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孟浩然洞庭湖
2023-08-08 02:17:16孟浩然送吴宣从事鉴赏
2023-08-14 05:11:36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及赏析
2023-08-14 16:06:54送崔遏孟浩然鉴赏
2023-08-13 09:20:58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孟浩然洞庭湖
2023-08-08 02:17:16孟浩然送吴宣从事鉴赏
2023-08-14 05:11:36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及赏析
2023-08-14 16:06:54送崔遏孟浩然鉴赏
2023-08-13 09:20:58
孟浩然名句“江畔洲如月”赏析
孟浩然名句“江畔洲如月”赏析
在传世的孟浩然诗集和各种诗选、诗话中,“江畔洲如月”不是唯一,还有“江畔舟如月”之说。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孟浩然诗的名句,历来为人们讽诵不已。此句出自《秋登万山寄张五》,如下云: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人登万山以怀张五,静心观物,感物动情,因诗寄意。全诗情随景发,“北山白云”“心逐鸟灭”,从高远处着笔;“愁起薄暮”“兴由清发”,自寂寞处低回;“远树若荠”“江洲如月”,景又烘托着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情飘逸真挚,景优美清淡,令人深切感受到孟诗的“清淡闲远”,实为孟诗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后人每诵,五脏疏瀹,精神澡雪。时至今日,现代的学者笺注和译本流传几乎清一色地认为“江畔洲如月”乃是“江中的沙洲仿佛是披着素纱的月牙儿”。其他不论,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也以为如此。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传世的孟浩然诗集中,“江畔洲如月”不是唯一,还有“江畔舟如月”之说。“洲”与“舟”字,无论是在艺术欣赏,还是在现实考究中意义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世文学因袭前代,学者常常不假思索引述前人,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孟诗的准确把握,在理解上就会产生一些错乱现象。笔者认为当以“江畔舟如月”为是,下面做详加考辨。
一
在孟浩然诗集各种传世版本和唐诗选集、诗话中,“洲如月”出现的次数远比“舟如月”多。其中宋蜀刻本、宋刘辰翁评点本、明凌初刻套印本、四部丛刊初编本、《唐百家诗选》《唐诗三百首》《唐诗品汇》《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唐百家诗选》《御选唐诗》《唐贤三昧集》《射鹰楼诗话》《升庵集》《养一斋诗话》,等等,皆作“洲如月”,仅有明活字本、《文苑英华》《丽泽论说集录》等寥寥几本作“舟如月”,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断定“舟如月”之非,而认为诗人原诗就是“洲如月”呢?
做学问不能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行事,它的严谨求实要求我们时刻谨记要考证核实。如此多的选本、诗话、选集都以“洲如月”为准,但只要有一本出现“舟如月”的异议,我们就应该质疑下去。孟浩然诗集的整理,不是像白居易那样自己生前编录而成,而是诗人卒后由其亲友搜集。开元二十八年(740)孟浩然病逝,至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搜集其诗,曾说道:“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可见当时已经散落不全。王士源将其所获编为三卷,二百一十八首,然而至天宝九载(750),集贤院修撰韦滔得到此本时,俨然是“书写不一,纸墨薄弱”,故又重新编辑,增其条目,整理后送上秘府收藏,希望其“庶久不泯,传芳无穷”。此后又经过历代刊刻流传,孟集流布甚为广泛。于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刊本是宋蜀刻《孟浩然诗集》,分上、中、下卷,共收诗二百一十一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曾影印此本,寻查此句,赫然是“洲如月”,而非“舟如月”。但应当注意的是,宋本已经有了篡改、缺遗的现象。很明显的一处就是,宋本收诗二百一十一首,与王士源序“二百一十八首”之数不符。所以我们不能以此就武断地认为原诗即是“洲如月”。笔者认为应当以“江畔舟如月”作为正确的范本,是有依据的。南宋人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列“孟浩然得戴嵩诗意”一目并有言:
颜之推《家训》云:《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故戴嵩诗云“长安树如荠”,有人咏树诗云“遥望长安荠”,皆耳学之过也。余因读孟浩然《秋登方山》诗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乃知孟真得嵩诗意。
“戴嵩”多作“戴”,《秋登方山》应是《秋登万山》。吴曾的这一段话仅说明了孟浩然“天边树若荠”的因袭,并未涉及“江畔洲如月”的来历,他认为孟此句诗是借鉴于戴嵩。然而吴曾并不了解孟浩然的这句诗更应当是化用了隋人薛道衡的诗句。明学者杨慎在其《升庵集》中说得明明白白:
