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贵州高考志愿

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2024-05-21 03:59:05 高考在线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招生人数

1、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645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44人;

2、2021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86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3、2020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380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4、2022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575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4人;

5、2021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64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5人;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一 12 468 39723 省政府
贵州 2022 理科 本一 244 524 16457 省政府
贵州 2022 理科 本一 1 577 4903 省政府
贵州 2022 文科 本一 2 561 7316 省政府
贵州 2022 文科 本一 44 570 5758 省政府

2、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一 10 468 42008 省政府
贵州 2021 理科 本一 243 518 19394 省政府
贵州 2021 理科 本一 2 557 8665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本一 2 568 7604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本一 45 587 4647 省政府

3、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一 5 483 43805 省政府
贵州 2020 理科 本一 244 546 17160 省政府
贵州 2020 理科 本一 3 561 13101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本一 2 558 7382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本一 42 580 4112 省政府
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北华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东华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新乡医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兰州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河南工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海南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