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教学反思

《识字五》教学反思

2023-08-10 01:14:10 高考在线

《识字五》教学反思1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看图读韵文识字,描写的是关于“夏天”的气象、水果、动物和花卉。识字5的教材看起来很简单,但留给我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觉得这是积累词语,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识字教学不像课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稳定的故事情节,但在教学时给这些词串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就能使变得学习不枯燥,同时帮助记忆。我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的,在上这堂课时,有许多成功的方面,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教学本课时由于还没有到夏天,学生对于夏天的印象可能仅限于“炎热”上。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夏天的情景,了解夏天的水果、动物和花卉。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说、写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通过朗读表达出他所感受到的夏天;其次,还应注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以言语作品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感悟过程。”在特定语言情境中领略文章的景、情、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

  于是,在课堂上,我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趣盎然,深有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因而,教学一开始我就播放夏天台风雷雨的视频,让台风、雷雨的景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调动学生对夏天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除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如在教学第一组词:夏天、台风、雷雨,我问学生:“你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回答:“我印象中的夏天是炎热的。”在教学第二组词:桃子、梅子、西瓜,我又让学生说说是这是怎样的水果?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这是又甜又大的桃子,”有的说:“这是酸溜溜的梅子,”还有的说:“这是好吃的西瓜。”再出示第四组词:葵花、茉莉、荷花,我问他们:“看见这些花,你觉得怎样的花?”学生说出了:“金灿灿的葵花,清香的茉莉,粉红的荷花。”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在教学中,我将课本插图用在学完课文的一个说话练习上,一方面使文本价值得以更多张显;另一个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现在想起来,这堂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如过于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朗读还没指导到位,有个别学生字音没有读准,不能很好的将感情融入进朗读里头等。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反思是痛苦的,因为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反思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反思中我收获着,成长着……

《识字五》教学反思2

  汉语拼音教学结束了,我开始了识字教学,这是一年级小学生人生学字的关键时期。因为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这几天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在教学“鸟”这个字时,我出示了课前自己画的一幅画,是个非常形象的“鸟”,再配我的说明,撇是小鸟的嘴巴,横折钩是鸟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的尾巴,这样一说,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而且对这个字兴味盎然,学字的愿望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

《识字五》教学反思3

  一、识字教学情境化

  〖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识字教学又相对枯燥,如果每节课仅仅让他们机械地读写识字,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差,识字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呢?

  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果在识字中顺应孩子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例如童话的意境、生活的场景以及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便能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二、独立识字自主化

  〖问题

  一个学期认识几百个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让孩子们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很快就会厌倦。因此,在识字教学当中,必须着力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生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自主独立识字。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呢?

  第一,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二,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在识字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三、巩固识字勤复现

  〖问题

  孩子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而“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那如何让生字反复与孩子们见面呢?

  〖教学反思

  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如何让生字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呢?

  第一,创设多种途径和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如在本教学片段中,孩子们在玩转盘、看图说话、选字填空、读儿歌中不断与生字接触,

  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所学的生字。

  第二,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巩固识字。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课文中的生字,采取开火车、送生字回家、猜一猜、玩一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和生字交上了朋友。

  第三,把生字放到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读。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在读中巩固识字。在教学片段中,我将刚刚学过的生字,融入到一首儿歌中,让学生认读,从而逐步达到在本课中会认,过渡到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

  四、识字教学生活化

  〖问题

  识字不单单在语文课上,因为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在课外、在生活中广泛识字,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呢?

  〖教学反思

  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站名,商店名,广告,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孩子提出,其余孩子会相继回忆起来,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教学中,教师看似不经意的点拨,却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

  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这一过程品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因而逐步养成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扩大积累的良好习惯。

《识字五》教学反思4

  这篇识字教学主要讲得是形声字,在“包”字上加上不同的偏旁。分别是草字头、食字旁、三点水、火字旁。根据形旁来理解字的含义,所以课堂上应该花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去寻找其中的规律。课前我设计教学时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苞、泡、炮、饱讲清楚。

  课的开始花了些时间讲“包”字,紧接着引出它的四个好朋友:草字头、食字旁、三点水、火字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上黑板来给“包”字找朋友,并且把交上朋友后的名字写在上面带领大家一起读。它们分别是:苞、泡、炮、饱。读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一眼能看出来的是它们每个字里都有“包”这个字,不同点是偏旁不一样。我启发学生想一想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有个男孩发现读音很像,我追问怎么像。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竟然能回答出:它们每个字的读音里的韵母都是ao,只是声调不同而已。是呀,它们的样子像名字更加像,我们怎样才能够区分好它们呢?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去后,学生再次陷入到思考中去了。接下来的教学就是结合形旁的含义讲字义。

