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木兰诗 原文
2023-08-14 23:21:10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3-08-16 20:30:01木兰诗课后题及答案
2023-08-16 18:36:18木兰诗的节奏划分
2023-08-16 00:23:49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商业运营策划书
2023-08-01 01:35:49迎新晚会策划书怎么写
2023-08-07 11:28:55大学生配音大赛的策划书
2023-08-17 18:49:36欢庆元旦活动策划书范文(通用7篇)
2023-08-14 19:46:21
木兰诗修辞手法大全
木兰诗修辞手法1
一、摹状
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
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
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五、排比
《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六、对偶
诗中有5处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5处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内容互相补充,音节和谐优美,富有节奏感。其中,第5处是对偶中含对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与“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形成对偶;上述两句中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是对偶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也是对偶句。
七、夸张
诗中有3处使用了夸张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在这里,对所述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都作了扩大的描写。“十二卷”、“十二转”、“万里”、“百千强”都非实指,而是采取“虚言多数”的手法。“十二卷”是夸张地说征兵文书下达的频繁,以突出军情的紧急;“十二转”是说木兰战功卓著,官爵越升越高;“万里”是极言征程之远;“百千强”是说木兰受到的赏赐之多;“飞”更是夸大地说明行军的快速。
八、借代
诗中有2处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2处均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句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对偶兼用借代修辞手法。“金柝”是古代军队用作煮饭和打更的铜器,“铁衣”指古代战士穿的有铁片的衣甲,是用部分(金柝、铁衣)代替整体(军队),突出战争环境的艰苦。“千里足”实为“千里马”,用“千里马”的特征来代替本体,形象地表达了木兰急于返回家乡的心情。
九、复沓
诗中使用复沓的语句有4处: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第一处和第二处分别以相似的词句加以重复,设问中兼用复沓手法,显示忧虑之深。
第三处以相似的词句在诗中出现两次,反复写出木兰恋家思亲的内心活动和征途上的艰难困苦。
第四处以相似的句式写木兰的家人迎接木兰归来的欣喜情景。
十、反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句中连用两个“不闻爷娘唤女声”,完全相同的词句,对偶、复沓中兼用反复手法,凸显了木兰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十一、错综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句中的“大儿”与“长兄”同指一人,却故意措辞有别,避免了单调乏味。从不同角度表明家中无人出征,突出木兰内心的忧虑。
十二、互文
诗中使用互文的手法有4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此4处中每句均互相呼应和补充,上文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现的词语。
第一句,并不是只在东市买骏马……,而是到东、西、南、北的市场去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第二句则应理解为打开东阁的门,在床上坐坐;打开西阁的门,在床上坐坐。
第三句则应该理解为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黄花。不是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贴黄花只对镜而不当窗。
第四句应当理解为“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而不能说“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
十三、比喻与反问
诗的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雌雄双兔为比喻,说代父从军的木兰的装束、行为都令人难辨男女;甚至同他在一起的伙伴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同时,在比喻中兼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重了语气,增添了感情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2
《木兰诗》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排比的运用,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渲染了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写出她的聪明灵慧。
反复——“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都是复沓,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这样突出了思想,强调了感情,分清了层次,加强了节奏感,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同时,反复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是互文与排比的套用。“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既是互文,同时也是与对偶的互相渗透,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表现了木兰和壮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善战,胜利归来。这样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了情况之紧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现了木兰胜利回朝的荣耀。顶针的运用使得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正是因为《木兰诗》巧妙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突出,却未见雕琢斧凿之痕,未失古朴刚健、本色自然的特色。
木兰诗修辞手法3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诗句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如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就错了,这里用的正是互文的手法,四旬都各自省略了一部分内容,而只写出其中的一部分。把四句合起来理解,那么就是“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而“东西南北市”正是“各处的市场”,“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就可省略为“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这四个句子可以合起来理解为在“各处的市场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这就准确地表达出木兰出征前到处购置必需品的忙乱场面,而如果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很机械,同时也不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旬中的“开门”、“坐床”都是动作行为,但是木兰回家后不大可能只开东阁的门,只坐西阁的床,而是在这里形容木兰回到家后的兴奋的心情,把自己的房间都要打开看看,自己的所有的床都要坐坐,这样理解这两旬诗才合理,那么这两旬就应该这样整合;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我东阁西阁的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同样,此句不能按字面来理解,需要重新组合后才符合旬义,即改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为什么呢?因为“当窗理云鬓”本身是说不通的,实际是镜子本来是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那么照镜子的时候正是面对窗户,为了诗句不重复,所以成了这样的句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互文的的特点就是把本来用一句话就可表达明白的内容分成两旬或几旬来表达,看似罗嗦,但是这种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歌当中,诗歌的语言比较特殊,要求句子整齐对称,避免重复,所以可能一首诗中会出现较多的互文手法,而互文的修辞效果也正体现在这里,那就是使得句子整齐对称,不会出现重复,同时也令人耐人寻味。
修辞手法
1.比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字。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证出木兰并非汉人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政权领袖,而南北朝又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习惯上的法则。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6.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7.“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做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做叙事人的转述。[10]
9.“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伙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10.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必须明确以下三点:《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
① 繁笔的运用: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
例如,木兰采买鞍马一事,就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木兰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见一身戎装的木兰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又如,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再如,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重叠,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而对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的一段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的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② 简笔的运用。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就交代完了。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木兰诗修辞手法4
【互文修辞手法简介】
一、什么是互文,它有何特点?
