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观后感

电视朗读者的观后感

2023-08-04 12:58:56 高考在线

朗读者观后感1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开年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节目以“一个人,一段文”,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朗读经典美文,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物般,温暖着人们的心田,赢得受众与舆论的好评,成功塑造了文化节目的精神品格,树立了文化节目新的标杆。

如果要《朗读者》的创新密码,一个“情”字足矣。

用“热情”给“朗读者”最高的礼遇

朗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也是提升一个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朗读者》紧紧抓住“朗读”这种文化行为,在城市中,在人群中,寻找“更多想要倾诉的心灵”。

主持人董卿不仅仅走进北京人艺、走进国家图书馆,也会通过竖立在街头的“朗读亭”,倾听许许多多普通“朗读者”的声音。来自“朗读亭”里的声音有对亲情的表达,也有对友情、对爱情、对成长、对事业的表达。每一种表达,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

正如《朗读者》节目内五段故事,从价值观角度分析,有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有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有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有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有最美女神的亲情呵护,也有事业老人的毕生追求。这些“朗读者”的价值表达,都不是“喊叫”似的,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的,观众用“眼泪”“掌声”,甚至“起立”来表达对“朗读者”的敬畏。

让“朗读者”得到最高的礼遇,给“朗读者”最体面的尊严。节目给“朗读者”最华丽、最宽广的“朗诵舞台”。节目给“朗读者”最顶级的音乐搭配,比如让钢琴王子李云迪现场演奏节目主旋律,邀请台湾民谣之父现场弹唱充满意境美的经典民谣,用吴彤的《笙歌》为濮存昕朗读的《宗月大师》配乐,形成“有故事的朗读者+经典美文+经典音乐”的跨界艺术融合。

用“真情”讲述“朗读者”最动人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用真心,动真情。《朗读者》,朗读仅仅是一种节目形态,人是节目的核心,人物故事是节目内容的主体,情感是节目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故事让《朗读者》更立体更饱满,情感让节目有血有肉,价值观表达和精神追求,让节目富有灵魂。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中通过主题词“遇见”,展示了五种不同的人生。也许人物嘉宾身上的.标签是明星化的,权威化的,但他们的故事却是生活化的。

濮存昕讲述“改变命运的人和事”,不管是“濮瘸子”,还是“荣大夫”,还是老舍先生与宗月大师,濮存昕的成长经历、从艺经历、人生经历,就像一本书,值得人们去阅读。从阿富汗战火中走来的无国界医生,讲述战地接生经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柳传志讲述管理员工和管理亲人的区别,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鲜花山谷的一对恋人故事,让人感受到爱情承诺的力量。世界小姐的育女观给人天伦之乐般的柔软感。翻译大师许渊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事业观,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些“朗读者”的故事,或温暖,或伤感,或幽默,或快乐,总是从不同层面,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这是最具时代气质的中国好故事。

“情”到“真”处,方动人心。濮存昕提到应该感恩的荣国威大夫时,眼里噙着泪花,那抿着欣慰的嘴角和煽动着红润的眼睛,怎能不让观众动容呢!许渊冲老先生在介绍他所翻译的第一首诗《别丢掉》时,动情地讲述林徽因创作体验,“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情到真处,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翻译家,双唇颤巍,哽语凝噎,催人泪下。

用“纯美”的文化形态营造最精致的文化氛围

成风化人,讲究“成”什么之“风”,“化”什么之“人”。《朗读者》通过“最正之人,最美之文”,成就现代电视栏目最精致的文化氛围。

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是知性的代表。董卿作为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成为节目进程的引导者,也是节目信息的访谈者,更是节目价值的挖掘者、呈现者和强化者。比如在濮存昕谈话之后,董卿概括道:“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以为一切都理所应当;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不要以为事不关己。”当人们沉浸在“鲜花山谷”的恋爱童话之中时,董卿一语点破,“诗文写得再好,也比不上两个人真真切切的日子”。在点评九十多岁高龄的大翻译家时,董卿说,“人,不在于你度过多少日子,而在于有多少日子值得记起”。这些看似很朴素的话语,实则是节目所倡导的生活观。