《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自是俊语。梁戴诗“长安树如荠”,用其语也,后人翻益工,薛道衡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孟浩然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明人周子文《艺薮谈宗》{6}和陈全之《蓬窗日录》同样也有此类记载。薛道衡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源自其诗《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孟浩然据此化用,自是不疑。况且“远水舟如叶”之格式韵律和“江畔舟如月”神似,以“舟如月”为正确范本也很好理解了。
孟浩然喜舟行游赏山水名胜,“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送张祥之房陵》),乘舟游赏对他来说是习常且喜乐之事,舟在他心目中的意义重大,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了。“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九日龙沙作,寄刘大虚》),舟船是其享受山水之乐、抒发隐逸豪情的载体。同时,关于舟船的`典故也被孟浩然化用地了无痕迹,成为其选择仕隐方向的特殊标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舟楫济川”典故出自《尚书・说命上》:
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殷高宗武丁求贤臣良佐,梦得圣人,醒来后将梦中的圣人画影图形,派人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国乃大治,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盛世。武丁以济川之舟楫比贤相傅说,孟浩然化用表达自己希冀求得他人引荐的意愿,含蓄得体,颇有特色。同时,他在《自洛之越》诗中说道:“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扁舟泛湖”之典出自范蠡事,后世诗歌多加模仿,常常与隐逸相关联,孟此处诗句亦是众多诗例中的一例。可以说,舟船所承载的文化层积在孟浩然身上不断积累丰富,成为其文化身份的一个标识。从统计学方面来看,也足以表现出孟浩然对舟船的喜爱,常常为之讽咏。以今人佟培基笺注的《孟浩然诗集笺注》为参,在孟诗中(包含标题)鲜明地出现“舟”“船”字眼的地方多达61处,与舟船相关联的“棹”“楫”“桡”“舳舻”“艇”“挂席”“帆”“槎”等字词也多达六十余处。这不得不说,对舟船的观察描写,俨然是孟诗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现代心理学及创作论的角度来说,诗人作诗,总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习惯,心理上总是会根据习惯和爱好来选择相应的话语。例如李白作诗,“明月”“大鹏”等意象屡屡出现,这正是话语习惯和个人爱好使然。孟浩然喜舟如此,描写舟的地方之多,足以让我们认为“江畔洲如月”此句更应当是“江畔舟如月”。
《秋登万山寄张五》这首诗末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点明了此诗的写作时间是九九重阳节,《岁时
杂咏》更是题作“九月九日登岘山寄张容”,登的是岘山还是万山,寄的是张还是张容,我们在此不作考究,只知道这首诗可以确定是在重阳节之时所写。重阳节宜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风俗由来已久。《初学记》引《续齐谐记》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香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消。”桓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曰:“此可代之也。”今世人九日登高是也。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从天文学角度来看,此时月相接近上弦月,所以既不是新月,更不是望月。现代人对此句的译注往往说是“江边的沙洲像一弯新月”,错误很大。显然,相较“洲”而言,以“舟”比此时月相,更为贴切。
仔细分析“江畔洲如月”这句诗,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也当以“舟如月”为是。由“畔”字入手,《说文》解释为:“田界也。从田半声。薄半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左传》:子产曰:‘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畔,涯也。”可见其本义即是“边界”,“江畔”自然是“江边”之义,江边停靠的自然是“舟”而不是“洲”。“洲”,“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当然,经后世发展演变,洲不一定是水中必须可居住的陆地,如沙洲。如若确定是“洲如月”,那么也应该说成“江中洲如月”,而不是“江畔洲如月”了。
前人认为“洲如月”比“舟如月”好,还有言论支持,如《御选唐诗》和《山海经广注》就各有见解。那么,这些见解是否正确呢?笔者于下试逐一分析。
首先看《御选唐诗》,其载《秋登万山寄张五》诗中句“江畔洲如月”,并引庾信诗“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作证。“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出自《奉和赵王途中五韵》,后人研究认为乃王褒所作。“狭路”一作“明月峡航道”解,一作“峡谷中的道路”}解,但无论如何,都是说其中的沙石好像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如月般皎洁可爱。陈廷敬于此引证,显然是认为洲之所以如月,乃是因为其似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从上文可知,以“舟如月”为准,不是因为舟蒙上了一层朦胧月光,而是考虑了其他因素。我们甚至可以反问:舟和洲都蒙上了一层朦胧月光,为何只选择后者而不选择前者呢?
