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一片寂静的热土散文

2023-08-16 03:30:51 高考在线

一片寂静的热土散文

  一、名僧之愿

  我拜访过许多名山古刹,每每有感叹般地记忆,佛教文化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灿烂的大旗,闪烁着独有的光彩。最近,应友人之邀,我走访位于五常县拉林镇的华藏寺,又有一番感叹。

  华藏寺建于清代。当时佛教盛行,拉林地区先后出现关帝庙、吉兴寺、药王庙、云佑寺等几个佛寺。以华藏寺香火最为兴旺,成为远近名刹。这些寺庙在解放初期均被毁掉。现在的华藏寺移地建设,位置在拉林镇西南。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无巧不成书。这里恰在世界名僧宣化上人出生地南一公里的地方。据说,颇多佛相。在讨论恢复华藏寺建设选址时,宣化上人关门弟子果杰力主建寺于此。

  拉林镇的现代史中,出现两位著名的大德高僧。两位名僧为师徒关系。师傅宣化上人,法名安慈,字度伦,俗名白玉书,满族,1918年4月26日(农历3月16日)出生于拉林镇西黄旗村。自幼念佛。15岁皈依哈尔滨“三缘寺”为三宝弟子,研习禅宗。16岁即讲佛经。19岁剃度出家,受沙弥戒。1946年南下。第二年,在普陀山受戒,第三年在广东华南寺参礼宗门泰斗虚云和尚。从此,跻身于高僧行列。1949年居香港弘法。1956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九),虚云大法师传承其为释加牟尼佛第46代,中国仰宗第9代司法人,赐名宣化。宣化上人从此见诸于泰斗行列,名播世界各国佛教。1962年遵请移居美国,宣讲佛典。第一批5位美国大学生皈依出家,开创美国佛教史上始有僧相之记录。从此,大批美国人进入佛家行列。1976年,上人在北加洲瑜伽市达摩镇建立万国佛城,占地800英亩,建楼房7座,设施先进。同时,建立宣化为校长的国际佛教大学,内设4个学院,出版百余本英译本佛经,以及西班牙、越南等文本。宣化讲学还到美洲、亚洲、欧洲各国,足迹遍及各地。1975年6月7日在洛杉矶圆寂。我国派出庞大法务团赴美吊唁。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挽联上写道:古海舟沉,人天眼灭。圆寂定论,推崇信至。

  就是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青睐于拉林,有志于家乡建设。这个愿望,把拉林的知名度提到难以叙述的高度,把拉林可能产生的巨大佛教文化推向了历史中的现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宣化曾回到拉林,拟投巨资建寺庙。可惜,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上人之愿未能如愿。但他决心回报生他养他的故土之愿,认定拉林是理想的弘扬佛法的道场却是永恒的。这是世界名师的遗愿,是大僧的选择。

  这个遗愿历史地落在果杰上人身上。这位法师俗名赵世杰,和宣化上人一样也是满族人,出生于1946年8月。其舅父是吉林北山住持,从小就在大师身旁耳闻目染,崇尚佛事。13岁拜悟本老和尚为师,15岁冒着被批斗的风险随其舅舅清乐法师修行。1987年随行到美国参加“万佛圣城”的水、陆、空大法会,亲近宣化上人,深得开示,授菩萨戒,收为关门弟子。回国后,云游南普陀寺、峨眉山、五台山、恒山、青城山等佛道圣地参学。1994年夏,在九华山受三坛大戒,完成修行的主要历程,成为佛教名人。他就是弘法于拉林地区的另一位名僧。

  试想想,两位这样名僧的心愿,如何办不到?只是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皆好。光阴荏苒,历史转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岁月。五常县经济发展很快,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恢复建设华藏寺的工作历史地提到日程。这是历史机遇。恰好,果杰法师此刻回到拉林探视生病的母亲,应五常县委、县政府之邀,商讨华藏寺的恢复重建事宜。题目自然一拍即合。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佛教文化和中华民族其他文化一样是伴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灿烂。宣化上人的理想,果杰法师的努力,只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之时才会有展示的时空。果杰法师为实现宣化上人理想,为报答家乡,如何不高兴!他成为新华藏寺重建、弘法的主持人。

