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数学

小学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推荐

2023-08-01 22:58:52 高考在线

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1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卡片。

2.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漫

(1)老爷爷()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过了小桥。

提题

(1)小明()着一桶水。

(2)小红在做数学()。

(3)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教学目标:

⒈会认“朗、志”等10个生字,会写“另、志”等9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善于动手实践,敢于挑战的品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5分钟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

5.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就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读完后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句话。

6.谁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呢?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小朋友,你最喜欢的是这句话吗?

7.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相信

2.不可能。(写自己的名字)

3.因为老师说的不对。

4.朗志万。

5.自由读书。

6.动手做做看。

7.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多动手,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对人士也不要盲目听从)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8分钟)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8.(全文读完后)伊琳娜笑完会说什么呢?不忙说,这次,老师想请大家先想想,再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开始写吧!

9.谁愿意和大家交流自己写的话?

1.(齐)能!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齐)可以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不对。因为我们对大科学家朗志万没有一点怀疑。

6.朗读课文。

7.“妈妈”回答

8.写话

9.朗读自己写的话。

识写结合

巩固识字

(3分钟)

1.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

2.现在我们开火车!

3.我们一起做一个填字游戏。请看大屏幕。

4.“慢漫”辨析及书写。

①填空:(1)老爷爷(慢慢)地走;(2)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3)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出示图标“我的发现”)你发现什么了?

②请大家把这个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在心里说:哦,这个字和水有关。

5.“提”与“题”

辨析。

①填空

(1)小明(提)着一桶水;(2)小红在做数学(题);(3)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②如果要把这两个自写好看,应该注意什么?

6.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写完这两个字后再把其余的几个字也写写。写完后就可以下课了。

1.学生抢读

2.开火车读生字。

4.口述填空

写字

书写时注意“是”作偏旁时“捺”要延长。

5.写字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片段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有哪些奇怪之处?

2.从以下三个自然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或是最迷惑的一段,大声朗读看看有什么收获。

3.实践活动。

(1)伊琳娜认真听了,仔细想了,动手做了,得到了真正的答案,也明白了道理。可其他的小朋友却不是这样,他们是怎样说的?

(2)小组讨论。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用一定,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怎样修改?

(3)畅谈感受。

我发现:……

使我惊讶的是:……

让我难忘的句子是:……

我想尝试的是:……

我想改变的是:……

推荐阅读—教学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

在学习《动手做做看》时,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

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2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这个时候对知识的学习提到一个日程上来,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用语言表述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归纳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师:今天森林里正举行各类竞赛啦。哟!那边一群小动物,它们好象正在进行口算竞赛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出示:

2×2=3×2=2×5=2×4=

5×3=4×3=3×3=5×4=

要求:同桌轮流各抽四题考对方。

师:让我们用掌声表扬胜出的同学呢?咦,那边走来三头大象,它们在干嘛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复习刚学过的2-6乘法知识,为学生顺利解决本课的问题进行铺垫。采用二人小组互考的模式,程度地扩大参与面。)

二、解决问题

师:哦,大象兄弟正在举行运木头比赛呢!

动画出现“三头大象运木头、每头大象运2根”进入画面的情景。

1、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师: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有3头小象在运木头,每头小象运2根)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教师板书: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3头小象,每头小象运2根木头,一共运多少根木头?怎样计算呢?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2)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说算理。

生:2+2+2=6(根)(板书)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生:求一共有多少根木头就是把3头大象运的木头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3=6(根)(板书)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生:因为这里有3头大象,每个大象运2根木头。求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其实就是求3个2根是多少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求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其实就是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师:还有别的列式方法吗?

生:还有一种,3×2=6(根)。(板书)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它也是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求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其实就是在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解决。列式时即可以用2×3=6,也可以用3×2=6来计算

4)完善课题:用乘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收集信息,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

师:刚才我们用乘法解决了大象运木头的问题,大伙都很开心吧!让我们到森林的另一角去看看别的小动物又在干什么?

1、59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59页做一做中的情景图

(1)同学们,从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归纳学生可能会说到的答案:

有美丽的白天鹅,它们或在湖中戏水或在飞翔;

有聪明的小猴子,它们有的在树上攀爬,有的在地上玩耍。

有可爱的梅花鹿,它们在草地上休憩、玩耍、吃草。

(2)你能根据画面上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它们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9页,完成做一做!

