、平安、姐夫、小满......一切太过惨烈,荧屏上一家子的兴衰人亡,不就是当时年代最真实的写照。不止是胡家,而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家。如今的和平年代,是多少祖辈鲜血换来的,他们无数次游走于生死边缘,无数次与子弹交错搏斗。有人评价抗战剧终于不再以共产党的视角来诠释了。国难面前无党派。

胡家不怕丢人,怕的是回不来

薛君山拿着机关枪,消失在枪林弹雨中......

平安一脸稚气,躺倒在湘君的怀抱......

湘君笑意满盈,淹没在湘江水里......

胡长宁撑着把油纸伞,穿着父辈的衣裳,唱着戏曲,模糊在雨巷......

那么怕死的小满,那么窝囊的小满,结果还是没有回来......

再见时,你格外清瘦,脸上浮现着岁月的磨练,世事的激荡。曾几何时,忆起那位初到长沙的少年---顾清明。好苏!从名字到言行到举止到容貌到修养。往昔那位偷读军校的少年,原来一直,你是如此执拗的。顾念亲,为了让他记住在这个战场上,每个死去的亲人。

这个战场上,每个死去的,都是我们的亲人。

你知道什么叫战争吗?

战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每一个向死而往的生命都热烈地生长!

致敬!!!

面容清秀,身形瘦削。你着一身戎装,于战火中穿梭。生于军官之家,誓为革命而活。本不惜自命,顾一世清明。绍桓绍桓,号角响彻,可否见你回眸一笑。

我会记得你。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7

看完《战长沙》,很想说点儿什么。

剧作制作精良,演员表演功力深厚,自不必赘言。个人认为整个片子想要突出的一点,是很多战争片中少有的思想内涵。那就是在家与国的矛盾与冲突上做浓墨重彩的渲染,并且从人性本位出发,在家与国的抉择上给出合理的解读。这也是本剧高于一般战争片的单薄,上升到思辩层面的独特之处。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家与国的安放,孰重孰轻,从来就是一个难题。

家国关系处理最集中体现在片中主角顾清明身上。顾清明出身世家,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浸润,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满腔热血,放弃安逸的家庭生活,为国为民,“削尖了脑袋要往战场上去”。更可贵的是这种家国天下思想的自觉性。因为他并没有必须要保全的家,他的家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艘平稳航行的大船,他为的是那些在水深火热中的和自己没有切身利害的苦难民众。这个角色总让我想起我党早期参加革命的那些先贤前辈,像瞿秋白,周恩来等人,他们也是出身名门,并没有革命的自发性,却为了普罗大众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革命理想,但这种理想本身就根植与为国为民的儒家思想之上。北宋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约如此。

所以顾清明在一开始百般抵触家里为他相亲的安排,和胡湘湘反抗相亲只是为了 找寻真爱不同,他反抗相亲是因为“胡虏未灭,何以为家”,是因为抱定“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早已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所以自觉主动抛弃了儿女私情。因此在情感的处理上,即便他对胡湘湘早有好感,即便他在得知胡湘湘要订婚时已然明了自己内心情感,也没有做出任何的举动,甚至在湘潭他为湘湘向胡老太爷提亲,也不过是权宜之计。(霍建华在处理这场戏的时候分寸拿捏的很好,明显可以看出他是有目的的求婚,所以胡老爷子说“我是老了,但我还没糊涂”大约是指这个。)他在家与国的抉择中,坚定的选择了为国为民的大义,把家与国放在对立面上。

真正让他明白家与国的同等重要的是胡家的老太爷和那个著名的助攻姐夫。顾清明在湘潭胡家目睹了湘宁的战死和湘水的就义,更看到了一个老人在无力护卫家族的悲怆,理解了一个父辈的苦心,真正明白了家所代表的保全的含义。他征战沙场,为的不就是保全一个个家,那为什么要从一开始就为了国而抛却对家的情感维系。所以他回去后给父亲主动打了一个问候的电话,从这一刻他开始渐渐明白为国即使为家。而在战场上他和姐夫薛君山的一番对话,更促使他明白了这一点。薛君山说我知道你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也不能打仗就不要家了。顾清明反驳说,先有国才有家。薛君山说,那为什么不能报国又顾家呢。也许正是这句话,让他明白国和家本是一体,而非对立和水火不容的。想明白了这一点他才慢慢坦开心扉,在自己的感情上做出大的突破,确定了和胡湘湘的关系。

而成长后的胡湘湘是顾清明在家国关系处理上最后一个帮助者。顾清明在胡家养伤期间,感觉到自己无法给湘湘一个安稳的家,甚至可能带给她更多痛苦,因而向胡湘湘婉转的提出分手。胡湘湘坚定的告诉他,自己接受命运的安排,支持他为国牺牲的决定,但请顾清明不要放弃对家的爱与责任。正是爱人的这番话,让顾清明最终明白为国尽忠,为家尽责,是一个男人都必须的担当。这让他既不沉溺于家的港湾,又在战场上明白,打仗是为了求生而非求死。记得有人评价说:如果没有胡湘湘,顾清明一定会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哪怕他有一个再显赫的家庭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本来就是为求死而来。正是湘湘和她的家庭让他在尽忠之后,在不愧对自己军人的职责之后,再来担当一个家的责任,为妻儿负责。

