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2023-08-15 14:59:11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2023-08-15 03:30:47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三篇)
2023-08-13 17:04:55记承天寺夜游与游白水比较阅读练习题答案
2023-08-11 11:31:16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2023-08-15 14:59:11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2023-08-15 03:30:47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三篇)
2023-08-13 17:04:55记承天寺夜游与游白水比较阅读练习题答案
2023-08-11 11:31:16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释义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释义1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佛告诉须菩提。须菩提翻译成中文叫作解空尊者。应该这样来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里告诉了方法:就是把自性众生全部度化。
佛看众生和凡夫看众生是不一样的,佛看众生都是菩萨,自性众生也是菩萨,这是心态的问题。从自性来讲,我们内心中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些种类的众生。修行就是先天的大灵把自己内心中的这些众生全部度了。因为自己在长劫历史轮回中,轮回了无数次,在自己的内心中都有幻化的影子,在不同的时期会展现出来。只有自己内心中的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度化了,才能成就自己,从而外化众生。
这里的诸菩萨摩诃萨,摩诃为大,是指发大心愿的修行人,那么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大菩萨呢?从心地上讲,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为菩萨,菩萨的原称是菩提萨埵,摩诃为大,就是大菩萨。六祖言: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前念清净就是在此时,前边所有一切思维活动,都要清净下来。不要想:儿子要写作业了,写完作业要睡觉,睡觉前给他弄点什么喝的……这念头就不清净。因为我们现在在学经文,在听经文。这个时候,就要把我们以前杂乱无章的想法暂时先放下,这叫前念清净。
后念清净,就是在我们没有结束之前,专心听经文,领悟佛法妙义,没有别的杂念。不但前念清净后念还要清净,这个时候才能叫菩萨。念念清净,念念不退转。虽然我们在世间奔波劳累,但我们的心(无位真人),那颗原本清净的心清净下来,让凡心随风去。只有这个时候,心才能在凡尘劳累当中,保持一个清净状态,这个时候才能为摩诃萨。
菩萨要做到慈悲喜舍,种种方便化度众生,才能称为菩萨,不能化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著,名为摩诃萨。恭敬一切众生,是降伏自心。真者不变,如者不异,于诸境界,心无变异,名为真如。
无位真人在没有修练成功之前叫无位真人,一旦从体内修炼出来,上下自如出入的时候,就叫佛性(真如本性、大我、无我)
无我遇见种种境界的时候,心无变异,就是心不会随着境界而变动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称为真如。概括一句话就是:外不假曰真,内不虚曰如。他是真正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是在我们的身体外,因为他已经自在自如了,称他为真。内里不是虚无的,不是说没有,而是有,虽然是空,虽然是虚,但是他是有,有而不去执著叫内不虚曰如。
还有个最关键的就是念念无差错,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正念一定是念念无差错,即是降伏其心了。用什么来降伏我们的心呢?就是用我们的真如无位真人,善护念就是指无位真人来善护念,而不是后天的思维,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用这个真如去降伏我们这颗后天的凡夫心。这要有一个修炼的过程才能达到。
从外在来讲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卵生者,迷性也。大家都知道,鸡、鸟、鸭子、鳄鱼、乌龟等都是卵生。卵生是因为迷失了自己本来的真如本性,所以卵生者迷失了自性。
胎生者,习性。哺乳动物人、牛、马都是胎生。往世的业力跟随着形成一种惯性,就是习性。现在的习性都是在以前种下来的,不管是好的习性,还是坏的习性,都是前世早就种好的。
湿生者,邪性。蛆、苍蝇都是湿生,是从水里生出来的。湿生是随邪性而来的,这个邪还不是邪门歪道。因为它要通过一个卵然后到幼虫,到蛹,然后蜕变,然后变成苍蝇、蝴蝶、蜻蜓,它们是有几步才能完成,所以是邪性。
邪性的人,心多疑,多疑的人才能称为邪性,所以他们死后基本上都变成这样的动物。
化生者,见趣性也。湿生和化生,它俩是一种,但是分了两个步骤。由湿生到化生,就是它蜕变成最后那一步,叫化生。蜻蜓、蝴蝶是化生,化生的前面叫湿生。它们是见趣,因为它们喜欢漂亮的外表。蜻蜓、蝴蝶都是非常美非常艳的,所以叫见趣性。还有一种化生是指天人的出生,天人出生是在男天人的身上分化出来的,也是化生。
见趣性就是喜欢这种好看的外装,所以它死后要变成这样的动物,因为它迷失了本性,造了很多的恶业,所以说在六道当中轮回不停。