  我感觉在这节课上处理的好的地方有这么两处:

  一、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思维得到训练。每个教学环节前都是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来探究解决问题。比如学生问到:“泡”和“炮”该怎么区分呢?有学生想到它们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意思上接近相反。

  二、实物教学,形象直观。讲到“饱满”这个词时,我知道学生无法理解这个词语。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毛豆,让学生挑选出最饱满的一个。学生挑选好后,我举起手中的毛豆让大伙儿一起来说说这个毛豆长得什么样?学生甲说:这个毛豆鼓鼓的。学生乙说:这个毛豆大大的,圆圆的。学生丙说:这个毛豆的水分足足的。我告诉学生把他们三个人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饱满的意思,并且教会他们饱满的反义词是干瘪。(相机出示了一个又瘪又干得毛豆)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让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多;没有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小型练习题,以便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实物展示台没有很好的利用等等。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标准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让自己的课堂展现出令人着迷的光彩!

《识字五》教学反思5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首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在猜谜语时主动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指导学生 1.读准字音。注意指导分清“尊”、“重”、“纯”的声母,读准“令”的后鼻音。2.认记生字。重点是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是通过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减偏旁:懂—重,换偏旁:拍—怕故—攻,编顺口溜:团──大口里边一个“才”;相──心字离开,木目相伴。组词:尊—尊重、尊敬;互—互相、互助;纯—纯净水、纯洁、单纯。字形比较识字:最—量;今—令;五—互。

  指导写字时,我则注意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如,六个要写的字中,相同结构的汉字有几个?这几个字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本课中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其中“谁”字中的言字旁、“怕”字中的竖心旁,可结合前面的同类字进行指导;“跟”字中的足字旁要重点指导,强调把最后一笔捺变成提。“量、最”两个字,笔画较多,特别是横画多,是学生书写的难点,可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中间的一横要长;(2)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3)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4)所有的横都朝右上方适当倾斜。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则可放在如何安排学生活动上。课堂上我先教小朋友们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再借助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谜语。例如:学习第一节时1.我一边说谜语,一边演示(事先剪好三个纸人,或画简笔画)。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2.出示投影(谜语儿歌),指导学生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表演读:请三个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重复一遍。4.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在“团”和“量”上加红点。认记“团、量”,并给这两个生字找朋友。5.给“团”编个字谜: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给“量”编个字谜:①元旦到,家里真热闹。②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再读读这则谜语,并鼓励学生理解记忆。

  本课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与同学们一起搞一次猜谜语的活动,为猜谜识字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识字五》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很多谚语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谚语大都通俗易懂,简单易记。本课中出现的五条谚语内容浅显易懂,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 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谚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拿出一根小木棒)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能把它折断吗?(学生来折)

  (拿出一把小木棒)现在,你再试试,(学生来折,多找几个学生来试)你们知道为什么折不断吗?这就叫——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组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同学们打开书,翻到识字五。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大声、准确

  2、检查朗读

  3、齐读。

  4、理解谚语意思

  (1)通过朗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自读思考,视理解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三、趣味识字

  1、同桌之间读谚语,认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2、班内交流。

  例如:搓:做动作理解字义。猜谜语识记字形。

  斤、近、折:比较识记。

  3、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

  四、识字、指导写字

  1、小组内学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2、班内交流

  3、趣味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猜字谜:如 一名工人用手捻羊毛(搓) 门口一根长电线(绳) 拆字组字游戏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4、读词并释义。

  5、指导书写。

  (1)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范写

  (3) 描红

  (4) 仿写

  (5) 自我评价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喜欢谚语吗?那么你们放学后再搜集几条你喜欢的谚语,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你也可以把它送给你的好朋友、小伙伴,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进步。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多年来,对于识字教学的探讨我却不够重视。怎样让孩子们在识字教学的课题中也能像其他的课堂中那么积极活跃、热情高涨呢?怎样转变孩子们的识字课堂习惯呢?经过多次探讨,我认为还是有办法能识字课堂变得丰富高效起来的。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针对学生们对识字教学的兴趣不够的情况,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例如:猜谜语、歌谣、做游戏(开开小火车)、做比较等不同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生字。

  从授课的效果看,我自己认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比以前普遍高涨,学习兴趣较之以前浓厚了不少,识字的速度也快多了。再加上老师不断地对他们予以鼓励和表扬,孩子们学得很开心。这对我也是一个鼓励,今后我还要继续探讨高效、生动的识字教学课堂。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识字5》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识字5》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再到语文园地处处体现着团结合作、和谐相处的道理。本课的五句谚语反映的就是团结合作的道理。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的语言放映深刻的道理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谚语,初步体会谚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识字中的意象思维。

  3、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理积累谚语的愿望。

  三、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对5条谚语的理解和积累。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导入课题

  1、(拿出一根小木棒)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能把它折断吗?

