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视频
2023-08-16 05:07:49秦观满庭芳赏析
2023-08-09 02:07:02沁园春雪读后感
2023-08-01 06:13:25沁园春雪扩写作文
2023-08-16 17:53:20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沁园春长沙优质课视频
2023-08-16 05:07:49学生会干部培训策划书范文
2023-08-07 13:17:22大学社团的活动策划书范文
2023-08-18 20:39:39平安夜晚会策划活动四篇
2023-08-16 14:13:38
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赏析
沁园春
作者:苏轼
原文: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词作首先写道:“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是说情感如连环一样没有终点,回环往复的;离愁别恨似如流水绵绵不断,永无止境。所以,词人说“情”、此“恨”“甚时是休”。接着写道:“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沈郎”就是指沈约。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后人多用“沈郎腰瘦”泛指因故腰细的男子。潘岳三十二岁见白发,是未老先衰的标志。后用“潘鬓”等作为中年即鬓发斑白的代称。“潘”即指潘岳。潘岳在三十二岁时就见白发,是未老先衰的标志。后用“潘鬓”就作为中年即鬓发斑白的代称。这里,词人用了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之后的具体情状。这里,从两方面来写的,首先是说腰围减损,其次是说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头发斑白)而发愁。接着写道:“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这里,词人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指男女之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人写道:“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杳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楚辞·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补注:“杳杳,远貌。” 唐代柳宗元《早梅》诗中写道:“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悠悠”指遥远,或者长久。《楚辞·九辩》中有“袭长夜之悠悠”的.诗句。这里,词人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这样,更加使词中表现的“情”与“恨”更加具体化,更加深沉化。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过片写道:“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谩”即莫,不要。这里,首先,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就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其次,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其中,一个“惹”(触动)字,更加表现出词人内心集聚了无尽的愁苦。接着写道:“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这里是说,在当前的相思情景下,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其中,“写遍”、“字了”表现出如何倾诉衷情,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接着词人写对方接到信之后的情况。词人写道:“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其中,“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从写作效果来说,视角的变换,由己及人,更加强调了词人的相思之情。最后写道:“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意思是说,要知道,这样的相思,积郁于心,两处牵挂,无法解开,人生就更加的痛苦。这里,词人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相思之苦。词人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想象,提升了词作的审美境界。
在艺术上,首先,铺叙的运用,条理清楚,其次,典故的运用,含蓄蕴藉。再次,视角的变换,深入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