湿生是随着那颗邪心,心不定而多疑,见趣而堕落,一次比一次糟糕,投生的层次一次比一次低。从天人到阿修罗到人再到动物,再到这个小的动物,再到更加低层次的动物,然后是水中的蛆、细菌,一次比一次低。《地藏经》里讲受的罪是永不间歇的。每到一级,它的生命都有它一定的限度,比如有很多细菌是早上生,晚上就没了,或者分分生分分死,所以叫不间歇。自己造了业将来就要受那样的苦,不造业就没有这么多痛苦。
有色。一切有形的都为有色,人身、山川河流、大地、日月星辰等等,是为有色。
无色。是和有色相对而言的,是指无形的看不见的物体。比如隐态生灵。
有想。是有为法假想。口说如何如何做,但心不做,名为有想。迷人坐禅,臆想除妄,是不可能清净的。嘴说心不行是为假般若,是为有想。
无想。口说心行是为无想,口和心一致一合相了。一合相的时候才能称做真正的无想,叫无所得。无想的时候才不会执著我和法。我执和法执真正的都破了,才能真正的叫无想。
非有想。不执著二法想才能叫非有想。
非无想。求真理的那颗心还在叫非无想,就是还差一点点,还是有执著。不同的人,其烦恼、执著差别也非常大,有烦恼这样的,有烦恼那样的,种种烦恼都是从心里来的。烦恼是病,佛法为药,佛法就是对治烦恼的。所以说释迦佛和诸佛如来才大开慈悲法门,来普化没有开悟的众生,令我们得法义入无余涅槃。
无余涅槃是自心中的所有烦恼习气妄想都没了,无余涅槃另外一个词汇就是真空妙有。进入无余涅槃的才有涅槃妙心,涅槃妙心也为真空妙有。真空妙有现前的时候才能叫无余涅槃,那就是真正的如来佛。
有余涅槃就是自己还有烦恼,还有牵挂。已经证到了无余涅槃,但是没有走,就像释迦佛、老子都证到了这种果位,但是他们为了给后世子孙传下真理就没有走。有余涅槃是因为他还有身体。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吾有一个大患,是因为我还有一个身体在。他有身体就叫有余涅槃,没有身体之后叫无余涅槃。
释迦佛告诉须菩提,我都可以让这些种类的众生进入无余涅槃。佛教给了我们方法,跟着佛走、跟着佛修行可以得到无余涅槃,但是他紧接着又把话锋转了回来。
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什么叫度?是度我们自己这颗生死之心从此岸到彼岸。此岸就是是非之岸。在凡夫道上,有是非、有长短、有黑白,因为有分别心啊!度到彼岸不在此岸了,不再关心是是非非、长长短短。只有度过生死大海达到彼岸的时候,才能称为度。
什么是灭度呢?就是把我们的烦恼习气全都度走,把我们的七情六欲、所有不清净的有妄想的习气,全都度到彼岸去。首先是度我们自身自心中的烦恼众生,把它们度干净了才叫无余。度别人度走了不叫无余啊!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只有把自己心里的那些烦恼习气、妄想全都度干净,达到先天本性的时候,才叫真正的涅槃妙心、真空妙有了,否则就不叫涅槃。
此岸就是凡夫的岸,彼岸就是佛岸——没有分别的清净之地。从此岸到彼岸,是说用我们的智慧把身心度到彼岸,回到佛国这个层面,也就是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心转化成清净心。
所以说这个《金刚经》很难懂,有些词汇如果弄不清楚,想不透彻,这部经只是看个热闹,知道这部经是在讲空,讲的是玄。只有真正理解这部经经文背后真正的真理的时候,才能明白释迦佛所说的话。
《金刚经》前半部是讲“我执”如何破,后半部是讲“法执”如何破。大家能把“我执”和“法执”全都破掉了,就不在两边了,就是中道行了。中道行的时候只是入道了,真正在道里行了,还要六度万行,去种自己的福田,自己要布施,还要接受别人的布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修成六度万行,所以菩萨道不好修。
罗汉好当,菩萨不好做。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策,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维,爱著法相,口说佛行。
佛行就是心行,用我们的清净心去行,行包括功法和在世间法上所做的一切行为。
修佛要福慧俱足,修福不修慧,修慧不修福,这都是不成的。释迦佛是福慧俱足,所以说我们大家修行也要福慧俱足,缺少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就是说这个罗汉,智慧非常好,但不去种福田,福报就不够,要不着饭吃,就要饿着。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珞。印度把象称为非常好、非常吉祥的动物,过节的时候给它披红挂彩的,头上还戴着鲜花。大象有福报,但是没有智慧。
福慧俱足才会受天和人的供养,天包括天人和阿修罗,人就指我们现实的人。将来回天国的时候,才有自己的眷属。
从这里释迦佛就告诉我们,真正相信宇宙真理的时候,就要发起自己那颗真心来修行。修自己本来心的同时,把妄想是非统统的全抛到脑后,抛到九霄云外的时候,可以契无上之理、无相之理,可以入道。
悟道之后,佛都可以让我们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禅宗里有一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佛,就是从这里直接提炼出来的。
大家能修到平心静气的时候,已经了不得了,对外界的很多事情都不挂在心上了,这就已经入阿罗汉初果了。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阿罗汉初果很好证得,能把七情六欲修清净的,才能证得初果。因为我们往世的业力、习气,一直随着我们的灵魂轮回转世,尤其杀业重的人。
如果自己真能达到平心静气的境界,自己的佛心也就成为自己的主人。佛心就是清净的心、涅槃的心、本性真如的心。真正的平心静气,外在看一切众生也就平等了,是一颗平等、慈悲、博爱的心。这个时候以前所发的愿力会随着自己现在的开悟,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普度众生了,和众生一起度生死大海,同入圆满清净无余涅槃果位。那个时候就和《心经》里讲的三世诸佛证得的果是一样的了。
