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教案

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2023-08-03 18:11:23 高考在线

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1

  【课时目标】

  1.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理解并累积“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

  2.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告示板的内容。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桃园主人对来客的信任以及来客被信任的喜悦。

  4.学习通过猫和狗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告示板:桃林——自采——三里路

  2.师:同学们,这是竖在路边的一块告示板,看到这块告示板,你能猜到些什么呢?(两人交流)

  3.生交流。注意说清三要素:三里路、桃林、自采

  4.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的课文就是从这块告示板开始的。先来看学习小建议。

  出示学习小建议:

  ⑴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查字典,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并把带点字的音节抄写下来。

  根深叶茂——( )( )

  沁人心脾——( )( )

  馋涎欲滴——( )( )

  (3)思考:是谁被这块告示牌吸引了,又是怎样自己采桃子的,结果又如何?

  【说明】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小建议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小建议中可以解决一般的字词、把课文读通顺的问题,还可以用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以便主要内容的概括。

  5.学生反馈。

  ①出示答案,学生核对;

  ②概括主要内容:按照提示,把三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地连接起来。

  6.揭示课题:

  师:就是这样一个自己动手采摘桃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信任》为题呢?

  (出示课题)让我们再来深入地读读课文。(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体会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教师质疑。

  ●刚才读了课文,文中写了是谁信任谁啊?(主人信任来摘桃子的客人。)

  如果我们要写桃园主人信任客人可以抓住主人的动作、神态、语言或心理活动来体现他对客人的信任,文章中有没有这样的描写?我们来找找看。

  【说明】

  此处教师的质疑,目的在于提示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的注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特别之处。这样的感悟,理解会更深刻。

  2.生交流:

  ●屋前有一张木桌……祝您愉快!

  ①这张留言条是谁写的?(主人)板书:留言条

  师:在这里,主人出现了吗?(没有)是通过一张留言条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

  ②哪个词特别能感受到主人非常信任来客。(尽管)

  尽管自己采,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怎样采?(在这个桃林里随意摘,无限量的采摘桃子。)师:主人完完全全信任每一位来客!

  ③读一读。

  【说明】

  体会句子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又能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句子的朗读指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④如果是你看到这张留言条,会怎么想?

  师小结:留言条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对来客的信任,也是这份信任换来了来客自觉的言行。

  板书:——

  过渡:还有直接描写主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吗?找找看。(没有)那么你们是怎么感受到主人对客人的这份信任的呢?再读读课文,划出句子。

  【说明】

  教师的再次质疑,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全心投入到研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中来。一边读文,一边思考着。既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又深层次地去挖掘作者表达上的特点,以及感悟到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教师的教学始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既让课堂具有了思维容量,学习语文不仅是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考方向,由表及里去研读课文。

  ●汽车行驶了大约三里路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板书:狗等

  ●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

  ①师:为什么找这句写狗的句子?

  ②生交流。

  ③跳跃欢吠:“吠”字什么意思?通常指狗叫,所以这里是个犬字。

  ④想象一下,小狗在作者的身边跳着叫着,会叫什么呀?

  ⑤师:叫完了,撒腿就跑,显然是在为作者领路啦!多热情、多灵巧的小家伙啊!一下子成了我们的向导。板书:领路

  ⑥朗读指导:你喜欢这样的小狗吗?(喜欢)谁来读?

  ●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里就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①师:这些狗可真机灵,带我们进入桃林,还负责领我们回去。

  ②朗读指导:这样机灵的小狗人见人爱。 (请女同学来读)

  ●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①师:还是个非常称职的向导呢!

  ②朗读指导:把小狗的这份热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请男同学来读)

  ●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①你能为这只大花猫找一份工作吗?(收银员)

  ②师:这只猫真的会收钱吗?所以要加双引号。

  板书:猫

  “收钱”

  3.朗读并体会桃园主人对来客的信任。

  ①师:现在我们养狗是因为喜欢狗,养着做宠物,但是以前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养狗吗?(是为了看门。)因为狗一见陌生人都要大叫一番。这个果林里的狗见了陌生人不仅不大叫而且还特别热情。猫见了生人也不怕了,为什么?

  ②学生交流。

  师小结:是主人对来客的信任,让果园里的狗和猫也对人产生了信任。

  板书:————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文中始终没有出现过桃园主人,但是你们却找到了那么多描写狗和猫的句子,来感受到了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真棒!

  4.感受被信任的喜悦。

  ①师:我们一起读课文2—5小节,老师来读这些写狗和猫的句子,你们读其他内容。再来说说,如果是在这样的果林里摘桃子,心情会怎样?

  ②生交流:心情愉悦,舒畅。那作者呢?(也很愉快)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

  【说明】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读正确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这一板块对于读的设计既到位,又巧妙。教师对于每一句学生找到的句子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融入了情感,感悟更深;师生的合作读,又旨在暗示学生们去体会所读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情感已经与主人公融合为一体了。

  ③生交流:(媒体随机出示三句句子)

  ●“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意去桃林吗?”

