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温馨的话语
2023-08-05 13:59:10对幼儿园宝宝说的话精选
2023-08-18 15:28:13那些鼓舞士气的话
2023-08-06 23:30:20想说的话作文合集七篇
2023-08-15 18:18:19母亲节祝福婆婆的话(六篇)
2023-08-01 16:33:55感恩母亲节的话语(精选60句)
2023-08-12 08:29:53感恩的心的话题作文
2023-08-13 13:20:39温馨的话语
2023-08-05 13:59:10对幼儿园宝宝说的话精选
2023-08-18 15:28:13培训主持词开场白
2023-08-10 21:20:38会议主持词开场白怎么写
2023-08-11 14:38:19
孩子只听幼儿园老师的话吗
孩子只听幼儿园老师的话吗
有些妈妈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眼看着他一天天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变得爱上学了,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孩子喜欢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把老师的行为当成效仿的对象,却把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有时还故意反驳妈妈“老师就是这么说的”、“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很多妈妈对此感到很苦恼,也很失落,为什么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呢?遇到这样的情形,妈妈又该怎么办呢?
建议一:认识到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事
一般孩子在2—5岁的年龄段进入第一个心理反抗期,性格比较执拗,主要表现为不听妈妈的话,但却听老师的话,这样很容易造成妈妈的心理上的不平衡。事实上,一般老师专业知识比较强,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所以也能够比较平稳地引导他这个时期的个性和能力。所以,孩子在这段时期听老师的话是一个正常现象,也是一个好现象。妈妈要多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对他加以正确引导,相信他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林林刚刚进入幼儿园,视老师的话为“圣旨”。老师说不能浪费粮食,林林则会吃到碗里一粒米都不剩,有时,吃撑了也绝不倒掉,坚持把它吃完;午休时,老师不让随意下床走动,也不让随便说话,想上厕所的他因为不敢违抗老师的命令,结果尿在了床上;看节目的时候,老师说要保持安静,林林则坐得笔直,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甚至都不敢笑……在老师看来,他是个乖孩子。可是,妈妈却很担心。
事例2:
一位妈妈和别人抱怨自己3岁半的儿子:“现在的老师说一句话比得上我说10句。不管幼儿园老师说什么。我的儿子都听,连他平时最怕的吃药、打针,他都能照着去做。可是,回到家,我说什么都不管用,偶尔教训他几句,他还发脾气,要么就用老师的话来压我。真是太让我太伤心了……”
教育感悟
一些孩子对老师的话100%遵从,就像事例1中的林林那样,这种情况在刚入园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刚接触一个新环境,很紧张,也很容易因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获得成就感。其实,严格要求自己对他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都是有益处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会慢慢从那种紧张的状态中走出来。
事实上,一般老师在孩子心目中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老师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值得他们尊敬的。所以,孩子愿意听老师的话。孩子也只有听从老师的话,对老师存有一定的恭敬心,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
可是有一些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妈妈的话,像事例2中的情形,其实这也是好事,他最起码还听老师说的话,如果既不听妈妈又不听老师的话,那样岂不是更不容易教育?因此,妈妈要辩证地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同时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妈妈妙招
1.不要吃老师的“醋”。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妈妈的权威多少都会被老师替代一部分。尤其是当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妈妈的话时,很容易造成妈妈心理上的不平衡“这个小没良心的,怎么能背叛我”。其实,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吃老师的“醋”,而是要正视这种行为。
一般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需要走出完全依赖妈妈的心理发育阶段,跟更多的人亲近和交流,其中听老师的话就是一种交流方式,这个阶段,妈妈要鼓励和引导他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2.审视自己的教育态度。
过于娇惯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而过于严厉又容易让孩子与妈妈产生距离感。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保持爱而不娇、严而不厉的教育态度。
在面对孩子的执拗和反抗时,妈妈不要盲目采取粗暴强制的态度,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强烈地反抗,当然,妈妈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尽量避免与他硬碰硬地发生冲突,因势利导,对好的行为多鼓励、多表扬,从而引导他作出正确的行为。
3.引导他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