首先把自己心中的是是非非一定度干净,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用自己开悟的智慧去帮助别人,度掉他心中的烦恼是非。大家一起都清净下来了,娑婆肮脏世界就变成了净土,也就变成了西方极乐世界或是东方药师琉璃世界。
可是有些人,虽然在看书、在持咒、在读经、在拜忏,但是用有所得的心去修行,为了法而去求法,为了小我而去求法,这样就落了一个相,用有所得心,怎么修都不会达到无余涅槃。
只有把心中的这些我、法统统的去掉,把法我、无我的概念全都灭掉之后才能称为灭度。灭度就是把自己心中的这些想法全都摒弃掉,不再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叫无所得了。释迦佛说,了无所得,心得法。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如是”就是指前边释迦佛讲的道理,就是把心中所有种类的众生全都度掉,这是能自度,按理说这是小乘法门,但是它也是大乘法的一个过程。
大家对大乘法门和小乘法门可能很模糊,我顺便讲一下:自己还没有完全达到觉悟,但是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和你一样法喜充满,这个过程就叫大乘。然后有大乘经典来帮助自己,完成自己的修行过程。
小乘法门,就是只管自己修自己的,自己得到正果(比如说阿罗汉果位)之后才开始出来度人。
“灭度”就是解脱了。解脱有大和小。大解脱就是没有烦恼和习气了,真正达到了八地菩萨往上的境界,也就是说第四果阿罗汉的果位,已经没有烦恼和习气了,已经得到无漏果了,但还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和佛还有一些距离。小解脱的人,是指八地菩萨往下的,还有烦恼和习气,时不时的会发一些脾气。
连起来就是:用释迦佛教给的方法,把自己的烦恼结和无始劫的习气全都消灭度掉,这才是度化自己,从而才能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说得非常妙,要去度那么多众生,但还没有众生让度。这个大家用自己真正的智慧来思考一下就懂了。释迦佛是告诉我们,用他教的方法先把自己心中的烦恼众生全都度干净,达到了自心清净,都是一体了,哪里还有众生啊!达到了这个境界,看外在的一切众生都是佛,哪里还有众生需要自己度啊!
释迦佛很有智慧啊!我们的智慧有时候真的不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著,不管是度自己心中的众生也好,还是身外的众生也好,都不能执著,一旦住相就度化不了了。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须菩提。假如自性众生有四相,就不能得度到彼岸,成不了真正的菩萨呀!
由于人随着业力流转,看待事物也必然呈现出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有四个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四相也就有人我是非,大小长短、黑白颠倒等等,有四相心就会波动,能量就弥散。如果没有分别心,没有是非心,四相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
大家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在华山顶上封位的时候,周伯通就把自己忘掉了。这时候他无我了,也就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我的时候,就是菩萨。金庸对佛法非常了解,所以他写的《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都有佛法的影子,而且翻译的非常巧妙。
大家学《金刚经》,首先要破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有把四相破了,才能称为菩萨。如何来破,后面会讲到的。
众生都有佛性,但因为大家都迷失了本来,所以说佛或老子教给了我们一套完整的方法。在释迦佛和老子之前,中国和印度都有方法在告诉如何寻找自己的本来。中国的就是《易经》。《易经》是万经之首,也是三藏十二部之首。大家可能会迷惑,会说这是诽谤佛法。不是诽谤!因为《易经》包含着天和地,天为乾卦,地为坤卦。天,包括十方诸佛菩萨。地,包括我们三界内的众生。
老子的很多理论是从《易经》里挖掘出来的,《道德经》里包含了一套出世功法,就是从《易经》里出来的。凡夫看《道德经》,只是一套治理国家排兵布阵的话语而已,真正里面含的是修行的上上、无上大法,和佛说的一模一样。佛在世间传了四十九年法,老子写完《道德经》就跑了,没有讲。这一套出世功法和印度最原始的瑜珈功是道貌暗合的,原本天地就是一个法,只是两个国家用两种语言来表达了。
印度最原始的、最古老的瑜珈功法,翻译成中文就叫相应。释迦佛明白了是相应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在释迦佛的经典里,真正用心去看,里面时时都有瑜珈功法的影子。
释迦佛告诉我们,自性众生没有四相就能得度,就为菩萨,就为佛。有四相就会迷失本性,就无法得度,就为凡夫。一旦了悟心性,四相是空的、是假的、是不存在的,也就从凡夫地到佛地了。《金刚经》的上半部讲的就是如何把四相破掉。禅宗祖师大德经常说凡圣同体,凡夫是人做,佛也是人做。主要是在心田方寸之中用功。所以说一念悟永远悟,一念觉即成佛。直心是道场就在这儿。学禅的人,《金刚经》必看,《楞伽经》必看。
拓展阅读:金刚经须知
金刚经读诵
金刚经修的是阿罗汉果,可照见五蕴皆空,得五神通,最终万法归心,观有为之皆妄,悟真性之常住。
楞严经讲得好:“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请仔细研读唱诵并修行,定会受益匪浅。
诚心念经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1、问:怎么读诵金刚经?
