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导师推荐的MBA论文题目大全有哪些
2023-08-16 04:46:30思想道德修养论文1500字五篇
2023-08-13 09:42:52个人工作计划五篇
2023-08-12 14:19:2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论文五篇
2023-08-06 19:48:37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2023-08-06 19:16:54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2023-08-14 07:29:06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2023-08-09 11:05:35春节发的说说句子
2023-08-11 01:54:10端午节安康祝福语简短一句话150句
2023-08-12 09:03:14关于文明施工安全责任书五篇
2023-08-10 14:40:40最新早安朋友圈语录大全
2023-08-01 05:40:02
2023年份公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细节
公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细节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示,需要除以参考值;
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翻番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翻n番:即变为原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
“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该带着符号进行比较。譬如,-15%的增长率就应该比-10%的增长率更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
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如果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且在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一、“二十四节气”核心考点总结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订于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出自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这是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经典考点再现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解析】B。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第三类是反映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第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清明反映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故本题答案选B。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如何作答
一、语感法
这种方法对语言文字功底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基础比较好的应试者,当然应试者在实在选不出正确答案时也可考虑使用。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言感觉从哪儿来,这必须要依赖在平时阅读中的修养,在生活中 多关注和注意。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主观的学习,加上生活中 的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形成语感后,考试就可以通过综合考虑题干文字的语体色彩(书面/口语)、语言风格、习惯搭配等因素,将备选项带入题干,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中华民族—直以其强烈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 要求 B.提高 结果
C.加强 需要 D.提升 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与词语的习惯搭配。解决本题的重点在于语感,即语言习惯的问 题,同时,两个词的选择题更适合用排除法来解决。“加强”一般暗含着“不是很强”的意思;而“增强”则 表明“原来已经很强了,需要增加一些以便更强”的意思。从第一空的选词来看,“提升意识”的搭配毫无疑问是不恰当的,排除D项。对于第二空的选词,可以轻松地排除掉“结果”和“需要”,“必然要求”的搭 配是最恰当也是最符合语意的。故选A。
二、望字生义
我们的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达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 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 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问等。车、上、明等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 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应试者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确定选择的时候,不妨用“望 字生义法”。顾名思义,望字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 义和用法。’
【例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
(2)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
(3)奥运会是国际普遍———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
A.收集 内蕴 关心 B.搜集 内蕴 关注
C.搜集 品位 关注 D.收集 品位 关心
解析:从考查的词语看,“搜集”和“收集”是一组。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把“搜”和“收”区别出来就行 了。“搜”从提手旁,读“叟”的音,应估计为:仔细寻找之类的意思。“收”要从部首的角度来的话,有点难度。但是,可以从组词来入手,“丰收”“收获”“收缴”,大概应理解为:把分散的东西,聚集起来。这样一 对比,不难可以看出,“搜集”是很仔细寻找并集中。(1)“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_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显然是比较仔细的查找并集中起来,这样可以选择“搜集”。
“内蕴”是两个字的合成词,“内”可以理解为:内在;“蕴”从草头,读“温”的近似音,望字生义为:草下 面的涵养或蓄积。联起来“内蕴”:内在的涵养。而“品位,,是有“品”和“位,,合成的。“品”是三个口,说明 和嘴或吃东西有关系,“位”是从人旁,人立的地方,联起来“品位”想象为品尝的位置,可以引申为人或事 物的品质、水平。主要和人有关系;而“内蕴”不一定是指人。(2)“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文化重要是一个长期积累、蕴藏的过程,因此要选择“内蕴”。
“关心”和“关注”,区别在于“心”和“注”。“心”根据造字的构成可以望义为: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注”是从水旁,读“主”的音,可以望义为:主观重视。(3)“奥运会是国际普遍_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和重视的一件大事,是主观重视的,所以要用 “关注”。故选B。
三、代入排除法
代人排除法,是各类选择题型考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选词填空,特别是多空选择。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剩余的相似选项代入句子,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在考试时,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可谓争分夺秒。做题时,既是知识的较量,也是解题技巧的角逐。谁能驾驭知识,争取时间,谁就是胜利者。而且,把各种知识和技巧综合运用,本身就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例题】水资源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应当是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人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 目标 想象 B.既然 途径 观察
C.显然 思路 直觉 D.当然 基础 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与词语的习惯搭配,可以采用排除法。仅从第一个空格来看,四个 选项似乎都可以,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三个空格:“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属于“思路”或“途 径”,从而排除A、D两项;“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是一 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所以仅凭“直觉”或“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样又排除了 A、B两项。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