  1995年5月27日(农历四月二十八)举行了隆重的新华藏寺奠基仪式。黑龙江省佛协同志主持仪式,五常县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果杰法师做了发言。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仪式。据讲,当天人山人海,入会群众达万人之多。华藏寺从此新生。

  二、京旗文化的骄傲

  拉林地区的人文历史有两个特点,即京旗文化和佛教文化。在历史的一定时期,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照耀、碰撞,有着灿烂的火花。

  所谓京都文化,是拉林地区特有的一段地方史。原来,1644年,清朝顺治皇帝率八旗劲旅进关建都北京以后,几十年中,八旗内部开始分化。少数人仕途发达,积累了大量财富,骄奢淫逸,多数人却无职闲散,成为余丁,度日艰难,“不农不贾,优游坐食”。乾隆初年,满语称这些人为苏拉,已经成为一大隐患。经过几年的争议和准备,从1744年(乾隆九年)开始,以京城地区为主,移驻京都苏拉3000户到拉林地区,建立了32个满族屯。这些人多是满族贵族,很多人是官僚子弟,甚至是皇亲国戚。他们之中有康熙年间辅政大臣索尼及其子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后人,有军机大臣、著名的'大贪和珅的族人等等。这批人的家族在京城已经生活百年以上。他们到拉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京都文化,带来了变夷为夏的内涵。当时的清朝崇尚佛教。京都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佛教文化内容,京旗子弟当然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内涵更加充实的佛教文化。宣化上人师徒都是京旗子弟后裔,生活在浓重的佛教文化之中。探讨他们从小皈依佛门过程,即可见京旗子弟崇信佛教的一斑。

  拉林原本是清朝驿路中的粮食贮存地,即“拉林仓”。大批京都苏拉迁来以后,情况巨变。清政府为了加强管理,设副都统级政权单位进行统治。文化层次有了行省级的高度。佛教文化也随之提升了档次。京都32屯建立过程,也是佛教文化发展过程,寺院规模大了,僧众多了,更富有京都色彩。老华藏寺照片中的大雄宝殿建筑为单挑飞檐五拱门式样,正是京都格局。

  我读过有关京旗文化的文章。作者们大加推崇苏拉们当年从京都带来的家史资料,诸如谱书、谱图、画像之类遗物,介绍京旗子弟们建设的贞节牌坊、石刻石碑等人文作品。我无意中比较,当年的华藏寺、关帝庙的香火在京旗文化中更加兴旺,更加大气。佛教文化有了京旗文化的光彩,更加熠熠生辉。京旗文化有了佛教文化的介入更加丰厚,独放异彩。京旗、佛教两种文化现象成了拉林地区的文化特色。

  历史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当世人大讲京旗文化,大呼保护京旗文化的时候,佛教文化又悄然兴起。重建的华藏寺院院内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5米高、62公分宽的大围墙确定了寺院的方位。南山门和北山门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建筑面积达1720平方米,三重飞檐,甚为壮观。最高处可达30几米。其规模、格局、款式均为黑龙江省之最。造型四面流水,广天浩瀚,别有气魄,别有风情。我走进大殿时,技术工人正在铺装彩色殿顶。那是最先进的建筑材料。我曾经当过黑河市建委主任,建材局长,何以不浮想联翩!天王殿待开放。规划设计中的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以及僧寮、客堂、居士寮等建筑将高水平地依次展现。华藏寺所展示的佛教文化推动了京旗文化建设,为拉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画上浓重一笔。

  三、信众之音

  佛教曾在中华大地盛行。历史上,唐朝以来,曾有几个朝代尊奉佛教为国教,从皇族直到平头百姓,顶礼于佛教之中。佛教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清朝顺治入关以后,满族人从崇尚萨满教中解脱出来,在皇族带领下,尊奉佛教。信佛之念在官宦中流行,广布于黎民百姓之中。据讲,拉林地区的农村,尤其那些京都移民子孙崇信佛事,香火尤其旺盛、不断,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这大半就是这块雄厚的信仰土壤才产生出世界级的佛教领袖和名僧。