答:一要有心,二要根据读诵仪轨。
2、问:金刚经要每天读诵吗?
答:随喜诵读,要有心。
3、问:读诵金刚经,用读梵文还是中文?
答:不要有分别心,二者皆可,不精通梵文者推荐用中文。不懂的字可查阅金刚经注音。
4、问:读金刚经之前要什么准备?
答: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5、问:看金刚经和读金刚经的区别?
答:金刚经不是单纯用来读的,而是要用心去“读”去领悟的,更重要的要去在生活中修证金刚经,不要有分别心。
6、问:读金刚经有什么作用?
答:给您善缘福德,智慧力量。
7、问:读诵金刚经,普通话不准有关系吗?
答:心诚则灵。
8、问:什么时候读金刚经好?
答:不分时候,分心境。
9、问:读金刚经怎么回向?
答:回向应该先大后小先回向广大的法界众生离苦得乐,再回向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只有大方向或小方向,随缘随分即可。
下面举两个例文:
大方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小方向:愿以此功德,消除宿业障,怨债悉解脱,福慧安康留。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释义2
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对于“四相”来说,我个人认为鸠摩罗什把它翻译归纳起来叫做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非常贴切的。而玄奘的翻译,加了三个,成为七相(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虽是更细化了些,但反而让人多生疑虑,我们在这里仍以鸠摩罗什的四相作解。
我们在网上搜到的四相释义如下:
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以上的释义,其实是特别贴切的,但很多人难弄明白它具体的含义。
所以暂且不去管它,我们重新用大白话来做诠释。
在说“四相”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相”。
佛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其背后都是有套固定的规律在运行,而这些自然规律往往会在万事万物中通过外在诸多现象以及变化来体现,我们把这些事物外在的现象在人的心脑中形成的内在的观念或认知,称之为“相”。
正是因为“相”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外在现象的分析判断认识而产生的观念或认知,所以说“相”其实代表了这些观念或认知往往是偏离本质的,因此,“相”也被称之为“虚相”。
佛祖以人为象,将一个人从生到灭的过程中,所有易着诸“相”进行了分类,于是就有了“四相”的说法。
本品中所提到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均属于是”着相“,我们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理清楚”前因“以及”后果“,就可以将其概括为成相、执相、乱相、破相四个阶段。
我们逐个来看。
第一部分:成相与执相
1。我相
事实上,一个人从产生独立意识即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开始,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在从一个纬度或多个纬度不断的在填充“我是谁”这个问题。
比如,我们首先产生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是妈妈和爸爸的孩子。”
慢慢的,这个纬度越来越多。
我是出身于“教师家庭”的孩子;
我是XX的长辈,XX的晚辈;
我是XX省的人;
我是XX民族的孩子;
我是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学生;
我是XX地分管“经济”的县长;
我是XX的领导,是XX的下属
……
这些诸多的“角色身份”组合在一起,往往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自己。
所以,我相是指,我们在这个世间所“天然生成”的“特定”的每一个“角色”。
是的,“我相”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一个人因为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伦环境相对来说是受“先天”主导的,所以一个人出生以后会“天然生成”许多的“角色(身份)”。
那么,什么又是执于“我相”呢?
1)执于我相之单纬度成相
如果一个男孩在出生的数年时间内,或许TA最重要的角度就是“我是妈妈/爸爸的孩子”,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这男孩都长到二十几岁了,还是只习惯“我是妈妈的孩子”,那就有问题了。
我们想想,这个男孩去相亲谈恋爱,在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十句话里面有八句都是:
“哦,这个啊,我妈说……”,
“哦,那个啊,我妈说……”
现在网上给这类人创造了一个词,“妈宝男”,绝大多数女生都对其抱着避而远之的态度。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提到了“纬度”一个词,大家也发现了,我们的“角色”是多纬度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这个“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以自己一个单纬度的“角色”自居,思想和意识都固守在这个“角色”里不出来或是出不来,那就是执于“我相”了。
像上面说的这个男孩,不论他的身份如何在变化,他的思想和意识都长期的固守在“我是妈妈的孩子”这个角色里的,他的“自我认知”基本上属于是单纬度的。
这个可怜的孩子算是属于“成相”失败的一种,算得上是“执于我相”中最初级的一类了。
2)执于我相之角色切换障碍
执于我相还有一种类型,就是一个人有自我角色的多纬度意识,但太过于“沉迷”其中一个或少数纬度的角色,而难以实现角色的切换。
我们在上面说,一个人的角色是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比如说,我们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是“学生”,乘车回家的路上是“乘客”,出去旅游的时候是“游客”,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是“顾客”……
如果我们在这些时候的角色切换存在障碍,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
比方说我们上文中提到的那个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学生毕业后几经努力当上了某县分管经济的副县长。
他发现平时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下属和邻居亲戚都对他毕恭毕敬,不论是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饱含着浓浓的“敬意”在其中,让他很是受用。
这天我们这个副县长去菜市场买菜,菜贩隔着摊位把菜扔在他面前,他瞬间就起火了!