《识字五》教学反思7

  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人教版教材字词手册每课都安排了笔顺表,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量、最”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都是日字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字词手册上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识字五》教学反思8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中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支撑点让他们能够“跳起来摘到果子”,否则他们就会因为努力后仍无法达到目标而丧失信心。所以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得想办法,提供给他们一个合适的支撑点,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排除障碍,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

  《识字五》由于本课是谚语,学生难理解,对于谚语不熟悉,也不理解,教学时我先对“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进行解说,让学生先有一个感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谚语的意思演示给学生看,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明白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多媒体课件扫除了同学们学习中的障碍,为学生们主动学习立下功劳。

《识字五》教学反思9

  本课是由几组与冬天(气候、植物、动物、运动)相关的词语构成的词串。回顾自己的这堂教学实践课,确实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朗读训练不够到位。在教学中我只注意到指导学生把词串读正确、流利。这12个词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个词串,连起来读,押韵上口,我没有多花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押韵,培养语感。另外,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还没有读出腊梅、苍松、翠竹的生机勃勃和不畏严寒的精神。总之,因为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读出词串的韵味和美感。

  二、一些环节的处理缺乏艺术和技术。例如在学习第一行词串“寒流、大雪、北风”时,我一开始就出示天气预报的课件,然后由我来播报,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照着内容读,降低了教学信度,而且学生也不知道我这个环节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原想通过这个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寒流,结果绕了一个大弯子,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我改变一下,先让学生读读这行词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已经懂的词语,如果有学生指导“寒流”是怎么回事,就让他说说。如果学生不懂,再出示课件,让学生在天气预报中获得有关寒流的信息,对寒流有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启发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做寒流,这时学生对寒流一词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行词串进行说话训练,介绍冬天的气候。这样,教学就会更扎实有效。再如:在“岁寒三友”的导入时不够自然,花的时间也太多,如果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再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最后进行说话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

《识字五》教学反思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识字五》,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将从以下方面说一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识字5》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再到语文园地五处体现着团结合作、和谐相处的道理。本课的五句谚语反映的就是团结合作的道理。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在识字方面学生也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认字、记忆。

  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对教材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三、说目标;

  1、会认“移”、“谋”等十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3、细心体会句子的意思和其中包含的道理,了解团结的力量大,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先学后教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我们学校近期一直在推行的生本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是学生在家完成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借助识字工具认识生字。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课外积累至少三条谚语。通

  过前置性学习,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先学后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朗读品悟

  3、创设情境

  4、拓展延伸

  学法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结合本课情感目标,我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五、说教学环节;

  1、实验导入,通过折筷子这个小游戏我希望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到学习情境中去。同时让学生很自然地从中初步领悟本课谚语所蕴涵的道理,一举数得;

  2、明确学习目标;

  3、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a.把自己喜欢的谚语多读几遍,先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再度给全班同学听,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尊重,让可能不是每一句都能读好的孩子也能参与其中。

  b.全班一起读

  4、出示相关图片让孩子猜猜相关谚语,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让孩子对于谚语意思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5、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谚语的理解,在图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描述对谚语的理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6、生字我会读

  a.在熟读课文,已经与生字多次见面的基础上认读包含生字的词语(标注拼音);

  b.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单个学生;

  c.同桌相互考查,检查学习成果;

  d.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等;

  7、生字我会写

  a.学生通过观察例字,提醒写字注意事项;

  b.教师范写较难字如“挑”、“满”;

  d.学生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c.学生完成P84“我会写”写字练习;

  8、课外拓展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谚语;

  9、课堂小结 (点题:团结合作)

  六、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非常失败的。学习目标没能达到,教学环节未完成,甚至课堂氛围也极为糟糕,对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1、对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虽然能够熟读《标准》,但在教学工作中却难以贯彻执行,总想着拔高一点,再改一点,我的学生要赢在起跑线上,结果往往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2、对学情研究未能深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和生活中跟孩子交流太少,不了解班上学生学力情况,对孩子期望过高。对班上学生个性了解不够;