而片中的其他角色,大多是为“家”的保全作出诠释的。胡家老太爷对家族的守护,胡家在战乱之际安排湘湘尽快相亲外嫁,胡长宁对戏曲酒的热爱,胡小满对金凤的追求,甚至湘湘在半夜偷偷买的那碗馄饨,都是一个安稳美好的家的外现。每一个人都想极力保全着自己本有的美好家园,只不过“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了国哪会存在家,他们一个个从小家安稳自足的生活中被迫走向战争风云中的残酷命运,在时代的动荡中迅速成熟,惊醒,担当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更深刻的理解了“国”之含义。

片中最最精彩的一个人物是姐夫薛君山,他也是导演安排的处理家国关系的最好典范。外在圆滑狡黠,甚至有点儿痞气十足,但他对家,对妻儿尽职尽责,在大是大非的立场上,在危难关头,在大义面前,凛然挺身,毫不退缩。他明白在家他是顶梁柱,在战场上他是士兵,在每一个角色里,他都做到最好,做到无愧于心。而他牺牲之时那声“湘君”,正是为国尽忠之后对家的无限思恋。

说到底,家国的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的抉择,是自我与大我的矛盾。为国为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儒家的恪守,随遇而安,从容淡定,在战争中依然要过日子,是道家的智慧。中国人讲儒道互济,这家与国,本就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看完《战长沙》,有此一感。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8

今夜无云无月,星河高悬。今夜无悲无喜,似水流年。今夜无是无非,身边太平。今夜注定了心中不能平静。——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战长沙》。这部电视剧中没有太多的战争场景描写。不过更多的却是围绕胡湘湘一家子抗日的事迹以及个人的爱恨情仇来作为此剧的线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让我心潮澎湃,思绪飘远。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染了血的时代,耳边是战士的厮杀声。他们身上的伤,眼中的痛,伤口上的血。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那比千金还重的兄弟情啊!为什么直到死亡,还是会有人把你诠释?那在战火中死亡的小黑,奋起的战士,你们是否会感到后悔?为了自己流逝的生命,为了自己消逝的青春。可是没有人回答,因为他们----无论是电视剧中的小黑,还是那民国时代的战士。俱是无言,因为他们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他们会后悔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他们献出了一切——友情,亲情,爱情,甚至是生命!我突然生出一种愧疚感。为了新中国,他们付出太多了。也许他们直到战死的一刻,也在憧憬着和平的到来。可是生命太过脆弱,死神太过无情。在战争中,他们坦荡的死去,无所畏惧,而未来,却有些飘忽渺茫了。

战争中刀剑无眼,唯一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就是情。亲情,友情,爱情。它们就像那顽强的血莲花,盛开在昏暗的战火里。这部电视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一位军官的最后电文——今生有幸同袍,来世再见!

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震撼着我的灵魂。泪,不知不觉的流出,心中百般滋味。现在的社会中,这浓浓的兄弟情为什么就渐渐消失了呢?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欲望。我不知道,但是生活中有白昼,就会有夜晚;有正义,也会有邪恶。自然,有黑暗,必定有光明。

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为了这染上先烈热血的神州土地上的安宁。

安息吧,那大战中的英魂,中国不会令你们失望!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9

国破山河在,城中草木深……”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引发了我对抗战的一个全新遐想。

在电子商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出现了不少传奇的抗战英雄,太虚假,不真实,不能激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与反思。好像永远只停留在两个字上:“杀”和“仇”。永远都只是压迫,没有情感……

而在看了《战长沙》之后,我才对抗战有了新的认识。《战长沙》则以长沙保卫战为历史大背景,以草根之家的成长史为主线,再现了悲壮、悲情的长沙会战。硝烟弥漫,战火风云,长沙儿女饱经磨难却坚韧不屈,从而成为战长沙、保长沙、卫长沙的最强大动力源泉。

《战长沙》以胡家为主轴,细腻生动地记录了他们从草根平民到勇士英雄的变化过程。相比枪炮火药制造的大场面大震撼,小人物的成长史却有着另一番的气壮山河般的豪迈与悲烈,而这恰恰也是《战长沙》最有魅力的地方。