  ●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

  ④在这片果林里摘桃子是那样的喜悦,现在你们能说说这份喜悦源自于哪里吗?(生交流)

  师:在这里,这份喜悦也是桃园主人带给我们的,但是,桃园主人也没有出现啊,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啦!

  板书:喜悦——

  师小结:这份喜悦也来自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让人产生了喜悦之情。所以说“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剂润滑剂,真的很重要,而且信任是相互的。所以,你看“信任”两个字,就是两个单人旁。

  板书:单人旁描红

  5.朗读全文。

  三。小结课文,体会人与人信任以及被信任的喜悦。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有了一次特别的经历,走进了一片没有人管理的果林里去摘桃。虽然桃园主人始终都没有出现过,但是从立在公路边的告示牌,到压在竹篮下的留言条,以及遇上热情好客的狗和不怕生人的猫,都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对我们的信任,也因为这份信任让我们充满了喜悦。

  板书:画框

  【说明】

  利用板书进行总结课文,帮助学生很好地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很清晰地把课文内容进行了整理,板块分明;同时也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作者是通过对猫和狗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告示板狗等领路信任留言条

  猫“收钱”喜悦

  22、《信任》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闸北区福建北路小学

  罗文清

  【课时目标】

  1.默写“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3个词语,并用这3个词语把告示板内容说具体。

  2.学习最后一节,并理解课文的中心含义。

  3.随文习作,能围绕“信任”展开合理想象写好一段话,写出“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用词说话。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2课《信任》,还记得卢老师叫你们查的三个词语吗?(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现在我们就来当场默写,看谁记得最牢。

  生默写词语,请三个学生各写一个词语,全班校对。

  2.师: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很喜欢这片桃林,现在愿不愿意为桃林做一次广告宣传呢?谁能用上这3个词语把告示板上的内容介绍具体?

  生准备,交流。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一课时中一开始,老师就用告示板引入,并在学习小建议中请学生查了这3个词语,并把这些带点字抄写正确;而在第二课时的开始,老师又要求学生默写这3个词语,并用上这些词语把告示板上的内容介绍具体。两个知识点在两课时中用了不同的训练方式,不但体现了“一文两课时”的整体设计,而且让学生在有层次地“写、说”训练中巩固了字词的正确运用,可以说是巧妙而实在。

  二。学习最后一节,感悟中心。

  1.师:这样诱人的一片桃林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可是总有离开时——出示最后一节,生齐读。

  2.师: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不禁、久久地”泛红)

  出示口头练习:

  当我们离去时,不禁回头,还在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心想:

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无愧色”的意思

  2.能简要概括文章讲述的三件事,并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结合具体事例的学习,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并能积累文章最后一段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重点:

  1结合品词品句,体会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2、落实单元重点,结合文本进行想象训练。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2.理解“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板书:享受,(要求看清笔顺)生活中,我们“享受”些什么? (阳光,温暖,乐趣,友情)

  2、师过渡:“享受”总是与美好幸福连在一起。今天,我们有幸与作者一起静静地来享受一份——(板书:心安理得)。

  3、出示课题:23、享受心安理得(齐读课题)

  4、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问心无愧理所当然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心

  1、师:那么,怎样才能毫无愧色地享受别人给你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呢?课文哪一节告诉了我们?(最后一节)

  出示: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一样,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多音字“着”。

  3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怎么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板书:随时随地

  为别人着想

  4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能用上关联词来说说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指名说

  教师引读: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如果做到了——,你就能——。

  总结:课文最后一节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三、了解文章结构,概括三件事情

  1、师过渡:作者是怎样逐步感悟到这一道理的呢?课文写了讲了三件事情,你能用“在什么地方,谁干什么”的句式来简要概括一下这三件事吗?

  交流:

  第一件:在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人们尽情享用老人花园里四季常开的鲜花,也主动照顾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和他们的花园。(“逾,旬”的字义和“年逾八旬”词语理解。)

  第二件:学生公寓内,我享用前房客留下的一些剩余食品,也把一些有用的东西整理好后留给下一位房客用。教师随机指导

  =548;随机指导学生用“生活用品”来概括。

  第三件:在登阿尔卑斯山时,我享用之前的登山者特意留下的手杖,也把雨披留给接下来的登山者。

  2、在经历了这三件事后,作者分别有什么感受呢?请你快速浏览三件事,把作者的感受用横线划出来。

  1)生划句,师边巡视检查,边评议。

  2)交流出示

  a、在这中间,付出和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么心安理得。

  b、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留给我的遗憾。

  c、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

  四.学习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们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一)学习第一件事

  过渡:这三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我们说理解句子就要抓住关键词。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话。

  1.理解:“在这中间,付出的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出示:“双方“指的是谁?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为什么都会显得心安理得?)

