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孟浩然唐诗《济江问舟中人》鉴赏

2023-08-05 02:51:15 高考在线

孟浩然唐诗《济江问舟中人》鉴赏

  《济江问舟中人》由孟浩然所作。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气氛。到一再探询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纯真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济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 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是表现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住之后,江边渡口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渴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传达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悦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同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还是感到格外亲切。从“与君同”的平实自然的话语中,不难想象,诗人与“舟中人”亲切问候的情形。

  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 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诗人借用陆诗成句,冠以“时时”二字,更是妙语。

  这既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变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传神逼真地表现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向往心情。因为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

  “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蜿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一问便结,戛然而止,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

  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似乎航程甚长,越中甚远,都是用以衬托和渲染诗人急于要到达越中探奇访胜的迫切心情和浓厚兴致。

  这首诗前三句似乎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询问何处是越中了,因此,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被纵情山水的'愿望所暂时替代了,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更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邈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亲切气氛,到一再探问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