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课文

生命的意义课文原文

2023-08-17 04:57:02 高考在线

  生命的意义课文原文

  他沿着小镇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步子,不知不觉走到了松树林前,在岔路口停住了脚步。岔口右面是从前的监狱,阴森森的,和松林只隔着一道挺高的尖木栅栏。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在这里,瓦莉娅和故乡的同志们被送上了绞架,牺牲在这空寂的广场上。在当年竖立绞架的地方,保尔默默站了许久,然后他走下路边的陡坡,进了烈士公墓。

  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围种植上一圈苍翠的小树。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

  这儿是小镇的尽头,阴郁而冷清。只有松林轻声地沙沙作响。四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

  就在这里,故乡的同志们英勇地牺牲了。他们为了改变那些生于贫贱、生就作奴隶的人们的命运,为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人,应当赶快生活。

  生命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积累并运用。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概括三个事例,并理解从中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做生活的强者”、“不向命运低头“的事例。

  2、查资料,摘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话,并背诵。

  3、教师准备音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创设氛围,学生讲述贝多芬的经历,引出本文。

  (设计意图:以音乐开始,不仅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更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作品。)

  二、了解背景,整体感知

  1、默看注释①,了解作者身世。

  2、速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几件事?试用简明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事例一:飞蛾的挣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生长

  事例三:心脏的跳动

  3、齐声朗读最后三段:

  思考:从中可看出作者由三个事例中引发出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明确:① 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② 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③ 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三、朗读全文,深入研读

  1、朗读训练:

  ⑴ 各自练读;

  ⑵ 齐声朗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探究问题:(分四人小组讨论分析)

  ⑴ “我”为什么忍不住放了那骚扰着“我”的小飞蛾?

  ⑵ 小瓜苗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⑶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面列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之类的小生命?

  ⑷ 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①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那强烈的生之欲望令作者震惊、敬佩。

  ②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短,只要它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它就拥有了巨大生命力。

  ③ 由物到人,逐步揭示主旨。小小的生命尚且能够顽强生活,人就更应该珍惜生命,勇敢坚强。

  ④ 参见前文中的三种思考。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很好地引发了学生深入钻研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中,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 )

  3、教师小结:

  记得有这么一段话:“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是的,活着就要活得精彩有意义。本文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深地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她由衷地呼唤生命,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适宜地介绍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扩大了学生阅读范围,拓展了视野。)

  四、品味语言,欣赏积累

  1、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传达的。让我们一起来揣摩词语,品析鉴赏。

  同位交流研读:

  ⑴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中“跃动”能否换成“跳动”?为什么?

  明确:不能,跃动表达心情急切,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⑵ 第2段中的“竟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指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作者惊喜之情。

  ⑶ “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作者为什么“肃然起敬”?

  明确:因为小瓜子能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石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作者对此十分尊敬。

  ⑷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中“应许”和“辜负”如何理解?

  明确:“应许”指答应;“辜负”指对不住(期望)。

  ⑸ 课文题目中“生命”为什么重复?

  明确:重复是为了强调,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受着生命的可贵并发自内心的呼喊。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去积累运用。 )

  2、积累运用:

  选择下列词语,不少于3个,连成一段话。

  庸碌 辜负 肃然起敬 价值 光彩有力 昂然挺立 茁壮 挣扎 擎天撼地。

  五、拓展迁移,体验反思

  1、围绕文章三种思考,联系生活,再举一两个事例。

  如:张海迪,高位截瘫,却矢志不移,自学成才;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凭着顽强意志和对音乐的挚爱,创作出《命运交响曲》;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勇敢无畏地开发数学新领域。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令你为其生命力赞叹不已?

  3、学生自由发言。学了本文,你想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说些什么?

  可围绕课文主旨来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4、齐声朗读保尔的那段话。

  (设计意图:延伸部分,体现出“新课标”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即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三段。

  2、比较阅读:将课文与美国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再次播放《命运交响曲》,结束。

  【评析】

  本教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为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拓展体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设在开头结尾,使这节课浑然一体,同时也创设出良好的意境,吸引了学生。“拓展迁移,体验反思”这一环节,丰富了课堂容量,激励着学生去主动积极地求知读书,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附:生命的意义作文800字

  一位哲人说过:春天的鲜花固然娇美,但秋天金色的果实却是成熟的智慧。梁实秋一生洒脱,去世之前却呼唤“快给我很多很多的氧气”,言语之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眷恋。想想生命真是一件奇妙而无奈的事。我们既然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在这种被动之中,应该让自己的生命不至于无声无息地走完它的历程。

  余秋雨曾经说过一段话:“爬,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划下的生命。爬,站在永久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爬,只管爬。”从这里看出生命是美丽,是悲壮,而不是庸俗,不是卑鄙。每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遭到挫折,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想想20年心怀幽怨完成《史记》的司马迁,想想“上下求索”的屈原,想想不惜生命保卫长江大堤的抗洪战土,会觉得自己的挫折多么微不足道—跌倒了再爬起来嘛。

  生命要么如老舍般平静:“我愿自己死的时候像朵春花将残似的衰而伤。”要么像文天祥般慷慨激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说生命的衰落像凋零的花儿,那么且抱着“零落成泥碾红尘,只有香如故”的坦然,抱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宁静。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啊。”泰戈尔说:“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轮回是自然的规律,生命的重塑。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自戕则是对父母的不孝;西方宗教里说,自杀的人是上不了天堂的,所有的罪过都得不到上帝的饶恕。

  ,要学会善待自己,学会放飞自己,让自己更贴近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去尝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踢踢球、上上网,与朋友去郊游,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边钓鱼,去看看喜剧片,去爬喜欢的山,去看看飞瀑,去听听涛声……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那么多的开心需要我们参与。我们奔跑,我们跳跃,我们欢笑,我们歌唱,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是短暂和局限之中不断追求的完美,是正视生命的挫折和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