  3、课时安排不够合理,《识字五》这一课原该是两课时完成,我却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放在一个课时完成,过犹不及,这是教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4、课堂激励措施不到位,不善于适时发现学生优点,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时总想着:没什么大不了,这就是他应该达到的标准,他还应该做的更好!结果往往因为没有及时的激励措施,让孩子很快对于课堂失去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缺点,一方面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学以致用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宁一方面,多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学习,以期进步。

  当然,这堂课的缺点还有很多。我自己是“当局者迷”,弹射利病,还望各位攻瑕指失,不吝赐教,以便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补过拾遗,有所进步,不胜感激。

《识字五》教学反思1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五》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朗读为重点,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人文教育。

  学习“人心齐,泰山移”这条谚语时我出示了抗洪图片,加深了学生对谚语的理解。学习“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时,我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了“计谋”的意思。最后,我让孩子们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搜集谚语的兴趣。

  虽然,课堂上学生朗读的形式还是很多的。但不少孩子,齐读时有喊嗓子的现象,还有拖调现象。只有部分孩子读得有滋有味。都是我指导不到位所造成的。

  在写字指导中,我对“满”、“容”的写法进行了重点指导。可在听写时,有同学把“满”写错,甚至还有同学组词写成“满易”。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取长补短,发扬优点。让孩子们会学,爱学,好学。

《识字五》教学反思12

  本课有三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我把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活动上。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做做”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游戏中巩固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由“困难”一此引出本组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师生引出本导语。

  明确导读任务后,开始读第一则谜语,在各种方式通读读懂后,猜出谜语是“众”,并重点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出这则谜语的生字:团和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猜谜语的方式说说这两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引出第二则谜语后,我把教学的精力放在学习了这则谜语中出现的生字,然后用了较少的时间匆匆汇报是怎样猜出是“秋”。

  到第三则谜语中的学习中把教学重点放在猜出字谜上。致使了这则谜语中出现的生字,草草解决。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抓住了这中构字规律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识字。“青”字的谜语正是利用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编写而成的。这则谜语不仅韵味十足,而且意味深远,在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在教学中如果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就能化难为易,让识字和阅读理解相得益彰。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以浅显易懂的“日出万里无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日”指日字旁。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势发现每行都藏着一个字,如三点水旁的“清”,竖心旁的“情”,言字旁的“请”,请学生联系生活用上“请”说话。这样不仅在语境中理解了互相尊重,也随机进行了文明用语的训练。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识字,难点的突破就水到渠成了。

  一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学的重点,难点,基本的知识点解决了吗 ?我觉得是解决了,但也有做得不够的是,学生在学生字时还是很少用编字谜的方式学习。正像课后何主任说的那样,作者安排这则谜语做为识字5的初衷是什么?他只是以朗朗上口的谜语做为载体,引出我们要识的12个生字,教学的重点是这12个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记忆和运用上;谜语只是做为一个呈现这些生字的载体,通过读使学生多认;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能有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的意识。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识字兴趣,认为学习生字的兴趣上来了就达到目的了,学生的兴趣在如何猜谜语上。我们应该顺学而导,把这种兴趣引到对生字学习和运用中,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识字上。而不是猜谜上。

《识字五》教学反思13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的识字课。本课是由几组与冬天(气候、植物、动物、运动)相关的词语构成的词串。课后,两位导师和学员们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对教学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听了胡云红和王仁元两位导师的评课,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对照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再回顾自己的这堂教学实践课,确实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说话训练不适时,并缺乏指导。

  在教学完“寒流、大雪、北风”这组词串后,教学预案中安排的“用这组词串来说说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被我忘掉了。教完第二行词串(腊梅、翠竹、苍松)时突然停电了,课件无法使用,我利用暂时停电的空档,引导学生从气候和植物方面来介绍冬天。学生卡壳了。我带领学生又读了读书上的两行词串,然后让学生继续说话训练,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我提示可以用一个词语也可以用几个词语,可以从一个方面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用“大雪”说了一句话。这里耗费了很多时间。如果教学完第一行词串后,就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这一行词串来介绍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可能难度会小些。后面每学完一行词串,就用这行词串来介绍冬天。最后在总结全文的时候,让学生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冬天。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也会更扎实有效。如果在学生卡壳时,我给学生作一个说话示范,学生完成这个说话训练的难度也会减小些,教学效果可能会好些,教学过程会更实些。

