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

2023-08-05 07:32:57 高考在线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

  鲁迅《祝福》作品将祥林嫂悲惨的四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结构上起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目的】

  1、鉴赏人物形象,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鉴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3、鉴赏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研讨、点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着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全文几次“祝福”场景描写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来加以揭示和批判,“意在复兴,在改善”,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彷徨》集中《祝福》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病态社会下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祥林嫂。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回忆鲁迅。

  2、教师补充。

  三、背景资料

  1、《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2、《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还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将年农村的一个小镇,而且唤作“鲁镇”。鲁镇边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祥林嫂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贺老六,还有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是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具体分析这个社会环境,才能深入认识这个“病态社会”的诸多病症。

  3、时代已经是20世纪20年代了,但是长期停滞不前的农村封建社会依然“没有什么大改变”。祥林嫂的不幸,一言以蔽之,在于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性。人权、贞操观、迷信、人心冷漠等成为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遭受残酷的精神折磨。

  四、放映电影《祝福》精彩片断

  五、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情节,把握小说结构

  1、小说情节结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2、作者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联成一片了。”这一段在全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小说中详细的描绘了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目的是什么?

  5、《祝福》中的“我”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6、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思路,并对问题加以提示与总结:

  1、《祝福》的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

  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

  │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倒叙

  │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