  2、默读1、2节,根据问题,找找句子。

  1)“双方“指的是谁?板书:一对老夫妇街坊邻里

  2)交流句子:付出得到

  每天清晨,老先生会将一只塑料桶放在花园门口,里面插满了刚剪下来的鲜花,街坊邻里甚至是过路人,如果你爱花,都可以从塑料桶里拿取,只要向老夫妇说声“谢谢”就行了,不需付钱。

  每天都有人向他们送上问候或赞美,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夫妇有个头疼脑热,有人会主动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周末的时候也总有壮劳力来他们家的花园里义务除草、修理暖棚。

  3)如果你是这对老夫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想的呢?

  4)他们四季都为别人着想,难怪这对老夫妇是小镇上关注的人物。如果你是一位街坊或者是一位过路人,在接受了老夫妇无偿赠与的鲜花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 )路过老夫妇家的花园门口,发现( ),心想( ),于是( )。

  5)天长日久,付出和得到的都是那样心安理得,谁来说说,为什么他们能那样的心安理得呢?(因为他们彼此双方付出了,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6)连贯地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注意联系课文内容把关键词的内涵说清楚,说具体。

  7)是呀,正因为彼此都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所以,——出示句子: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8)教师引读:

  这个小镇上的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在为对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过老夫妇花园的人都会——,平日里——,周末的时候——

  9)小结:作者目睹了这一切,感受到在这里,付出与享受是相互的,因为他们都随时随地为别人付出了,所以享用起来也是心安理得。

  (板书:)

  五.学习第二三件事,自读体会人们是怎样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的,又享受心安理得的。

  (一)“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里留给我的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我”的遗憾是什么?“我”是怎样来“弥补”自己的遗憾的?)

  2、请同学圈划理解,组内交流。

  3、遗憾的是——无法向这位雪中送炭的不知名的朋友道声“谢谢”。”追问:前房客做了什么让作者一直为没能和前房客说声谢谢而耿耿于怀,心生不安呢?

  4出示:只见冰箱上醒目地贴着一张纸条……

  请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

  它们分别用塑料袋包扎好……

  5、说话训练:这真是一位( )的前房客,他( )。可是,真遗憾哪,( )。

  6、小结引读:虽然我享受了这位不知名的前房客带给我的方便,但是我总觉得不太坦然,不太好意思,所以此后,我又几次去法国度假——,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才能心安理得。

  (二)交流第三件事。

  1)“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

  2)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引导学生从“特意,很自然”等词语体会为别人着想)

  3)在这件事情中,“我”还有遗憾吗?觉得心安理得吗?(心安理得了)为什么?

  4)小结:是啊,因为大家都能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付出,因此,在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好处、方便时也能心安理得。同时这份心安理得也让作者心中感觉到了一丝美好和幸福,成了一份享受。

  五、想想:这三件事能不能交换顺序?为什么?

  板书:耳闻目睹

  亲身感受

  身体力行

  六.领悟文章中心。

  1.从这三件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之所以呢毫无愧色的享受别人带给他们的好处,是因为——(让学生说)

  2.教师引读:而作者写这三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才—

  3.小结:当我们享受阳光、快乐、亲情、乐趣、友谊的同时,别忘了给予别人同样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心安理得。

五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课文中讲述的三个故事的内容,理解“心安理得”的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根据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学习文章后的感受,明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心安理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入文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仔细听,想想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录音后,出示填空练习;在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上,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天清晨,而街坊邻里也时常。学生交流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句子: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双方分别指的是谁?他们的付出与得到分别是什么?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节,想想,交流

  板书:心安理得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都有付出,所以得到时都那么心安理得)

  中间补充:作者在当时得到一大捧鲜花觉得心安理得吗?(在当时觉得有些意外,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齐读句子

  4、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朗读

  二、合作学习

  1、课文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之外,又给大家讲述了另外两件事,也是很耐人寻味。接下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你们感兴趣的一件事,仔细读读,要求:(出示)认真读课文,找找这件事中每人的付出和得到是什么?他们心安理得吗?

  板书:付出得到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集中交流

  预设

  第二件事;

  出示:如果我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困难时看到这张纸条,心想:想想、说说

  (从遗憾到弥补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的不安到心安)

  朗读句子: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里留给我的遗憾。

  第三件事;

  “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好一阵感动”

  讨论;

  我感动什么?“有没有必要留雨具?”

  在这件事情中,我觉得心安理得吗?(心安理得了)

  为什么?(这次是作者自觉的行为)

  朗读句子

  三、深化主题领悟中心

  1、我遇到的三件事,从意外到遗憾到感动,由得到的不安到付出的心安,从作者的三次体会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享受心安理得?

  2、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理解:随时随地毫无愧色

  交流: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明确;

  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是接受,为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3、读中心句,体会含义。交流感受

  4、像这样的行为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达成了共识,作者也深受感动,并且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今天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学校前段时间举行的“学会感恩,爱心义卖”活动。(出示有关的画面)播放《爱的奉献》,观看义卖活动。

  5、出示说话练习

  在爱心义卖活动中,我,觉得心安理得。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享受心安理得》,作者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这种精神带给了我们,但愿我们能把这种共识带回家里,也带到社会中去,这样我们会生活得很快乐。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