他想我堂堂一个副县长来买你的菜,你居然把菜直接给我扔过来,成何体统?
这就是典型的“角色切换障碍”,在菜市场的时候,大家的角色就是商贩和顾客两种,商贩隔着摊位把菜扔过来很可能就是一个他日常的普通行为,大部分顾客都不以为意,而我们的副县长,却沉浸在“副县长”的职位角色带来的尊荣中不愿出来。
当他还以“副县长”这个角色出现在菜市场,而不愿意切换到“顾客”这个角色,才是造成他愤怒、烦恼的根源。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领导从“位子”上退下来以后,得抑郁症和重病(尤其是肝经疾病)的概率比例都要高很多。
其根本也在于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活在“我是领导”的特定身份中,当自己从这个角色脱离出来以后,仍然难以脱离这个角色所带给他们的“习气”。
让自己的“本心”迷于这个“我执”中,难得明心见性。
世间万物无时不刻都是处于变化中的,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也是同样如此,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也同样不同,如果一个人缺少发现这种变化和因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则易着我相。
2.人相
什么是人相?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而执于人相则是指我们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中的形象而生出的诸般行为。
上面我们说的那个副县长原来是国内知名XX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自己在经济方面水平特别高,所以,他周围的人都尊称他为经济大师。
有天有人问他有没有写过经济方面的书。
副县长应付过去后对这事上了心,老是想,对啊,人家都叫我经济大师了,没出过书确实比较尴尬,于是我们副县长写书去了。
当他每天在为构思写书内容而苦恼烦心的时候,他并没有去想过自己这些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有天又有人问他,作为一个地方的上层领导,平时打不打高尔夫球。
副县长之后又想,自己也算地方上的上层人士了,不会打高尔夫球,确实有点掉面子。
于是副县长又去学打高尔夫球去了,同样的,他在因为学打球而带来许多的苦恼烦心的时候,也从未思考过根源在哪里。
有天有熟人在一个小餐馆看到副县长在吃红烧肉,说了一句怎么您这样的大领导会来这种小地方吃饭呢?
事后副县长又想,也对啊,自己一个副县长,在这种小餐馆吃饭确实和身份不符啊。
虽然自己确实很喜欢吃这家餐馆的红烧肉,但他仍然决定为了自己的形象,以后不来了。
有个女孩有天一时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穿得特别淡雅清爽,这突然变化的打扮,让他人耳目一新,于是得到别人的一致称赞,都说她是“淑女”。
这让她很是受用,心里充满欢喜,于是开始每天每天都刻意穿得特别淡雅,而且还有意去学习了更多淑女的“仪态”,因为人们都说淑女笑不露齿,所以她也不再跑跑跳跳,再没有爽朗的大笑和太多的运动。后来她不论穿着还是言行举止确实都成了别人眼中的真正的淑女。
然而,保持几年以后,她却觉得自己的生活总是很压抑,直到有点她再次穿着运动鞋和牛仔裤的时候忽然觉得压抑消散了不少,感觉到一种放下重负的轻松……
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从人性上来说,人们天生的期望获得更多他人的认同感,因此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比较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我们很多人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纠结的两方面有不少都是”我想做什么“和”别人会说什么什么“,而一个人如果长期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这种对自我认同感的压制往往会造成一些偏执的观念和想法,也会带给人们许多理不出头绪的莫名烦恼。
因为很多人往往难以看到的是,认同感,也有内外之分;可分为“自我认同感”和“他人认同感”,那么如果追求“他人认同”太过的时候,则易着人相,这个时候,强化“自我认同感”方是平衡之道。
3.众生相
什么是众生相?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某个社会(特定的群体)设置了一些特定的角色。
而着众生相,则是指我们按照这个社会(特定的群体)设定的一些角色标准去过自己的人生。
上面说的副县长刚当上领导后,立志做一个好官,而几十年来,社会和官方所倡导的好官标准都是以孔繁森、焦禄录为榜样的:保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明。
这个社会设定了一个”好官”“清官”的角色,为这个角色设定了具体的生活方式和标准,然后副县长就按照这个标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过自己的生活。
他严格按照社会所倡导的“焦禄录”“孔繁森”式为官之道来要求自己,不论是衣食住行上,都严格的进行支出控制,人为的制造出一个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来。
他并没有去想过,做一个“好官”和官员“清贫”有什么必然联系;他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让老百姓过得好,自己就得过得很差;他更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好官”的标准和做一个好官,究竟是不是必须。
在上个世纪的整个科学界中,几乎都在倡导像居里夫人、爱迪生这样的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一心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大局而奋斗的科学精神。
有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她从小立志当一个优秀科学家,而她一直以来都在让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她心目中的“优秀的科学家”的标准就是像居里夫人、爱迪生这样的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一心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大局而奋斗的科学家。
她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最终成功进入某科研机构,一心铺在了科研上,立志要研究出举世震惊的科研成果。
