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2023-08-09 10:59:00怎样指导学生自学
2023-08-17 08:18:48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通用9篇)
2023-08-09 21:56:53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通用六篇)
2023-08-10 10:01:52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
2023-08-14 13:03:41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2023-08-09 21:40:3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2023-08-11 07:59:48出租车买卖简单版协议书范本
2023-08-08 00:13:24写一封离婚协议书(通用六篇)
2023-08-06 06:07:29有关离婚的协议书
2023-08-01 10:21:19有子女的离婚协议书范文汇总10篇
2023-08-11 23:26:23
关于快乐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快乐的教学反思1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可以说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节课真非易事。这篇课文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就因为太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司空见惯,对课文的内容无动于衷,不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如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就成了这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执教《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后,积累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中的“大爱”。
在授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为之惊喜的北京奥运。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我抓住这两件大事,紧紧联系课文,以助人的角度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当学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视频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场景时,有的学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当学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无数人的帮助下,灾区的孩子已重返课堂学习的温馨画面时,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当看到北京奥运会上辛勤忙碌而又快乐的志愿者时,当听到看到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自愿者的话语时,当看到悉尼的“志愿者林”时,学生体会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为之称颂的高尚行为。能让自己更快乐、生活得更有意义。并发自肺腑地说出了“我长大了也要当志愿者”的动人话语,让人深深感到祖国后继有人。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重组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并产生了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中的“小我”。
有了关于汶川地震中的“大爱”的铺垫,学生的情绪已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我适时引导学生去回顾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启发学生用心体会从中获得的快乐。“运动会上,我受伤了,是times;times;扶着去医务室。”“我的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我经常去和老奶奶说说话,给老奶奶解闷。”……课堂上是如此温馨、快乐,学生们进一步深深地体会到了帮助助人的快乐,及被别人帮助时从中获得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原来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还能让社会美好。
三、创设体验活动。
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遗漏课题,让学生帮着寻找。”在课堂上,我又设置了一个小游戏:“给笑脸贴鼻子。”而游戏者必须在全体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让学生一次次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从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中获得的快乐。学生兴趣盎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间;发掘教学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学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品德课所追求的境界。
快乐的教学反思2
在学习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结合《快乐的动物》一课,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
1、注重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充分利用教材中动物乐园的情境图,由学生熟悉的、感受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以色彩斑谰、符合小学生口味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他们,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淘气提出的数学问题中,独立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学生情绪激昂,不知不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
2 、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动手实践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开始自由摆小棒,摆后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含义;接着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次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倍” 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然后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淘气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做准备;最后安排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实践操作,让课内与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中,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理解了“倍”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除法应用题。
快乐的教学反思3
《秋天的快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放风筝、看红叶、捉蛐蛐等活动。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倾听状态。怎样让全班学生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所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我把这节口语交际课融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让学生充分欣赏秋天的美丽,感知秋天的快乐,并通过说秋天的快乐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交际的兴趣。
回顾整堂课,我注重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把学生从大自然这一大课堂中发现和感受带入学校小课堂,把小课堂再延伸到课外,把交际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课前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国庆长假,去田野、去果园、去公园、去大街上……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秋天,亲近秋天,寻找秋天的足迹,看看秋天的花、草、小动物等,让学生在秋天里尽情地欣赏、尽情地感受,深入地了解秋天,感受浓浓的秋意。这样,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秋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他们的眼前,让他们目睹、耳闻、鼻嗅、口尝,全身心地感受秋天的气息,为课堂上进行的口语交际做好了铺垫。
在导入环节,学生秋天的回忆被唤醒,激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讲述完秋天给自己的印象后,接着在老师“在这美丽的秋天,你最想做什么”问题启发下,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在秋天都会干些什么。当教师创设为秋姑娘评选“快乐小天使”这一情境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地述说,积极地评价。学生们兴趣浓厚,参与的热情很高,把互动和语言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互动更加有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总之,准备这节课、教学这节课的过程让我收获了许多,学到了许多,同时也留下了遗憾……一节课下来,学生交际的兴趣浓厚,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学会把自己的快乐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同时也懂得了与人交际时应做到态度大方,文明有礼,认真倾听,教学目标的达成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如何运用具体有趣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快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对学生表达和评价方面的引导还不是很到位,希望自己以后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中得以提升。