战争是以人为主,反应战争的影视剧往往也多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战长沙》中,胡家上下老少几十口恰如当时中国草根百姓的缩影,饱受战争摧残,却始终坚毅不拔,纵使赴汤蹈火、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以有些浑甚至有些恶的形象出现的薛君山,表面上看无恶不作,可实际他是一个好男人,顾家,体贴,爱国,重情重义,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长沙大决战之时,他完全表现出了一个作为长沙人应有的举措,放下对亲人的牵挂,热血之中,激情之上,尽显湘乡大地草根好男儿的火烈与英勇。由此也反衬出另一个懦弱,抱怨,纠结,无能的一个书生——胡长宁。在一次次的磨砺,一次次的洗礼中,慢慢变成了一个男子汉。可最后,还是倒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之下……

与同类型影视剧更注重场面、特效,并以此掀起高潮推动剧情发展相比,《战长沙》则真正做到了“以情动人”,从而令这部颇具年代感的剧集更显代入感。总之,一句话,看《战长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真实、真情、真感动、真温暖。正因如此,观众的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才会是由衷而生。

战长沙观后感作文10

印象中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基本上都逃不了重现战争塑造英雄的特点,观众熟悉的《亮剑》便是一部典型的传统形式的战争剧。正在央视八套上映的抗战情感巨制《战长沙》,却别出心裁独辟蹊径,通过描绘大时代背景下的小家庭小人物命运,以点带面重现了战争下的世间百态。

这部由霍建华、杨紫、任程伟、左小青等主演的电视剧,讲述了“长沙会战”前前后后茶园巷胡家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平凡安稳的胡家,从长沙危在旦夕前为全家安排退路,到战争来临时遭遇的痛苦和煎熬,再到身处战争困境中每个人为抗战全力以赴,在这个战争时代背景下,演绎了一段家天下的小人物史诗。

于是,胡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整部电视剧的核心。胡家每一张生动的面孔,都成为了剧中最大的亮点和意义的存在。天真活泼俏皮淘气的妹妹胡湘湘,温柔美丽婉约优雅的姐姐胡湘君,调皮捣蛋叛逆真诚的弟弟胡湘江,沉默寡言温润低调的爸爸胡长宁,隐忍坚定一心为家的妈妈胡刘氏,沉重冷静操持大局的胡十奶奶,肆意痛快敢爱敢恨的姐夫薛君山,还有坚定固执意气纵横的顾家公子民国军官顾清明。

作为《战长沙》的男主角,霍建华饰演的顾清明的最为观众所关注。顾清明有着深厚的家世背景,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贵气,和眼神中掩饰不住的傲气在霍建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观大局,识大义,出身显贵却一心只为家国报复,面对危在旦夕的长沙,他带领队伍坚持到最后一刻;他和胡湘湘之间从相亲时的火花四溅,到战争中的惺惺相惜,战火中绽放的爱情亦让人为之动容。本以为翩翩贵公子型的霍建华不太适合出演战争剧,没想到他塑造的军官顾清明却是可圈可点,他身上的气质,他眼里的坚毅,让顾清明如此的生动起来。

与霍建华一样,杨紫饰演的胡湘湘同样相当令人惊喜。在该剧的前半段,被众星拱月的胡湘湘天真、活泼、淘气、伶俐,丝毫不知战争的到来。纯洁如白纸一张的她,在得知自己做错事情影响军事防御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认错的场面很是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她调皮得有些过,却让观众看到她内心的善良。她成长环境所造就的她,也让她以后能够勇敢无惧的面对战争,并且顽强的逆流而上。

左小青饰演的姐姐胡湘君,如同预料之中一样的温柔美丽婉约贤淑。为了家庭她放弃了爱情,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她是一个看似温柔却十分坚韧的女人,如同很多传统的女人一样,为家庭为丈夫为孩子为信仰而坚韧不倒。任程伟饰演的薛君山便是胡湘君的丈夫,这是一个注定出彩的角色。他是长沙的地头蛇,活得痛快惬意,敢爱敢恨,为所欲为,即便是乱世中也让妻子衣食无忧。后来,穿上军装的他,更是为了家国奋不顾身,成为顶天立地的大男子。

胡家的双胞胎小儿子胡湘江,也在时代背景下经历了成长的洗礼。战争前,他调皮捣蛋、好高骛远,不谙世事,不懂凶险;战争中,他被惊醒,一夜之间长大,坚定的走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胡家爸爸胡长宁是一个沉默温润的家长,他常常低着头,一副懦弱的读书人样子,但是他会勇敢的为女儿说不,他亦会在日本人的枪口前摇头。胡家的大家长胡十奶奶,和所有大家族的当家主母一样,坚韧、勇敢、顽强,哪怕是风风雨雨漫天战火烧到了家门口,她也能够扛下一家的大小事务,将一个中国女人坚韧的品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还有隐忍的胡妈妈,还有倔强不服输的胡老太爷,还有父母双亡毅然投军的金凤,还有有情有义的刘明翰,还有很多很多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甚至来不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但就是这一张张面孔,演绎了那段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家长里短、战争枪火、人生百态,还原了那段真实生动风雨飘摇的战争历史,书写了一段无法复制平凡而又伟大的小人物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