如今她过了三十岁,还没有谈过恋爱,更别说成家了,她几乎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除了科研的工作,就是学习相关知识,她不会做饭,不会开车,甚至不会用微波炉。
她没有想过,她从小立志要达成的目标,是不是她真正的人生目标;
她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她达成自己的这个目标以后,生活不会因为她达成目标以后停止,她又应该再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她并没有想过,或许她一心追求的目标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目标”,只是她的“科学家”这个角色的其中一个目标,而这个角色,应该只是她人生中诸多角色中的一个。
所以,我们说的执于众生相,就是一个人沉迷于一个社会或特定群体为特定的角色所设置的标准中,无法脱离这个角色的一些预设。
如果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追求扮演一个“社会所设定的角色”,往往又会深深的执于“我相”,难免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这个角色中难以逃脱,很难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句话中,“地”指的是地脉,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社会道德、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等因为人类群体性生活而产生的产物。然而,鲜有人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对部分风俗习惯心有亲近而对某些风俗却深感厌恶。
比如,现在的很多人一定是接受不了裹小脚或是割礼这些习俗的,正是因为这些习俗是违背人性规律的,同时,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但在当初的社会或是区域中,又有多少人会去质疑并反对它们?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是,有些地脉纲常本身就是扭曲的,如果一个人毫不怀疑的视一些地脉纲常为至高“真理”,那么他必然会因此而带来诸多的迷茫和烦苦,也更容易着众生相。
但终归到底,是这个人对人性规律和自然规律认知的不足。
4、寿者相
寿者相,也可以称之为“知见相”。
这里的“寿者”是喻指“年长、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
着寿者相的意思是说,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具有一定地位、权威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习惯以自我的“知见”为标准去对其他事物给出建议和评价。
还是说副县长:
有天副县长的一个下属写了一关于经济学的文章,请他指正。
他看完之后,对着他的下属一通大骂:
“就你文章这水平也好意思说是在分析经济?
你看看你这个文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还写什么写?”
“某某某他懂经济吗?他懂个P,他写的那些东西能称为理论吗?
他就是在瞎忽悠,专忽悠你们这种小年轻!”
……
因为他的下属写的文章引用的是一个与他认知不同的经济学家的理论,所以他特别的不认可这文章。
曾经有个学习艺术的大学生去拜访系里一个比较权威的教授,他想办一个高端艺术展,希望能够获得教授的帮助和指导邀请到业内的诸多知名大师都来参加。
教授听过以后很是平和的给了他自己的意见:
做艺术展这件事是很好的,只是以你现在的资源和影响力,你想把这个艺术展办成大规模的就比较困难了。
我个人认为,要办大规模的艺术展,首先需要有很好的艺术家人脉和资源,其次还需要不少有水平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另外场地的选择和装饰也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
这三个问题,你看看你能解决哪一个?
当然,如果你能把作品和场地的问题解决的话,那我可以介绍某某老师给你认识。
他是市XX协会的理事,认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如果他同意帮助你的话,那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建议你先努力去解决作品和场地的问题,如果能解决到时候再来找我,如果解决不了,那这件事你就再等等,有合适的时机和资源的时候再做,你看怎么样?
……
寿者相,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会“着”的相,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若是有人在这个领域和他的认知相异,这时候,就最容易着寿者相。
其实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教授以他的经验来分析,以这个学生的现在的能力,是基本不可能办成这件事的。
但他并没有凭自己经验去完全否定这件事情,而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去帮那个学生换了个纬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然后把决定权交给这个学生。
这就是不着于寿者相。
不以自己的认知以及观念去轻易否定他人的言行,而是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尊重他人的言行和观点。
在潜意识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是客观的;与自己相异的就是错的,是主观的`。
尤其是正好在遇到自己认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时候,一旦发现和自己理解的不同,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想就先去争论,去维护自己的观点。
因此,寿者相,也可称为知见相,这是一个在“多知多见”的人身上更容易着的相。
第二部分:乱相(破相):
什么是乱相?
乱相是指,一个人开始对之前自己的“成相”开始产生动摇和质疑。
比方说,那个副县长突然有一天,想到以下一连串的问题:
我真的是经济学界的权威吗?
我真有必要写一本书吗?
我真的是上层人士吗?
我就是副县长吗?副县长就是我吗?
我如果过得不清贫就不是好官了吗?
我是谁?
“我”和这些“身份角色”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些“身份角色”就是“我”?还是“我”就是这些“身份角色”?
如果我放弃了这其中的一个“身份”,我还是我吗?
如果我放弃了所有的这些“身份”,那么我是谁?