节目朗读者的选择,是正能量的代表。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朗读者》所选择的“朗读”嘉宾,具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具有成功的社会贡献,具有乐观健康的心态。朗读者无国界医生蒋励的背后,是一个无国界医生的群体,也是中国医生的国际形象代表,他们的价值观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家气质。翻译家许渊冲的朗读是由其亲友、学生来完成,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体现出中国翻译事业由一个人的坚守,拓展到众多人的追求。柳传志对自家子女的嘱托,也体现出万家子女的嘱咐。这就体现出一档《朗读者》节目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节目诗文选择,是经典文化的代表。正如《朗读者》片头画面中所呈现的《红楼梦》《简爱》《鲁迅全集》《平凡的世界》一样,《朗读者》节目中既有古典文字,也有外国诗作,还有近代名篇。《诗经》中的名篇、老舍的名作、朱书豪的名句、鲍勃·迪伦的名歌……朗读者的文字是美的,是经典的,是值得回味的,这是《朗读者》最具文化力的体现。人和事是《朗读者》最健康的躯体,经典美文朗诵是节目最精致的外衣。健康的人和事,精美的文,是《朗读者》最完美的整体。

最纯美的文艺形态,营造最纯净的文化氛围。朗读是最简约的文艺形态。《朗读者》摒弃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纷繁芜杂的形态元素,采用最简单的访谈、最简单的朗诵形态、最简单的文艺辅助。庞大的舞台,只为朗读者一人而设;另辟蹊径的访谈区,只为保持访谈交流的私密感;悠扬的《笙歌》、唯美的《罗密欧》与《牡丹亭》穿越、动情的民谣、流水般的钢琴,一切都为朗读服务。

用性情的敏感去捕捉最现实的生活需要

《朗读者》之所以能快速抓住受众的心,重在它能体感到当下社会最迫切的心理需要。

从传播心理角度,现代人似乎厌倦了不疼不痒或者隔靴挠痒的综艺娱乐,文化节目回归是当前社会心理的需要。前不久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刚刚掀起一股文化的热潮,黑龙江卫视又横空出世《见字如面》,联想前几年,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既是文化责任,也是电视传播的初心所在。文化节目,总能让一部分人,甚至一大部分人找到灵魂的乐土和精神的家园。只不过,文化节目需要文学母体的支撑。文化节目呼唤整个文学体系的心能够静下来、沉下来,能够融入生活,融入时代,融入人心。

从审美角度,人们需要正能量、暖能量和美的能量。真善美的世界,总是有一种力量的唤醒。濮存昕那醇厚的磁音总让人感到温暖,柳传志那铿锵的叮嘱总有一种亲情的力量,鲜花山谷总是回荡爱的呼唤。《朗读者》节目中处处都给人美的享受。

新闻性让节目距离时代更近。新闻性不仅仅存在于新闻节目当中,文艺节目、文化节目、情感节目都离不开新闻性的敏感力。蒋励的经历,是我们最熟悉的新闻画面,翻译家的人生是新闻的访谈,鲜花山谷是新闻的发现。新闻,让《朗读者》贴上时代的标签;新闻的敏感,让《朗读者》呈现出多维的信息触角,而每个触角都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朗读者》带着中华文化的基因,讲述中国的故事,运用中国人的话语,抒发中国人的情怀,怎不让中国人沉醉呢!

朗读者观后感2

第一位朗读者是濮存昕,他读了老舍的《宗月大师》,送给改变自己命运的医生。这里有一个读音纠正:老舍(she四声)。

第二位朗读者是曾在阿富汗工作的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她曾在战争中看到面对死亡的孕妇,因此选择为苦痛的孩子们朗读。

下一位朗读者是柳传志,他朗读了《写给儿子的信》。这是一份在儿子柳林婚礼上的致辞。

之后,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殷洁夫妇朗读了《朱生豪情诗》,她说我想要一片小花园,他就给了她最美的鲜花山谷。

世界小姐张梓琳选择为女儿朗读,她读了《愿你慢慢长大》,这段里有个特别美好的.祝愿,张梓琳对女儿说: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三种语言为老师朗读文学经典。我个人超爱这一段访谈:许渊冲老人简直太可爱了,用一生时间搭建世界文化桥梁,却难得的保有一颗赤子之心——96岁才收到年轻时追逐的女同学的回复,甚是高兴;讲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别丢掉》,简直流出眼泪来……

这几段都很好

完整视频在这里,1个半小时多

大家可以有流量的时候挑喜欢的嘉宾看↓↓↓

总体的感觉是,虽然访谈环节比较硬,有一种《艺术人生》的调子,但整体信息量很大,看完不白看。

能看得出节目花了心思,也做了很多准备。

因为都是关于“读”的节目,网友确实不可避免地会把这档节目和《见字如面》作比较。但在我看来,看多了体能类和明星类的综艺,感觉文学性的综艺节目还是少,越多越好。现在就那么几个能叫出号的,大家自己就别互相撕了……

