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始公务员考试技巧分享
2023-08-15 11:42:38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示例
2023-08-03 12:44:08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分析
2023-08-01 13:16:28份国家公务员申论复习技巧梳理
2023-08-10 04:22:30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2023-08-06 19:16:54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2023-08-14 07:29:06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2023-08-09 11:05:35初中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2023-08-06 08:50:26倡导珍惜水源建议书五篇
2023-08-08 22:55:16高考最火文案(100句)
2023-08-18 11:28:38始公务员考试技巧分享
2023-08-15 11:42:38
2023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示例
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示例
一、政治常识
近两年,政治常识一直是常识判断部分的高频考点。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较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
例题1:联考行测真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的一项是( )。
A.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
B.建立公务员制度
C.实行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D.实行干部“四化”
解析:此题答案为A。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新闻发言人不属于领导干部范畴,因而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
二、经济常识
经济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内容。此外,从近两年联考真题来看,一些最新的总结性数据往往成为联考偏爱的考点,这些数据大都来自官方的正式文件,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报纸了解相关信息。
例题2: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
A.发行央行票据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买进政府债券
D.提高再贴现率
解析:此题答案为C。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做法有: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做法,还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发行票据等。C项买进政府债券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三、法律常识
近两年,联考的法律类试题主要考查了《公务员法》、《民法通则》、《公司法》、《行政法》等的相关内容,其中《行政法》是出题频率较高,需要重点掌握。同时,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有选择性的记诵相对重要的法条。
例题3: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解析:此题答案为C。《行政许可法》第20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但《行政处罚法》没有相关规定,因此A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6条和《行政处罚法》第12条规定,部门规章只能对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实施的具体规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设定一定的行政处罚,因此B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因此C项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因此D项错误。
四、人文常识
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儒家文化、中医、京剧、国画、书法、瓷器等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都是命题者青睐的考点。此外,近两年联考都考查了外国文学文化常识,考生平时应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例题4: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关于文化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B.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梵高等
C.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等
解析:此题答案为D。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故D项错误,当选。
五、地理常识
近年来,地震、厄尔尼诺、温室效应等地理现象频繁发生。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地理现象严重影响某一区域乃至全球的正常发展,与这些地理现象相关的知识也日益成为联考关注的焦点。此外,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热度不减。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记忆层面上,还要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成因。
例题5:联考行测真题
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
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
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解析:此题答案为B。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条件有:(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这些材料热容量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3)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4)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温室气体,它们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致使城市大气产生温室效应。本题中ACD项说法正确,中小城市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也可以产生热岛效应,B项不正确。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行政处罚知识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在行政处罚的程序中,包括决定程序与执行程序。在考试中,决定程序是考试的重点,经常以概念、案例等形式考查。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包括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三种。
二、成立条件一般程序是普遍适用的行政处罚程序。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行政处罚都需要适用一般程序来进行行政处罚。
(1)行政调查。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和权利,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讲解: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为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必要时组织听证。
(2)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后作出。
三、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为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处罚较轻情形设置的,主要特点是当事人程序权利简单,执法人员可以当场决定给予处罚。
(1)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第一,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第二,处罚种类和幅度分别是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
(2)执法人员可以一人执法,当场作出决定。执法人员需要当场表明身份,出具和交付依法填写统一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行政处罚决定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3)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Eg.比如说一个城管面对有人随地吐痰的话,那么城管一般可以当场开除50元的罚款。然而这里各位同学需要注意的是,简易程序虽然简单比如可以当场开除罚单,然而简易程序开出罚单的是特定行政机关,而行政相对人需要交纳的对象还是银行。所以简易程序仍然是罚缴分离的一个程序。
(4)可以当场收缴的情形:
①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②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③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四、听证程序听证程序,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专门会议,由行政处罚机关调查人员提出指控,证据和处理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的程序。
(1)举行听证会的条件。第一,行政机关将要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第二,经当事人依法提出听证要求,由行政机关组织。
(2)听证公开举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拓展: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心理学常识
1、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2、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3、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4、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5、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6、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7、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8、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
9、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10、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