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份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指南
2023-08-14 17:27:08份公考行测复习法律关系考点
2023-08-16 13:03:13始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
2023-08-06 03:11:08份公考行测复习法律关系知识点
2023-08-08 03:15:10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2023-08-06 19:16:54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2023-08-14 07:29:06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2023-08-09 11:05:35霜降时节的来历及禁忌
2023-08-13 19:07:11圣诞节简短祝福语经典贺词
2023-08-03 07:17:48第一名教师节手抄报最新大全
2023-08-18 14:00:36惊蛰节气的特征
2023-08-05 13:08:24
2023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青蛙跳井题示例
公务员行测考试青蛙跳井题示例
交替合作问题基础是建立在工程问题中的,完成某项工程,除了存在正效率之外,还存在着阻碍工程的负效率,同时正负效率并不是同时工作,而是交替进行。例如一个水池,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两根水管分别工作一小时交替进行,求多长时间可以将水池注满?不要觉得这种问题设计的不合理,也不要觉得这种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青蛙跳井问题:现有一口高2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青蛙每跳5米下滑2米,请问,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青蛙已经跳了15米,那它是不是下次一次就可以跳出去了,不需要考虑下滑的过程了。那是几次能跳到15米呢?5次之后再跳一次就可以跳出井了,即总共跳了6次可以跳出井。
我们从这个题目中总结出做题的规律。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是不是只要达到了15米,那青蛙通过一次最高跳出的5米,就可以成功实现他越狱的目的了。所以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需要看做工者最多一次能做多少工作量,我们称这个最多工作量为周期峰值,在总工作量除去这个周期峰值后,看做工者经过几个循环可以到达,之后在经过不到一个循环的周期峰值,就能够完成工作。
由题目来看。
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一个丙出水管,单开甲管6小时注满;单开乙管5小时注满;单开丙管3小时放完;水池原来是空的,如果按甲乙丙循环轮流开放三个水管,每轮中各水管均开放1小时,那么经过多少小时后水池中的水注满。
解析:根据之前的特质思想,已知各个完成时间,则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因此:设工作总量W=30. 求出甲的效率为5,乙效率为6,丙效率为-10。首先算出一个循环内的最大工作量即周期峰值:第一个小时工作量为5,第二个小时后工作量为11,第三个小时后工作量为1,则周期峰值为11。
总工作量除去周期峰值后为30-11=19,即到达19各工作量后,经过不到一个完整的循环后就可以将水池注满,一个循环能够完成1个工作量,19个工作量需要19个循环。一个循环是3个小时。所以总时间为:19_3+2=59个小时。
希望各位考生需要掌握的方法主要是在计算循环数之前一定要记得需要排除掉周期峰值再去计算。
拓展:公务员行测科技知识常识梳理
(一)新能源技术
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二)环境保护知识
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雾,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液化)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雾),主要成分是空气中的颗粒物。
3.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来源包括土壤扬尘、机动车尾气等。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4.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5.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利昂以及水汽等。
6.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部分紫外线,氯氟烃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7.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通常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三)光学现象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例如:凹透镜、凸透镜、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海市蜃楼、彩虹、渔夫插鱼要插鱼的下方。
2.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例如:镜子、水面的倒影、月光下的水坑、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手电筒的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排队。
4.光的散射: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例如: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
(四)病毒知识
1.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体的体液进行传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死亡率可达90%。
2.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能在短时间内广泛蔓延并感染众多人口。
3.艾滋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4.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东南亚地区天气炎热、雨水较多,蚊虫活跃,致病率与死亡率高。
5.病毒性肝炎: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
(1)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亲密接触进行传播,一般的人际交往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2)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和这两类病人一起吃饭有可能被传染。
(3)丁肝就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等共同引起的传染病。
6.甲型H1N1流感: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可在人际间传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甲型HIN流感病毒可透过气溶胶、空气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等。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片段阅读之转折文段
如何判断文段是转折文段呢?一般来说当文段中出现了转折词,比如:但是、然而、却、可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那么很可能就是转折文段了。转折文段通常有两种行文脉络,第一种是内容转换,如果转折前后话题发生了转换,那么转折之后是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小明学习很好,但是这次优秀学生的获得者是小张。那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重点想说小明学习好呢还是优秀学生是小张呢?很明显应该是后者。因此对于这样的行文脉络,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应该是转换后的内容,我们可以看一道例题:
【例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外向型的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虽然现在正努力转型,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走生产大国的道路,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于贸易出口。目前中国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出口路径主要依赖于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海上运输的缺陷在于耗时过长,空中运输的缺陷在于运载量过小。而向西向南两个方向出境的高铁网络,直接陆路联通中亚、南亚、西亚一直到人口密集的欧洲,甚至北非,将极大激活中国内陆的贸易潜力。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中国经济已到必须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头
B.高铁网络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C.陆上运输将成为贸易出口的主流路径
D.出口路径的改变将刺激经济发展
【解析】B。文段前半部分讲述中国现在经济现状依赖出口,以及海运和空运的缺点,由转折词“而”指出现在高铁网络的优势,前后话题不相同,属于话题转换,重点为转折后内容,即答案为B。
第二种行文脉络是内容对比,如果转折前后话题一致,但是论述的是同一个话题的不同两个方面,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哪个方面更重要,因此,文中的两个内容同等重要。我们在选择主旨的时候应该把两个内容都进行归纳概括。我们看下面一道例题:
【例题2】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 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 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 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 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解析】C。文段先提出如果从文物价值的角度来看,古籍文献是不适合向公众开放的,然后通过“但”转折,后面又说到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还是应该向大众开放的。分析题干,发现作者并没有更倾向于哪种价值更好,因此文段的行文脉络就是内容对比,我们将对比的双方进行归纳概括。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