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白话文:四时刺逆从论
2023-08-09 12:09:46学习黄帝内经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2023-08-05 01:37:00黄帝内经白话文:宣明五气
2023-08-04 22:51:45内经告诉我们不生病的秘密
2023-08-12 05:47:15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黄帝内经白话文:四时刺逆从论
2023-08-09 12:09:46学习黄帝内经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2023-08-05 01:37:00黄帝内经白话文:宣明五气
2023-08-04 22:51:45内经告诉我们不生病的秘密
2023-08-12 05:47:15
内经之中的汗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汗】字,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定义:汗是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汗的成语就特别多,比如汗流浃背,挥汗如雨……那么中国医学是如何定义汗的呢?
在中医看来,通过汗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那么汗是如何形成的!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如果阳盛阴衰,热气逼迫津液向外走,就是汗。
如果阳气不足,营阴不能内守,就会向外散。
这两者都是自汗,虽然有相同的表象,但原因却不同。
如果这两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竭阴或者是亡阳的症状。
上边提到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热邪太盛,一种是阳气亏虚。
如果一个人稍微动一动就出汗,虽然不是自汗,那么这种情况下,也是阳气不固的一种表现,如果出汗之后身体偏冷,这种情况定是阳气亏虚无疑。
那么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阴虚,如果阴虚,则阳所依附的阴不足,以至于热邪乘虚而入,逼迫津液外泄,就是我们所谓的盗汗。正常情况下,我们白天的时候不出汗,因为白天阳气行于外,卫护周身。而到了晚上,阳入于阴,则外无所固,内热发作,形成盗汗。
所以通过出汗的不同时间是可以判定一个人的体制的。如果是白天非正常出汗,多为阳虚或者是阳邪太盛。而夜间盗汗,多为阴虚。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素问·评热病论篇》: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也就是说,人体之内的汗,是通消化食物得来的。而谷生于精,也就是告诉我们食物是蕴藏天地精华的。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吃饭,能够通过食物吸收天地精华,这个人就还有救。
知道了这个汗是通过食物化生来的,那么这个汗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排出体外呢?实际上就是皮肤腠理。
《灵枢·营卫生会》提到: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歧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漂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我们可以通过这段话清楚的了解到,汗的排泄是通过皮肤腠理,并且是有排汗的通道的。但是人体内如果有热,就会逼迫这个汗不走寻常路,脸上,头上甚至全身都出汗,这就是因为体内之气漂悍滑疾。
虽然非正常出汗的形式千差万别,但是无非就是因为阴阳失衡,而阴阳失衡的原因无外乎三种,阴虚,阳虚,阳邪盛。邪气在表,桂枝汤发汗即可。而阳虚补阳即可。如果是阴虚,热邪内侵,就会兼有里证,所以有句话这样说:阳虚好治,阴虚难调。
出汗,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所以通过我们对汗的理解,可以很简单的认清一个中医的水平,避免自己被江湖郎中诓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