他的这些想法我们看上去很乱,但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相”和“真我”有所区别。
当他意识到有“相”的存在,并思考“相”与“真我”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是乱相。
而只有一个人产生了“乱相”,才具备了“破相”基础。
所以说,乱相其实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一个人的慧识得以突破的门槛。
而“破相”是指在对自己的“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让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跳出了某个特定的纬度和“角色”。
有天,副县长决定不写书了。
因为,他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是经济大师就一定得写书,而且他发现,按他自己的意愿来说,他其实一点也不想写书。
在他决定不写书的那一刻,他破了一个自己的“人相”。
副县长再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菜贩和第一次一样,又把菜扔在了他面前,他刚要发怒的瞬间,突然间又生出一个念头:算了,他也不知道我是副县长,犯不着和他生气。
然后突然又想到,县长只是我工作的一个职位,我现在就是一个买菜的顾客,我现在不应该还把自己以副县长自居,想到这里,他愤怒的情绪自然的消散了。
当副县长把自己成功切换到“顾客”的“角色”的时候,他破了一个自己的“我相”。
我们副县长继续一如既往的买蔬菜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大块五花肉,这让他一下子想起了那家小餐馆的红烧肉,他突然想要不我买一块肉回去自己做来试试?
但转念又自我否定了,他想我是一个好官,清官,我应该朴素节俭,要像焦禄录一样,过得了清贫的生活。
走过五花肉的肉摊后,他再次起了念头:做一个好官清官和节俭清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对啊!有什么关系呢?
我用自己正当的收入买五花肉做红烧肉,有什么不对呢?
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做一个好官和清官啊。
我花自己的钱让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又怎么样呢?
我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钱都捐出去给其他人呢?
把经济工作上做好一些比捐我几十年上百年的工资都要管用啊。
于是我们副县长掉头回去买了一大块五花肉,自己回家做红烧肉去了。
这是破了一个自己的“众生相”。
晚饭美美的吃了一顿红烧肉,我们副县长心满意足的开始上网看新闻打发时间,他发现了一关于经济分析的文章还挺有意思,于是看了看作者,发现这就是上次那个下属说的那个经济学家,于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去点关闭键。
在要关掉窗口的一瞬间,他突然又想,为什么我没看作者是他以前怎么会觉得文章挺新颖?看到作者是他就产生了抗拒了呢?
难道是因为看到他以前的一些观点和自己不一样,觉得他是错的,水平低,所以对他写的东西都产生了抵抗?
于是他决定先看完再去反驳他,于是认真的把文章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发现,按这个经济学家的逻辑,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毛病啊。
自己以前怎么会有完全相反的判断呢?
第二天,我们副县长又叫之前写文章的那个属下过来,重看了一遍他的文章。
看完以后,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对他下属说:
嗯,你这个文章,如果基于这个理论的话,在XX方面你觉得写全面了吗?还有XXX这个问题,也应该还有这几种解决方法对不对?
另外,你看,把这个理论用在这种情况的时候,是不是不太妥当。
好了,你自己回去想想,再改改,回头可以再拿来,我再给你些意见。
……
副县长,破了自己的一个“寿者相”。
第三部分:无相(离相):
关于“无相”的释义,《大乘义章》中将其分为两义,内容如下:
《大乘义章》: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
《大乘义章》认为,无相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就理彰名,理绝众相”,第二个是“离十相”。
先看第一个“就理彰名,理绝众相”,什么意思呢?
可以简单点理解为,将表相背后的原理结合在一起看待,能可能从根本上去脱离众相。
“离十相”呢,就显得狭义而具体一些了,但也是更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释义。它将诸相根据人们往往容易着的相形象的分类总结为十类,然后呢,告诉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注意检视自己的行为,脱离了哪些相,没有脱离哪些相,并以此去调整修正。
总体来说,这样的释义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
先将“无相”放一放,我们先回到《金刚经》中来,结合第二品内容,对第三品的经文内容做一个通解:
在上一品中,佛祖对须菩提说,诸菩萨应该这样去清除自己的杂念保持清静。
佛祖说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当佛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诸菩萨已经将注意力(念力)都放在佛祖身上去了,而暂时把“我要如何降伏其心”的念头放一边不再去管它了。当菩萨们把这一念头抛一边不去管它的时候,事实上菩萨已经在“降伏其心”的“状态”了。
佛祖停顿了一会,看见诸菩萨都还一脸期待的等着他说下文。
不明白?好吧,佛祖退而求其次,在这一品中继续开讲。
你们平时都想着要“灭度一切众生”的意志,那我就以你们这个“灭度一切众生”的意志来给你们举例说明一下好了。
在这世间,不论是卵生的生灵,如鸟、鸡、鸭类;胎生的生灵,如人、牛、羊等;湿生的生灵像苍蝇、蚊子等;化生的生灵如飞蛾、蜻蜓、蝉、蝴蝶类;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有灵性的;无灵性的,有情感和无情感的,都是众生。
因此,凡是众生,菩萨都应该不生分别心的去对待和度化,只有菩萨做到无分别心的去看待众生的时候,才不会夹杂个人好恶和偏私在其中,才能找到更适宜有效的方法去达到传播的佛法的目的,提高效率,减少歧义、偏差和误解,所传播的佛法也才会更为的接近“本真”。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无分别心去度化众生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又相当于没有任何对象可以度化的。
为什么呢?