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朗读者》栏目组做了个亭子,找素人进去朗读。

朗读者观后感3

饱含书卷气,是这档综艺的另一显著特征。朱自清在《文学的美》一文中写到:“文字的艺术,材料便是 人生 。”当一对来自四川的普通夫妇念起《朱生豪情书》中的语句,“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不被感动;翻译家许渊冲已96岁高龄,却仍坚持每天工作至凌晨三四点,说到动情处,他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

“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字字读得响亮。朗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更多时候,朗读也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风化人,也正是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心。”董卿表示。

文汇报首席记者王彦谈道:“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

为了让《朗读者》能拥有期望中的独特气质,董卿邀请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陈维亚、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还邀请了著名作家铁凝、王蒙、余秋雨、冯骥才担任文学顾问。在朗读者的选择上,不管公众人物或普通人,唯一的标准是必须具有阅历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勾勒出文字所描绘的情感。而至于读什么,节目策划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说到底,《朗读者》想做的是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

朗读者观后感4

在我们人生旅程里,有太多的“第一次”,最初的感觉往往新鲜而富有诗意,在父母的记忆里,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感觉都是那样甜蜜而美好。

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如果人生拥有越多的第一次,也意味着人生越丰富、越多彩!

王学圻

《朗读者》第五期视频观后感

20几年前,成为了《太阳鸟》的导演,这是他第一次执导电影。《太阳鸟》剧情来源于杨丽萍的自身阅历,拍摄期间曾出现资金断裂情况,消失的杨丽萍在第三天带回两麻袋钱,里面甚至有毛票和分票,自此王学圻笃定要坚持完成这部电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坚持了下来。第一次做导演王学圻知道了导演的艰辛,也明白了导演的责任就是将优秀的作品呈现到观众面前。

棋士柯洁

《朗读者》第五期视频观后感

并不畏惧与阿尔法围棋的对弈,他说,人工智能是没有经历过棋手所经历的苦,它不知道从排名倒数第一到世界冠军的感觉,没有积淀,没有感情,也就没有传承的意义。专业棋手背负的是一种责任,传承这种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棋手的原因。

央视西游记作曲许镜清

于去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一次《西游记》音乐会,音乐会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在网友的众筹下与大家见面。为了这场音乐会,许镜清先生三次落泪,第一次是心脏病发住院时,那是伤心的眼泪;第二次是音乐会当天在台上,那是感动的泪水;第三次是音乐会举办完,回到家嚎啕大哭,那是欣喜的泪水。

刘震云

与女儿刘雨霖的第一次合作。女儿的一句话“好的电影里看不到导演,看不到摄像机,看到的只是人物和故事。”打动了刘震云。刘震云爆料自己与女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王珮瑜

第一次看京剧,那时还不到三岁,演员在台上扮花脸,花脸一叫唤小珮瑜就哭了,结果那场戏只看了一半。 第一次看京剧,就被场景吓呆,但是从此京剧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王珮瑜第一次以专业京剧演员站在舞台上时,她就决心不仅要传承京剧,更要去传播京剧。

朗读者第五期开场白介绍:

《朗读者》从第一期到第四期的主题词分别是:第一期“遇见”,第二期“陪伴”,第三期“选择”,第四期“礼物”,那么第五期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哦!

节目的明星嘉宾覆盖不同领域,之后亮相的,还有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及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

此前有消息称节目组会邀请胡歌,其实不少网友表示老胡曾经在很多场合展现过自己的朗读功力。

让名人去掉光环,以平凡状态示人,而节目也给非娱乐明星讲故事的空间。这样的嘉宾,在第一期亮相的有两组,

分别是花费10年时间建造1500亩花园的鲜花山谷夫妇,和曾在阿富汗一天接生40多个新生儿的无国界医生蒋励。

朗读者观后感5

《朗读者》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一段文,每季就有近70段文字的深情朗读通过电视广为传播。一年有四季,如果精心策划、组织、传播,那将是怎样一种真、善、美的增殖和递送啊

朗读者不是不可读一段自己书写的文字,但一定要是有较高水准的文字,而更多的应该选择能够震撼到自己的文字——经典和准经典的。如果不仅重视朗读之人,也重视朗读之文,那么《朗读者》就可能从一档真人秀的情感类综艺节目,向人文类提升

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使一些从业人员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电视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偶然打开电视机,恰好看到央视刚刚开播的《朗读者》,颇觉耳目一新,印象甚好。这是董卿主持的又一个文化类节目,而且这次由她兼任制片人,这就意味着她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朗读者》与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相比,确有许多不同。《中国诗词大会》声势浩大,有百人团、挑战者和擂主等众多变动不居的角色,不仅“诗霸”“词霸”们的表现出色,而且主持人本人诗词歌赋的修养也颇令人惊艳,从而赢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美。不过,因为它是竞赛类节目,未脱选秀窠臼,考试的气氛又太浓,不知有多少颗小心脏为此而蹦蹦乱跳。《朗读者》显然更有独创性,除了栏目名字使人想起一部德国同名小说和英国改编的同名电影外,并无什么因袭。

