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教学设计

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2023-08-08 17:47:30 高考在线

语文《灰雀》教学设计1

  课题:灰雀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错了事就要以下,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习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以创设情境来显情。(出示多媒体.课件:鸟在枝头歌唱)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鸟吗?你收集了哪些灰雀的和列宁的资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导情

  1、文中列宁和灰雀以及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学生:观察、体会、想象、说想法

  2、轻声读第二部分,画出列宁说的话,理解列宁的心情。

  学生边读边思考后,出示列宁1、2句两句对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列宁说了哪些话?表达了列宁对鸟是什么感情吗?

  4、列宁爱鸟的感情对小男孩儿有什么影响呢?

  使学生再次体会“爱”的感情。

  5、分角色表情朗读。

  三、悟情

  1、自读自悟

  画出列宁说的话,自各悟出列宁的心情。

  2、全班同读

  ①体会列宁的第一句话中的“自言自语”和“可惜”这个重点词有与没有对表达列宁的心情的有什么不同?

  ②悟出: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3、小组讨论:

  学习每三部分,你们想知道什么?讨论后怎么解决的?

  四、激情

  1、看板羽,你想对他(它)说些什么?

  2、师后话:列宁和小男孩儿对鸟的爱。

语文《灰雀》教学设计2

  教材简说: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会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爱护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启示——正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鸟儿吗?对,它叫灰雀。板书(灰雀)请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2、谁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好象又看到了什么?

  3、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啊!自己去读读这段话吧。(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几只活泼的灰雀不仅惹我们喜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非常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灰雀》。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好小节序号,难读的或者喜欢的部分可以多读几次,注意课文里的泡泡。

  2、检查词语。

  还见过什么渣状的东西?(饼干渣、煤渣、苹果渣、豆腐渣、甘蔗渣)

  3、出示三个难读的句子。

  昨天老师读课文,发现课文中有3句话很相似,而且特别难读,你们敢挑战吗?自己先练练吧!(自由读)指名读,发现什么?(标点不同,语气也不同。)你读出了三种不同的语气,真棒。齐读。

  4、开火车读课文,谁来当火车头?他要是读对了,就让他一直读下去,要是读错就另请一位同学接着读,比一比,看谁的火车开得稳、开得久。

  5、小结:读书也像开车,练得多,练得熟,就开得稳,开得好。

  三、感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同学们,刚才放声朗读课文,可以让我们读在口里,听到耳里,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不出声地默读课文,可以让帮助我们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划出来,

  2、交流读。(师评价:哦,他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看来真的很喜欢;他还经常带东西给它们吃,就像喂养自己的宝宝一样!多么真挚的爱啊!)齐读。

  四、探究灰雀的下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教育无痕。

  1、引读: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吗?请大家读读3-10小节,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秘密就藏在其中。

  2、交流,你发现灰雀的下落了吗?(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哪里读出来?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写小男孩的句子,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3、看来,小男孩说自己没看见是在撒谎啊!这小小的谎言连我们都看出来了,又怎么瞒得了列宁这位伟人的眼睛呢。那么面对男孩的不诚实,列宁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列宁的话?

  出示句子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从列宁的话里里你读出了什么?(列宁对鸟儿的关心、担忧、喜爱)看来,列宁是希望用自己对鸟儿的爱来打动小男孩呀!

  (2)我听出了你的可惜,你在为什么而可惜?(为再也看不到可爱的灰雀,为灰雀的伙伴失去了好朋友,为那只被抓的灰雀永远失去了自由,为小男孩不敢承认错误……允许多元解读。)把你的可惜读出来吧!指导朗读。

  4、引读:

  听到这里,男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同学们,这时的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决定放鸟归林,他想:……)尽管男孩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抓走了灰雀,但我们从他的话语中知道,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过来。

  5、同桌分角色读:

  列宁真不愧是个伟人,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却让小男孩知错想改。这段对话写得真精彩,里面藏着秘密,也含着真情。让我们好好地去读读吧!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读对话,看谁读得像,读得好。

  6、指名分角色读。

  7、存疑: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成功了吗?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知错就改,真的把灰雀放回来?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现在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写字园,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写哪些生字。出示第一行生字。指导写“胸脯”,(因为表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在古代,月字旁表示肉的意思。其他自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

  二、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有没有把灰雀放回树林?(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那只灰雀,你能给大家讲讲你这两天来奇特的经历吗?(提示学生当时怎么被抓走,后来小男孩准备放你走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四、写字

  五、作业

  日记《灰雀历险记》

  课后反思:

  上课前学生准备了部分关于各个名人的故事,所以课前主要以交流有关于列宁的资料为主,结果发现学生找的并不多,后来我只好给他们介绍一下,看来学生还是不太会抓住重点进行预习。在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写事情经过的段落最后落到第一段时指导读。然后学生分别练读列宁和小男孩的话交流自已的体会,这时就解决了列宁说话的技巧和爱鸟的真心,最后思想问题列宁为什么对灰雀问,却没问小男孩呢,简单叫了几个学生回答。在指导读第一段时时间用得太多,学生对课文不熟,以后教学设计还是将识字和课文穿在一起每课时都分配一部分,我想这样的话可能学生会好消化一点,否则课文读起来不是很流利,学生练读时读了很长时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是很熟练。

语文《灰雀》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列宁心里会怎样呢?(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 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板书:宽容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语文《灰雀》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 诚实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 材料。

  4、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5、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感知灰雀的可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们的可爱。

  4、出示句子,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5、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

  6.指导朗读句子。

  7.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8、指导朗读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课文先写列宁在公园里看三只美丽的灰雀,具体写出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首先学生自读划出说明灰雀美丽的词“粉红的、深红的、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然后通过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老师再范读,学生领悟到要读得欢快,语调活泼,速度稍快;触类旁通,学生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每次、都要、仰望、经常”,通过比较去掉“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句子的不同,感悟意义的变化,从而明确朗读时重读这几个关键词,表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通过反复朗读也表达出学生对灰雀的喜爱。

  9、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提醒: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竖,不是撇,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3、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开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旨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希望通过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时又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发散思维,想象练说。这样也为下文的自主探索学习奠定了一定情感和知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4、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子。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着急而又和蔼地)问:“......”

  男孩(紧张、吞吞吐吐地)说:“......”

  列宁(惋惜、担心地)说:“......”

  男孩看到列宁,(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说:“......”

  列宁(半信半疑又惊喜地)问:“......”

  设计意图:

  对话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抓好对话朗读,最好的着眼点就是对话提示语,因此,学习这部分教师着重引导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同桌讨论、交流,添加了下文括号中的提示语。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语,各自练读,再分角色朗读。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学生认识到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了男孩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孩子。

  5、课中质疑,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6、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的教学。要让学生把深奥的道理弄明白,教师生灌硬套是不可取的。此片段旨在使学生于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提供学生一个很好的练说机会,逐步达到教学目标4。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3、分组读11-13自然段,讨论思考题。

  4、小组代表发言。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6、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7、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是一种人文的教学。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前面畅所欲言的讨论辩驳使学生更自主地深入到课本的情境中去体会文人物的真情实感。而这里全员参与的读书感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致于游离于书本之外。这是还本以本。这样就在兴趣引路的前提下交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四、创设情境,课堂拓展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话、写话训练

  你想对列宁、灰雀、小男孩说出什么?写下来。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动脑,动口,当然也需要动动手。丰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说出来,也要写下来。知识的巩固固来重要,道理的内化也十分必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写吧!所以我主张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板书设计:

  灰 雀

  惹人 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