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金刚经的题解与仪轨
2023-08-09 23:49:42金刚经故事
2023-08-02 13:37:10金刚经中的佛法思想
2023-08-12 14:58:42金刚经经名与通序解
2023-08-01 20:38:46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金刚经的题解与仪轨
2023-08-09 23:49:42金刚经故事
2023-08-02 13:37:10金刚经中的佛法思想
2023-08-12 14:58:42金刚经经名与通序解
2023-08-01 20:38:46
《金刚经》对日常生活的启发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话译文: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释迦牟尼佛祖)郑重地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坐。
启示:看佛祖的生活,简单随缘,但是快乐自足,乞食是按顺序挨门挨户,吃完后洗脚、打坐。我们的生活本来应该是简单的,但是现代生活慢慢把我们束缚起来,忙碌之中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看看街边、写字楼,或者机关办公室,那些模糊的五官和忙乱的身影,会觉得大家都是奴隶,被我们自己所创造的体制囚缚着,为着那些虚妄的生活目标,我们忘掉了生命本身的情趣和活力。
一到所谓的假期,大家到各个风景区去旅游,那情形就像囚犯出来放风;假期一过,又要回到各自的岗位,茫茫然地忙碌着。
我们在世上就是要劳碌,怎样才能解脱呢?先放弃妄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
佛也照样要吃饭、要洗脚、要打坐,是一个平常的人,于平凡处见伟大,在平常中修行而体悟境界。平凡到极点,亦是伟大到极点。所谓家庭、事业、爱情、金钱、权利、虚荣,皆不过是一时浮云,只有真理与大智慧永存世间。
说到修行,很容易让人想到念咒、诵经、打坐和参禅等等,有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这固然是修行,但修行最根本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这就是后来禅家讲的道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去体会道呢?禅家告诉我们,要拥有平常心,所谓穿衣吃饭即是道,平常心是道。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白话译文:应当如何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觉悟?如何降伏妄心?
启示:《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也是整个佛法要解决的。
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人,对自己的生存十分重视。为了人生的幸福,我们上学、寻求谋生的知识;工作,获得生存的财富;成家,建立情感的依赖;锻炼,造就健康的身体。这些虽与我们人生关系确实都很密切,但还有更重要而又最不为我们所注意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心。
世界的差别是由于人类心的差别,因为心的不同,这个世界才有文明与野蛮、道德与罪恶、痛苦与快乐、善良与丑陋、先进与落后、清净与染污、光明与黑暗。
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一念之间,等于一呼一吸的时间,佛教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就会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佛要大家修行,根本就是要“善护念”,也就是要让这些烦恼“住”,要“降伏其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佛教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开发、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
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白话译文:于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时,应当无所住。比如行布施的时候,应当无所住而行布施,也就是说,不住色相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候,看到一朵美丽的花,顿时心生贪爱,心住在花朵上,而失去了无上正等正觉心,这叫做住色行布施;如果看到美丽的花朵,花朵固然看到了,却不因此而失去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做不住色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时候,耳朵听到扣人心弦的音乐;鼻子闻到令人垂涎的香气;舌头尝到可口的滋味;身体碰触柔细的东西;心里想到可歌可泣的往事,导致迷失了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作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如果行布施的时候,音乐固然听到了;香气固然嗅到了;滋味固然尝到了;柔细的感觉固然碰触到了;心事固然在思量中,但不因此而迷失无上正等正觉心,就叫作不住声、香、味、触、法行布施。应当像这样行布施,不住于相。
启示:布施而无布施心,达到这种境界,才有无量福德,才是“无住”的“妙行”和真佛心。布施与贪婪是对立的,有贪婪就不会有布施,修布施就能对治贪婪。
布施又称为舍,不但要舍去外在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还要舍去生命内在的贪嗔痴烦恼及执着,放下一切,无牵无挂,这才是真正的布施。培植人间福德,要修布施;积集出世资粮,要修布施;成就佛道,利乐有情,更要修布施。
提到布施,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世界上懂得布施(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学、中学、大学,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给予,究竟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给予了别人多少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悉心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劝告,一点力所及的帮助,都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有时甚至是让人终生难忘的。
而真心给予无私奉献是不容易的,有人给予是为了沽名吊誉,或是谋取钱财……。正如《聊斋志异》开宗明义第一篇《考城隍》上说的,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真正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奉献。给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奉献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白话译文:凡所有现象,都是虚妄的,好比在梦中,你看见山河大地亲朋好友,而实际上并没有。如果见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相,当知一切虚幻现象虽然有生灭变化,而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如来没有两样,那么,你若见诸相是虚幻相,就见到如来了。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启示:“诸相非相”,即要透过“诸相”的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不是“相”而是“空”,佛的三十二种相都是引导世俗人的“方便法门”,要进一步认识到“空”的本质,才算懂了佛教的真谛,也就是见到了真正的如来。
佛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朝露、如镜花、如水月、如闪电、如水泡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
平时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实际上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象,事物的真正形象是“无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不断的生灭变化的。
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都不应该执着,这就是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否则就是“着相”,即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具体的讲,就是个人过多的考虑自己,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得到文凭、知识,想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想得到财富、金钱、美人,想得到名誉、地位,想得到家庭、事业,想得到健康、长寿……。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远的呢?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文凭会贬值,知识会落后,爱情会枯萎,友情会破裂,财富会流失,美人会迟暮,名誉会消失,地位会跌落,家庭会崩溃,健康会恶化……没有什么可以是天长地久的。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话译文: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呢?
启示:“筏喻”指的是将佛法比作过河的竹筏子,意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要像竹筏子一样,过了河就舍弃掉,这才是真正的万法皆空。
所谓“登舟舍筏”,得闻佛法而生欢喜心,终究还是要明白这佛法也要舍弃,不能法执。对佛法是这样,世间知识、经验更不用说了。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拘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曾经有助于我们的旧的思想体系该抛弃的也要抛弃,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得大自在。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话译文:(佛法的真谛就是一个空字)所以说佛法就是非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