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最新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2023-08-17 06:40:18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
2023-08-05 00:00:30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2023-08-14 12:13:52教育一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2023-08-10 02:36:49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最新例文
2023-08-08 22:23:05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2023-08-03 02:14:11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
2023-08-05 17:37:25地理初中重要考点
2023-08-11 03:31:54入党申请书模板1500字最新五篇
2023-08-07 10:35:59走过作文范文800字最新五篇
2023-08-12 01:03:19最新老师个人求职简历五篇
2023-08-16 07:07:24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1
学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各部分量之间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分配。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将比转化成分数、份数,指导学生试算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作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二、新课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
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评价
(a)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
(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显示课题,齐读)
2、 计算电费
(1) 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
(a) 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
(b) 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2) 其实小明这个小主人,当得还是挺合格的。他告诉王叔叔,他们三户居民都装了分电表。上个月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显示下表)
(3)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3、分配奖金
我们运动队的队员们每天都进行刻苦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他们夺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下面是运动员的参赛项目个数和得分情况:(显示表格)
学校决定共给这几位同学1200元的奖金。假如让你来分配,你将怎么分配这些奖金呢?
(5) 小结:到底学校会怎么奖励运动员们,我们下午见分晓。不过,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奖励运动员,重要的不在于奖金的多少,而在于对他们平时的刻苦训练以及赛场上的奋力拼搏的一种肯定。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
千米.
=
2
=1405
=350
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4.变式练习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二)教学例2(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7054
=3504
=87.5(千米)
2.那么,这道题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呢?请大家思考讨论:(投影出示)
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
所以两次行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设每小时需要行驶
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
4
=705
=87.5
答:每小时需要行驶87.5千米.
4.变式练习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三、课堂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四、课堂练习.(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一)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二)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三)先想一想下面各题中存在着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_______,_______?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5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2.用一批纸装订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多少本?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3.某种型号的钢滚珠,3个重22.5克,现有一些这种型号的滚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个?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通过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全面应用,使学生加深了正、反比例意义的认识。
在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去,从而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感到正、反比例关系就在自己的身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成反比例的量)
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的本数(本)
1
2
4
6
9
总价(元)
0.80
1.60
3.20
4.80
7.20
2.回忆: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教学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教师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二)教学例4(演示课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4,提出观察思考要求: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1)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
教师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
(2)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
教师追问:这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0.
2.这个600实际上就是什么?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零件总数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
3.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
(三)教学例5(演示课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5,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
2.教师提问:
(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
教师板书:每本张数和装订本数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
(3)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四)比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请你比较例4和例5,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2.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如果用字母 和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 × = (一定)
(五)教学例6(演示课件:成反比例的量)
1.出示例6,教师提问:
(1)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积是什么?这个积一定吗?
(3)播种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思考: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断时,同学们要按照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二)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五、课后作业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3.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4.华容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7.小林拿一些钱买练习本,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
成反比例的量
例4.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
例5.每本页数×装订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 = (一定)
例6.因为: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
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答(课件演示:成正比例的量)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二、新授教学
(一)导入 新课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二)教学例1.(课件演示:成正比例的量)
1.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2.出示下表,并根据上述内容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时)
……
路程(千米)
……
3.思考:在填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表中有时间和路程两种量.
(2)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则是90千米,
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180千米……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教师说明:像这样,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
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3)请每位同学先取一组相对应的数据,然后计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
教师板书:
(4)教师提问: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教师板书:相对应的两上数的比值一定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我们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
教师板书:
(三)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成正比例的量)
例2.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鞋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
路程(千米)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1.观察上表
(1)表中有数量(米数)和总价这两种量,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总价随米数的变化情况是:
米数扩大,总价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3)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教师板书:
2.师生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知道总价和米数也是两种什么样的量?为什么?
怎样变化?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 (一定).
(四)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
(1)例1中有路程和时间两种量;例2中有米数和总价两种量.即它们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例1中时间变化,路程就随着变化;例2中米数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
教师板书: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教师板书: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2.小结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3.字母关系式
教师提问:如果字母 和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一定)
4.教师质疑: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五)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成正比例的量)
例3.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1.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由学生讨论解答.
2.汇报判断结果,并说明判断的根据.
(六)反馈练习.
出示图片:做一做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5
教学目标
1.复习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量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正确地解答成正、 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
3.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出示目标学生齐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义及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一、复习概念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正反比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下面每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
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
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
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
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
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
2.选择题:
1.如果a = c÷b ,那么当 c 一定时,a和b 两种量(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2.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步数(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3.比的后项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4.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
①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5.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 天只能用几吨?下面等式( )对。
?40:15= 60: ② 40=15×60 ③ 60=15×40
三、复习简单应用题
例1 一台抽水机5小时抽水40立方米,照 这样计算,9小时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C、题中“照这样计算”就是说 ( )一定,那么( )和( )成( )比例关系。学生独立解答。
2、总结 正 、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③、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④、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⑤、小敏买3枝铅笔花了1.5元,小聪买同样的铅笔5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
⑥、甲种铅笔每支0.25元,乙种铅笔每支0.20元,买甲种铅笔32支的钱,可以买乙种铅笔多少支?
四、 巩固练习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装订500本,如果每本比原来多10页,可装订多少本?
解:设可装订本。
(30+10)=500×30
4 0=15000
=15000
=375
答:可装订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组题中有什么不同, 你会列式吗?
(1)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实际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实际需要多少天?
(2)修路队计划30天修路3750米,实际5天就修了750米,照这样几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正反两种比例解答:
1、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行驶了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六、全课总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七、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应用题
=K(一定) X×Y=K(一定)
X和Y成正比例关系。 X和Y成反比例关系。
正y 、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第一、分析:可分四步。
第一步:确定什么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三步:找准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数。
第四步:解方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设未知数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第三、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第四、检验并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