  我和两位友人坐在果杰法师的佛堂两侧沙发上。那里佛语赠词、楹联、祝语随处皆是。“办公桌”上堆满了佛经和报纸。我们谈论佛事、佛理约近两个小时。其间,不时有居士、和尚进来“请示报告”。所有进该堂之人都行三拜礼,虔诚至致,以叩头为礼节,为骄傲。其中有两位居士是“请示”皈依佛界新众的安排和举行仪式的时间。果杰说,三、五天即有一些人皈依,多则十几人,少则一、二人,信众越来越多。我们3个人为之一惊。这小小佛堂,竟然是皈依之人脱离凡俗,迈入佛槛之处。

  华藏寺大殿正在建设。为了不影响佛事,果杰师傅在院内后山门前道南侧设请观音菩萨、韦驮尊像,分设两个道场,供四众信徒焚香礼拜。我们活动在寺内二、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两处道场香火不断,少则三、五成群,多则10人有余。他们自己焚香,自己祈祷,自己来,自己走。似乎这里是他们做佛事的舞台和承载体。

  新华藏寺的位置原来是一片洼地。奠基典礼之后,果杰率领众信徒在青天之下,白手起家,办了3件事。首先是修建寺院内的环境,平整院庭;其次是修建可防地震近千延长米的围墙;再次是建起近千延长米的两栋临时性砖木结构的平房。他们依靠信众的各种力量,果杰以身作则,顶烈日,冒严寒,废寝忘食地从50里以外的河边拉沙子,硬是办好了这3件大事。寺院地面高于周围半米有余,环殿的院内环路平整地依次展开,临建的佛堂和用房座落在西北方向。寺院格局已形成组团式建筑群。

  这些永久性建筑和阶段性建筑需要规划、设计,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人流、物流、车流都需要管理,寺院需要付出多大力量!如果计算投入,围墙以每延长米420元计,投入量当在40万元以上;砖木结构平房以成本价每平方米600元计,投入近60万元。围墙、平房两项合计投入需要100万元!这是永远不能回避的数字。钱从何来?他们“汇水行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大德法师之中,护法居士之间化缘,在八方同胞、海外侨胞支持之下展开,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竟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华藏寺的初创。

  佛教祭祀、庆典活动很多。每个活动都是信众们聚会的时间,有些大的节日,以举行法会的形式进行。各地信男信女聚集于寺院,院内人满为患,以千人为单位统计,络绎不绝。此时的拉林地区,人流、车流、商品流出现一个高潮,蔚为盛事。

  华藏寺居士颇多,有农民、工人、企业家、教师、大夫,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体劳动者;有文盲,也有学者,有五常县境的,也有哈尔滨、吉林、长春的,没有出身地位之分,没有文化层次之分,没有地域归属之分,在这里学佛理,做法事,净化人生,上报“四恩”,下化众生。华藏寺还特别倡导宣化上人提出的“不争、不贪、不自私、不求、不自利、不打妄语”的六大宗旨做为四众的修行过程、要求和目标。我们接触的居士,他们都很流畅地背诵出6句话。

  寺院规划是居士请人作的,很有规划思想,又很有北方的地域特色。我同行的同志中有位居士,她认真地介绍寺院的规划、建设,充满了北方人的浑厚和爽快。我们走在寺院环路上,她不时地介绍规划和设计中待建的几处大殿,介绍路旁树是某某居士奉敬移栽的,介绍某段是某某居士种植的,介绍她捐赠的几株景观树和一地花圃。是啊,风景树和近旁的垂柳相映,绿意盎然,透着强烈的生命气息,象征着力量和未来。树下花圃中的鲜花也是从哈尔滨移栽而来,正娇妍地开放,使生活更加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情趣。

  我们离开华藏寺,果杰法师亲驾某单位赠送的越野小车相送。他身着袈裟,头戴宽沿草帽,目不斜视,眼望前方,似乎他主持的佛事就是车行之路,越来越长,越走越好,越来越有前途。