这第一点,若是我们“看到”了“众生”的共性,而不去执于众生灵的大小、种类、正邪、善恶、信仰、地域等个性的时候,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菩萨又需要度化什么呢?
所以说啊,这第二点就是我们不应该抱着要渡尽众生的“心念”去做事,你想想,既然世间生灵,“异形而同灵”,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就不存在度化不度化的问题了。
而是“众生自度”。
所以说,诸菩萨抱着“度化众生”的心念去度化众生,实际上还是没有做到“无相”,仍然是着于“菩萨”这个相度化众生。
如果诸菩萨不能够脱离“四相”,那菩萨就算不得是“菩萨”(菩萨实指的是可自觉觉他,若是没有脱离四相,自觉不足,觉他有曲,则实不符名)
讲完了这些,诸菩萨可明白如何去“降伏其心”了吗?
好了,通解完以后,我们再回头来更通俗的去说说“无相”。
“无相”者——对世间诸相,“了然而无所住”。
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对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内的诸多表相的根源原理以及表相变化都有更全面的认识。其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做到让自己的思维在“诸相”上做到“能进能出”,进而得其微,出而得其稀。
这其中有两个要义是需要做到深刻体会的。
其一,所谓的“无相”不是说让我们做什么都“漫无目的”,反而是要让大家明确做事的“初心”,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事,以此来了却这个“初心”。
我们去买菜的时候,自己就是个顾客,我们不应该去否认这个身份,同时,要懂得让自己的身心去匹配这个“身份”(即实心实意去做好买菜这件事),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我们是司机,我们也需要去匹配这个身份,并做好司机应该做的事,礼让行人,懂得自我保护和保护路人……
比如说我想给我侄子做个我小时候很喜欢玩的风筝,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让侄子体验到我这个时代童年的乐趣”、“做件事会让我感觉到开心”。
然后,在我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人给我说,“你做的这是什么啊,太难看了吧,市场上卖的比你的好看多了。”
还有人说,“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些“没用”的事,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
也有人这样说,“你的行为太幼稚了,没头脑啊,直接去买一个多方便啊,省时又省力。”
……
我若是听了他们的话,按现在的卖的风筝的样子做了改变,或是听了他们的话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去直接买了一个风筝给我侄子。
那么,我反而是“有相”了。
可能我按他从的想法改变了做法以后,说明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不够用心的,我也反而是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初心”。
其二,当我们遭遇一些问题或是纷争难以解决因此而生出烦苦的时候,往往是我们在某一个或几个“角色”中的思维认知存在局限,这时候,需要脱离出特定的角色,来更全面的看到问题的本质,才可能找到更适当的解决办法。
比如有个人说他想搬家,因为他的同事和他住在一起,但这个同事在工作中总是和他发生一些争论和对立,让他觉得同事是有意在针对他,所以下班以后还要和这同事相处,让他心里很难受,很烦恼。
但当有人告诉他问题关键在于他下班以后也只把对方当成同事对待的时候,他试着开始用对待室友和邻居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之前那么的难受了,而且他还发现了他们双方工作中的存在的那些分歧和争论其实只是双方的方法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对方也并没有有意针对他,更多的只是从公司利益出发,因此双方缓和了关系,相处变得和谐起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抱着“初心”实心实意,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不会迎合别人,不会固执于自己,不会去迎合专家权威,只遵从自己本心的意愿,脚踏实地的去做好它,才会让自己避免生出过多“杂念”,做到了然;其次,当我们遇到障碍难题的时候,还要善于脱离自己特定的角色,站在更多的角色,或是更上一步脱离出自己所有角色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才可能逐渐接近“无相”。
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在《金刚经》的第三品中,佛祖在告诉诸菩萨如何“净杂念,守静笃”的方法:
菩萨们想要“降伏其心”这样的念头,就像沾在你身上的尘埃一样,现在你想要除去身上的尘埃,需知那些尘埃便是你的心念,你不动它,它就不会杂乱起来,就像你除尘的过程,便是造尘的过程,诸菩萨想着要“降伏其心”的念头,就是让你迷失本相,看不清自己的“尘埃”。
诸菩萨们“渡尽众生”这样的念头也是如此。
所以说,诸菩萨想要清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不是要人去不停的想着(动念)如何才能让心灵的湖面平静,而是脚踏实地、安心静气,不去过多计算得失利害的去做事。
脚踏实地、安心静气的去做任何事情,不要总是执于做这件事的“得失与结果”(无相),不要过多的要求这样做的所“得”(获得内心的清静),那样反而会生出许多的烦恼和妄念来,它们就像落在你“心灵湖面”的石块一样,让你迷失和看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