互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所谓互文,指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将它拆开,分别放在两句中(多数情况是这样,有时也放在一句中),在理解时应前后拼合,才能正确理解语意。其特点是上下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的语言形式多为两句式,也有其他句式,但极为少见。在具体的使用中,互文能使文字简洁、含蓄、生动并加强语气;也能使语言表达具备形式美和音乐美,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二、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互文修辞现象?
互文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古诗文中的运用;二是在成语中的运用;三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援例时主要以中学阶段学习的篇目为主,并辅之以少量课外的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文。
1、互文在古诗中的运用。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旦视而暮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9)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其中(1)(2)(3)句为初中所学篇目,此三例的互文理解依次是:(1)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好而喜,也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坏而悲。(2)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3)受任奉命于败军危难的时刻。
后六例都是高中所学篇目,其互文理解依次是:(4)早晚去看,早晚去抚摸。(5)东西左右都植(种)上了松柏和梧桐。(6)使贾谊含屈在长沙,使梁鸿逃身在海边,并非是没有圣主和圣明的时代。(7)牵牛星和织女星皆遥远明亮。(8)燕、赵、韩、魏、齐、楚各国经营所得的和收藏所得的精英(珍器重宝)。(9)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并上了船。
2、互文在成语中的运用。
汉语成语中也经常使用互文,如风调雨顺应理解为风和雨都调匀、适宜(即风雨都调顺);南腔北调应理解为南腔调,北腔调(指南北腔调掺杂,口音不纯);标新立异应理解为标新异,立新异(指标明和创立新奇的与众不同的主张);吞云吐雾应理解为吞吐着云雾(吞的对象是云和雾,吐的对象也是云和雾);残羹冷炙应理解为剩下的冷的汤汁和烤肉(残修饰羹和炙,冷也修饰羹和炙)。
3、互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相比较而言,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主要出现在古汉语(成语)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但不常见,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里的中国军人并非只屠戮妇婴,同样八国联军也并非只惩创学生;而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既屠戮妇婴又惩创学生。这样就上下两句参互成文,简洁有力。
三、互文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是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或相对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又称对仗或俪辞。
对偶从结构上讲,可以分为严对和宽对;而从内容上讲,可以分为正对、反对、窜对、自对、倒对、扇对、磋对、借对等八大种类。严对和宽对是就宏观角度而言的;而正对、反对、窜对、自对、倒对、扇对、磋对、借对等八种对偶是就微观角度而言的,前后两者并不矛盾,而且有包含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区别对偶与互文的关键是理解其表达内容(语意):对偶可以独立完成语意的表达,不需要前后(或上下)内容相互拼合,而互文则必须相互拼合才能正确全面的理解语意。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王实《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前者属于对偶中的宽式反对,后者属于宽式正对。前者上句极言先忧而下句极言后乐;后者则上下句皆言相思之悲、离别之恨。又如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桃花扇·哀江南》)和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这两例也不是互文,前者的灯船只指端阳之事,酒旗特指重九(重阳)习俗,绝不能兼指拼合;后者对林黛玉表情神态的细致描写也不能兼指拼合,比如描写眉的内容,就不能兼指描写面的内容,反之亦然。
这些对偶句都不能理解为互文,因为上句的内容不需要下句的内容来兼指拼合,下句的内容也不需要上句的内容来兼指拼合,上下句都可以独立表达其语意。它他不具备互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等特点。
除此之外,对偶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互对(互文与对偶兼用,也称互文对)。比如《木兰辞》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将军对战士,百战对十年,死对归,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但平仄不相对,属于宽式正对。在理解语意时又应该上下拼合,互文见义,指的是:将军或百战死,或十年归;壮士或百战死,或十年归。还有上文援引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诗句,以及《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例句都是互文对(既属于互文又属于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