再看《山海经广注》,其载“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墟。西南入海。黑水之山。”并引注曰:“郭曰:‘今西海居延泽。《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任臣案:杨慎云:‘谓形如半月也’。唐诗‘江畔洲如月’”。明显地,杨慎认为洲形如月,并且这个洲还是流沙洲。据上文可知,以形状比喻,舟形更符合重阳节月相,诗中也并未点明洲是所谓的流沙洲。所以,我们也可以否决杨慎的观点。
从以上看来,如今流布的大部分孟浩然诗集版本和许多诗话、选集所记载的“江畔洲如月”是不准确的,自然就使得众多尾随其后在教育领域起普及乃至权威引导作用的译注读本也同样犯着显而易见的错误。
二
应该说“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更准确生动,格调清绝,自孟浩然奇思妙构出来以后,历来文人墨客投以瞩目,含英咀华,多加翻鉴。试想唐宋以降,世世代代人才并出,其中不乏目光如炬,博洽多闻之人,定会对此句有所质疑。然而事实上,流传至今的仍主要是“江畔洲如月”,这给人的感觉更好像是搁置不问,故意为之。那么,为什么人们对“洲如月”如此偏爱呢?
物象的美性。“洲”给人思想的延伸空间和美的感觉要比“舟”大得多。人们一想到洲,脑海中便浮现这样一片场景:一片汪洋中的美丽小洲,洲上绿草茵茵,鸟语花香,乔木挺拔,入目可赏。三五只鸥鹭乃至鸳鸯栖息其中,两三处亭榭楼阁耸立其上。无论是登临还是远望,皆赏心悦目。而舟则不然,舟有什么?舟中有人,舟上有帆,不是身疲劳顿争利涉,就是心肠寸断送友亲。即使首画船,寸板之间也了无美景。
物象的文化内涵。从这一方面来说,“洲”也显然比“舟”要丰富得多,试举两点来看。中国文化缘起上古,一脉相承。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美人形象的作品,可以以《诗经》为代表。其中《关雎》一篇是最重要的篇目之一,《周南・关雎》开篇即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功地将“在河之洲”和“窈窕淑女”相联系,并深刻在后世人心中。以致于人们一看到小洲和在河边浣纱、采莲的淑女,即脱口而出此句。洲也可以说承载了那种君子寻逑和淑女文化的内涵了。另外,中国自古就有寻仙求长生的文化传统,而海外之洲的神秘存在让那些渴求长生、寻求羽化之人兴奋不已。《列子》有言: 世传天河与海通,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海内十洲记》有云: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方朔云:“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
《列子》和《海内十洲记》无疑使“洲”蒙上了一层仙隐的神秘面纱,这是舟所没有的。
思维的习惯性。人们一想到月,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一轮皎洁的满月,这与中国人喜好圆满完整的秉性有关,从中国人喜爱事事能有完美的结局也能发现这一特点。满月之圆正好与人们对于河中之洲的第一印象相符,所以总以为“洲如月”比“舟如月”所给人的感觉更自然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