听老师的话甚至崇拜老师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行为,但是当孩子对老师的话理解有偏差或者太偏执的时候,妈妈就应该以委婉的形式,告诉孩子老师的真正意图。
比如,事例1林林尿床的行为,妈妈就应该告诉他,老师之所以不让学生随便走动、随意说话,目的是不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有人想去厕所,可以悄悄地告诉老师,然后再去,只要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就可以了。
当然,妈妈不能告诉他,老师的那句话不是说你,你不用听。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让他不知道老师的哪些话该听,哪些不该听。
建议二:借助老师的威信传递妈妈的愿望
孩子喜欢听老师的话,说明老师已经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种威信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妈妈也可以把老师的威信带回家,利用老师曾说过的话或者悄悄地与老师建立教育联盟,让老师传递自己的愿望,进而让孩子和自己合作。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祥祥和家里的小狗贝贝一起玩儿,总是喜欢拽着它的尾巴“欺负”它。妈妈也曾纠正他的行为,但没有收到太好的教育效果。
一次,妈妈和老师聊天,无意中说到了他的这种行为。后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故事,告诉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从此,祥祥改变了对贝贝的态度,不再“欺负”它了。
事例2:
3岁半的明明最近早上起床不愿意穿衣服,无论妈妈怎么劝说都没用。于是,妈妈生气地说:“周老师说什么你都听,妈妈说什么你都不听。”听了妈妈的话,明明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妈妈又说:“你要是喜欢周老师就让她给你当妈妈吧。”没想到明明顺口回了一句“好啊”,然后跑开了。
当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妈妈见到了周老师,和她谈起了儿子早上不配合穿衣服的行为。后来课间的时候,老师就对明明提出要求,让他听妈妈的话,早上乖乖地穿衣服,他答应得很好。第二天,妈妈再帮他穿衣服时,他果然配合了,嘴里还念着“周老师让穿的”。
教育感悟
在事例1和2中,有一个相似的情形,即,在孩子不配合妈妈或者家庭教育中收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时,妈妈都采取了向老师求助的方法。尤其是在事例2中,明明在穿衣服时还念着“周老师让穿的”,明显可以感觉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分量。
一般孩子在三四岁阶段进入第一个心理反抗期,表现为很执拗,凡事都想亲自试一试,而在家里的限制有很多。相反,在幼儿园里,老师会鼓励他大胆尝试,而且好的表现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在孩子心中,有时老师威信要强于妈妈。
其实,孩子把老师当成权威人物是一件好事。当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时,妈妈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进而请求老师的帮忙。
妈妈妙招
1.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孩子正是因为尊重老师,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否定老师,更不能在他面前说老师的坏话,相反,应该维护老师在他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当然,老师不是圣人,有时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妈妈可以婉转地向孩子解释正确的观点,并私下和老师沟通。
共2页12下一页阅读全文
2.引用老师的话,偶尔可以“假传圣旨”。
妈妈可以利用老师的权威性和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特点,适当的时候,引用老师的话,引导他作出正确的行为。比如,孩子浪费粮食,妈妈纠正不起作用时,就可以说“××老师说过要珍惜粮食,碗里不能有剩余的米粒,那我们要不要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呢”。有些时候,妈妈也可以“假传圣旨”,如,“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这样既说服了孩子,也巩固了老师的威信。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时,妈妈的态度要温和,不要机械地重复着老师的话,否则次数多了,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3.与老师保持联系,请老师帮忙教育。
对于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果妈妈没有好的纠正方法,可以求助于老师,请他帮忙教育,比如像事例3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妈妈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时,孩子一定不能在场,否则孩子会认为妈妈在打小报告,也很容易把老师当成是和妈妈一伙儿的,影响老师的教育效果。
此外,妈妈也可以建议幼儿园开展《弟子规》经典读诵、“在家做个孝顺的孩子”、“我帮妈妈捶捶背”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孝心。这样,他就自然尊重妈妈,也听妈妈的话了。
4.不能用老师的威信威吓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一些妈妈动辄就说:“你再不听话,我可就告诉老师了啊,让他批评你。”这种方法可能短时间内,纠正了孩子的行为,可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拉远了孩子和老师间的距离,也更加激起了孩子对妈妈的逆反情绪。所以,妈妈不要用老师来威慑他。
建议三: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里表现得判若两人,这不仅和环境有关系,也和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调整自己的和家人的教育态度,使得孩子在幼儿园好的表现也能够在家里得到延伸。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半的小小是个文明的“小绅士”,从来不说脏话。但是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他竟然冲着爷爷喊:“臭老头,你快点儿走啊!”可是,爷爷非常宠爱这个孙子,还对他笑。此后,妈妈总能听见小小说一些脏话。