《朗读者》必有朗读,语气却又重重地落到“者”上。“者”在此处指发出“朗读”的人,可见《朗读者》十分重视朗读之人。

在这档节目里,“人”虽有名人和非名人、专业和非专业之分,或曰有素人和非素人之分,却一样地受到尊重。“素人”是个外来词,指平民、朴素的人和未经修饰的人。在第一季前两期的朗读者中,企业家柳传志、国际名模张梓琳、获国际最高翻译奖的翻译家许渊冲、儿童作家郑渊洁等都是名人,但在朗读方面他们却是“素人”;演员濮存昕、蒋雯丽、乔榛等既是名人,又是朗读者中的专业人士;其他名不见经传者应该都属素人之列。这些显然经过一番挑选的人,按照节目的设定不是先来一段朗读,而是先接受主持人采访,讲一段自己的人生故事。为了话题集中起见,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有点儿出人意料的是,名人们没有讲他们的“成功学”,如遇见第一个扮演的角色、获取第一桶金之类,而是讲他们在最初的平凡生涯中遇到的偶然如何改变他们的一生。如柳传志遇到了挫折——因舅舅是“右派”,他未被录取为飞行员,而是进了大学,这才走上了后来的人生道路。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濮存昕的经历更是鲜为人知,谁也想不到他从小患过小儿麻痹症还被同学起过“濮瘸子”的外号。要不是后来遇到了荣大夫治好了他的病,根本不可能走上舞台成为一名演员。这样,荣医生就成了濮存昕遇到的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位贵人。可以说,在第一季第一期的朗读者中,濮存昕的`人生故事是最为幸运的“遇见”之一,在讲述之后的朗读也最为出彩。这除了因为他有优秀演员的修养外,还因为他选择了老舍的散文 《宗月大师》。老舍对宗月大师助他上学的感激之情,正如濮存昕对荣大夫的感恩一样,因此朗读这散文真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我相信,这是作为北京人艺演员的濮存昕自己的选择,因为老舍就是北京人艺传统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一定为濮存昕所熟知。

至于在“素人”中,主动从北京大医院辞职的“无国界大夫”蒋励的“遇见”最感人。她与助产士在阿富汗的战火中接生了三千多个新生儿,平均每天四十多个,又无一例孕妇死亡,真正体现了一位白衣天使崇高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她紧接着朗读的,恰好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风中飘扬”。这首民谣充满了对这个动荡不安世界的关切和悲愤,也代入了朗读者在阿富汗经历的切身体验。听到朗读这首民谣,我们的心完全被震撼到了,为一种巨大的悲哀和无助深深哭泣,从而想要改变什么。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说明为自己和给他人朗读的必要。

《朗读者》每季有十二期,这意味着一季就有近70位各界人士为观众讲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故事,加起来就是近70个非虚构的人生片段,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一段文,那就有近70段文字的深情朗读通过电视广为传播。一年有四季,如果精心策划、组织、传播,那将是怎样一种真、善、美的增值和递送啊!我相信凭现在的团队,能够把这档被定义为“情感类”的综艺节目办得更好。但既然命名为“朗读者”,重人还得重文。谁是朗读人,哪是朗读文,都需要精心挑选。朗读者不是不可读一段自己书写的文字,但一定要是有较高水准的文字,而更多的应该选择能够震撼到自己的文字——经典和准经典的。如果不仅重视朗读之人,也重视朗读之文,那么《朗读者》 就可能从一档真人秀的情感类综艺节目,向人文类提升。

目前我们天天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有文化吗?答曰,在纪实类、人文类、戏曲类、地理类、动物类的节目里多些,在虚构类的节目中少些,以纯娱乐为宗旨的综艺节目中则极其稀薄以至于无或负。例如照搬韩国模式的一个节目,男演员满世界地跑来跑去却不知在干吗,说探险却无险可探,多的是出乖露丑地恶搞,也没啥好笑。有的歌唱节目,歌手并不好好唱,摆出一副“老司机”的腔调欲盖弥彰地讲污段子。有的节目没什么内容,只见几个主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出洋相嘎讪胡自娱自乐。

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数量巨大投入不少,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根本不成比例,这可能也是电视依然在流失大量观众的原因之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使一些从业人员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印刷术时代走向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这种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就是用印刷文化来救赎读图时代的图像文化,用精英文化来救赎已经普遍娱乐化的电视大众文化; 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