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2023-08-07 23:38:49小学语文桂花雨教学反思四篇
2023-08-18 00:23:12Storytime教学反思
2023-08-09 00:59:04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六篇)
2023-08-08 17:44:02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
2023-08-14 13:03:41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2023-08-09 21:40:3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2023-08-11 07:59:48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合集8篇)
2023-08-14 03:24:54赞美荷花的名言佳句
2023-08-03 22:04:24坦然的经典名言16句
2023-08-01 11:52:22关于罗曼罗兰名言名句集锦
2023-08-12 20:39:09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2023-08-03 23:31:19 高考在线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1.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十几减8、7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退8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计算课是使学生感到比较枯燥的内容,课的`开始我先设计了一些8、7加几的口算以及十几减9的口算,为学新知做好准备。
例题仍然是结合具体情境,先提出“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15-8的算式。再通过摆小棒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知识迁移将十几减9的方法运用到十几减8、7。对于15-5=10,10-3=7这种“平十”法,学生采用的较少,说明学生有意识的将算法优化,内化为自己的方法。
2.过分强调“相加算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由于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节课的算法交流中,多数用的都是“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①教材中虽然多处提到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但直到本单元的结束,在潜移默化中要求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住这个度?②当大部分孩子都在使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其他的方法是否要传授个孩子?采用何种方式?③“想加算减”的方法真的是最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