妈妈认为他的脏话应该是在幼儿园学的,便主动和老师沟通,把小小的这种行为反映给了老师。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园里开展学习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使用文明语言。同时,老师还布置一些给爷爷捶背、捏肩等家庭作业。在这个期间,妈妈经常和老师沟通,全家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最后小小的坏行为彻底改掉了。
事例2:
李文上幼儿园大班,一般妈妈接送他上幼儿园时,会询问老师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每次,老师都说“挺好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李文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时,总会出现矛盾,有时他还霸占别人的玩具,把别的小朋友弄哭。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妈妈心想:“难道老师只是说好的,不说坏的吗?”
教育感悟
一般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表现是有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别会导致妈妈的教育出现盲点。比如,事例2是一个典型的孩子交友的问题。一般在家里,大人们都让着孩子,所以这种情况不容易出现;而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发生。如果妈妈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也就不容易发现他身上的问题。
而像事例1的妈妈就是位细心又聪明的妈妈。当她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反馈,还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最后纠正了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当然,事例1与事例2的表现,也可能与孩子的敏感期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讲述。)
一些妈妈在实际生活中也懂得和老师多交流,但只是泛泛而谈,如问老师“我的儿子今天乖不乖?”“有没有进步?”等等类似的问题。老师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一般像这种问题,他大多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话题还没有充分地展开,就已经草草结束了。因此,妈妈要想了解真实的孩子,不仅要经常和老师沟通,还要找到沟通的好方法。
妈妈妙招
1.和老师的沟通一定要具体。
如果妈妈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和老师泛泛而谈,而是要多问一些细节,像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与小朋友间相处的情况等都是和老师沟通的话题。然后,妈妈可以在这些细节中,慢慢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身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妈妈才能进一步和老师讨论相关的教育方法。
2.采用多种方式和老师保持联系。
妈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妈妈平时很忙,接送孩子的事情是由保姆或者老人代劳的,妈妈则可以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和老师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短信、电话、网络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是沟通的好方法,妈妈也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和老师保持频繁的交流。
3.和老师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有些妈妈喜欢在幼儿园领导面前或者其他妈妈面前谈论孩子的问题,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如果建议和批评通过其他渠道传达到了老师耳朵里,这样很容易造成老师对妈妈的不信任感,最后导致老师“报喜不报忧”。
其实,当妈妈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不一致或出现其他问题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直接沟通,妈妈应该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老师的品德或者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时,妈妈可以考虑向幼儿园领导反映。
4.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
妈妈和老师沟通的目的不在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老师更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这些方面,妈妈要多向老师“取经”,向他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并请教适宜的教育方法。
5.客观、坦诚地看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有些妈妈听到老师夸奖孩子,就盲目地认为孩子“一好百好”,当听到孩子哪方面能力欠缺或者发展得慢时,又很着急,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只会给自己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孩子在发展阶段变数很大,所表现出来优势和劣势也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怎么样。只要妈妈对孩子抱有信心,从正面引导他,孩子自然会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