快乐的教学反思4
快乐来自心晴,大家可能觉得我前面的字打错了,应该是心情,为什么用心晴,那是说心里充满了阳光,像晴朗的天气一样的时候我们会很快乐,故事《兔宝宝找快乐》向孩子们展示了小兔子从帮助别人中找到快乐的一个过程,也是心情从闷闷不乐转向我“太快乐了”的过程。了解快乐的意义并不止在帮助别人,还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会快乐的'。
活动中首先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一个难过脸的小兔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提出如何帮助小兔子,在幼儿提出各自的解决的办法后,将孩子们说的内容进行梳理,引入故事的内容完整讲述,故事中出现了小兔、小猫、小山羊、小黄狗、小猴子这六种小动物,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讲述出来。听完故事,我问“兔宝宝现在快乐吗?它的快乐是什么呢?”能力强的孩子马上说“就是帮助别人。“但是对于个别能力的弱的孩子,在边上就是听听其他孩子的回答恍然大悟。
活动学习故事是为了明白道理,不断地进步,结合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小朋友的相互帮助实例,比如在午睡的时候老师来不及为很多孩子脱衣服,小朋友们会你帮我,我帮你相互帮助,感到同伴之间的亲情也是特别快乐的。我们的心晴了。
快乐的教学反思5
口语交际课对多数老师来说是一节挑战课,因为要上好口语交际课,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说,课堂上学生不愿表达,不会表达是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公开课上没有人敢于去挑战它。可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越觉得难做的事越应该成为我们研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
在选择这节课前我已为学生安排了此次口语交际的预习任务:
1、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2、走进金秋,和家人、伙伴做最喜欢的事,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与大家分享快乐。由于学生做了充分地准备,因此课堂出现了许多纷呈,孩子们不但能把自己所做的事:如捉蛐蛐、摘果子、捡树叶等有序表达,还有学生将自己捡树叶做的项链、标本、贴画带入课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这一点也说明了,只有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预习任务,学生才乐于去做,在实践中感受快乐的同时,积累了素材,今后的表达、交流、写作就不怕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这也正验证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话:
课堂设计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达到了由句到段再到篇的口语训练目标。课堂我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是回顾课文,悟秋之美。学生通过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用一句话概括秋天总印象,整体感悟秋天的美丽。二是走进画面,品秋之韵。课件展示秋天图片,在配上美妙的音乐,学生似乎漫步金秋之中,看到了天空、田野、果园、花园不同的景色。
然后将画面变成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品味秋之韵。学生在表达时,虽是只字片语,但句句都体现了秋天之美,秋天的特点也尽显眼底,积累的好词佳句也充分得到了利用,教师将学生的一句句优美的语言归纳,一幅幅画面便展现于眼前,由整体感知的一句话上升到了一段优美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已得到了提升。三是走进秋天,享秋之乐。学生理顺自己所做的事情,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孩子们已能有序说出做这件事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开心、快乐。四是放眼秋天,绘制秋之画。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秋天绘制成美丽的图画带进课堂,记下秋之美。课堂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的表达步步为赢,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倾听,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是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说、评,感受表达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为了给学生表达的信心,评价的勇气,我不忘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第一位学生表达之后,我有意识的点评,表扬精彩之处,补充不足,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表达的方法,评价的技巧。然后在方法地引领下,学生说,师生评,小组评,在评与补中,使语言越来越精彩,快乐之情溢于言表。真正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宗旨。
当然这节课结束我也感到了一些遗憾,那就是最后的整体评价。虽然选出了最佳小组,最佳汇报员,最佳点评员,也给予了奖励,但我认为,鼓励应面向多数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能感受到表扬的快乐,从而有了课堂展示的兴趣与欲望。可我这节课奖励面太小,课后我对此进行了弥补,首先对每组选出的汇报员每人一颗桃心,对课堂汇报的同学每人一颗星。以此来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激励,让他们能感受到学习并不难,只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相互学习,一定会有长进,从而在课堂上愿读、善思、能说、会学,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快乐的教学反思6
在欣赏这首管乐合奏《祝你快乐》之前,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铜管乐队的一些乐器,让同学们对管类乐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开始同学们都比较片面地认为管状吹奏的一些乐器都属于管乐,当我问他们“竹笛属于管乐吗?”很多同学都犹豫了,于是我便向他们指出,管乐队中的乐器一般都是西洋乐器,像笛子这样的管状吹奏的乐器是我们的民族乐器,不属于管乐。接着我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管乐队的常用乐器,简单介绍之后,使同学们对于管乐器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听乐曲时,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了乐曲的段落结构,在分析段落结构时,让同学们单纯的听是很难分辨的,于是我将书本中用图形组合表现段落结构更改为字母,同学们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段落结构的区别在于第一主题段落A在第一种结构A—B—A—c—A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乐曲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而在第二种段落结构A—c—B—c—A中主题段落A却只出现了两次,分别在开头和结尾。于是抓住了这个特点,同学们在第二次聆听时,很快就分辨出了A段出现了三次,乐曲的结构形式是第一种A—B—A—c—A。
知道了乐曲的段落结构后,我继续抓住A段让他们听当A主题旋律出现时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并进行分辨,刚开始同学们对乐器的音色没有概念,能听出来的同学很少,在初听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分辨了管乐队的几种乐器,如小号、大号、长号、圆号,几种号类铜管乐的音色分辨以及单簧管、长笛等的不同音色,通过的不断的聆听与分析音色的不同,同学们对各类管乐器的音色都有了一定分辨能力。
整节课我们都在一种有目的有层次地欣赏与聆听的氛围中进行,同学们都十分地投入,我想下节课我们可以再来分析一下乐曲的情感,从情感方面入手再加入一些肢体动作等,整首乐曲一定会更加形象,结构与层次也会更清晰。
快乐的教学反思7
今年第一次接触生命教育课,拿到课本时“劳动创造美好人生”“快乐与人分享”“改变我的想法”……那一个个标题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怎样上好这样的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引领方向,如何创造生命教育课的优质课堂?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探索的内容。当一遍遍研读生命教育课的课程标准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让我逐步找到了教学的方向。现结合《快而与人分享》一课谈谈我对创造生命教育优质课堂的一点感悟。
一、灵活地处理教材,为优质课堂奠定基础。
标准中指出:“生命教育教材不仅是作为知识载体让教师讲授的,更主要的是教师启发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的工具。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时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生命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及身边的人和事都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以增进课程的时代感和感染力。”因此,《快乐与人分享》在课时安排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分享喜欢的物品,感受快乐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地方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氛围,实现优质。
课标指出:生命教育课程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换自身角色;要虚心、耐心地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与之对话;对学生倾诉的隐私和悄悄话,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要建立一种民主、宽容、愉悦、互助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其生命潜能,促进其生命健康成长。
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暖身活动,体验快乐;摆脱烦恼拥有快乐之旅;赠送快乐卡,感受快乐。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与别人分享了快乐,也都收获了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