  二、朗读训练不到位。

  在教学中我只注意到指导学生把词串读正确、流利。这12个词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个词串,连起来读,押韵上口,我没有多花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押韵,培养语感。另外,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还没有读出腊梅、苍松、翠竹的生机勃勃和不畏严寒的精神。总之,因为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读出词串的韵味和美感。

  三、一些环节的处理缺乏艺术和技术。

  例如在学习第一行词串“寒流、大雪、北风”时,我一开始就出示天气预报的课件,然后由我来播报,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照着内容读,降低了教学信度,而且学生也不知道我这个环节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原想通过这个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寒流,结果绕了一个大弯子,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我改变一下,先让学生读读这行词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已经懂的词语,如果有学生指导“寒流”是怎么回事,就让他说说。如果学生不懂,再出示课件,让学生在天气预报中获得有关寒流的信息,对寒流有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启发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做寒流,这时学生对寒流一词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行词串进行说话训练,介绍冬天的气候。这样,教学就会更扎实有效。再如:在“岁寒三友”的导入时不够自然,花的时间也太多,如果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再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最后进行说话训练,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反思是痛苦的,因为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反思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反思中我收获着,成长着……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它永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才有无限的魅力,让人不断的追寻。愿我和小语脱产班的学员们在语文的路上执着前行,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小语之路。

《识字五》教学反思14

  这样的帮助合适吗?——记一个课堂小插曲

  一日,上《识字五》,已经到了巩固复习的环节,我指名请郑侃小朋友背诵。这个小朋友平时不够大胆,一般不敢轻易举手。那天我一提出谁会背背这些谚语,发现他也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觉得很难得,心中一喜,马上叫了他。

  他背的时候声音轻轻的,不够自信,背了两句停住了,面露难色。看样子很紧张。我并没有催促他,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用鼓励的目光望着他。其实,此刻的我比他还紧张。因为,郑侃小朋友平时极少主动发言。今天他偶然想表现一下自己,如果以失败而告终的话,他以后还有勇气在课堂上表现吗?好在停顿了没几秒钟,他忽然又有了思路,顺利地背出了全部的谚语。

  他刚坐下,我正想好好表扬一番。几个小朋友却纷纷说:“老师,刚才有xx同学翻着书在给他看。”其实我知道郑侃小朋友并没有看书,是自己背出来的。但仅仅向学生证明一下郑侃并没看书,不加以引导,显然不行。因为这件事具有典型意义,类似的事情在课堂上以前也发生过。有些小朋友总爱抢别人的“头功”。他们的行为对那些本来就缺乏自信心的小朋友的心理带来不小的冲击。只是过去我一直没有应对的良策。现在我突然头脑里有了灵感,于是就故意来个“小题大做”,趁热打铁,目的是让其他小朋友从中得到启示,避免类似事再发生。

  于是,我问:“郑侃,你喜欢她这样帮你吗?”郑侃面露难色,不可置否。我没勉强他,转而问其他小朋友:“如果你是郑侃,你喜欢别人用这种方式帮你吗?大家讨论讨论吧!”有个小朋友说:“我不喜欢。因为我想展示一下自己,他使我失去了机会。”另一个小朋友说:“我本来是会背的,她这么一弄,反而使小朋友以为我不会背呢,我觉得那个女同学真多事。”我又问郑侃:“你是这样想的吗?”他点点头。这时,我又请那个“好心”帮忙的女同学谈谈自己当时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她说:“我原来看他背不出来,想帮助他,还有自己也想表现一下,没想倒他不但不感谢我,还怨我。我真后悔!”这时,我对小朋友们说:“刚才那个女同学,明明出于好心帮人的,可效果却相反,这叫——”学生接上来说:“好心帮倒忙。”后来,我又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是帮倒忙。学生们各抒己见,明白了课堂里学习时,同学与同学,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学会耐心地倾听与等待,这是课堂礼仪,也是一个人素养的一部分。

  最后,我总结引申说:“是啊,课堂是个舞台。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们不要轻易剥夺别人表现自我的权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我们是得动动脑筋,可千万别好心帮倒忙了。”

  反思: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节课中发生的这个小插曲正是对如何贯彻新课标理念,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的一次诠释。 学会倾听,不随便干扰别人的思考、回答等学习活动,不但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一个学生最起码的礼仪修养。所以,这个小插曲这样处理有着别样的意义。

《识字五》教学反思15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我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凉”是后鼻音,“凉”和“量”声调的差别,“情”和“晴”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