(3)汇报、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同桌交流,要求每个同学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再全班交流)

(a)整理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并板书: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一共有多少只小鹿?

(b)分别指名说出如何列乘法算式解决并板书

(4)思考:在这里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呢?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归纳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像这样——只要是求几个几相加和是多少的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设计意图:“做一做”是一幅包含多种数学信息的情境图,此题与主题图在训练思想上就增加了难度,由一幅图只可以提一个可以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跨越到在一幅图中可以提出多个用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练习题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思维训练规律。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师:刚才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也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你们想试试吗?

(1)练习十二第60页第1题,独立练习,然后汇报、重点说算理。

①一共浇多少棵树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从中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要的数学信息。

②学生独立解决,然后指明汇报、重点要求说明:知道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练习十二第60页第2题,独立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独立解决

②汇报:知道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相较学生在观察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环节,学生通常并不会感觉太难,他们感到最困难的应该是用语言表述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信息和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想法(思路),使学生逐渐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步骤),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有助于解决难点]

(3)练习十二第60页第3题,说出商品价钱,独立练习,同桌互相判断对、错。

①说出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集体订正。

②请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多次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回顾总结拓展思维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师: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呢?

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通过清晰明了的总结,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帮助学生完善“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2+2=6(根)

2×3=6(根)

3×2=6(根)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3×3=9(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2×4=8(只)或4×2=8(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鹿?5×2=10(只)或2×5=10(只)

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4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之一,由于8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少,因此应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练习记忆口诀,多做练习,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熟练记忆,另外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考虑到得出8乘法口诀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都比较大,同时,学生要直接得出8×8=64这个算式会有一定困难,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提供素材。学生可以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和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写表格,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进而编出乘法口诀。与前面不同的是,以问题让学生产生编写8的乘法口诀需求,同时,不再完整地写出乘法算式及编出乘法口诀,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并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口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有一定数学计算能力;

5、学生已经认识1至7的乘法口诀,对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6、学生对于编写8的乘法口诀兴趣很高,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编写1至7的乘法口诀的方式来编写8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自己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在练习中记忆口诀,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桌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通过多媒体课件上显示的有关7的乘法口诀的画面让学生自己对已学过的7的乘法口诀有一个复习

2、首先上课之前展示一幅陆游的一首诗,书写的时候凑足64个字,为后面小结的呼应打下基础,将这幅字送给表现好的学生

3、多媒体展示一幅学校军乐队正在训练的图,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进而引入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让学生小组讨论编写出8的乘法口诀

4、让学生们一起诵读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5、让学生做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精彩练习及布置课堂作业

6、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另外将课前64个字的这幅字展示给学生回答这幅字一共有多少字

学生活动

1、全体背诵7的乘法口诀

2、学生喜欢得到这幅字

3、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多媒体显示的画面,并跟随教师的思路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4、学生认真诵读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5、学生争相举手回答问题

6、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收获并积极回答

设计意图

1、让学生自己对已学过的7的乘法口诀有一个复习

2、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学生们自己进行小组讨论编写8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

4、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把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记忆

5、让学生加强对8的乘法口诀记忆的熟练程度及运用情况

6、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一八得八8×1=8

2×8=16二八十六8×2=16

3×8=24三八二十四8×3=24

4×8=32四八三十二8×4=32

5×8=40五八四十8×5=40

6×8=48六八四十八8×6=48

7×8=56七八五十六8×7=56

8×8=64八八六十四8×8=64

二年级教学方案设计5

【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读“好”。若生读“hǎo”

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à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在各课教学的各个教学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师: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读第三段全段。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把识字任务分解,把书写要求分解,便于各个击破,利于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写任务。

六、【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1961年的泼水节十分难忘。难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总理的场面,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敲象脚鼓同跳傣族舞,更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密无间互相泼水互致祝福,因此,板书抓住难忘的几件事情能突出重点,简明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推荐阅读—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周总理祝福人们——”等。同时,这节课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学生的朗读也得到了训练。比如: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你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句话吗?诸如此类。

不足之处:

1、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还被我死死的牵引着,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周总理资料放在课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在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时,与设计的自学指导脱节了。

4、整堂课零追碎问太多了,没有统领性的问题。

5、时间处理上前松后紧,使得后半部分讲的不透彻。

6、课文结尾处不干净利索,句子训练显得多余。

7、课文拓展没有进行。

今后,在教学中还需不断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同时,每上一堂课,都要深刻反思,查找不总,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